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程八信孺表弟剖符单父相遇颍川归乡待阙作长句赠别 北宋 · 苏辙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我生犹及见大门,弟兄中外十七人。
两家门户甲乡党,正如颍川数孙陈。
嗈嗈鸣雁略云汉,风吹散落天一垠。
归来勉强整毛羽,饮水啄粒伤离群。
东西隔绝不敢恨,死生相失长悲辛。
萧萧华发对妻子,往往老泪流衣巾。
仲叔已尽季亦老,双星孤月耿独存。
老夫闭门不敢(明蜀本作复)出,喜君三度乘朱轮。
今春剖符地尤胜,不齐自古留芳尘。
回车访我念衰老,挽衣把臂才逡巡。
君行到官我未死,杖藜便是不速宾。
一尊酌我当有问,此国岂有贤于君(自注:兄弟中,惟仆与程八、程九在耳。)。
回跸至御园即事有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四
行程往返里将千(自启跸恭谒程九东九十西二陵至回銮往返行百二里言千里者举成数也),陵谒东西蒇礼旋。
渥野春膏早二月(去春雨泽至三月中旬以后遂得沾足麦收九兮有馀今岁则二月已屡被优膏三月又连次得雨深透且去岁又逢闰二月是较去岁早二月二麦可冀秋丰),征苗军事愤周年(去岁此时福康安和琳已会兵一处攻解楚南永绥之围痛歼逆匪相机直捣贼巢筹擒首恶日望报捷不觉日居月诸已阅一年大概贵州四川山势险峻不若湖南之甚而湖南苗匪又多于川黔两省是以逆首石三保石柳邓虽已穷蹙无可逃窜而俘获不免需时近又添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兵共二万馀军威益盛旦晚谅可奏到捷音矣)。
凭舆(朕躬)策马(嗣皇帝)群观庆,示政披章戒怠愆(每日驻行馆后批阅奏章指示书旨即令嗣皇帝观看以示勤习庶政虽跸途无敢怠愆也)。
虽曰倦勤敢勤倦,诚昏耄则付全专(予始愿归政后即可颐志遂初不复劳心万几今赖示俾天皇帝祖眷佑精神强固一切几务正当随时训子得所遵循未至倦勤何敢自耽安逸一切弗理且予自去岁筹办楚南苗匪一事迄今已近成功若委之子皇帝既虑未能经画裕如心亦有所弗忍况子皇帝初登大宝予尚能躬亲庶政训诲周详岂非天下臣民之福旷古以来未有之盛事然望九之人不可奢言若果至耄昏则当全付嗣子一切弗问矣)。
食蔗居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
食蔗至末佳,盖由东升言(是居在山庄之西北岩壑深邃自东而升至此真属渐入佳境是以庚戌诗有自东上西谷斯为食蔗尾之句)。
或每自西降,则其境乃迁。
今日景如是,讵可执一专。
东西及升降,名也实匪坚。
掷笔㗳以笑,万事都如然。
象山四十咏 其二十二 鸟音洞(野言牛溪先生避兵处云) 清 · 申纬
五言绝句 押麌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二分甘集
大贤昔播越,云此结茆宇。
野言然疑作,吾当访年谱。
附:牛溪先生记郑学官希绳言:五月三日。郑君访我永柔西谷山家。言我家藏获。在谷山西面颐宁坊鸟音洞。夙闻深山绝境。可以避世。乱生之初。自京城奉慈亲与兄弟妻孥。往赴之。至则奴迎拜。扫正堂以居之。凡留三个月。供奉无倦色。观其地在深山长谷绝远之域。但有奴家三五舍。覆以板子。四山高峻。穹林蔽日。石泉甘冽。蔬菜甚饶。焚山种粟。豆菽富足。阅月经时。外人不至。世间音信声响断绝。真所谓人间无路访安危者也。倭贼所至四面。皆在数百里外。虽举国鼎沸。兵燹滔天。闭户安眠。不知有何事也。然地高而寒。洞僻而深。君子居之。亦近于同群鸟兽。正宜今日避乱之所。而商岭王官不厌其深者也。谷山郡西三十里。有村曰明媚。山川洒落。洞府宽闲。大溪横流其中。土沃而人稀。有民六七家。当卜居其地。有兵火则入鸟音避之。可以全身远害于斯世也。余闻其言。不觉慨然。书于此而时阅之。以寓遐思焉。郑君名象武。字曰希绳。年辛酉。能文善书。貌伟而志大。决非俗流之趋利者。余深喜之。而不能款晤以扣其学也。癸巳五月十三日。书于遂安之民。余(浑)志。丁丑六月十一日。获见先生真迹帖。追录于此。纬。
华山西谷四首(华山中断为二,而苍龙一岭联之。岭左右为东西二谷,东谷直抵潼关,而西谷最胜,登华者皆自此入,即所谓张超谷也。谷口水汇于玉泉禅院,寻涧而入,双峡壁立,麓趾互错,地深天高,石奇泉养,凡百十曲而至水帘洞。瀑自绝壁万仞飞下,即谷水之源也。洞居半壁,一石凸出受瀑,倒入洞腹,将至涧底,复穿石出,下汇寒碧。而两峡松各数十万,绿天翠海,涛满虚空,光响灵幻,非复人世,宇内断无第二。而自来游华者,皆半途即舍涧登青柯坪,从无一人穷源至斯者。洞天咫尺,不许问津,何必桃源,始迷前路。) 其一 清末 · 魏源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古微堂诗集
苍苍惟一色,不辨云树峰。
浩浩惟一声,不辨风泉松。
入谷几千曲,穿云将万重。
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寻源不得源,讵惜劳双筇。
山荒人迹绝,猿鸟俱鸿蒙。
谁知万壑响,出自微泉淙。
万泉之上游,关键万峰中。
出入石府藏,讵非龙所宫。
空翠风不卷,气与诸天通。
华山西谷四首(华山中断为二,而苍龙一岭联之。岭左右为东西二谷,东谷直抵潼关,而西谷最胜,登华者皆自此入,即所谓张超谷也。谷口水汇于玉泉禅院,寻涧而入,双峡壁立,麓趾互错,地深天高,石奇泉养,凡百十曲而至水帘洞。瀑自绝壁万仞飞下,即谷水之源也。洞居半壁,一石凸出受瀑,倒入洞腹,将至涧底,复穿石出,下汇寒碧。而两峡松各数十万,绿天翠海,涛满虚空,光响灵幻,非复人世,宇内断无第二。而自来游华者,皆半途即舍涧登青柯坪,从无一人穷源至斯者。洞天咫尺,不许问津,何必桃源,始迷前路。) 其二 清末 · 魏源
出处:古微堂诗集
溪山各无言,万云所酣醉。
水石各无心,万松为映渍。
松云几万重,浸得衣浑翠。
身似鱼游空,何待生羽翼。
仰视峡中天,古井澜不沸。
咳唾不敢轻,谷响殷潮势。
步步皆岳魂,息息通仙忾。
莹然一寸心,苍苍照天地。
诗难状碧空,梦亦浮元气。
何人苍龙岭,俯瞷思飘坠。
请谢世网尘,长枕秋云睡。
仙犬守云扃,毋许渔樵至(袁中郎《游华山记》,自苍龙岭俯瞰西谷水帘洞,松云水石之奇,直得一死。盖亦身未至而遥瞻,已如此心醉。)。
华山西谷四首(华山中断为二,而苍龙一岭联之。岭左右为东西二谷,东谷直抵潼关,而西谷最胜,登华者皆自此入,即所谓张超谷也。谷口水汇于玉泉禅院,寻涧而入,双峡壁立,麓趾互错,地深天高,石奇泉养,凡百十曲而至水帘洞。瀑自绝壁万仞飞下,即谷水之源也。洞居半壁,一石凸出受瀑,倒入洞腹,将至涧底,复穿石出,下汇寒碧。而两峡松各数十万,绿天翠海,涛满虚空,光响灵幻,非复人世,宇内断无第二。而自来游华者,皆半途即舍涧登青柯坪,从无一人穷源至斯者。洞天咫尺,不许问津,何必桃源,始迷前路。) 其三 清末 · 魏源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古微堂诗集
山穷水尽处,群龙天上来。
泉泉云所化,石石星所胚。
万丈芙蓉裂,中有银河洄。
积此千仞水,郁为万古苔。
想当开辟初,莲花面面开。
花间万斛源,神物蟉其隈。
见水不见石,所至无坚厓。
从此万象归,昼夜冰雪豗。
一潭一变化,一瀑一济淮。
至今秋雨天,石破惊皇娲。
出坎入坎龙,九地九天雷。
我来但莹碧,光影涵三才。
愿借玉女盆,酌此玉井杯。
更借巨灵掌,劈驭片琼瑰。
携归傲嵩岱,何独小黟台(华,西岳也。故西峰西谷最奇,而西谷水帘又源于山顶之二十八宿池。其池介西峰、南峰间,一练迭承,圆椭小大不一,如珠联、如瓮侧、如甃仰,光滑磨刮。且口狭腹巨,非人力所能致,俨然神龙蟉蚴之迹。余行天下,惟天台黄山之九龙潭可彷佛,已甲于东南。然彼仅九,而此三倍之。彼皆山麓之壑,此在云霄之上,岂复世间所有?池垂尽,石唇昂起,漾为深广。登华路阻,后人决而泄之,游人始得踰涧以达于西峰。)。
华山西谷四首(华山中断为二,而苍龙一岭联之。岭左右为东西二谷,东谷直抵潼关,而西谷最胜,登华者皆自此入,即所谓张超谷也。谷口水汇于玉泉禅院,寻涧而入,双峡壁立,麓趾互错,地深天高,石奇泉养,凡百十曲而至水帘洞。瀑自绝壁万仞飞下,即谷水之源也。洞居半壁,一石凸出受瀑,倒入洞腹,将至涧底,复穿石出,下汇寒碧。而两峡松各数十万,绿天翠海,涛满虚空,光响灵幻,非复人世,宇内断无第二。而自来游华者,皆半途即舍涧登青柯坪,从无一人穷源至斯者。洞天咫尺,不许问津,何必桃源,始迷前路。) 其四 清末 · 魏源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古微堂诗集
陟岳尽苦险,未得岳门阈。
登山须问峡,谷则峡水脉。
一岭划两谷,门户从此辟。
谷穷峡乃出,源尽岭斯迫。
试问秦蜀栈,阁道通千驿。
矧此数里程,何暇五丁劈。
凿栈八九重,避疃百千尺。
鸟道绝蚁附,猱攀变蹇策。
尽辟铁絙险,化为云水石。
试问涛与松,可许青云屐(华以险名,由取道者舍谷而趋青柯坪,不知谷水之源即接苍龙岭。但从西谷水帘洞之对崖横穿斜栈以通岭,则开凿不过数里即可尽。避千尺疃、百尺疃、老君犁沟之奇险,而兼收西谷水石松云之胜。乾隆中,毕中丞沅曾开通登华之路,惜无以此语之者。)。
寄吴仲云帘访 清 · 邵懿辰
吾州城东两吴氏,郁郁诗声俱鹊起。
祭酒流风京兆丞,夔州朁人绣衣使。
眼明寄读花宜集,笏庵清新不专美。
星轺昔阅黔南山,彩笔刻画青巑岏。
牂柯江畔丹枫落,哥罗驿前黄日寒。
山祇愕舞要佳句,访俗重来冠鹿冠。
鹿冠峨峨官不贱,朱墨纷纷料堆案。
此邦硗瘠万山中,常调偏淹积薪叹。
讼庭草绿倒清樽,梯田雨肥润诗砚。
公诗往往到古人,判笔能为万室春。
手板朝来看山翠,黄绸梦里觅吴莼。
百蛮风静秋仓满,海国悲笳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