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灵岩 北宋 · 鲜于侁
马烦箠策车驰毂,终岁尘劳常碌碌。
喜闻岩寺在山中,路转清溪入幽谷。
乍行山口疑洞天,穷深一上翻平田
千层台殿隐林木,四面石壁生云烟。
山僧迎门笑相揖,为语祖师存德迹。
屈指于今八百年,已在西来达摩前。
鹤鸣飞止黄金地,锡杖涌起清凉泉
境称尚绝名天下,天台石桥乃其亚。
千峰不改岁寒时,一水最怜秋月夜。
半生游学颇艰辛,且向空山老此身。
也知方丈安禅处,解笑东西南北人(清丘浚雍正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上)
南华 北宋 · 孙渐
 押词韵第四部
挟策自羽龄,周览南华书。
茫然访道志,欲驾将焉如。
朅来南华道,始识其故墟。
尘迹寄委蜕,万事同蘧庐。
想其为吏时,傲世乐有馀。
天地等毫末,轩冕同锱铢。
三公礼荜户,万乘尊褐夫。
去古邈已远,浇风日沦胥。
得丧吓腐鼠,怒悦纷众狙。
材否笑鹜雁,断续伤鹤凫。
钓台已湮没,漆城称荒芜。
恨不见斯人,逍遥与之俱。
还淳以反朴,抚俗归黄虞。
神交付恍惚,日暮犹踌躇(清丘浚雍正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上)
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之忧因成八绝 其四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卖刀买犊龚遂,重谷务农思鲁僖。
僚友共怀忧国愿,守臣非皱职田眉(自注:丘浚诗:皱却眉头忧旱涝,一心只在职田中。)
广野轩 宋 · 张之才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城隅荒僻地,潇洒亦清虚。
雅有林泉乐,閒同郊野居。
小园春自好,幽径客来疏。
樊迟虞卿著书(清丘浚乾隆山东通志》卷三五)
梦中作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梦中作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抔自筑珠丘土(一抔自筑珠丘土 遂昌杂录作「一抔未筑珠宫土」。),双匣亲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琼台杂兴七首 其一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德星南斗聚光华,文物衣冠耸故家。
鱼兔叠班唐使节,楼台相望汉宫衙。
阜康自拟唐贞观,习尚相高晋永嘉
聊乐不劳方外去,七洲烟月浩无涯。
琼台杂兴七首 其二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黉馆群游并俊华,书香半袭旧儒家。
芝兰尚友颜回室,葩萼争雄宋玉衙。
席上珍藏光发越,胸中道富乐肥嘉。
白袍自破天荒后,秋鹗尝飞岭外涯。
琼台杂兴七首 其三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五指山光胜九华,版图曾奏汉王家。
窠中人老多遗世,被里官闲早放衙。
橄榄香回后美,蝤蛑鲙出酒馀嘉。
薰风座上羲皇客,一曲雍容咏圣涯。
琼台杂兴七首 其四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六鳌洲背涌精华,十邑居民数万家。
椰子户雄橙橘户,槟榔衙胜槐衙。
匝花海上琼芝秀,含液枝头锦荔嘉。
却被坡翁收拾去,至今龙泣水西涯
琼台杂兴七首 其五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大同民习悃无华,轩冕浮云重世家。
巷被空花明吉贝,屋披云构战繇衙。
稻田秋敛冬还种,药圃菁芳雨更嘉。
一斗桑麻半樽酒,兴如沧海没津涯。
琼台杂兴七首 其六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一经相继读南华,谁似清林处士家。
庭外雨晴喧鸟市,檐前日暖散蜂衙。
含霜气秋香烈,蔗酿寒浆晚节嘉。
且幸海门波不动,居闲随分足生涯。
琼台杂兴七首 其七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地极南壖萃物华,垣深浅里人家。
儿童总解藏私货,父老无繇识县衙。
子熟时村酒酽,甜茹茁处野肴嘉。
东风不负凫鹥约,白首同归醉海涯。
次友人邱仲深 其一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形衰意倦发毛颁,正好閒时不得閒。
屈指时时计岁月,驰心夜夜到江山。
一周孙女今能语,万里老翁犹未还。
林下故人应见笑,白头奔走愧朝班。
次友人邱仲深 其二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屈指明年六十三,人情世态饱经谙。
几多黑发不曾白,无限青衿出自蓝。
大半交游登鬼录,一生功业付空谈。
不堪老去休归亟,犹冀酬恩有友班。
次友人邱仲深 其三 明 · 邢宥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老来客气总消磨,喜得归闲称耄疴。
颇觉诗书深有味,已怜岁月苦无多。
人生都不过如此,世事真无可奈何。
回首交游零落尽,一樽对月向谁歌。
邱仲深至葫芦口占 明 · 邢宥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与君相送到葫芦,酒在葫芦不用沽。
共饮一杯辞别去,君行西出故人无。
五指参天少时曾作琼台八景郡侯程公巳刻之梓今不复存惟记其首一章谩录于此 明 · 丘浚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馀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李子搆都门春日韵 其一 明 · 丘浚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十九
碧桃花底共鸣珂,云淡风柔气候和。
辇路雨馀生嫩草,官河冰泮动微波。
近天楼阁逢春早,向日园林得暖多。
我有新词三百阕,兴来呼酒对君歌。
琼台诗话》:赵松雪集载李子构海子上即事》诗云:「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晚鼓云和。光风渐绿瀛洲草,细雨微生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少年易动伤春感,唤取蛾眉对酒歌。」丘仲深先生偶阅之,讽咏数次。时冕侍侧,因觅纸和之,落笔即成,诗云云。子构名才元京兆人,生十七与松雪翁同于海子上赋诗,雪称其诗杂于唐人中,未易辨也。以冕观之,先生之诗其亦无愧松雪所谓哉!
琼台春晓 明 · 丘浚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缥缈波涛四望中,春光晓色迥相同。
云开若木天头白,水击扶桑日脚红。
海岛三千馀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风。
阳春有脚行初到,和气融融满太空。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