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同阎开府浮檀鹿职方乾岳沈职方彦威杜武库培亭孙司厅初阳袁山石自如刘关内如纶万广宁同予洎三大将军马沧渊王敬之尤定宇出宁远眺首山诸雄要马上用程幕韵 明末 · 孙承宗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真个家居好,纤儿自不关。
遍寻遗父老,一指旧江山。
野寺无僧住,空城有鸟还。
潮回应寂寞,胡骑下孱颜。
寄怀乾岳年兄 其一 明 · 周顺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到都门岁几更,天南天北不胜情。
秦关戎马闻时急,闽海风涛见欲惊。
意气独留三尺剑,梦魂尝到百楼城。
浮云显晦非吾事,何日重申松柏盟。
寄怀乾岳年兄 其二 明 · 周顺昌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千古文人待文而传者也千古至人文待以传者也惟文待以传不待文而传之人乃无不欲得其文而传之欲传之意迫或沮于其文之难得或既得而复失又或一失无可复得之望而忽然得之则因复得之不易而欲传之意更迫如周蓼洲扇头诗是也是诗之失在玉石俱焚之后尝痛人如蓼洲乃不得留其片言只字于人间是大可恨恨极而忽得安得不付之杀青共为声以识之向子期思旧赋云听鸣笛之忼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余每读之未尝不沾襟遂题是集曰寻声谱崇祯乙亥秋月范阳鹿善继识
相思盈抱向谁开,回首衡阳雁不来。
三十功名淹海国,百年心事吊荒台。
壮怀自觉愁中尽,薄鬓偏从病里催。
世路行藏须努力,月明北望转徘徊。
按:乙卯冬周蓼洲自福州以诗扇托其门人郭孝廉寄余同心之语每示友人后为慢藏不可复得已已遇其子茂兰问其存槁乃当被难时讹传抄没遂举箧藏尽付诸火余每深恨数为友人言之甲戌冬月夜同马玉壶孙钟元灯下言及不胜千秋之感玉壶以为可忆搔首展眉逾刻遂全是大奇事钟元曰鬼神通之也亟索笔录之范阳鹿善继谨识
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鹿善继(乾岳)
忠介逸诗何处寻每于凭吊费沉吟谁令乱后文无恙却借閒中客有心延水不殊重合剑广陵犹是未亡琴骚坛漫自传诗话此夜新添掷地金
次韵 马洁(玉壶)
漫道龙门迥万寻凉风怀袖见豪吟瓣香空结南丰意仙字疑成脉望心君自山阳悲铁笛我其梦后写雷琴诗林此日传佳话存没何曾改断金
次韵 孙奇逢(钟元)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闻道奚囊投烈燄记来只字抵千金
次韵 孙奇彦(思皇)
未坠斯文此地寻分明当日寄梅吟识田久纳无边景便面相传不朽心事往何堪题挂剑思来犹似对弹琴嶙峋绝调凌千古一字悲歌一字金
次韵 范士楫(箕生)
履虎遗踪尚可寻江潭何处写行吟都因开箧沾书泪想见题梅饷友心好句有缘重剪烛高山无恙几弹琴双珠忽藉乾坤色不枉鸡林购字金
次韵 鹿化麟(石卿)
曲里高山未可寻凭谁省识助长吟恍从梅信占兰臭疑对霜毫认铁心汲冢漫开曾断简爨桐空拾已焦琴何如此夕徵文献不费咸阳易字金
次韵 杜越(君异)
芳烈谁凭汗简寻淋漓遗韵倍长吟烟况不假名山色呵护应深往匠心廿载银钩联水乳千秋铁胆见人琴清霜漫诧词坛兴生气由来字比金
次韵 孙立雅(君健)
侠气忠魂岂易寻当年曾记二龙吟徘徊万里相期意郑重千秋未负心既借识田传玉笔复从指法入瑶琴曼声歌罢清风起想见刚肠百鍊金
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鹿善继(乾岳)
忠介逸诗何处寻每于凭吊费沉吟谁令乱后文无恙却借閒中客有心延水不殊重合剑广陵犹是未亡琴骚坛漫自传诗话此夜新添掷地金
次韵 马洁(玉壶)
漫道龙门迥万寻凉风怀袖见豪吟瓣香空结南丰意仙字疑成脉望心君自山阳悲铁笛我其梦后写雷琴诗林此日传佳话存没何曾改断金
次韵 孙奇逢(钟元)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闻道奚囊投烈燄记来只字抵千金
次韵 孙奇彦(思皇)
未坠斯文此地寻分明当日寄梅吟识田久纳无边景便面相传不朽心事往何堪题挂剑思来犹似对弹琴嶙峋绝调凌千古一字悲歌一字金
次韵 范士楫(箕生)
履虎遗踪尚可寻江潭何处写行吟都因开箧沾书泪想见题梅饷友心好句有缘重剪烛高山无恙几弹琴双珠忽藉乾坤色不枉鸡林购字金
次韵 鹿化麟(石卿)
曲里高山未可寻凭谁省识助长吟恍从梅信占兰臭疑对霜毫认铁心汲冢漫开曾断简爨桐空拾已焦琴何如此夕徵文献不费咸阳易字金
次韵 杜越(君异)
芳烈谁凭汗简寻淋漓遗韵倍长吟烟况不假名山色呵护应深往匠心廿载银钩联水乳千秋铁胆见人琴清霜漫诧词坛兴生气由来字比金
次韵 孙立雅(君健)
侠气忠魂岂易寻当年曾记二龙吟徘徊万里相期意郑重千秋未负心既借识田传玉笔复从指法入瑶琴曼声歌罢清风起想见刚肠百鍊金
苏门三贤诗 其一 张于度 清 · 王士禛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三
苏门孙徵君曰于度为鹿伯顺高弟从予五十年未尝或离左魏之难履虎尾涉春冰烈士之名满天下卒归老苏门高蹈远隐志士不忘沟壑其庶几乎于度名果中容城人葬夏峰北原
明运昔中圯,奄竖奸大位。
衣冠虚南牙,政柄归北寺。
谁实钩党魁,岳岳左与魏。
一朝槛车徵,牢户事阴秘。
伤哉史弼言,荼甘乃如荠。
容城有布衣,发愤亡鲠避。
要锧理太尉,举幡讼司隶。
贯械渤海生,赤帻夏门吏。
桑海四十年,往事如梦寐。
骨归苏门山,名在顾厨次。
鹿忠节公祠(鹿太常善继) 清 · 高孝本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是胸藏十万兵,提戈出塞事无成。
庙堂不惜封疆坏,门户惟知水火争。
辛苦四年随相国,仓皇一死殉危城。
白扬风急祠前树,犹作金戈铁马声。
拜孙夏峰先生祠下 清 · 刘大观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十二
故乡蹂躏不可住,苏门风月成新交。
山径幽深采薇食,处贫不怨心嚣嚣。
泉上祠堂镂贞石,苍松翠竹鸣秋涛。
八九年前撰游杖,名香一瓣祠中烧。
两朝徵书十一贲,先生固是人中标。
传经守道学者事,不袒闽洛攻余姚。
庐墓衣倾六年泪,麻冠突兀惊猿猱。
此是纲常大根本,一发不容为动摇。
孝友余波及义侠,鹿伯顺来盟久要。
衰季用人不可测,剪除麟凤留鸱鸮。
左魏赭衣赴厂狱,刑余党燄方凌熇。
先生为国惜元气,拟芟荆刺妆琼瑶。
高阳入观事不果,一茅一鹿心空劳。
此亦贤者大作用,造物有权不我操。
却念并门傅青主,伏阙上书冤狱消。
义举关乎幸不幸,未能一律绳英豪。
吴下更有余昭法,忠臣后裔潜蓬蒿。
开府入山屏舆从,终难一观云中樵。
三子可入《逸民传》,名可得开不可招。
晚年日饮百泉水,饿夫墓上风萧萧。
理学宗传初问世,中州人物亦发雕。
百年孳孳法孔孟,寸阴尺璧无轻抛。
天下读书向上人,谁不仰视如斗杓?
灵臬居士作铭志,体例森严无妄褒。
岂必河汾出将相,宏谋大业争岧峣?
睢阳弟子今庙食,曾受先生甄与陶,先生之风何其高!
定兴河阳书院联 清 · 罗正钧
对联 出处:藏斋诗话
乾岳儒宗,紫峰介节,芥子文章,先哲具遗型,好向传书寻坠绪;
金台日暮,易水风寒,江村亭古,奇踪欣一遇,欲偕多士涤尘襟。
题北海亭图 清 · 郑珍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八
北海亭在定兴县东南三十里西江村,明鹿侍御久徵搆以为其孙忠节公伯顺读书地也。伯顺事迹具《理学宗传》《明儒学桉》洎《明史》。其父正,字成宇,海内称鹿太公,为范阳三烈士之一。亭当江村草堂之后,知止居之东。团茅涂垩,撬插为垣。前一柳树,旁皆种蔬,两行灌木。《无欲斋诗》所称「东园」,即在是。万历己未,伯顺以争金花银移疾归里。明年,魏忠节公来访之,适孙徵君钟元亦至,同馆亭中,唱和欢极。相与如容城拜杨忠悯祠,赋诗而去。天启乙丑,魏珰罗织魏忠节及左忠毅公坐熊烈悯赃下诏狱。左之弟光明、魏之子学洢等潜行侦视,莫敢舍者。时伯顺在榆关参孙文忠公军事,太公与孙徵君谋馆诸子弟于亭,遣徵君兄奇遇偕伯顺门人张于度果中,变姓名入京,职饘橐,遣徵君弟奇彦与其孙石卿化麟,驰书出关求文忠援,而设匦置表于门,招乡人输金应比。太公日骑驴,冒暑走醵,数百里内,助者响应。而左、魏已拷死。明年,周忠介公复以赃逮,其友朱完天祖文护行,先驰至江村,馆于亭者三月。时伯顺辞武选,方里居,与徵君输三百金,四醵为完赃计。范文贞公时谢政,令完天持书往,文贞即输二百金。赍至,忠介亦毙杖。孙文忠之解兵柄,媚珰者借茅止生元仪倾之,矫旨削籍,几不免刀锯。止生客亭中前后三载,以数年来此为嵩融之壁,天下皆仰北海风,因颜曰「北海亭」,且为之记。崇祯丙子,伯顺殉城。石卿伏阙颂父忠,不胜丧死。徵君为集石卿诗文于亭内,遂名《北海亭集》。同邑范一泉孙箕生士楫,石卿子尽心妻父也,故师友伯顺,顺治戊戌,属天津戴司农道默明说为图,谓当称乾坤北海亭,系七古一篇,极悲壮。司农擘窠分书五字于首。图横纸卷,全用米法,中无一人。向藏鹿氏,后失去。伯顺七世孙丕宗复获之容城孙家,道光戊申,守都匀,余过其署,出观之。以亭之掌故传记错见,乃括为序,复志以诗。六月廿七日。
黄芝萎地茄花明,十狗五彪恣纵横。
地轰天鸣覆乾清,北海亭子乃孤撑。
亭中老翁一诸生,举手欲障斗内星。
惜哉当日事不成,正气耿耿留元精,吾观史家已吞声。
此图复出二百载,澒洞千秋思古情。
蟒山压筵苍郁葱,展图惨憺来悲风。
江光黯黯云冥濛,若有人兮烟树丛。
倏忽置身画图里,眼底尽是人中龙。
举幡慷慨孙夏峰,赤帻从之张果中。
策蹇掀髯去匆匆,醵金无乃鹿太公。
团瓢深墨小镫笼,破柱复壁难为容。
完天朱老侠胆雄,吴桥归卧齁隆隆。
秘狱此时走尸虫,伤心投匦仍未终。
后来者谁茅止翁,此老十万兵罗胸。
婆娑柳下杖瘢红,戟指尚自谈辽东。
太常堂堂儒者宗,晚学农圃悲天梦。
矫首似望孙文忠,历历斯人肝肺同。
一重一掩吾安从,大叫乃止一亩宫。
吾知画师非俗工,直以浩气还太空。
吁嗟阳球不作司隶死,清流故让此曹子。
朱家鲁褒徒为耳,独此炯炯差足恃。
长叹英贤皆已矣,捲去斯亭掷杯起,白虹正贯旁沟水。
书鹿乾岳先生文评尾暨孙钟元先生跋卷后评为乾岳门人孙紫渊辑原一册今止馀六条跋时钟元年八十九称紫渊为从父兄考乾岳著录弟子容城诸孙自君式兄弟外惟绍古字获甫一人紫渊殆是欤尚长徵君求跋时年亦九十上下也 清 · 郑珍
押庚韵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八
威凤备全德,匪以五色名。
一毛落人间,孔翠已无精。
惟此两夫子,于道跻朱程。
心画偶然事,浩气流光晶。
当年江村上,诸孙听觥觥(乾岳以崇祯三年九月归里,门人大进。五年,徵君遣子侄度雅君式、立雅君建、量雅君咸、维雅君持、奏雅君协、抱雅君实、望雅君孚,偕伯叔从学江村。)。
尊闻缀百衲,此人已专诚。
老去啸台翁,泪为故人倾。
百泉对摇笔,道眼惊犹明。
虚堂山根静,橘影雨馀清。
邈与古香接,恍近皋比横。
无缘作都养,终以翳我情。
上定兴尚书四首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昔随戎幕到渝关,忠节灵旗竟手攀(事见余所作《山海关角山鹿忠节公降乩记》。)。
精爽尚游孤竹国,因缘曾话广桑山。
地中水在知神在,天上云还是鹤还。
披发骑麟心炯炯,定知佑启济时艰。
读鹿忠节公集书后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椒山乡里又流芳,大节同争日月光。
五万金花归外库,一双铁汉共高阳。
西玄青鸟茅为友(茅止生元仪,与公同在孙高阳幕中,著有《西玄青鸟记》。),长白真龙桂敢当(满桂、马世龙,皆公所造就之将才。大兵入关,桂战死。)。
合与徵君论两庑,一编传习细商量(公与夏峰先生皆从阳明《传习录》入手。)。
读鹿忠节公集书后二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杨左同归一网中,东林祸起正人空。
脏私并坐熊经略,阉党犹知鹿太公。
几处金来推义侠,一时玉碎惜群忠。
茄花委鬼前朝事,遗恨千秋尚未穷。
闻黄小鲁兵备讣怆赋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六
鬼门关哭鬼门关,不愿生还愿九还。
愧我犹居大槐国,轮君先到广桑山(孔子为儒童菩萨,居广桑山。见《抱朴子》。甲午余在山海关角山遇鹿忠节公降乩,余问孙夏峰先牛何在。忠节答云:『今在广桑司秘弃。』)。
黄公处处酒垆在,朱子年年学案删(君刻《濂学编》,又刻《国朝学案》。)。
两载梁鸿曾借庑,故应腹痛泪痕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