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道泰”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岳季坚(附义兴岳榆季坚序云:至正戊戌四月,余自虎林吴城,遂拿舟造玉山草堂,以慰契阔。留五日,余不别而往,与王叔明、张禹锡寓山泰来峰楼居。玉山主人与袁子英适与相遇,同饮清真观竹池西轩玉山谓兵甲猬集,朋友星散,会合诚难,期再过草堂,少为行乐,而科役遽兴,愁叹百出,叔明亦谓艰难之际,交游之情,正宜相劳,玉山后二日,即同载如约,玉山置酒梧竹间饮。散于芝云堂前,复坐池上书画舫中,玩月啜茶,同集者袁子英卢公武、范君本。余念出处蹇屯,离合不偶。援笔赋诗,以简同志,并赋云。) 元末明初 · 顾瑛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梧桐叶大午阴垂,展席临风晚更宜。
客自远方来不易,月从大(一作沧)海上应迟。
王猷爱竹非无宅,山简观鱼别有池。
洗𧣴政当倾契阔,临行毋惜重题诗。
黄鹤楼步韵 明 · 李麟
 出处:黄鹤楼集补
楼居仙子虚舟泊①,一去流传跨黄鹤。
餐霞骨相本身轻②,飘然羽化翔寥廓。
椽笔谁题楼上头③,白石乌丝碧纱络④。
岘首平临沉水碑⑤,长安屹向朝元阁⑥。
西山帘捲青来峰⑦,云飞缥缈襄王宫⑧。
香雾空中下神女,精灵直与星河通。
银屏月懒浑疑水⑨,锦帐春偏不受风⑩。
角声惊起梅花落,鹤背绝倒仙人翁⑾。
观察惭予殿群彦⑿,头颅不分霜华半⒀。
采真何处许参同⒁,笑倩图南双鸷翰⒂。
还从此老学无生⒃,黄鹤前身坐相见⒄。
闻说灵均亦仙蜕⒅,为问仙翁曾识面。
我欲因之一寄声,哀郢江头濯如练⒆。
终始君恩誓不移,百炼钢肠真铁汉⒇。
【校注】 (1)楼居仙子:指传说中憩于黄鹤楼的仙人。虚舟:空舟。 (2)餐霞:服食日之霞气,为古代道家修炼之术。《汉书·司马相如传》引《大人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文选·颜延之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李周翰注:“餐霞,仙者之流。”骨相:骨格。 (3)椽笔:大笔。 (4)乌丝:卷册上画以墨线格子,便于书写,谓之乌丝栏,亦称乌丝陆游《东窗遣兴》:“欲写乌丝还懒去,诗名老去判悠悠。”此处指白石碑碣上镌以黑字。碧纱络:石上题字以碧纱笼罩,以示尊贵。 (5)岘首:岘首山亦称岘山,在湖北襄阳市南。沉水碑:《晋书·杜预传》云:“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万山在襄阳西北,沉水碑即指沉于万山潭中的石碑。 (6)朝元阁:唐代道观,在长安东北骊山,以祀老子。 (7)西山:当指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西之西山王勃滕王阁》:“珠帘暮捲西山雨。”青来峰:翠绿的山峰。语本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两山排闼送青来。” (8)云飞句:宋玉高唐》《神女》记楚襄王于云梦之台、高唐之观,与巫山神女梦遇故事,此句及下句即指此。 (9)月懒:月淡。 (10)春偏:春风不到。以上二句叙襄王宫中襄王与神女相会。 (11)绝倒:笑得前仰后合。 (12)观察句:作者自谦居于群彦之后,当为秦金僚属。观察,指秦金唐代曾改按察使观察使,故称。 (13)霜华:白发。 (14)采真句:意谓顺应自然,与自然合而为一。采真,返璞归真,不拘形迹。《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无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成玄英疏:“谓是神采真实而无假伪,逍遥任适而随化遨游也。”参同,参验合同。 (15)笑倩句:意谓欲附鸷鸟之翼而逍遥遨游。倩,同“请”。《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图南,图度南海。 (16)此老:指庄子。无生:无生命知觉。《庄子·至乐》:“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17)黄鹤句:《庄子·齐物论》云,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此句亦谓,己之前身或为黄鹤,曾与仙人所乘黄鹤相见遨游。坐,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坐,犹自也。” (18)灵均屈原之字。仙蜕:仙化,登仙。《史记·屈原列传》张守节正义引《续齐谐记》云:“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榆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 (19)哀:《楚辞·九章》篇名。 (20)百炼句:《文选·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曰:“说者以取坚刚,百炼不耗。”以上二句指屈原忠贞不屈。 作者曾任副使,当为秦金属官,故诗中有“观察惭予殿群彦”之句。这首和诗亦作于正德九年以后。作者在诗中描绘了黄鹤仙人、巫山神女虚无缥缈的形象,宣扬老庄无生无为的思想,并将屈原也写成登仙一流人物,可见作者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严叟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二十一
闻有君平隐,湖山不易逢。
溪藏幽处坞,云合晓来峰
啼鸟閒中兴,驯鸥物外踪。
寻君迷九曲,花树一重重。
有僧号法初者。与道崇偕至。亦求诗甚勤。因问其所历览。戏记而付之 明 · 申光汉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企斋集卷之三
初从智异山中出,乃踰大屯登鸡龙。
浮游黄海白沙汀,历遍九月西来峰
慈悲岭上听凤鸣,却向关西浮大同。
麒麟窟前访朝天,下视绫罗烟雨濛。
香山崒嵂香炉峰,振锡一日闻香风。
高寻上元入内元,法初行装联道崇。
北荒雪山未经往,遥望金刚遵海东。
飞上一万二千峰,眼见扶桑朝日红。
奇观壮游说向谁,来访元亨多病翁。
长篇大字试一写,笔下江山重复重。
二禅归处一庵静,万事纷纷看亦空。
明窗静几笑相对,默识所历应灵通。
题百岁夫人仙杖诗卷(夫人享寿一百四岁)。(五峰相国得仙杖于中原。送百岁夫人。夫人残后还峰老。夫人。正郎朴𤥚之王母也) 明 · 李埈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苍石先生文集卷之三
曾随亚使献霞觞,百岁夫人鬓未苍。
灵寿依床惊九节,曾孙侍坐绕三行。
闻言佳贶来峰老,应是神工采武当(杖本出武当山
俗眼何劳分竹苇,贞姿尚认削琳琅。
自从王母还天上,却逐仙翁到汉阳
剩喜行山排虎斗,更愁临水化龙骧。
鸿恩近日优勋宰,鸠杖将看赐尚方。
此物莫教闲挂壁,秋风扶我好归乡。
甲戌除夕家园守岁雷雨大作十二韵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七言排律 押微韵 出处:岳归堂未刻诗卷七
今皇八载罢京闱,我有园庐亦喜归。
寇盗经年缠晋楚,风雷入腊兆寒饥。
可怜出位匡无策,纵欲移家去孰依。
衰始恒河将见皱,傲来山岳不知非春仲望岱山来峰
杨条惹眼青青长,梅蕊窥须白白微。
五柳门前休责子,四禅天上偶携妃。
小蛮可遣旋开阁,织女当迎正弄机(有放姬纳姬事)
所愧忘亲曾闵少,那堪念旧应刘希。
嗟嗟友逝心犹许,烨烨君恩愿已违(二亲初以元方汶上文林郎孺人
西塞烟深贪鳜饱,北都云满厌鸿飞。
老来萱草能腰笛,春至桃花莫掩扉。
遍语诸公吾艾矣,肯将劳辱累芳菲。
宋尔孚携斗酒及新诗追至三河同舟竟日夜而别酒醒却望寻韵寄答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清朝一苇共洄从,酒醒云山忽数重。
别意返随东去水,冰心遥映北来峰
故园日月君长有,宦海波澜世几逢。
回首青青岐岭际,长将颜色照寒松。
游三峰山(在禹州城西南。) 其三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六
来峰简穆,段落或低昂。
水静鱼连脊,沙平雁次行。
神山浮海面,心宿列坤方。
夜雨秋分后,青螺遍洗妆(宿音秀。)
更叠辽阳封字韵 清 · 金锡胄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息庵先生遗稿卷之六捣椒录
伤心此日访辽东,前代燕都视内封。
莱碣坐通西接海,华戎分隔北来峰
千年羽化犹传鹤,乱世名完不愧龙。
欲向遗民问往事,荒墟逝水杳无踪。
儿子命准,李郎子畏观涨昭阳亭。老夫于此兴复不浅。书示长句戊寅 清 · 申纬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五貊录一
今夏尽室客江关,此是我家销夏湾。
长杨昭阳夹白鹭,二流盏沙盏野蟠长杨江在府北十五里。母津下流也。与昭阳江合流入新渊江。中为白鹭洲。)
闻韶高阁直江腹,见尾不见首所属。
雨后水为地之纲,又奚首尾腹分目。
诸郎芒屩上山行,鵁鶄鸂𪄠逐新晴。
吾今望洋叹韶阁,汝更好勇凌昭亭
眼光迥出牛头野,练色不辨人蹄马。
仙人醉矣长瓶卧,霸气黯然空江打(仙樽石在昭阳江上。)
斋饭烧笋赦箨龙,盆景借僧携虬松(昭阳亭后凤仪山幽险处。有曰竹洞。儿辈仅至山半僧舍而不能造竹所。是日得盆一本于山中。)
我时高阁倚而望,白浪掀却浮来峰孤山一名浮来峰。在府西北十里大野中。即白沙先生李公恒福诗云。晚计昭阳下。同君老一竿。勿忧生事薄。自有浮来山者也。)
九日来峰慕杜登黑窑厂 清 · 蒋超伯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上荒坛思渺然,苇丛云落菊丛鲜。
蓬莱宫阙秋如画,杜曲桑麻碧似烟。
斜日收回骑月雨,方塘勒住出山泉。
嗟予梦绕花村路,叶墓登高溯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