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朱致一过山斋依韵答赠 明末清初 · 徐枋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居易堂集卷十八
五载漂摇笠泽阴,偏因歌笑每沾襟。
遗民独溅天南泪,归雁犹传塞北音。
目极江湖沦故国,意存松石赏鸣琴。
艰难契阔人间世,未许閒情别讨寻。
怀人诗九首 其五 致一(名用纯吾师朱夫子长子也年十二与余同学有至性能文章以学行世其家乱后隐居与余尤善云) 明末清初 · 徐枋
出处:居易堂集卷之十七
东望玉山岑,寥寥隔天宇。
孤穹绝尘坌,冥栖一处子。
隐居不违亲,循陔掇芳芷。
盛年甘辞荣,轩冕为深耻。
永称避世人,不愧黄与绮。
回首总角时,读书共窗几。
斗艺何纷纭,争胜相尔汝。
有时学临池,墨汁翻素𥿄。
俄然已老苍,白发垂两耳。
蒲柳自早衰,况复伤生死。
吾子幸壮甚,相见每色喜。
一心徒区区,千秋托俦侣。
抚事热中肠,叹息吾衰矣。
怀止白和上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寻幽每忘倦,相对惬襟期。
花气穿云细,泉声出竹迟。
心空山更静,句妙世常知。
岂为晴湖眺,春风几度思(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一《苏州·古雪居》)。
按:释止白(和上即和尚)名心静,吴江人,俗姓张,脱白于吴县东山翠峰寺。一生多病,闭户焚香,所作诗偈有《古雪居草》,未见传世。康熙初年,当地人席启图(1638—1680)兄弟于寺后为其建庵舍,取“古雪光无际,照君清素心”之诗意,命名为古雪居。朱用纯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起,在东山执教,诗约写于二十四年(1685)。用纯《毋欺录》此年记有“访止白上人,即同至甫瞻处,涧水淙淙可听,不虚昨之见招”,可参看。
击壤草堂看桂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金风吹欲尽,桂放草堂幽。
色许东篱借,香随震泽浮。
月弦疑满魄,人静觉深秋。
花气浑教醉,何须促酒筹(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一《苏州·招隐园》)?
按:击壤草堂为吴县东山席氏园林的堂号,此园林原为明代户部尚书王鏖之子王延陵的招隐园,至清初归富商席本祯。朱用纯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起,在此教其孙永渤(启图幼子)近十载,诗当写于前几年。
赠别武陵诸远之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远之诸君,武陵奇士也,精于识鉴,一语品题,不下汝南月旦,巨公名士交游满四方。乙巳(康熙四年,1665年)春王,寄迹宝云山寺,与余得亲晨夕,酒怀道谊,快人。奈何俗薄难留,仲春下浣,又挂片帆西问矣。临歧握别,怅惘不禁,因赋短章,以识永怀云尔。
寂寞穷村老鹬冠,客窗与子共盘桓。
烟霞骨相逢姑布,冰雪襟怀许伯鸾。
山寺落梅伤别易,天涯芳草寄愁难。
西陵南浦应相忆,月满中庭各倚阑(朱用纯编、金吴澜补编《朱柏庐先生编年毋欺录》“丁卯六十一岁”条,又载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诸远之,明末清初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是以卜筮为生的术数之士,康熙四年(1665)一月来昆山,遂驾船沿长江西去。朱用纯此际与之过从甚密,并留下深刻印象,他在所著《毋欺录》中,于二十二年后尚清晰记下此事的始末。
赠袁重其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与子情亲已有年,今朝蓬鬓觉萧然。
交游虽广贫何救,尘世真难巧自全。
寒雪河桥负米路,春风画桨寄诗船。
须知乐意谁能似,半百婴儿戏母前(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重其为吴县袁骏之字,此人父亲早逝,以孝母著称于清初。康熙十一年(1672)曾来昆山,请朱用纯为吴江戴笠作寿序。故暂定此诗约写于此际。
酬陶康令表兄归葺书斋见示之作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拟向云山买一窝,提壶啸侣听莺歌。
萍踪定觉家园好,蓬径何愁车马过。
花逐琴声流雪浪,月迎书卷到烟萝。
应当风雨看无恙,肠断荒丘是□娑(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陶鄄(1620—1692)字康令,是朱用纯的姨表兄和妻兄。入清后因父陶琰自缢于昆山城破时,遂终身不事科举,云游四方。与乡人叶方恒相善,方恒官山东时,曾两访之。此诗题所谓“归葺”书屋,诗句所谓“萍踪”浪迹,当与齐鲁之行有关。因叶氏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于济宁运河道任上,故定此诗约写于此际。
将赴洞庭故里诸公赠别次韵奉酬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分一畸人,旧好寻思转怆神。
雨里话深闻雁夜,风前坐久看花晨。
帆蒲尚挂娄江雪,杯蚁先浮震泽春。
魂梦不愁波浪阔,故山常自接音尘(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朱用纯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席永之请,至东山教其幼弟永渤。临行前,以此诗奉答故乡昆山友人送别诗作。其友徐履忱(徐开任侄子,顾炎武外甥)撰有《送朱柏庐之洞庭》,从诗句“送君去作授经人”、“莫厘峰下应东望”等,可证此次所赴洞庭具体的时和地。
答友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尽忠尽孝己操权,莫信人言事在天。
若到临时牵一念,平生气节总徒然(卓尔堪辑《遗民诗》卷九)。
按:此诗所答之友和所写之时均已不详,但从内容来看,约写于明清鼎革之际,对象当是一位有志守节而意尚彷徨者。江都人卓尔堪康熙末年辑刻明代《遗民诗》,于朱氏仅选此一首。在小传中称用纯“能于岩岩气象中不失风味”,可谓得其神似。
丘近夫应博学宏词之举口占赠别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老谢儒冠服草莱,残经重抱到燕台。
只愁错认文园病,特觊金茎赐露来(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清王朝为网罗天下英才、收服四海异己,于康熙十七年(1678)特旨下诏,令各地荐举参加博学宏词之试者。当时明遗民多抵制此事,朱用纯便是其中的一位。丘近夫乃其表兄丘钟仁(1621—1680),是其姑之子。细体诗味,作者对表兄这番举动,是有些微词的。此题共两首,今选其一。
题《东湖钓隐图》赠张无待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短衣匹马天涯路,一年一恸空归去。
不须舍旁苦竹逃,不须岸上牵船住。
泛泛东湖弄碧波,借问姓名张志和。
曾寻沧海逢黄石,且脱青囊挂绿蓑。
有时放艇湖心白,一竿惊动蛰龙宅。
会兴云雨遍大荒,再访五湖范少伯(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张应宿(?—1672)号无待,字月鹿,别署东湖钓隐,浙江鄞县人,东湖即绍兴镜湖,乃张应宿所居处。此人乃明嘉靖兵部尚书张邦奇之后,负气谊,不苟然喏。清初游江淮南北,偶来昆山,寓景德寺,邑人葛芝、朱用纯、叶奕苞与之为挚友。后病卒于此间,众人敛金葬之于城内马鞍山南麓,题曰“浙东义士无待张先生之墓”,可见亦为鼎革后而匿迹江湖者。朱用纯《毋欺录》于康熙十一年(1672)记曰:“探月鹿之丧。月鹿来昆,即病于粒民斋中,竟不复起。”故暂定此诗写于该年。粒民为昆山李稷臣之字,一姓魏。
洞山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传闻林屋中,其事多不经。
古今足迹到,玉柱与金庭。
我亦无所取,披云上翠屏。
不知自何代,忽然来六丁。
顽顽矿乱斧,片片堆空青。
舞伏非一势,龙象各殊形。
玲珑复突兀,巧匠袖手停。
或言怀襄时,漱击成晶荧。
或言女娲遗,奇质故亭亭。
二者皆荒诞,天风忽寥冷。
山本号龙洞,龙去已沉冥。
直疑鳞甲蜕,错落几千龄。
至今满苔绿,风雨闻龙腥(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一《苏州·洞山》)。
按:洞山在今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西洞庭山之东,即林屋洞所在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十月四日,朱用纯在弟子席永渤的陪同下,首次游赏此地。
题表被甥《濯足万里流图》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押屑韵
士志贵远大,士品贵芳洁。
此非高隐图,特异尘途辙。
人生万里程,始步难蹉跌。
便当拔污泥,介焉终其节。
万钟有弗受,三公有弗屑。
纵令江汉濯,何难与比絜。
胡生正年少,希尚胡卓绝。
勉哉素履往,窃为吾道悦(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表被是昆山胡钦之字。其父溶时(1642—?),乃朱用纯族婿。故诗题所谓“甥”,是指同族姊妹之子,而非亲外甥。胡钦其家族于清初昆山被占时死难惨烈,故其少时极其贫困,力学攻文,发奋上进,康熙三十二年(1693)中副榜贡生。此诗约写于稍后,勉励其要志向远大、品格美好。濯足,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人多以此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胡钦后来果然不负其望,选授直隶清丰知县,修学宫,设义学,立书院,政绩甚佳,官至工部郎中。
寄朱致一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愚庵小集卷四
苦忆朱公叔,萧条隐独真。
云霞供净几,竹柏润纶巾。
白社尊遗老,青山属外臣。
华平花未放(华平花见选赋),结绿席空珍。
草宿山阳侣(玄恭没已一年),书传旅食人(宁人远寄日知录)。
因君感存没,双泪洒衣绅。
醉花阴 夏日小有堂中看邱近夫朱致一叶九来诸子投壶 清 · 陈维崧
押词韵第八部
满院松风鸣瓦铫,碧净苔阶好。
乔木翳新蝉,水槛闲凭,又贴荷钱小。
人间万事何时了,无计除烦恼。
激矢跃莲花,出手成骁,暂博天公笑。
万年欢 赠宋子犹先生七十次朱致一原韵 清 · 陈维崧
押词韵第十六部
碧海青天,叹横江下濑,楼橹非昨。
贝阙龙堂,弹指绡宫乾却。
枪卧绿沉休拓。
任半世、凤飘鸾泊。
閒排纂、世史长编,朱黄细界疆索。
菰芦景略谁知,向窗前讽呗,肆上丸药。
老兴淋漓,一笑人间轻薄。
身亦北山猿鹤。
只一语、临风相托。
嘱渭水、好把纶竿,藏舟且付春壑。
水龙吟 寿朱致一五十再用前韵 清 · 陈维崧
押词韵第十二部
花前日饮亡何,何须暂住挨筝手。
莲凋华项,桑栽蓬岛,月明如旧。
历历神州,茫茫知己,几场搔首。
问王家阿黑,桓家灵宝,今尚有,其人否。
金印由他如斗。
且逍遥、药栏红昼。
莫愁蠖伏,只须龙卧,任呼牛走。
拨触雄心,半床冷剑,千杯热酒。
唤尧年老鹤,秦时毛女,捧卮来寿。
沁园春 初夏同徐季重张邑翼朱致一叶九来家躬乙汎舟郭外追晤葛龙仙于攸闻上人精蓝兼送龙仙之西村别业 清 · 陈维崧
押词韵第一部
半艇晴云,两岸疏花,渚禽唤风。
正垣迤江郭,绕篱竹树,零星烟寺,映水帘栊。
棐几明窗,禅床茶磨,天许閒人片刻同。
僧厨绿,是豆香乍摘,笋嫩才烘。
何须避世墙东。
有无数前游似梦中。
记当年漫兴,流连花鸟,平生豪气,傲睨云龙。
能几何时,一寒至此,对坐相看鹤发翁。
桃源路,倘渔郎寻到,莫遣云封。
得柏庐美洲书兼寄步曾 清末至现当代 · 王易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万里鸿飞心事传,乍随风色到吟边。
相携故侣成川逝,几向西楼看月圆。
避地九夷原匪陋,藏身一壑恐难坚。
海天不作蛟鼍梦,夜雨寒灯已隔年。
柏庐赏予闲吟绝句谓可作画更杂占数章索之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王易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王舍二千五百众,仙居三十几重天。
荒冈矮屋秋如梦,好乞闲工卧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