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婴”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王命论 东汉 · 班彪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三、文选卷五十二
昔在帝尧之禅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舜亦以命禹。
暨于,咸佐唐虞,光济四海,奕世载德。
至于汤武,而有天下。
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揆一焉。
是故刘氏承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
唐据火德,而汉绍之。
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
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
故能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
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倔起在此位者也。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
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
悲夫!
此世之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
若然者,岂徒闇于天道哉?
又不睹之于人事矣!
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檐石之蓄,所愿不过一金,终于转死沟壑
何则?
贫穷亦有命也。
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
故虽遭罹厄会,窃其权柄,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镬伏锧烹醢分裂,又况么么不及数子,而欲闇干天位者也。
是故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
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楶棁之材栋梁之任;
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
不胜其任也。
当秦之末,豪桀共推陈婴而王之。
婴母止之曰:「自吾为子家妇,而世贫贱,卒富贵,不祥。
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
不成,祸有所归」。
从其言,而陈氏以宁。
王陵之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刘氏之将兴也。
是时,为汉将,而母获于楚。
有汉使来,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子,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心」。
遂对汉使伏剑而死,以固勉
其后,果定于汉。
宰相,封侯。
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全宗祀于无穷,垂册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
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审此二者,帝王之分决矣。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徵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
拔足挥洗,揖郦生之说;
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
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
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
若乃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
刘媪高祖,而梦与神遇,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
及长而多灵,有异于众。
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吕公睹形而进女;
秦皇东游以厌其气,吕后望云而知所处;
始受命则白蛇,西入关则五星聚
淮阴留侯谓之天授,非人力也。
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世运,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寿,遇折足之凶,伏斧钺之诛。
英雄诚知觉寤,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之明分,绝信布之觊觎,距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授,贪不可冀,无为二母之所笑,则福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
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王氏之先。代为佐命
秦之霸也。则王离楚国而三将连衡。
汉之兴也。则王陵项籍而五侯同拜。
南阳克定。应图谶而作司空
西晋聿兴。合歌谣而济天下。
昔者伊尹伊陟。但保乂于商朝。
太公桓公。唯夹辅于周室。
萧何之后。居食禄而无闻。
邓禹之孙。在当涂而不嗣。
未有夏殷三统。金木五迁。
册命重光。轩裳代袭。
则我琅琊之郡。有冠盖之里乎。
建昌之县。有公侯之子乎。
公讳义童。字元稚
其先琅琊临沂人也。永嘉之末
徙于江外。皇运之始。
迁于五陵。今为雍州万年人也。
祖僧兴。会稽
梁安郡南安县开国侯。禄位千石。
圭符五等。营室回于羽仪。
山河入于盟誓。父方駼。
梁正閤主簿伏波将军梁安郡上仪同三司
惠和之性。有文武之才。
伏波将军。从征等于马援
仪同三司开府均于邓骘
家馀积庆。郡不乏贤。
代临本州。则元宾之父喜形于色。
继为本守。则张翕之子迎者如云。
齐国逊位于梁庭。及隋人内禅于皇室。
夏禹之鼎。宝命集于周朝
御龙之家。世禄归于范氏。
公台阶茂绪。昴宿精灵。
五百岁之贤才。一千年之王佐。
忠规武节。学府词林。
元方闺门。敬其有德。
少游乡里。称其善人。
实惟清庙之器。是曰皇家之宝。
韵谐金石。奏虞庭之八音。
德合圭璋。列涂山之万国。
黄河一曲之水。莫测其源。
赤城千丈之岩。未阶其峻。
偫童忽聚。缀帛而引幡旗。
父老相呼。授履而传兵法。
隋授左勋卫率。非其好也。
河东离析。海内风尘。
天子溺于胶船。诸侯问于金鼎。
能扶天下之危者。必据天下之安。
能除天下之忧者。必享天下之乐。
高祖神尧皇帝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三河之雷电。平四海之历象。
武王之仗黄钺。一月临于孟津
高帝之执朱旗。五星聚东井
公瞻乌于屋。射隼于墉。
陈平则间行而去楚。郦生长揖而归汉。
奉符系组。观轵道之降王。
偃武修文。见山阳散马
初拜车骑将军。稍迁右屯卫将军
录有功也。考于周典。
崇德报功。稽于春秋。
策勋命爵。车骑万队。
备凉土之羌戎。卫军千兵。
京师之屯禁。于时天下初定。
边方未辑。二十八舍。
尚有吴越之妖氛。一十三州。
犹积东南之杀气。武德四年
诏公为江南道招慰使。鼓琴而送。
受命而行。乘使者輶车
掌行人之旌节。陆贾至于南海
先责尉佗。隋河入于九江
即徵黥布。诏除泉州都督
封建昌县男食邑三百户
斗牛星象。舜禹精灵。
境接东瓯。地邻南越。
言其宝利。则玳瑁珠玑。
叙其风俗。则丹鸡白犬
门容驷马。位列三刀。
防薏苡之讥嫌。绝简书之流谤
岂直广州清节。酌贪泉石门
合浦神君。返明珠于涨海。
贞观三年。诏迁散骑常侍
果州刺史。授期天帝。
肇迹人皇。南充国之旧都。
西宕渠古邑。冈峦纷纠
天彭双辟而作门。珠贝浮沈。
巴水三回而成字。公入参师友。
出居方伯。金蝉左貂
朱旗曲盖。才临蜀郡
即闻来暮之歌。初践益州
已听中和之乐。七年。
诏迁银青光禄大夫。行恒州刺史
西街毕昴。北岳恒山
天开太乙之宫。地列并州之镇。
境分灵寿乐羊之所封。
邑对行唐赵王惠文之所筑。
公政成期月。风行万里。
邓晨一郡。汉帝称为主人。
李广数年。匈奴号为飞将
行尝计日。郭伋不负于童儿。
郡异中平。王观无私于任子。
既导德而齐礼。亦胜残而去杀。
三禾在殿。将拜郑宏。
两雁随车。坐悲虞国。
享年若干。以十五年冬十一月二十五日
薨于洛阳清化里。公家传将相
世有忠贞。属离乱之宏多。
值风雷之草昧。河宗两日。
负鼎而谒成汤。渭水七年。
垂钓而西伯将军再命。
刺史三迁。种皓栾巴
牧人之良翰。庞参虞诩
将帅之宏规。立事于当年。
扬名于后代。兄国卬。
谷州刺史。弟国稀。
仁州刺史荆枝擢秀。
棣萼生辉。何止平舆二龙
是为贾家之三虎。唐虞之际。
四岳分居。赵魏之间。
八男为郡。公虽勋缔构。
位总班条。金友玉昆
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
倒屣迎宾。无笑客美人
有拜宾之童隶。策名委贽。
善始令终。生当封侯。
克成丈夫之志。死而可作。
无忘事君之道。越十六年二月二日
葬于伊阙县万安山。诏赠杂物百段。
给议仗往还。礼也。
亭连长乐。城枕高都
守阙塞者汝宽。适伊川辛有
北瞻洛汭。尚想元凯之坟。
东望邢山。依然国侨之墓。
夫人阳翟县河南褚氏。即太常卿阳翟康侯亮之女。
中书令河南郡公遂良之妹也。宋公子之流派。
褚先生之苗裔。宏夫人之礼。
传淑女之诗。有文在手。
归于鲁国。有凤和鸣。
适于陈氏。邑之石窌。
县以封邱。夫尊于朝。
妻贵于室。仙人暂别。
初悲寡鹤之声。宝剑才分。
终合双龙之气。以某年月日。
薨于某所。越某年月日。
祔于建昌公之旧兆。长子师本。
太穆神皇后挽郎袭建昌公
韩王祭酒岐州司士参军定州安喜县令。誉闻州里。
学富邱山。以卿子而为郎。
以象贤而开国。朝游楚泽。
暮宿燕宫。东临石柱。
雍为积高之地。右会长星。
唐是中山之邑。出游邻国。
不以陪臣见轻。上谒邦君
不以属官相待。洛阳朝觐。
适见双凫。东都墓田。
行悲驷马。以年月日。
终于某所。越某年月日。
即陪葬于先兆。次子师表。
左千牛备身。迁尚辇直长
许州临颍博州堂邑沧州乐陵绵州万安果州西充县令。能传祖业。
克嗣家声。有言偃之文章。
仲由之政事。晨陪紫极。
绕钩陈之六星。旦奉黄麾。
屯玉车之千乘。至若繁昌土宇。
魏文帝之墠坛。堂邑提封。
汉陈婴之侯国。河分九道。
渤海东临。江派五津
昆崙北指。莫不爱人以礼。
为政以德。钟离意之禁暴。
不用尺刀。公孙述之有神。
能持五县。次子师元。
巂州都督府徵县。次子师楚。
夔州都督府云安县有秀。
羔雁成行。滇北数十尹。
莫大邛都之县。邑东七百里。
唯有巫山之峡。言其县职。
入于阙门。叙其邑人。
鸾鸟翔于学舍。咸能生尽其孝。
丧尽其哀。积粟万钟。
思负米而何得。榱题三尺。
泣吾亲而不见。卜其宅兆。
麟凤匝其冈峦。陈其簠簋。
春秋变其霜露。思传旧德。
式建丰碑。戴安道作颂于郑元。
蔡伯喈披文于郭泰魏武皇读而称妙。
非所望焉。夏侯湛见而陋之。
固其宜也。铭曰。
厥初兮后稷。导生人兮知稼穑。
降及兮文王。精翼日兮衣青光。
东迁兮郏鄏。晋上宾兮帝乡
秦三将兮继代。汉五侯兮克昌。
狼山兮峻极。等淮水兮灵长。
惟祖考兮鼎盛。佩金璋兮謺映。
彼山川兮降灵。生玉树兮青青。
张良昴宿。乘傅说兮箕星。
出忠兮入孝。武纬兮文经。
陈嘉谟兮制千里。摛藻思兮掞天庭。
有隋兮丧乱。土崩兮瓦散。
皇运兮权舆。人神兮攸赞。
值笙镛兮变响。属天地兮贞观。
河两日兮事殷。井五星兮归汉。
带长剑兮炜煜。拥幡旌兮照烂。
周命兮惟新。云雷兮尚屯。
控东南兮荒景。负江海兮未宾。
陈礼乐兮命使。动輶车兮辚辚。
用蛇符兮泽国。颁虎节兮山人
专一方兮革面。重九译兮称臣。
天垂兮星纪。地连兮交趾
山草树兮潜移。蜃楼台兮郁起。
合浦太守。为广州刺史
归涨海兮明珠。饮石门贪水
冲天兮八翼。代出身兮万里。
全蜀兮奥区。枕邛笮兮倚巴渝。
有灵台兮古迹。有充国兮旧都。
丰貂兮左珥。介士兮前驱。
浚三刀兮持节两日兮剖符。
降鸣鸠兮大夏。骋神马兮长衢。
毕昴兮分野。兰堂兮四下。
汉皇帝兮国都。耿将军兮坛社。
恒山兮诏邓。犹朔方兮命贾。
李北平兮汉飞。郭并州兮竹马。
瞻泰阶兮坐蹑。惜天年兮不假。
伊大姓兮颍川。有美人兮婵媛。
桂生兮因地。女嫁兮因天。
见乘龙兮奕奕。睹飞凤兮翩翩。
蘧瑗兮有礼。笑虞邱兮未贤。
始衔悲兮昼哭。终共尽兮千年。
卜龟谋兮习吉。陈旨酒兮嘉栗。
车徒俨兮在门。旌旆纷兮竟术。
循洛桥兮南渡。从国门兮右出。
树萧萧兮有风。云惨惨兮无日。
指邱陵兮一闭。与天地兮相毕。
悲孝子兮纯深。孰忧思兮可任。
诉高天兮泣血。蹐厚地兮崩心。
树碑兮神道。无愧兮词林。
历阳之都兮水没。圆峤之海兮山沈。
外孙幼妇。生白玉兮黄金。
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820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故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侍中王承宗母燕国太夫人吴氏。
鲁文在手燕梦徵兰
道以匡夫。仁而训子。
日磾竭诚之操。义必资忠。
陈婴自大之心。明于处顺。
是以承宗辞代之际。承元领务之初。
或辍哭以据床。每形言于忧国。
人知趣向。道实光明。
宜受进封之恩。用表贯霜之节。
许州节度使王蕴母赵氏进封楚国太夫人制 晚唐 · 李溪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
敕。古之为将。
言有老母而三战三北者。朕每读其书而非之。
夫为将者皆然。则何以同在三之义。
励士众之心。而逃无勇非孝之讥哉。
苟如斯。亦其母之未贤尔。
忠武军节度使王蕴。方荣色养。
既孝而忠。委以节旄
遂称名将。贾勇而力过投石。
临阵而义不闻金。得非其母赵氏贤以善训邪。
岂特筑朱序之城。宁陈婴之族而已。
尝锡以郡夫人之号。今功业益进。
爵位益隆。宜加大国之封。
以助南陔之庆。可依前件。
张思正致仕制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九、《东牟集》卷八
执戈卫社者,知忠义之大闲;
引年谢事者,达进退之高致。
可无涣渥,用贲归休。
具官某奋身戎行,乃心王室,识奇正循环之理,有抚存挟纩之恩。
自封爵于廉车,丐奉祠于真馆,遽陈婴疢,力请辞荣。
宜因宠于故官,盖率遵于彝典,其专安养,以对休光。
义鸡行 南宋 · 方岳
西家粥粥鸡将雏,俛啄蚱蜢行相呼。
羽毛未合事纷夺,四顾不虞乌毕逋。
翻窥捷取血丹吻,性命须臾那可忍。
草深决起落东家,垂翅离披犹蠢蠢。
东家司晨乃有雄,平时嘴距凌秋风。
怒冠趋前作雌伏,以翼覆藉哀穷凶。
初脱祸机惊未定,生意中閒不能寸。
时其饥渴经纪之,踸踔梳翎苏委顿。
物生知母不知父,此虽其类非其侣。
陈婴杵臼义所激,郭解朱家侠何取。
呜呼人有不如物,呜呼今固不如古。
(原缺,据四库本补)来山泽生龙蛇(原作虎,据四库本改),人间父子成豺虎。
洗兵马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遭时不祥厄阳九,垢面蓬鬓丧家狗
四夷交侵小雅废,率其子弟攻父母。
封豕长蛇亘人域,天子下殿跣足走。
凝碧池头乐最愁,连昌宫里花亦丑。
三精雾塞黑曈曈,天破地裂一无有。
谁执弓矢救日月,仰泣旻天大号吼。
贤者不入胜母里,义士耻饮盗泉水。
丈夫立身乃大事,一失此足死亦耻。
当知孔明杲卿辈,岿然三代古君子。
吕尚磻溪钓文王,乃是汉唐人才尔。
到今大坏不可救,鸱枭破獍咀唇齿。
高瞠双眼视天下,黔首浑敦状如鬼。
龙堆大漠鸟兽夷,舌捲音响蛮侏离。
不类人形舞百怪,错乱天命灾群黎。
营州羯狗(自注:禄山也。)猪龙形,讵能篡有唐丕基。
太子即位灵武日,天开万仞磨崖碑。
载定尊卑奠鳌极,一新正朔授人时。
渐被日出月没处,梯航臣妾拜京师
黄旗紫盖东南兴,大火王气浮晴春。
勿欺一成一旅微,少康犹能作之君。
班超已著王命论,陈婴王陵毋生心。
绛衣大冠大敌勇,今日岂无刘将军
田野豪杰久延颈,一呼而动云来奔。
我当率之效驰驱,整顿乾坤明大伦。
旧邦新命光前王,逆俗污染咸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