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王二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藏庵后记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一
竹溪为其所亲方君记所谓藏庵者,其义高矣美矣,君复求予一转语。余曰:《系辞》曰「退藏于密」,《记》曰「恶其著也」,盖能密而后能藏,不密则著矣。自古贤达之士,如许由以让天下著,夷齐以叩马之谏著,严光以客星著,申白以《诗》著,梁鸿以《五噫之歌》著,殷、谢以盛名著,阳城以卓行著,李勃以索价著。是十数公者,其始岂不欲藏,而不知其所以藏之道,其迹遂著于世而不可掩。故当时之人有牵牛而去不饮其溪流者,有欲兵之者,有遣吏呼召之者,有遭髡钳者,有为时君所罪者,有见嘲以小草者,有被废为民者,有著论移书讥玩之者,取名几何,受侮不少矣。盖挠败吾之藏,声闻也;挑抉吾之藏,言语文字也。君终身肥遁,绝去声闻,潜心妙道,扫空言语文字,夫如是,则几于密而知所以藏之矣。君矍然曰:子言太高,请卑之。余曰:隐形,小术也,然学之不进,或露其衣带,或为人所溺。七尺之躯大于带,一毫之挫辱于溺。惟齐、鲁两生,杏坛渔父,野王二老,桃源避秦之人,皆以藏于密而免。君其深藏元身,亦深藏吾记,毋为外人所窥。君名袤,余兄都官之倩。
咏永乐雕漆画景盘 其一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八
坐对健谈高尚趣,世间那肯姓名留。
不知何许人如拟,应是野王二老流。
舟中寄彭贲园先生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彭夫子,负异才,清矑炯炯明镜揩。
偶见随园诗,倾衿诵百回。
髣髴任华推李白,孔融思伯喈。
书来苦道愿相见,自伤衰颓愿屡乖。
闻说先生八十有三岁,我当兄事何疑哉。
急买溧阳棹,笑划江水开。
路离君家八九里,我尚未到君先来。
手扶筇竹杖,脚曳双青鞋,仙风道骨颜如孩。
形病神不病,齿衰身未衰。
野王二老既相遇,谁为浮丘谁洪崖。
欲把四十年事一口说,要将八十一家文字同编排。
相约诘朝到君室,擘兰烧锦饮百杯。
谁知天帝惊,有意相遮碍。
道是昌黎二鸟歌,业已骇真宰。
更有青田二鬼行,凭空发光怪。
那堪更使文星聚,镌残造化天难耐。
急命雨师风伯起波涛,淋浪隔断彭衙界。
只许君推袁,不许我访戴。
我如南海礼佛人,一见观音不可再。
君如鸡黍款茅容,枉自钦迟将客待。
马行淖而蹄伤,舟冲波而帆败。
此情耿耿海同深,后会茫茫年各迈。
愁肠转辘轳,老泪飘巾带。
只好高歌杜甫诗,九原泉路交期在。
沁园春 其二 湘绮先生得词后为留一日,再赋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押词韵第三部
登太华峰,斩大王头,岂不快哉。
正盖公接席,曹醇可饮,道林升座,谢麈能陪。
元度真长,三朝九见,京尹原非轻薄才。
阳关笛,便南飞老鹤,亦为徘徊。
骊驹门外休催。
有百道、言泉往复回。
算建安七子,惟公独健,野王二老,舍我谁偕。
且尽今宵,天门冬酒,后夜思量无此杯。
神仙客,在莲花岭上,早寄诗来。
临江仙 伯熙答诗有“盆梅已落菊花来”之句,再拈此词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押尤韵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
相邀陶令过罗浮。
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
高士累朝应合传(用查初白《早梅插入菊瓶》中句。),海宁新句重搜。
一年佳日并春秋。
野王二老,瓶拂足风流。
惜红衣·金纤纤墓铭册,袁随园撰,王梦楼书。及门王韶九大成藏其世父惕庵翁物 清末民国初 · 章钰
押词韵第十二部
斗茗妍姿,调姜韵事,丽娃班首。
吐尽春蚕,罡风夜来陡。
瑶阊难叩。
命如花不久。
辜负一缕倩魂,泣晓堤杨柳。
野王二老,老去多情,分飞惜珍偶。
怜才补恨,月色尚依旧。
为问采香径畔,果见优昙开否。
剩一椿公案,珍重托,青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