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栎园姨翁幽楼久矣忽走京都人咸以宦情疑之余独知其不然也既而为荆川先生请谥朝奏疏夕报可客复有进议者曰『此时陈乞一荫得旨如寄耳』嘐然曰『吾驰走黄尘为先公易名两字耳今幸邀主恩归报家庙安能更贪羁绁为故山猿鹤笑耶』飘然策骑归逍遥林下余窃怪向之疑者真以腐鼠意鹓雏也记之以诗得转韵四十八句戊辰年 明末清初 · 王彦泓
中丞骏誉馨兰芷,一代文章推正始。
致身霄汉更夷犹,敛手经纶综百史
晚扫鲸鲵靖海尘,扶桑清晏豁疏襟。
大星空伴忠魂赏,光焰何曾敌铄金。
圣明旷世搜麟凤,蠹简残编百朋重。
四部兼麈丙夜观,八编特赏经时总。
李牧功名异代思,贾生筹策文孙用。
日月昭回冥漠光,风云掩映缥缃动。
落落名孙饶祖风,赐书千卷寄雍容。
歌凝鸾凤歌箫碧,醉怨棠梨落藓红。
奇文弱冠人传诵,侠窟骚坛争引重。
潘岳家风首述诗,陆机世得先陈颂。
千里孤装触雪行,不求身贵谒公卿。
清评曾向清时吐,名世真儒伫易名。
圣主从前劳寤寐,览书未半催宣赐。
不用词林旧例沿,云章亲定襄文字。
问俗方求乐毅孙,披文亟录端明裔。
岂知骨性自烟霞,冥鸿早巳飘然逝。
松桂浓芬满旧山,酒轮茶臼掩柴关
肯将马灯尘千斛,换却渔竿水一湾。
幅巾东路秋莼美,惟有狂吟颂天子。
傲骨难投世网中,才名不藉家声起。
家庙焚黄享礼成,不嫌野服拜明纶。
从来相业山中事,衣白何妨是散人。
灯船曲四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庚辰五月既望扬州不雨,咸修祈祷常仪。于是同社郑超宗梁饮光姜开先冒辟疆诸子,以予与陈旻昭、万茂先陈百史、康小范诸同人适集,因仿秦淮夜游,为灯船,载歌吹,以当雩舞。诸出观者,倾城毕集,笙箫互奏,香光络绎。本以土龙之祝,翻如水嬉之张,人各制曲,以授歌者。
嬉春才过闰元宵端午还添廿四桥。
便合龙舟与灯子,绕城箫鼓送兰桡。
陈百史舟过泗亭待予数日予时居西村作此答之百史时为满少宰。)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三
知君惭我甚,我亦甚惭君。
已绝风云路,空迷鹿豕群。
荣枯应自召,得丧欲平分。
辜负停舟意,怀音隔水闻。
陈百史 其一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三
使者持书到,开缄如见人。
几时无限意,数语绝伤神。
饮食怀良友,平安候老亲。
目前穷与达,游戏总非真。
陈百史 其二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三
自尔平陵去,相思与日新。
愁将今古事,责在两三人。
短发惊寒暑,微心动鬼神。
别离常不见,偏觉梦中亲。
陈百史(时为清吏部左侍郎。) 其一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海外生还九死馀,先慈未葬故踌躇。
绝无世上弹冠想,徒有年来却聘书。
伏腊不关新晦朔,湖山犹访旧樵渔。
侍郎休问田园事,先帝宫陵亦厩墟。
陈百史(时为清吏部左侍郎。) 其二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放废苫茨学种蔬,劳君频寄欲何如。
逢萌应诏还迷路,矫慎逃名不报书。
清夜闻钟呼客梦,空山结屋傍僧居。
当时风雨鸡鸣约,二十年来岂尽虚。
陈百史(时为清吏部左侍郎。) 其三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未必长安好僦居,五云堂下即穹庐。
谁无生死终难避,各有行藏两不如。
龚胜坚辞新室组,臧洪迟复故人书。
寥寥此意期君解,捃拾还来共鹿车(五云堂即北都翰林院旧名也,百史仍居其中,故云。)
再答百史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四野霜高不可尘,孤峰天外有谁邻。
歌来恐复如狂疾,泣下嫌其类妇人。
已见沧洲沈义士,何妨洛邑恕顽民。
只今惟独君知我,莫遣渔郎屡问津。
三答百史(时为冢宰。) 其一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落落生平耻受恩,甘为寡合住秋村。
每当花发尝沽酒,犹恐人来独闭门。
邴子无书酬北海留侯何事苦东园
閒云过去相忘好,莫使空山有挂痕。
三答百史(时为冢宰。) 其二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三过平陵非偶然,山亭久已刻来贤。
科名得意交游重,国步伤心出处悬。
旧社遗忘如幻梦,新诗感触作愁缘。
閒时每痛河梁句,临到吾侪更可怜(来贤亭在溧阳城西强埠,其乡人为余创者,即百史家居。)
百史信哭之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邸报飞来万事空,春天慄慄起霜风。
韩非不料秦难说,崔浩曾于魏有功。
谁与招魂归濑上,我方囚首在山东
交情史笔难相掩,遗恨河梁录别中。
禅堂访习印纯念时检藏经(偕庄尚之、李太青陈百史。)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二十
蒲团常不问饔飧,相对相忘寂闭门。
面壁深时空四谛,开关定后彻三幡。
维摩已證无言法,迦叶仍嫌有笑痕。
送我过溪归步缓,木鱼声出北山村
纪伯紫名映钟金陵诸生,国变弃去。)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五
有明天启岁丁卯石头城下秋风早。
棘闱战罢气如虹,旧内西垣新揭晓。
自矜笔扫八千人,看榜儿童传康了。
怒把一尊莫愁湖,大江满斥响菰芦。
悲歌欲咽桓伊,秦淮水涸青溪枯。
失意之时忽得意,欣然邂逅两名士。
百史东来濑之阴,伯紫近在长干里
尔时伯紫甫垂髫,■(未戊)。(音活)布衣纹冰雪绡。
一卷律诗一卷文,纵横泼墨如春潮。
白眼看天啸风雨,少年喜作穷愁语。
创获自成一家言,视乌衣郎皆腐鼠。
城泣鬼兮或伤神,直驾青虬鞭白麟。
读未终篇心怪之,殆非功名路上人。
别后沧桑惊异变,千里相思希晤面。
未知君向何山栖,我乃流离遭患难。
合肥尚书为解纷,君在幕中初不闻。
僧寮相访深秋夜,发指霜天气薄云。
白鱼既活黄雀跳,余心感之不言报。
来往燕京辄聚首,我每纵横君杜口。
至慎有如阮步兵,玄言清绝无臧否
蕴藉闳深不可方,珠秘精华剑隐铓。
明哲保身诵山甫,大智若愚贾深藏。
善读书者论其世,善方人者审其类。
尼山适周叹犹龙,犹龙直是乡愿最。
尼山虽不取乡愿,乡愿能使尼山畏。
尼山何处得骄淫,说破膏肓心胆碎。
文帝师承河上翁,曹参相齐拜盖公。
贾生好事谪长沙叔夜才多以凶终。
英雄不屑为圣贤,圣贤不敢为英雄。
为英雄难圣贤易,生今反古徒取戾。
圣贤可从学问深,英雄天授非文字。
伯紫恂恂法圣贤,沈潜不露英雄气。
携家北从尚书游,绿水芙蓉何其丽。
尚书当代之山斗,容众怜才工诗酒。
天子亦心慕其名,垂问公卿不置口。
登其堂者号龙门,顾厨争附公墙走。
伯紫独为长揖客,正大相规一无苟。
笔札应酬意思閒,五官并给不停手。
俄顷挥毫千百言,如人意中所夙有。
周历宪台三尚书,声誉赫然赖此叟。
共事十年寄腹心,脱略形骸称耐久。
游京师者纷纷如,鸡鸣早曳候门裾。
朝廷殆无真将相,山泽偏有假樵渔。
但闻大小新例开,阙下无人不上书。
伯紫视之惟一笑,小设匏樽慰客居。
谒尚书者旁午至,先向伯紫投空刺。
往答天街款段劳,须眉斑点黄尘腻。
我当拟诸古人中,丞相长史张君嗣
答云曷敢望古人,古人曷尝无等第。
决不可为郗参军,亦不甘为陈书记
择主择宾各有伦,男儿心耻曹桓辈。
以是名震诸王侯,雅有推扬无谗忌。
嗟乎嗟乎伯紫贤,布衣雄世岂徒然。
察其得力在,我更拟之曼倩仙。
濑阴陈子安在哉,科名卿相枉尘埋。
大江依旧向东流,抚今追昔不胜哀。
我诗不轻为人作,此独为君写行乐。
他年可为君墓志,勒之长干传盛事。
四十五年一良友,一篇长歌两不朽。
桃花城秋夜赠方尔止处士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五
桐城作者方尔止,余昔闻之陈百史
既而交其侄密之,益复思之无已时。
风雨鸡鸣三十年,今秋共醉庐江烟。
悲歌抵掌话生平,赠我短篇金石声
博物洽闻近代希,不事王侯甘布衣。
尚论古今作诗史,晋唐三子皆壬子
异代同年殊不偶,画成一图传不朽。
车马如雪桃花城,缭绕松阡月四更。
野桥荒夜山犬睡,茅店灭灯松响碎。
归来僧舍听寒螀,疏树接天挂星芒。
大蜀之峰光深紫,银汉横浸巢湖水。
怀方密之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十六
密之中丞开府江汉时,则余幸得奉下风,称奔走吏,乃密之顾独好余,时时声相闻。即余上记幕府,未尝不时时称道密之也。亡何,柄人以愎瞀覆师,惧弗免,乃密上事螫中丞公,冀缓要领罚而剪所忌。盖先是中丞公策抚局必败,怫柄人旨,又元祐遗哲,非彼种族也,故薙锄益力云。余尾缇骑后,追送江皋,竟日呜咽不忍去。中丞公亦谬以季心剧孟相属,诚心愧未能,然每饭未尝忘长者意矣。会密之以高第奉廷对,伏阙讼中丞冤,愿得罢试,躬橐饘之役,上意为动。再逾岁,则楚事大裂,柄人者悸而殪死,上于是即狱释中丞公,然后乃令密之文学行谊擢史局,充王府讲官,稍稍荣遂矣。而余是时亦适以徵书至阙下,与密之呜咽相对,如送中丞时已。密之时时过余为文酒之戏,岸帻歌呼,各道少年事为娱乐,明星在天,下视酒人,其意气拂郁,有不可俯仰者。亡何,党祸发,江北诸贤,化为秋箨,余亦以狂言忤执政,趣汤提烹。密之为歌行唁余曰:「滟滪波涛君所能,君不见三年两度封黄绳。」终之曰:「白日当照大江北。」白日以存孤孽,黄绳以怵贵人。乃中丞公则慰籍尤至。盖向所谓柄人者,骨已饱狐蚋,而中丞俨然守其故官矣。密之与余始终交谊,患难不渝,有如此者。既余蒙恩薄谴,得逃死,为城旦舂,屐甫及乎旅门而都城难作。余以罪臣,名不挂朝籍,万分一得脱,可稍需以观变,遂易姓名,杂小家佣保间,短檐顾日,畏见其影。时密之舒章李子介子、吴子同戢身一破庙中,相视悲泣,若有思者。余从门隙窥之,谓必有异,亟过而耳语,各心许别去。越二日,同恸哭灵爽于午门。再越日,遂有伪署朝臣之事。余私念曰:「事迫矣!然我有恃以解免,以我逐臣,可无人也。」居停主人数为危语相吓,余即持是应之,乃唯唯退。至期,微闻诸公已于事而竣,方酌苦土床、贺复壁之遇,则密之适来,仓卒数语,面无定色,曰:「幸甚!我等自今以往,长为编氓以殁世矣。」余心疑其色,然不忍不信其言,遂跳而去。食有顷,户外白挺林立,欢噪入问谁何官者,余曰:「是矣,吾受死!」振衣而出。则密之又适来,遽曰:「孝升,吾与子同死!今吾君臣、夫妇、朋友之道俱尽矣,安用生为?吾且以头齿子剑。」至是始知密之为贼得,迫令索余,计画无之,强应耳。嗟乎!密之何负于余哉!既抵贼所,怒张甚,问:「若何为者不谒丞相选,乃亡匿为?」余持说如前。复索金,余曰:「死则死尔。一年贫谏官,忤宰相意,系狱又半年,安得金?」贼益怒,箠楚俱下,继以五木。密之为余宛转解免曰:「此官实贫甚,不名一钱也。」再逾日,追呼益棘,赖门人某某及一二故旧措金为解,始得缓死。密之亦以拷掠久,不更厚得金,贼稍稍倦矣,仅而舍去,创小间,遂弃妻子独身南翔,冀万一重茧哭师,以终上书讨贼之志。属有天幸,间行得达,不罹于危。余则四顾孑然,终以死誓,包胥往矣,其下从乎彭咸。方是时,向所号为执政者,则已悉索黄金明珠,蛇行蒲伏,以乞旦夕之命。嗟乎!密之何负于国哉!夫弑君大逆,古今最难受之名也,而《春秋》乃归之「亡不越境,返不讨贼」之赵盾,谓人臣身当事寄,不国贼是讨,罪且浮于贼耳。今拥重兵护诸大帅,受先朝讨贼之托于数年前者,晏然无一矢加遗,蟒玉焜耀,贝绯阑干,煽连凶朋,用屠刮我善类,国亡之谓何,因以为利,则逆贼之所施于若人不为不厚,而其党贼以仇杀贼之意不得不坚矣。顾乃责不死于橐笔之书生与被放之累臣,岂非覆倒行,代贼推刃者乎?今百史北走燕,密之南走,亡命踵接,彼苍皆知其,顾若人金注者昏冥然不觉耳。然不杀仇贼者,则弑君之毒不厚,而忠臣义士之不灰,嗟乎天哉!作忆方密之诗。
怪汝飘零事有诸,白衣冠又过扶胥。
渡江功业谁王谢,失路文章自庾徐。
杵臼裤怜无块肉,尉陀台喜有新书。
丈夫不死心何限,努力头颅烽火馀。
道公招饮虎丘百史壁间韵索和归来薄醉率尔成篇正使百史见之当笑狂奴故态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十八
春阴初覆雨花坛,石虎高凌绝壑寒。
入社攒眉容栗里,围炉饶舌笑丰干
松房雪欲停回棹,梅驿书应劝挂冠。
共喜灯前煨芋熟,不知何客五云端。
再用前韵酬道公兼怀百史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十八
相逢车笠喜同坛,青眼能容范叔
谁到珠林吟白雪,迥如清庙立朱干。
未驯懒僻嵇康牍,竟笑纷纭贡禹
南望应怜春色好,酒狂生事已更端。
陈百史访杜亭赠诗余次韵 明末清初 · 卢世㴶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尊水园集略卷三
纷红湛绿遍川原,老我端居独窹言。
小筑茅茨思阅史,新裁桐竹未生孙。
何人命驾能相访,有客高情忽到门。
干木厨诚简略,移时坚坐意弥温。
久病沾危馀光尚在忽忆往时士大夫门户殃及社稷堪为痛哭因知虚意气假名节乃是杀人毒药而人犹狂酲不已可不谓大哀乎爰次旧韵漫成一章以俟知者夫此韵凡三押矣山穷水尽自然难工要正欲呈兹丑拙以存真色烦正夫寘之行李入都如见百史先生当出以就正此外不可轻示人也 明末清初 · 卢世㴶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尊水园集略卷三
铁门石户井疆分,边见安能涣小群。
汗漫吾方从若士,声称众自奉任君。
一尊旨酒陶嘉月,几树空花伴幻云
往事难言仍欲说,平明太息至残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