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荐杨俊 曹魏 · 王象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魏志·杨俊传》)。
上司徒府言杨俊 西晋 · 张辅
出处:全晋文
故梁州刺史杨欣女,以九月二十日出赴姊丧殡,而欣息俊,因丧服二十六日强嫁妹与南阳韩氏,而韩氏就杨家,共成婚姻,韩氏居妻丧,不顾礼义,三旬内成婚,伤化败俗,非冠带所行下,品二等,第二人今为第四,请正黄纸(《通典》六十,南阳中正张辅言司徒府。)。
寄南海王尚书书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尚书以雄才盛业。作镇南服。纡精诚之处。荅天子之寄。百越乂清。幕士灿然。甚善甚善。公昔典九江。载在匡庐。被以淳仁。扇以清风。中林逋客。安乐无横。至于敞南轩之胜。开北楼之宴。缠绵樽斝。操觚发咏者。可胜言哉。尔后荣迁亚尹。承江陵之欢好。超拜容府。展襄阳之庆荷。违奉尊严。不十数年。伏以英姿。奋登云霄。光华富贵。烜赫当世。某今藏遁山邱。作老书生。江湖重阻。礼数间绝。尚书或眇不寘虑。即小子旦暮。敢不驰心于旌戟耶。一昨径理扁舟。远离浔阳。不畏道路。时伸贺礼。属船隘热剧。饮食江水。度庐陵百馀里。防护无术。痁疾动作。药物荒乏。邻于委踣。以今月十八日达南康。使医工诊视。了未蠲愈。自揣气力。不任支持。遂祈戎使君致健步。持短书。并备旧文。缄结敬献阁下。运动不偶。婴此疾瘵。志竟莫伸。端绪未展。然不获睹节旄之重。挹政化之光。仰首向风。愁惋盈膺。伏计宣达聪明。悉善下贤。幸甚幸甚。三月中。冯翊严谟至山居。道杨秀才衡携挈口累。归心大府。此人气性岐嶷。有纵横之才。未遭知己。久见堙压。加以蹖駮。声音不振。如鸳雏锻翮。瞻云兴叹。况曩昔承欢。厚薄齐同。一旦流离。栖身失图。北游不可。立家无路。伏惟尚书大厦宏敞。能不以盖覆为意乎。伏枕陈露。兢惶展转。不宣。某再拜。
下第送宋秀才游岐下杨秀才还江东 唐 · 许浑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年来不自得,一望几伤心。
风转蕙兰色,月移松桂阴。
马随(一作嘶)边草远,帆落海云深。
明旦各分首(一作从此无乡别),更听梁甫吟。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唐 · 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引用典故:桂树 吾家笑疾
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䌽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钟陵见杨秀才(一题作见进士杨寻)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引用典故:鬼揶揄
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
秪觉流年如鸟逝,不知何处有龙屠(一作图)?
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一作章)江气色粗。
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一作醒)愁被鬼揶揄。
与杨秀才话别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庾信哀何极,仲宣悲苦多。
因思学文赋,不胜弄干戈。
自古有如此,于今终若何。
到头重策蹇,归去旧烟萝。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嵩峰有客远相寻,尘满麻衣袖苦吟。
花尽草长方闭户,道孤身老正伤心。
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回杨秀才书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宋景文集》卷五○
祁祸遘不天,孝亏养志,窜先庐而待尽,指螬李以偷生。营魄震遑,冥襟瞀乱。变儒裘氏,曾无竞墨之功;俯手《周南》,遽奉成书之托。清晖奄谢,危涕无从。慨握手以何言,分闭关而却扫。幽忧中溃,摧裂日增。膏以明而自煎,匏因系而不食。槁项黄馘,徒极于困穷;葛被练裙,未知夫自振。永言沦塞,合轸眷私。宗礼茂才,凝粹道枢,垂光俊域。嗣关西之洪胄,酌泗北之浚波。解牛三年,固有游虚之技;养鸡十日,雅多恃气之心。挺秀业以自高,郁雄飞而且久,不谓未忘求旧,远辱赠言。大形推挽之辞,掞举阳秋之饰,坚踰投漆,利至断金。虽逖仰于风声,若躬闻于謦欬。致之佩服,安敢弭忘。夫何不肖之流,可辱非常之遇。再念西河索友,尝接游从;东都受诗,素闻风义。横经马帐,识夫子之文章;接武鳣庭,辱郎君之谦下。远离未几,蹇剥相仍。悼脩夜之不旸,愤瑰姿之晚就。永思素志,何异空言。而又特轸贱躯,远形缛旨。念栖迟于衡阈,许翔集于庆门。俾就素功,克扬遗懿。况祁定交滋久,慕义寖深。附腹背以求安,充海淮而俟化。吴中子布,虽有愧于大巫;西汉倪宽,本无辞于都养。缅惟懿义,深契夙心。其如视四壁以无资,售一钱而未直。困淮阴之蓐食,适足包羞;驾龚胜之私车,安能致远?用兹循省,益惧沦胥。既援手以未遑,徒抚心而自惋。仰惟多可,俯谅由衷。缇律方初,青阳肇启。考祥之吉,谅吻合于清襟;冲气之和,故克充于大宅。更希加爱,以副愿言。欢益末由,悁凝增剧。
与陈员外书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六八、《黄氏日钞》卷六一、《永乐大典》卷二○八五○、《文编》卷五○
陈君足下无恙。近县干上府,得书一角,属有少吏事,不皇作报,既而私有惑者。修本愚无似,固不足以希执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从齿序,跪拜起居,窃兄弟行,寓书存劳,谓宜有所款曲以亲之之意,奈何一幅之纸,前名后书,且状且牒,如上公府。退以寻度,非谦即疏。此乃世之浮道之交,外阳相尊者之为,非宜足下之所以赐修也。古之书具,惟有铅刀、竹木。而削札为刺,止于达名姓;寓书于简,止于舒心意、为问好。惟官府吏曹,凡公之事,上而下者则曰符、曰檄;问讯列对,下而上者则曰状;位等相以往来,曰移、曰牒。非公之事,长吏或自以意晓其下以戒以饬者,则曰教;下吏以私自达于其属长而有所候问请谢者,则曰笺记、书启。故非有状牒之仪,施于非公之事相参如今所行者。其原盖出唐世大臣,或贵且尊,或有权于时,缙绅凑其门以传。响者谓旧礼不足为重,务稍增之,然始于刺谒,有参候起居,因为之状。及五代,始复以候问请谢加状牒之仪,如公之事,然止施于官之尊贵及吏之长者。其伪缪所从来既远,世不根古,以为当然。居今之世,无不知此,而莫以易者,盖常俗所为积习已牢,而不得以更之也。然士或同师友、缔交游、以道谊相期者,尚有手书勤勤之意,犹为近古。噫!候问请谢,非公之事,有状牒之仪以施于尊贵长吏,犹曰非古之宜用,况又用之于肩从齿序、跪拜起居如兄弟者乎!岂足下不以道义交游期我,而惜手书之勤邪?将待以牵俗积习者,而姑用世礼以遇我之勤邪?不然,是为浮道以阳相尊也。是以不胜拳拳之心,谨布左右。属以公檄赴滑台,行视驿传,迫于促装。杨秀才旦诣县,府中事可悉数。
谢杨秀才惠文编 北宋 · 李新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漆园梦过感天涯,坐客元非借齿牙。
小杜阿房终是好,沈郎雌霓不容差。
岂羞东郭先生履,行谢关西孔子家。
五斗折腰闻道晚,未穷摛藻胜春花。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 其一 秋日 宋 · 程俱
押阳韵
天地有肃杀,好生本无伤。
阳施待秋成,相济如宫商。
芸芸共欣荣,众叶薿薿光。
回头失故林,萧条弄微阳。
独有岁寒姿,掀髯尚低昂。
流膏亦归根,晬如养中黄。
大哉一气中,人心自炎凉。
安知晞春露,不异腓草霜。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 其二 秋夜 宋 · 程俱
押真韵
谁谓方寸地,并包无故新。
长宵不能寐,万绪愁攻人。
展转计后有,攀缘及前身。
苦恨隙驹疾,回嗟秽涂辛。
披衣问何居,梦觉两不真。
白鸟固已空,青灯聊可亲。
念此纸上迹,皆为窖中尘。
投卷嘿忘我,栖鸡已鸣辰。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 其三 秋郊 宋 · 程俱
押阳韵
三吴足粳稌,狼戾及宋梁。
故为胥门隐,未办耕南阳。
岂无如云稼,竭泽归富强。
收成一过眼,胼胝念黔苍。
绵绵太平区,阡陌尽八荒。
愿从鼓腹游,自放逍遥场。
贵贱均饱煖,藜羹等膏粱。
那令力田夫,一饭不可望。
杨秀才补承信郎制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敕具官某:尔素推豪族,性禀恭勤,宜袭汉官,永固边圉。若能和辑种落,肃静峒溪,则上报君恩,下全世守。可。
和杨秀才二首 其一 宋 · 胡寅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林下何所乐,放怀天地中。
青山供客眼,明月与君同。
静听蕉窗雨,閒披芰沼风。
未忘蒿目意,时一梦周公。
和杨秀才二首 其二 宋 · 胡寅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林下何所乐,游心书史中。
时窥言语外,默想圣贤同。
沂水有馀咏,舞雩多好风。
区区守一介,未肯易三公。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 其一 宋 · 胡寅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老干枯枝傲雪霜,何人写影向华堂。
为君补缀枝头叶,坐觉春风细细香。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 其二 宋 · 胡寅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叶染青云节抱霜,一枝聊寄墨君堂。
故园根拨依然在,会见龙孙脱箨香。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 其三 宋 · 胡寅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穿壁扶苏稍避霜,干霄形势自堂堂。
如何耿介琅玕色,也带双鸦宝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