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秋夕集周安期陶公亮陈则梁赵彦琢胡用涉金正希鸾堂看月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岳归堂新诗卷三
虽云常谢客,太寂亦思人。
月性閒阶满,秋声半夜真。
歌连乡梦了,坐历酒寒频。
如此森森,微喧恕好宾。
赵退之陈则梁夜半叩门告以明日别去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岳归堂新诗卷三
遂如江上夜,谪客值琵琶。
谁叩三更户,各还千里家。
字斜分旅雁,栖近羡城鸦。
尚共佳俦往,生予归路嗟。
海盐陈则梁(时韩求仲、严印持、闻子将冯宗之朱宗远相唁)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岳归堂新诗卷三
疏狂似汝稀,漫士得相依。
往往绯衫坐,萧萧绿蚁围。
偏能崇礼法,遥与哭慈帏。
四海高人恸,弥伤见齿非。
过利西泰墓而吊之(同赵伯雍周安期陈则梁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岳归堂新诗卷四
来从绝域老长安,分得城西土一棺。
斫地呼天心自苦,挟山超海事非难。
私将礼乐攻人短,别有聪明用物残。
行尽松楸中国大,不教奇骨任荒寒。
梦张百淇 南明 · 释今帾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除豪气让名流,已着袈裟万虑休。
使酒灌夫曾误学,搥琴安道敢同俦。
新来解破三般惑,那肯还添一段愁。
梦里故人谁是幻,忽惊钟断悟浮沤。
访梁法师道院归途遇雨柬同游林李二子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西郊云偶集,先雨谒东皇。
露马踏风叶,飙车候石房。
夫君元始佐,启我玉函光。
归路嚣尘息,中峰鍊九阳。
陈隐君则梁畜二鹤而跛其雌以雄者赠冯子赞皇雌雄俱不鸣似有怅别意复媵以病鹤作诗送之余亦和焉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茗斋诗
芝田仙骥本同生,霄汉分飞岂独鸣。
自是胎禽无俗匹,非关别鹤有离情。
前身子晋三峰近,病骨青城万里轻。
此日衔恩皆旧侣,不须辽海变归声。
梦张旭之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四十七
归魂夜夜傍家乡,忽共张颠话草堂。
不记分明作何语,争题粉壁两三行。
散木子虔州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君度梅关岁正残,梅花且喜拂征鞍。
北枝定让南枝早,南雪休同北雪寒。
玉枕(山名,在南安偏宜游子梦,金精(山名,在宁都更得故人看。
来鸿去雁元容易,迟尔明春返药栏。
放歌行答何皇图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君不闻汗血驹,坠地即能走千里。
日食不能满一石,低首盐车鸣不起。
又不闻丹穴雏,览德徘徊天路衢。
积粟如山不一顾,食必竹实栖高梧。
古来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饥难得饱。
陶公独为子春歌,此声千载君知道。
池亭细语暮春天,出处之义何皎然。
相门才子有公等,亚夫德裕安能贤。
四诗赠我殊霶霈,三舍犹应避旌旝。
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
灵洲之气久不开,骄马蹴踏朝汉台。
世风披靡不可道,岂无豪俊多英才。
陈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识为何来。
爱君意气独健举,欲驱短翮乘风雷,披衷置腹无矜猜。
呜呼,即今谁能为此语,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还君旧府当三台
屈子诗外二首 其二 清 · 沈元沧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笑他馀子竞风骚,未许陈梁声价高。
一代才名兼意气,海南沛上两诗豪
按:沛上,谓阎孝廉古古,诗格不同而意气则同,故并论之。
梁制观世音像歌戊午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
王仲瞿孝廉得古铜佛像一躯,长身玉立,首有金冠如翠翘,衣裓多绣纹,极精致,与世所塑释迦像螺髻袒胸跏趺坐者不同。其底有篆书「天监二祀十有一月,中天竺王屈多使竺卢达多献西域土物:优阗贤王造释迦真像一,摩诃观世音像一,摩诃至像一。三夫人丁氏进位贵嫔皇子六通诞弥月,皇太子统三周。皇帝命显阳宫监臣陈舍利、臣王宝、臣东方迦叶奉一佛二菩萨像。臣舍利奉皇大统于永福省,授太子统《孝经》一卷,观世音像一躯。臣太子统、臣舍利稽首顿首」云云。据此则梁武就天竺贡三像别敕仿造,而所授昭明太子一像则观世音也。按《梁书》,昭明生于齐中兴元年梁武天监元年立为太子二年昭明恰三岁。母弟简文帝生,小字六通时昭明年幼,仍居于内,东宫官属皆入直永福省。以款文证之,一一相合,其为萧梁旧物无疑也。爰为作歌。
昔得乌斯藏中佛,佛土中来敬斋祓。
所嫌垆鞲新铸成,尚非象教初来物。
王君仲瞿其名昙,前身当自弥勒龛。
购得古观世音像,身被绣裓头翘篸
款镌天监二年造,昭明太子正三
年深色黯质未改,但是斑驳非缕褴。
惜哉王君爱涂饰,重与庄严失古色。
添得黄金一百铢,论价翻输旧时直。
幸渠色新制自古,犹是六朝人手迹。
我思是时释教兴,鸠摩罗什佛图澄
译经演法阐大藏,举世皈向如云蒸。
佛前大士尤显应,不比罗汉诸小乘。
罪人持咒枷锁落(《北齐书·卢景裕传》),败将讽呗刀斧停(《宋书·王玄谟传》)
两足埋土忽兔脱,一隙透穴俄猿腾(《晋书·载记》。皆《观世音经》事)
是皆耳目所震耀,至今尚诵高王经。
何况梁皇信佛笃,亲讲华严高座独。
持斋戒杀面为牲,祖宗亦不许食肉。
同泰寺中频舍身,帝王有价可钱赎。
奉佛必兼奉菩萨,固宜肖此慈容穆。
真形图既出优阗,方物贡恰来天竺
想当宫监仿造时,比对西来元面目。
敢同延寿写照差,并非贯休梦见熟。
煎金火用欧冶炉,刻像刀切昆吾玉。
炼出金刚不坏身,不矜一写而成速。
敕赐青宫虔供养,永为储君介景福。
岂知净业空精专,避灾终未入四禅
文选楼高但主器,蜡鹅厌胜遽夭年。
后来青丝白马逼,荷荷索蜜更可怜。
斯时大士竟安在,不来一救祸乱延。
乃知像设亦徒尔,弗及一纸台城鸢。
我独摩挲为太息,重是千年尚完璧。
虽非啮纽追蠡钟,也比出泥蕤宾铁。
岂必有神为呵护,世久自觉堪爱惜。
来是长安本色旌,摹犹定武初刻石。
白门 清 · 杨通俶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枫桕江南各著霜,依然秋色乱斜阳。
白门柳落余残垒,朱雀潮生失旧航。
牛女星遥兼楚越,川原势尽感陈梁
板桥路接新林浦,只有澄江绕建康
张之洞 清 · 张人骏
对联 出处:张文襄公荣哀录
昌应上相列星,缅宣仁初政耆勋,定无惭潞国起居、欧阳学术;
江左亦我公旧治,问仆射当年部曲,犹能说孔明故事安石崇班
漱唐旧岁以卷属题曾赋四绝未写寄也稿俄失之句亦不能全忆重赋五言四章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海日楼诗卷五
江赵周官俊陈梁旧德尊。
国华昭谏苑,裘带望都人
天壤存遗直,条徐是古民。
将行过即墨,直与访田春。
将别岭南即席作歌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三十六江楼,五百四峰堂。
天风吹我于武昌
一夕已在此楼之中、此堂之上、百尺阑干傍。
天风何浪浪。
海山何苍苍。
招三辰兮引凤凰。
策六鳌兮濯扶桑。
天吴海若为我静不扬。
海童蜑女为我趋且跄。
舒铁云不必婿龙么妹,邝海雪不必依云亸娘。
以酒作海海作酒,万花围我斟琼浆。
古人不见屈大均。)恭尹。)佩兰。)
今人不见叶兰雪。)与张(延。)
又复不见文芸阁。)与黄公度。)
使我怀旧思古神惨伤。
故人仅有华阳之王、息存昆仲。)番禺莘伯。)
相见鬓发增苍凉。
盛侯芰舲。)好客如孟尝
文采更富千琳琅。
夜半虹月贯沧江。
而我乃在虹月光中藏。
王髯身比张公长。
李广天下无双
数奇惜不逢高皇
汪子文学
它州领解承青箱。
长杨献赋空徬徨。
邱生仙根。)不作扶馀王
迩来学道忧天忙。
谈兵说剑犹激昂。
李叟湘文。)沈侯邻。)洁且芳。
冯君侗若。)亦是狷与狂。
一时健者争颉颃。
江山文藻生辉光。
酒龙诗虎非寻常。
驱山倒海排天阊。
令我却忆于晦若。)与梁节庵。)
惜哉不得同壶觞。
连朝海雨吹桄榔。
木棉花枳壳香。
恨未走访虞仲翔
又未得访杨议郎
送春婪尾方搴裳。
我亦将返春申航。
我非韩昌黎,披发骑麟下大荒。
又非苏玉局,与春梦婆话玉堂。
酒酣却忆玉局语,海南万古真吾乡。
呜呼,海南万古真吾乡。
登飞云峰绝顶作歌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一界一界又一界。
乃至三千大千界。
乃至无有三千大千界。
此身已在红尘外。
一峰一峰又一峰。
乃至四百三十峰。
乃至不见四百三十峰。
此身已在白云中。
一丈一丈又一丈。
乃至三千六百丈。
乃至高出三千六百丈。
此身已在青天上。
罗浮绝顶飞云称。
飞云之峰何人登。
同游皆谢曰不能。
而我好勇复好奇,便邀道侣同担簦(酥醪道士鹿泉同行。)
连朝皆晴夜忽雨,败兴已料难飞腾。
清晨日出复晴霁,信知天意犹相矜。
裹粮直上如饥鹰。
攀萝附葛扶枯藤
拨云寺废无一僧。
古瑶台高十二层。
我歌且啸无人应。
便从白日来飞升。
天公似怕游人骂。
云容容兮而不下。
已劝雨师回车兮,复请日兄缓其驾。
只留风伯习习吹,不许仙山有炎夏。
风更劝我不必笠,径吹之去堕岩罅。
昌黎开云何足道,东坡见日从堪诧。
居然已到飞云巅。
飞云顶上来飞仙。
仰天大叫心茫然。
但见九点之苍烟。
我亦不知何地为齐鲁秦晋燕。
何地为吴越楚蜀闽黔滇。
但见万叠之青山。
我亦不知何世为羲农轩。
何世为虞夏商周汉晋唐宋元
眼光直到溟海边。
心光直到鸿濛前。
苍梧云去叫虞舜鼎湖龙去轩辕
仙踪渺羊石,霸气销龙川
嚣佗䶮鋹俱可怜。
昨日之华屋已为今日之山邱,今日之沧海安知不为明日之桑田。
但见飞来一双两双白胡蝶,可惜开过千树万树红杜鹃。
我昔曾与于兄晦若。)江弟(叔海。)予季(叔由。)峨眉大金顶上看雪山。
早随先君登泰岱,侍观日出穷瀛壖。
中年又与王兄梦湘。)陈兄伯严。)范兄(仲林。)梁弟节庵。)罗弟达衡。)先后游匡庐,五老绝顶寻青莲。
后来又与曾君蜀章。)袁君珏生。)顾弟亚蘧。)终南
樊山诗老樊云门。)知我云海探㳽漫。
青城南岳皆独游,人谁知我登其颠。
先君羽化今两年,曾君十载久沉泉。
安得于樊王江陈梁范罗顾袁。
与予季兮一一到眼前。
我有块垒亦可成一岳,嗟尔共工不能触,我有涕泪亦可成一海,嗟尔精卫不能填。
安得捧日出虞渊,安得炼石补青天。
独吟范兄之好句,斜阳一去无人传范同庐山句。)
粤岳荒祠冷片云,旁有太古之三坟(粤岳祠在绝顶,已废。又有古墓三冢。)
我欲大呼罗浮君与幽独君。
不知两君闻不闻。
安得山灵为我选巨石。
为我大书复深刻。
此是三十六洞天之第七。
此是四百三十峰之第一。
光绪戊申五月初三日
匡庐行脚有发僧哭庵所题识。
意园诗老再叠见贻勉复效颦即以就正辛亥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六
诗亡春秋作,王者已熄迹。
诸侯恶害己,而皆去其籍。
可怜十五国,一旦成郡邑。
纪之两司马,子长与君实
高皇侧室子,亦似荔生侧。
大度容臣佗,炎海变清洌。
贤相产曲红,名妹生博白
晋唐至宋明,间气可成集。
菊坡文溪流,史传载颇悉。
黄云紫水间,复有异人觌。
三家屈陈梁,感慨国姓易。
几人登清庙,献箴效史佚
几人老空山,笺骚学王逸
天地本蘧庐,吾辈皆过客。
欲求增年寿,惟有勤著述。
牛毛羡麟角,猿臂让龙额。
安得起九原,把臂林共入。
恭逢唐虞代,方授羲和历。
来复正亥子,革命非酉戌(见《汉书・翼奉传》。)
愧余披豸衣,异彼飞凫舄
溯洄在一方,忠信求十室。
颇悬陈蕃,愿设桓荣席。
吴川有诗老,夙昔闻高节。
中岁谢郎潜,衰年悦禅寂。
幽人陈(逸山)孺初辈,相与论价值。
岂应权贵招,公山及佛肸
孺初久荒冢,逸山又绝笔。
人死如古碑,苔藓孰爬剔。
灵光殿独完,安乐窝懒出。
肯来仙易亭,共对鉴江碧。
为言限门外,天水接无隙。
高卧羲皇,不问诛与揖。
况种树万株,足敌绢千匹。
前朝桂蠹留,老屋茅龙葺。
蕙带芰荷衣,随时好将息。
追话吹台游,李白高适
诗歌虽小道,犹觉贤博弈。
更感选楼作,魏文吴质
劳生乃大梦,还请忘意必。
针芥讵偶然,淮南万毕术。
挽但顾问植之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继大君子之后,翰藻曾赓,若论步武前贤,华国我惭燕许笔
旧史氏之亡,高文垂绝,试与盱衡当代,立言谁副马班才。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民国四十三年秋,先生调国策顾问,余以参事枢府,撰褒扬及祭告文字凡六年。
但焘(1881——1970)字植之湖北省赤壁市(古称蒲圻)中伙铺安丰但家人。出身书香门弟,19岁赴武昌应童子试,考第一,次年名列一等补廪膳生,转经心书院深造。但焘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对于清朝历史亦有研究,1915年翻译出版君山的《清朝全史》。1934—1945年,但一直任国民党政府秘书1946年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国史馆副馆长并主持馆务,《国史馆馆刊》出版时,馆长张继已病故,但于是成为实际负责人,为刊物写了许多文章,如《国史体例杂议》、《国史馆制度杂议》、《修史杂议》等,为保存民国文献,贡献良多。1948年辞职去广州,后去台北闲居。1956年受聘为“总统府资政”。1970年去世,终年89岁。
大君子:称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
翰藻:文采,辞藻。
步武: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例如:步武前贤。清袁一相《睢阳袁氏家谱序》:“(袁赋诚)今且以沁源新宁剌史,从兹展其所学,步武少保袁可立),则寰中(袁枢)兄可含笑于九泉。”
嘅:古同「慨」,叹息的意思。
旧史氏:即太史。原为史官,兼掌星历,魏晋以后,专掌星历占候。《文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薛综注:“旧史,太史掌图典者也。”
盱衡:纵观。
马班:指汉·司马迁和汉·班固一著《史记》,一著《汉书》,故并称之。此词语后来亦借指其著作颇具影响之文人。
笺:民国谢盛唐王闿运联:
经术文章,集何马班阮谢专长,唐之后诸儒未有也;
嬉笑怒骂,为曾左李彭丁张诤友,袁以下自郐无讥焉。
梦张弥二首 其一 甲戌乙亥丙子 当代 · 程滨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发友张弥,南开校长张伯苓公之曾孙。今已迁居美利坚国,杳然无信。昨夜梦遇,醒若有失。
隔溟如隔世,鱼雁了无还。
一枕能相对,千言俱等閒。
胡诗无月窟,汉乐有阳关
异域多奇诡,君心自减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