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山人处英将历游枫岳寻休静。诗以赆行 明 · 林悌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林白湖集卷之一
第一山枫岳,无双释静师。
上人今远访,芳草未言归。
石点谈经处,龙降洗钵时。
慇勤说离幻,消息莫相违离幻乃空门友惟政号松云。)
川洞惠庄 明 · 李好闵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五峰先生集卷之四
年年未赴斜川洞,令复言归僧辄疑。
谓我徒能食言者,不知我亦为人欺。
丹枫流水妙峰寺,黄叶闭门真鍊师
明岁吾身离幻妄,琴书先托庄沙弥
挽湛然社兄 明末清初 · 释通岸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忆尔同游日,清风动给园。
应机皆有作,离幻竟无言。
双树啼寒鸟,空山闻夜猿。
寥寥千古意,此际不堪论。
又次吴晴川(病中伏诵盛什有禅趣想于此个门中有得力处敢用本色语。录奉二首。以求印可。) 其一 明 · 李民宬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六燕槎唱酬集
离幻年来妄见除,僧庐谁识是吾庐。
要知胜果随缘得,敢举他非不我如。
偶入空门靳一面,须从法界演三车。
阎浮世事无真实,打叠如今慎勿疏(他非不用频频举已过。要须旋旋除。乃古德语也。)
石阳正画竹帖 明 · 李民宬
 押质韵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二
画中难画尤难画非匹。
植物本静状得活,风韵潇洒从天出。
湖州一派在彭门,谁其继者石阳笔。
岘首亭前初识面,为从橐中开卷帙。
浓淡荣枯各有态,物付炉锤工不一。
千寻剑拔披短幅,叶叶枝枝气横溢。
崩崖倒出势若飞,石上孤生疏且逸。
悄然坐我潇湘岸,满堂秋声起箫瑟。
黄陵庙里烟雨痕,颜色依俙难致诘。
丛条楚楚美少年,锦箨森森迸六七。
黄冈老节叶半脱,斫头将军不屈膝。
梢端积素缀玉磬,寒气动人生凛慄。
中有龙钟擢脩劲,伶伦见之拟调律。
我哀孤凤无所食,请君为写琅玕实。
最后一纸惜不传,数寸忽枯全枝茁。
自言绝笔难再作,偶尔臻此非意必。
乃知王孙透天机,未必规规精艺术。
气运生知非笔力,工与造化论纤悉。
万物虽多无足婴,独与此君结缘毕。
想见槃薄初画时,神志不分凝而壹。
胸中了了见成,下笔无碍舒反疾。
兔走鹘落不停手,小或停机得还失。
色空离幻入三昧,高处在疏工在密。
德不与设气来袭,肃然可敬非可昵。
忆在先朝睿赏,天厨络绎分馨飶。
至今御屏在东序,天球大吕相甲乙。
十纸馀洒沾送似,苒苒奇香满书室。
同时并名称三服,简易石峰有题述。
闲中展玩兴茫然,坐对青山空扪虱。
赤管狼尾笔。赠离幻翁 明 · 李民宬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十
韩公好奇闻不博,祗传中山毛氏族。
高丽安有猩猩毫,诗工无实讥山谷。
当时不见狼尾笔,铦锋拔萃如截玉。
谁斸琅玕巧剪裁,泪点髣髴湘江曲。
功成缚束两奇绝,森森金觜讶黄鹄。
挥缣飒爽动霜飙,欻见龙蛇走平陆
干将有时不如锥,用违其才惧见辱。
取供老宿意安在,非为高闲寓巧旭。
禅窗试抄笔严疏,开演妙旨镌愚俗。
一生粗记姓名休,栗尾鸡距吾亦足。
浮石离幻大师开山早岁余与友人王崇芳常居此读书前后林枫如丹夏蝉千种鸣和如丝有云璈之称因忆寄呈离公 明末清初 · 张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少年曾至恋岩阿,四百峰头慰浩歌。
枫树染霜寒路远,云璈归夏野蝉多。
石留古迹诗微落,洞近群真胜未磨。
闻演三车从此地,向看全愧梦中过。
送襄雷之盖平次晓岳韵 清 · 彭孙遹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松桂堂全集卷十八
深柳清荫广沟,只今辽左是神州。
去时已见凫为舄,到日还知剑作牛。
元觉真空邀月冷,红螺山远碛云秋。
豪吟意气偏悲壮,不羡人间万里侯
无为寺(寺壁有观音像。笔法极奇。世传为吴道玄非是。亦罗丽间名笔也。) 清 · 李夏坤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头陀草册十南行集
立石峰皆秀,幽篁寺更深。
危碑自元觉,古壁见观音。
磬歇风犹永,衾寒月欲侵。
居僧俱俗物,相对亦禅心。
感遇十首 其十 清 · 戴亨
埏埴随大造,结沫亦已危。
人命如朝露,人心若阳晖。
阳晖酷煎曝,朝露宁不晞。
蜉蝣延刻晌,蝼蚁营寸壤。
宁知不崇朝,方作百年想。
人生无智愚,同入梦中趋。
在梦无不有,梦去成空虚。
富贵乐难久,贫贱亦须臾。
万象不停睫,荣悴何足吁。
所以古至人,离幻保真如。
况我年半百,秋霜满鬓须。
此身非我有,身外何所须。
皋涂精舍作乾隆己卯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九十
精舍玉华(寺名)侧,岩洞向育
桂华虽过时,桂香亘空际。
我言非凿空,金仙早示义。
真鼻即幻香,真香离幻鼻。
东冈八咏 其七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兰若馀二三,天风答清梵。
四王宣佛谛,学道先离幻
西天在方寸,岂有白云间(花宫奏梵。)
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首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王孙忏悔仲姬日,燕市崖山授命时。
我爱河东蓄死具,虞山应愧鬓成丝。
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怆恍诸陵一夕开,漫从色相觅如来。
踰淮枳是江南,臭味差池为底栽。
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写就簪花供佛龛,漫凭因果问瞿昙
天宁寺承天寺,输与吴门郑所南所南以恢复宋室为志托之诗文。)
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首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茫茫天水堕家风,文字因缘信不同。
一点贪痴求解脱,当时原是可怜虫。
梵动经 其十二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长阿含经》漫笔
受触相乘见网成,织来六十二纵横。
若将诸有根芽断,直向泥洹净处生。
注:《长阿含经·梵动经》:“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生常论,说:‘我、世间是常。’彼沙门、婆罗门于此生智,谓异信、异欲、异闻、异缘、异觉、异见、异定、异忍,因此生智,彼以希现则名为受,——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生常论,言:‘世间是常。’彼因受缘,起爱生爱而不自觉知,染著于爱,为爱所伏,——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生常论,言:‘世间是常。’彼因触缘故,若离触缘而立论者,无有是处,——乃至现在泥洹,亦复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各随所见说,彼尽入六十二见中,各随所见说,尽依中在中,齐是不过。犹如巧捕鱼师,以细目网覆小池上,当知池中水性之类,皆入网内,无逃避处,齐是不过。诸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齐是不过。” 又:“若比丘于六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而知,则为最胜,出彼诸见。如来自知生死已尽,所以有身,为欲福度诸天、人故,若其无身,则诸天、世人无所恃怙,犹如多罗树断其头者,则不复生。佛亦如是,已断生死,永不复生。”
释:一有触受爱缘,尽成六十二见。细目重重,忽然有网;清池寂寂,顷刻无鱼。若知诸见非正,皆出染识;便得我闻如实,径离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