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894年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臣尝跪读贞观政要。
伏睹太宗文皇帝即位之初。
每以为将致治平
必先仁义。
在德贤而作乂。
乃锡祚而永延。
古治足徵。
格言可鉴。
岂不以化训则易服。
威肃则难齐者哉。
然政教初张。
德刑具举。
文衰则削。
将弊也其风必佻。
武渎则危。
将乱也其政必暴。
始于厚俗。
方克济和
视今足以知昔矣。
圣唐照临万方。
韬轶三代。
固资天力。
实廓帝图。
神灵蓄不测之威。
正朔被无垠之族。
皇帝中兴昌运。
丕显耿光。
洞德泽于六幽。
云蒸其润。
仰徽明于八表。
日焕其文。
内辅外藩而允谐。
上祇下肃而乃劝。
太平之祉可固矣。
乾宁元年
上御便殿。
遂出镇国监军使董重彦所奏。
前后将吏军人百姓僧道等恳请为其帅置生祠。
纪德政表章。
俾扬陟状。
宜允众情。
宰臣亦佥谓近镇大臣。
谅能推心及物。
第因牢让。
久盖嘉庸。
宜徵摭实之词。
用著不严之治。
翼日遂下诏前户部侍郎司空图
条次所上。
刊示无穷。
谨按华州节度使太尉颍川郡
许昌人也。
汝颖标奇。
勋华袭焕。
伟登坛而挺佐。
柱国以连荣。
间气迥钟。
英材卓振。
镇为岑鼎。
用作雄铓。
志不急于封侯。
誓惟坚于效节。
累陈秘策。
俄领偏师
洁身而遽出险中。
振迹而旋归行在。
详观机变。
乃控河潼。
既申匡复之谋。
实显肃清之效。
师徒自辑。
都邑晏然。
大驾旋回。
宸衷乃眷。
抚绥益至。
疲瘵渐苏。
初王之至任所也。
公署仅存。
人烟殆绝。
昼静而狐狸傲视。
风惊而鸡犬蔑闻。
王寝兴匪宁。
吏士相勉。
山祇应祷。
膏泽以时。
稍实仓箱。
渐知礼义。
才逾期月。
日复流移。
儿童沿路而不惊。
草木罹霜而亦润。
关畿无阻。
旅次皆安。
污莱尽辟。
甍宇兼培。
其新附土众。
亦竞课农桑。
凡资生聚。
莫不蕃息。
加垦公私田若干顷。
畜牧艺植。
亦皆称足。
但三县兵荒之后。
虽赖招怀。
数都节制之师。
必伸威略。
匪招怀何以附众。
匪威略何以安人
动则经戎。
静则济理。
餐和自化。
别为君子之营。
伏顺无前。
亦有诸侯之剑。
始王之入守京室也。
商州程景思乘虚掩袭。
欲恣攻凌
公驰自青门。
战于赤水
其蔡军临阵剪灭驱系。
而王并解甲纵之。
明年春
宗权复遣贼将围逼陕郊。
虢州刺史张存背陕迎降。
旋又持疑搆隙。
遂密表请状。
部伍据关捍敌。
曾未浃旬。
遽闻失守。
蔡将张琢。
席卷深入。
兵近五千。
王所统见军。
不逾六百。
率先士卒。
尽殪凶渠。
不崇朝而复收州城
自此藩方改观矣。
又交锋之暇。
恤物尤勤。
遗犊弃蚕。
皆令护养
扶羸挈幼。
免复惊奔。
斯乃稔其庶富。
天师北征。
招讨使以繄仰请行。
指撝务重。
沥恳固让。
拜章累陈。
竟虑上轸主忧。
久稽朝旨。
临危不惮。
赴救远征。
及向道阻艰。
物情沮挠。
犹婴孤寨。
常保万全。
前后独当八十五阵。
擒戮五千馀众。
并收夺堡塞七所。
而我军未尝败衄。
王初欲事行。
旁无取济。
至于粮仗。
皆自赍持。
及猜沮班师。
险夷著节。
所经千里。
不犯一毫。
竟能亘抵为梁。
楘旗振旅。
俾感抚循之德。
悉平愤激之心。
又属杨复泰杨守亮之佐在兴元
密叶狂谋显逆状。
既连商略。
逾逼封畿。
王知岳拒命不悛。
迎锋立溃。
朝廷乃询故实。
益委制临。
岩险悉平。
农商庶悦。
及邠岐合势。
梁汉须隙。
残寇才奔。
凶威尚炽。
乃命都将
选精锐兵五百。
商州南鄙。
俾其捍禦。
授以机权。
奋少击多。
排山压卵
魁渠折首
支党束身。
凡枭擒之外。
其所归降。
并家属尚数万众。
实资神算。
大振国威。
爵赏既行。
中外同庆
遂册太尉郡王
食邑若干户。
王尝谓满能招损。
贵必期骄。
斡宰造之权。
无容入巧。
弭间离之隙。
莫若推诚。
诫在未能。
形于崇让。
故自加相印太保及今封拜。
沥恳数次。
上言无不至。
人以为烦。
朝旨莫回。
丝纶累降。
邻藩方睦。
勉谕万端。
至于恭命之时。
犹切履冰之惧。
噫。
为臣为子安家。
固俟交修。
乃能尔训。
推其锡类。
足以及人。
体忠贞则其道适同。
且非党忧社稷则其心不隐。
意亦何尤。
内绝私嫌。
外周泛爱
此又持政之难也。
致政仆射
虽著义方。
罕于严训。
备至。
浣濯必亲。
临敌惟恐贻忧。
居常未曾挂虑
怡颜侍膳。
跼影修墙。
此又力行之难也。
识以济才。
学而敏政。
退公齐虑。
开卷忘疲。
雅好咨询。
尤敦名教。
每用通儒之术。
时开讲礼之筵。
此又耸劝之难也。
洞达物情。
深涵雅度。
邪谀必照。
狷直皆容。
心秤自平。
毫端靡忒。
幕中取士。
必以精修。
麾下选材。
亦兼敦说。
举无遗策。
用即成功。
此又鉴局之难也。
胜残之本。
往哲所先。
听讼之明。
片言立辨。
王自治军莅政。
才及壮年。
照忒揣情。
必研精虑司法吏乞常陈具狱缧囚等三数辈。
巳甘抵刑。
王察其深冤。
果验真款。
所司考校。
奏陟殊尤。
不示威强。
惟修辑睦。
匪畎汉(疑)之好。
入无声妓之娱。
惠不费于公财。
利不腴于私室。
以是训服。
可行蛮貊
又常滋种德。
非止恤刑
危者不挤。
穷者必拯。
昭报果符于冥感。
嘉祥屡表于有年。
亦奉真宗
庶能柔物。
虑苟希致福。
必将强敛于人。
唯申孝思。
自致精舍。
有诏褒慰
仍赐陟屺为名。
而又刱制都门。
崇严岳庙。
僦徒缮垒。
赋食修营。
皆役不夺农。
悦能集事。
凡筑新城若干尺。
增构营舍若干间架。
又添主客军额若干人。
至乃上勤时贡。
下济朝班。
每于均节之中。
须用方圆之术。
英规茂绩。
辉烁古今。
昔周人之锡彤弓。
汉氏之刑白马。
昭信誓。
实赖匡扶。
故命历之延。
更逾于定鼎。
山河之誓。
共庆于贻孙
煦作春台。
恢为寿域。
其间偶躔灾数。
暂翳妖氛。
方摇发杀之机。
已屈争衡之力。
纠践土兵车之会。
敢渎齐盟。
稽防风玉帛之期。
终婴大戮。
况我国家仁敷行苇。
泽及漏泉。
协宣睿作之规。
茂对昭升之列。
运符幽赞。
贤为时生。
金石俱谐。
旂常并焕。
其或畴兹戡定。
别纪修良。
既允属于当仁。
宜更标于刻石。
今据都押衙录事参军等状。
具言乞置生祠。
巳令罢请。
其制碑事。
王虽遵恩诏。
唯饰词累命宾僚
致书申谕。
且道由屈已。
久则惟艰。
举不避仇。
非徒禦怨。
言而必察。
孰敢隐情。
研深本在于防微。
虑祸莫先于轻敌。
靡忘慎恪
保初终。
以此持危。
自钟全祉旁徵明哲。
载考声猷。
久副宏慈。
果膺异奖。
臣侨居郡境。
备听人谣。
虽乏润色之功。
夙慕阳秋之旨。
今则虔承纶焕。
俾振宠光。
将致不刊。
敢滨溢美。
抑太华捧天之迹。
力可扶危。
萦渭川潮海之澜。
人知注意。
窃惟尊戴。
克尽褒扬。
庶用永孚。
斯为炯戒。
铭曰。
天视唐德。
丕祐一人。
克文惟睿。
克武惟神。
乃戡乃乂。
自我忧勤。
兴运巳固。
万国益亲。
有君有臣。
内祇外肃。
载庸硕勋。
以辅以牧。
惟此戎藩。
控临近服。
惟此韩王
华人之福。
既忠既孝。
上行下效
靡刚靡柔。
惟王之教。
王之士伍。
化王仁勇。
鼓之而抃。
赏之如恐。
王之农夫。
化王勤瘁。
乃积而输。
乃粮而峙。
王之吏属。
王明恕。
察而不烦。
严而不暴。
王之宾朋。
化王德义。
惟穷是恤。
惟善是富。
王之亲邻。
化王服俭。
人有羸财。
官恶横敛。
王之侨寓。
王悦古。
蚤夜孜孜。
里如邹鲁。
匪励匪率。
孰济厥庸。
匪诚匪荩。
孰表厥衷。
华郛惟郑。
郭氏旧乡。
始终敬慎。
千古汾阳
谁克继之。
兢兢韩王
宜祥发。
兴国无疆。
碑于道周。
于王何有。
铭于王心。
而后可久
儒臣奉诏。
俾图不朽。
永保休光。
在王克守。
道守董公重成寇公楼集宴僚属因赋长句 北宋 · 华镇
 押词韵第八部
九峰翠滴天光晓(自注:楼面九疑。),日射三川波浩溔(自注:潇、营、沱三水会于楼前。)
朱门画戟古城西,岑楼新驾长林杪。
飞栾叠楶横纷错,重覆交疏深䆗窱。
幕开碧落四垂低,屏列好山千叠绕。
卧听羲驭转轣辘,坐看星车回缥缈。
啸歌微动薄寥虚,樽俎平铺俯萝茑。
耳前燕语得其所,目外鹏图莫之夭。
帘翻江日酒霞鲜,窗度天风香穗袅。
平昔莱公此栖止,目穷佳丽真明瞭。
云归自惜(原作昔,据鸣野本、翰林本改)故乡非,日低谁念长安杳。
帝居阊阖深难叫,世路风波古㳽渺。
饥乌得食吓鹓雏,嫫母在宫憎窈窕。
干将莫耶不惜折,威凤麒麟耻羁扰。
北瞻曾冠拱辰星,南飞却过随阳鸟。
滔滔不足问,荣悴冥冥未宜了。
沐猴缨弁竟非真,明玉在尘终自皦。
百年同气姤贤守,抉隐搜遗思远绍。
网罗胜赏得偏多,怀想高风情不少。
鲵蟠陈迹久寂寞,虹揭画梁重夭矫。
已知青竹播馨香,更看华榜延光皎。
自怜值遇分濩落,重此登临思悽悄。
举目频惊五岭明,回头却顾长沙藐。
局促可能参庾亮清平岂是刘表
楚天不断故关迷,危栏倚遍前山小。
皇子恺除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加封制淳熙五年闰六月十二日1178年6(闰)12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门下:朕博观前代之文,乐取成周之制。
初则恩加子弟,荣疏五等之封;
逮其日奏勋庸,越进九州之长。
以阜成于兆姓,以夹辅于丕基。
眷我亲贤,久于藩翰
参用典常之旧,载飏纶綍之新。
皇子荆南集庆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行江陵尹、判明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魏王食邑一万户,食实封四千户,植德端良,受才英迈。
蹈诗书之至乐,怀忠孝之永图。
霄极凭晖,夙胙王封之贵;
藩维分镇,恪修侯度之恭。
熙然田里之安,翕尔士夫之誉。
奉公履正,独倡率于列城;
简赋平徭,首遵承于美意。
间推功于上介,居浃润于行都。
谦谦自牧之光,翼翼令仪之则。
八载宣劳于外,实简慈怀;
嘉两邦报政之优,特隆徽数。
是用以古元侯,贲今双镇之华。
旌麾遥领于长安,节制兼临于真定
腴田载衍,干食随增。
蕃宣虽殿于东南,威重庶加乎西北。
于戏!
八命作牧,陟明昭考绩之功;
四方为纲,进律示有功之劝。
尚对扬于休命,永膺保于令名。
可特授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明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安南国王李龙𣉙历日敕书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四一、《西山文集》卷二三
安南国王李龙𣉙:朕稽尧典之授时,裁成历纪;
仿周人之颁朔,远暨藩方。
眷乃忠纯,为予屏翰,念将更于华岁,其预锡于新书。
钦奉国章,益修侯度。
咏史(上) 何进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龙骧虎步反狐疑,解事陈琳却似痴。
灭火不关千里草,汉家社稷付屠儿(自注:进,太后弟,本屠家子。张让赵忠辈,曹操所谓一狱吏足者矣。袁绍劝之不决,陈琳谏之不从,猥谋召天下兵,以成董卓之祸。计非是,言可谓明白,而不能从。要之,小人骤富贵,其中本自乱也。何太后以妒,杀献帝母王氏,以权贵之势相倾,置董太后董重于死,进皆与焉。妹为张让子妇,母舞阳君及弟苗皆受中官赂遗,为之遮蔽。进兄弟姊妹识度如此,其败固宜。史称进新贵,素敬惮中官,虽外慕大名,而内不能断。尽之矣。)
送正朝使 其一 明 · 朴祥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讷斋先生集卷第五
朝廷大礼。乃在正会。故国家必选重臣为之使。今年秋。金相公明通父。以司寇亚卿拜是命。将于十月之吉日。赴京师。因金翰林之行。附手书并唐笺二张。索诗恳恳。余于簿领之烦苦。断吟唇久矣。律涩甚。如寒竽之无声矣。然不可苟辞。勉掇荒拙。以塞匀(匀从)望。敢居赠言者之列乎。
天子高皇几叶孙,四年新化遍东藩。
吾王述职修侯度,正朔颁春奉帝轩。
丹凤阙纶命出,白云司贰卿尊。
送行西郭丛轺鞅,湖采无端阻别樽。
副使 明 · 李荇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容斋先生集卷之八次皇华诗
乾坤交泰际,邦国中兴时
天遣新周命,人欣睹汉羲。
丝纶颁日下,车马急星驰。
从昔修侯度,先期戒典司。
既能仪及物,安敢酒辞卮。
诚至神犹感,襟开雾若披。
丁宁言不尽,终始礼无疲。
降己非虚屈,因心固自知。
向来三宿恋,别去一篇诗。
万里询谣俗,千年作辅毗。
只应同臭味,聊用慰分离。
见赏由尼父,东方异远陲。
初入燕京 明末清初 · 尹顺之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涬溟斋诗集卷之五
郁郁山河拥帝畿,大明天子昔龙飞。
车书万国修侯度,剑佩千官集琐围。
文物繁华千载是,太平基业一朝非。
皇居气色偏萧索,屠肆归来泪满衣。
乌什战图补咏六首 其二 师援阿克苏喀什噶尔乌什相掎角应援最近而卞塔海与驻喀什噶尔都统纳世通虽亦领兵往救但二人素未经战阵无益于事时明瑞闻而统兵赴援兼程遄进至则申明军律并力攻城贼始困窘)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九
勋戚伊犁董重明瑞于平定回部时奋勇追剿屡著功绩素为回人所惮因命其为将军伊犁统辖诸回城事),早年回部得威名。
变闻遂率雄师援,途远仍教兼驿行(计明瑞乌什事必率师赴援但伊犁相距几二千里虑或稽时奏至知其兼程前进为之欣慰)
可笑无能还妒阻(纳世通甫至乌什明瑞统兵赴援之信恐其分功遽行文阻止奏至降旨严饬而明瑞亦不从其言决计迅赴),幸因未听遂遄征。
逆回始相(入声)仓皇守,壁垒新知纪律明(卞塔海纳世通诸事失措为逆回所轻及明瑞至申严军律贼众始惶惧死守不敢复出)
观册封礼成兼赠紫金大夫郑秉哲 清 · 王文治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二
大瀛三岛外,小界九州东。
合沓山蟠踞,奫沦气郁葱。
有王称守礼,奉职最输忠。
正朔沧波远,名藩辨岳雄。
獒曾重译献,琛已百年通。
缵绪修侯服,封章达帝聪。
玺书仪部发,使命侍臣充。
秉节将天语,扬帆驾海风。
迎恩冠盖肃,适馆豆笾隆。
蠲吉开丹诏,淩晨启雪宫。
前驱黄绣伞,后骑紫花骢。
周道平如砥,连桥曲似虹。
街临椰子碧,牖出佛桑红。
处处垂朱箔,家家结绮栊。
拜瞻来父老,喧笑聚儿童。
次第穿云磴,回翔转锦幪。
建邦良已古,乔木尽成丛。
翚阁闻银漏(刻漏门。),蛟涎滴石谼(瑞泉门。)
大廷宣圣训,香案表臣衷。
黄纸题缄凤,彤墀序列鸿。
趋跄如对阙,舞蹈听呼嵩。
内殿开筵敞,官厨办膳丰。
错惟酋长贡(三十六岛之长,岁贡方物,悉以宴宾。),鲜得兽人罿。
奔走俱肤敏,盘飧逮仆僮(是日使臣仆役俱有宴。)
歌徵弦呖呖,乐奏鼓逄逄。
帘捲山光秀,窗延海色融。
杯行欢已接,火继宴方终。
小相趋章甫,儒臣倚郑崇
诗书邹鲁士,须鬓
石鼓曾披藓,金台旧剪(秉哲曾入国子监读书。)
翩翩鸾入掖,哕哕鸟鸣桐。
君意劳倾盖,予惭类转蓬。
鶢居厌钟鼓,鹦鹉避樊笼。
汗漫身何托,风尘面久蒙。
星槎随幕府,蛮语学参戎。
雪暗孤鸿过,天高一鹤翀。
乾坤青眼在,山海碧云空。
冷露馨岩桂,清霜变岸枫。
相期携酒榼,还与递诗筒。
一笑人间世,交亲气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