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俞山月用韵叙旧如韵荅之 元末明初 · 邵亨贞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蚁术诗选卷之三
市楼联榻夜,溪馆舣船时。
纵酒花飞遍,吹箫月到迟。
情随时事改,心有故人知。
但得江山在,逍遥自可期。
正月二十有六日余与邵青溪张林泉会胡万山夏雪蓑俞山月高彦武张宾旸于佘北踰岭而南访陈孟刚席上分韵得船字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桃源只在人间世,三老相逢莫问年。
清昼喜陪多士集,紫霄只恐德星躔。
香蒸云液行璚斝,花簇珍羞饤绮筵。
一棹归来潮正落,溪头好似米家船。
题梅庄卷 明初 · 王汝玉
我家吴山群玉坞,千林雪霁花难数。
几回听彻青鸟啼,春在南枝北枝吐。
冲寒载酒花间游,漠漠梨云烂不收。
暗香疏影发诗思,还如何逊在扬州。
别来倏忽流光改,夙昔閒情竟何在。
美人家有梅花庄,十里素香春蔼蔼。
九龙山下三泖东,浑似西湖水月中。
市上红尘飞不到,玉妃别下广寒宫。
归心便趁东风起,飞度湖山万花里。
狂歌唤取缟衣仙,兴捲吴淞半江水。
青灯照我客舍寒,归计其如行路难。
花前胜赏仍负却,坐惜春深香粉残。
人生百岁浑如寄,还省旧游怜久弃。
题诗为赠梅庄人,目极瑶英缈天际。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 其一 明 · 童轩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名庄浑似习家园,绿树阴阴静掩门。
昨夜溪南春水涨,芹丝香处有河豚。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 其二 明 · 童轩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十角黄牛二顷田,新秧蔟蔟遍郊阡。
卧龙老去无人问,春雨躬耕又几年。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 其三 明 · 童轩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十八
不放渔舟觅水源,绕溪花竹自成村。
青山遮断红尘路,只有诗僧日款门。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 其四 明 · 童轩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载酒看山湖上归,西风吹冷薜萝衣。
水田刈尽云千顷,无数牛羊草正腓。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 其五 明 · 童轩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古梅千树半开残,流水空山雪正寒。
花下有人恒闭户,一生清操到袁安。
过梅庄怀旧 明 · 张宁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野梅茆屋石阑干,白首空山几度看。
纸帐梨云春梦冷,断桥残雪暮窗寒。
风光不减当年好,诗酒犹怀晚岁欢。
却忆种花人不见,陇头无信月漫漫。
梅庄 明 · 鲁铎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
主人方濯缨,寒花照芳芷。
未惜春树残,上有青青子。
避暑梅庄 明 · 郑岳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山斋文集卷四
门巷埋深辙,轩楹俯浅山。
百年馀此日,万事近衰颜。
漆室空忧世,鹿门独闭关。
物情各有适,日暮鸟飞还。
夏日林以吉中丞过访梅庄 明 · 郑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山斋文集卷六
静对青山日转迟,多君枉驾话襟期。
午炊送米城中至,露坐传杯月下移。
数亩退耕閒旷地,十年归卧太平时。
人生止足真堪乐,蜗角输嬴总不知。
重阳日社会梅庄三首 其一 明 · 郑岳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山斋文集卷七
老至登高力不任,黄花短发岂胜簪。
一年好景莫孤负,拟把茱萸满盏斟。
重阳日社会梅庄三首 其二 明 · 郑岳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山斋文集卷七
小作温公独乐园,频招几杖泛清樽。
曲栏短砌花如簇,看尽芳菲不出门。
重阳日社会梅庄三首 其三 明 · 郑岳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山斋文集卷七
百卉逢秋半欲残,九天风露动微寒。
东篱黄菊花开未,移向堂前对酒看。
梅庄诗 明 · 孙承恩
押阳韵
幽怀厌尘俗,芟芜辟新庄。
庄居何所有,寒梅有孤芳。
乾坤摇落时,见此姑射妆。
英英缀琼佩,灿灿明珠裳。
纷纷挂凉月,隆隆映朝阳。
岂无桃与李,俗恶非所臧。
兰蕙岂不好,弱质易摧伤。
何如此花魁,劲节飘寒香。
主人冰玉姿,对此形神忘。
亦有山中侣,时来共徜徉。
既读广平赋,亦咏逋仙章。
未言调鼎鼐,且共尝冰霜。
通政大夫守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金公墓碣铭 明末清初 · 郑斗卿
出处:龙溪遗稿附录
在光海万历癸丑。死囚朴应𡱝诬告永昌大君。时金公止男为司宪府执义。持平丁好宽首唱杀弟。公面折其言。好宽色沮。李尔瞻因大君欲废母后。大司宪崔有源闻之。请公问曰。闻有此论。若之何。公曰。问事是非乎。问身利害乎。曰。非利害之问。仆不读古史。子博极群书。古亦有以子废母者乎。敢问。公曰。废母是何言也。昔颖考叔感郑庄公。母子如初。君子称纯孝。此在春秋传。何必博考。废母是何言也。有源大服公言。约争以死。后数日。掌令郑造挟纲目胡氏武后论示诸会。有源目公曰。此论何如。公曰。武氏以周易唐。弑君鸩母。今亦有此事耶。决不可从矣。同僚皆以为然。造即趍避曰。轻发重论。噫。吾其死矣。公与有源。即陈其不可与造同。朝野皆为公恐祸不测。光海虽昏虐。亦惮其正议。莫之罪。尔瞻等终不得售其凶计。母后得全者。公之力也。公嘉靖己未生。崇祯辛未卒。年七十三。葬于广州梅庄里孤山乾坐之原。从先茔也。后二纪。外孙李观夏请铭于斗卿。窃念癸丑以来。为母后立节者多矣。然发自公始。大有功于伦纪。此其最著者。至于光海欲毁社稷墙垣立正殿。赖公言遂寝。八道争相虐民助土木为谄媚。公按岭南。至被谴责。终不应命。东莱府使尹𥥈恃势贪纵即黜。李相国德馨。坐救大君削职。及卒命复。两司请收。公为司谏不从。反为所击。此皆可传于后者。公可谓特立君子。临大节不可夺者矣。公字子定。号龙溪。光山人。新罗王子兴光。知国将乱。隐于光州之西。一洞世出三公。故洞号曰平章。公其后也。曾祖讳磶。礼曹正郎。祖讳世愚。成均典籍。考讳彪。永同县监。妣监察顺天金自渭女也。公再从父三嘉县监讳让无子。以公后。公天才绝伦。七岁以能诗闻。辛卯。中司马。是岁登第。左差成均馆。党比故。癸巳。诣行在所。改差承文院。尝为正言入侍。上方讲易。讲官吴允谦。因经旨有陈。上不答。问音释。公奏曰。人君经学。本在旨义。音释末也。下陈其本。上问其末。决非开筵讲论之义也。且谏全尚渊默。大司宪黄慎曰。此真谏官之言。尝为判决事。人畏内需司。明知有投托。迁延不决讼。公至立断。公于得失淡如。序公履历。内为承文正字,翰林,知制教,修撰,校理,应教,正言,司谏,持平,掌令,执义,弼善,辅德,承旨,礼兵刑参议。外为黄州判官,京畿,平安,全罗,江原都事,庆尚监司,南阳,顺天,尚州,清风守宰。皆其倘来。尝在翰苑。上命视海州版役。时戊申柄臣。方按道主其事。事多虚张。公据实上闻不少贷。大被其怨恨。厥后累遭摈斥。盖祟于此。及尔瞻执政。以公尝与戊申人隙。屡委造公。又遣其党探公意。公漠然不应。其正直外名利如此。癸亥反正。昏朝除外任。一切皆罢。特命公仍按岭南。公卒。上遣礼官致祭。公夫人海州吴氏。监察景闵女。后夫人。参奉庆州金好说女。吴氏生一女。适牧使李梣。生三男三女。男曰观夏县监。次泰夏。次鼎夏生员。女尹趾美县监。李松龄庶尹。洪葳校理。观夏生三男二女。曰善源。次善渊进士。馀幼。泰夏生三男二女。鼎夏生二男一女。皆幼。金氏生一女。适县监柳时亮。生三男六女。男曰松齐,桂齐,桧齐。女县监宋搏,绫州守侃,成虎烈,李世华。馀幼。公无子。以仲兄尚衣院判官季男子滗后。滗生二男二女。男曰宇仁教官。次宇俊。女俞勖曾,李百行。宇仁生二男。曰万翼进士。次万成。宇俊生一男万朋。公天性至孝。内外忧皆庐墓。兄弟五人每同处。有作辄相唱和。公文章富博清健。所著诗文及小史,小说,内学,左史节要等书传于世。公家贫无立碑具。公女牧使内室泣曰。吾父行绩。其可不传。遂经营坚石。孝可尚也。铭曰。
岁在癸丑天降割,群小得志恣妖孽。
伦纪赖公扶一脉,虎尾之履幸不咥。
泾水不能使渭浊,不磨于磷不缁涅。
广陵孤山城郁郁,刻之于石表公室。
按: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郑斗卿撰。
清明日绕道登俞山谒墓 清初 · 任绳隗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看山不厌取途宽,百折登临欲上难。
石马昔时增气象,丰碑今日念衣冠。
莺愁落照啼高树,磬逐归云下佛坛。
极目可怜惟灌莽,为谁禁火食犹寒。
西平乐 王谷卧疾村居拿舟过讯同南耕赋 清 · 陈维崧
押阳韵
筱里东偏,俞山北舍,中有隐者茅堂。
邻圃钞书,隔溪赊秣,一村风雨归庄。
叹壁向霜天陡立,骨为残秋太瘦,多时晒药西轩,终朝行散南岗。
我买烟舠过话,柴门下、深巷剧空苍。
只须剪烛,无烦烹韭,欲与君言,竟上君床。
君不见、石鲸跋浪,铁马呼风,今日一片关山,五更刁斗,何处乾坤少战场。
且拥孺人,相携稚子,读易歌骚,把酒弹琴,强饭为佳,慎毋憔悴江乡。
九峰咏十首 其三 佘山用陶南村同邵青溪俞山月张宾旸于佘山北踰岭访陈孟刚韵 清 · 钱载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
溪行不复逢三老,落尽桃花又一年。
东寺夕阳西寺月,归来仍棹橛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