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生庵”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从济生庵乌龙潭憩潭上 明末清初 · 邢昉
 押铣韵
微风吹林气,境惬无深浅。
落日泻潭影,临流恣遐眄。
灌木澄涟漪,水容纷漾演。
人烟虽密迩,颇不闻鸡犬。
宛宛旧行迹,十载一来践。
惜无幽人庐,蒿径为子剪。
白衣庵新居 其一 清初 · 释今无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辛丑三月二十六日航海入琼州,住长生庵至七月六日移居白衣,诸善信竹林空处为搆一椽,盖住长生时既畏刀兵之苦,复为僧徒搆难,几有负金之变,觉后始移下,漫赋,共成五章。
自来无此畏,出郭愈多欢。
不是风尘苦,焉知水石难。
小床依草稳,片月到襟寒。
尚得馀今日,幽情或未阑。
湖上杂诗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六
浮家泛宅几回迁(先寓德生庵,再迁陈庄。),迁得西湖到榻前。
从此栏杆凭不了,雨馀风定月明天。
西湖生庵小住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六
游山如读书,少年力不努。
垂老意怆然,亟亟还思补。
我本西湖人,久离西湖土。
当其家居时,颇为一城阻。
及乎宦游后,更觉相思苦。
我乃白头来,卜寓在湖所。
有如久饥人,见物思尽取。
又如矍铄翁,馀勇必尽贾。
朝将湖烟吞,暮把湖月吐。
行湖一枝筇,荡湖两枝橹。
湖意亦欢迎,浪花如雪舞。
宿瞻云寺甲辰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
一宿岂偶然,前生有缘在。
庙额题瞻云,两樟立门外。
古之宗生庵,重修自昭代。
琳宫既巍峨,金像尤宏大。
相传右军,舍宅作香界。
尚有墨池存,清莹色可爱。
花隐丛竹中,鸟啼磬声外。
岂不想留连,前途有山待。
生庵夜坐癸丑 清 · 赵翼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六
晏坐佛堂深,灯残漏欲沉。
上方清净地,独客寂寥心。
贼不偷春梦,鬼能听夜吟(是夕有所警,故云)
湖光微闪动,弦月上高岑。
生庵喜晤华大令 清 · 洪亮吉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天台石梁集
廿载湖头住,真成不系槎。
双峰化人宅,独树老夫家。
眼倦观时局,心空阅岁华。
林逋居咫尺,聊共种梅花
生庵戊辰 清 · 洪亮吉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八
及至门前看,山奇树亦奇。
须眉皆嵌骨,腹背仅存皮。
杜甫邻堪结,杨朱已岐。
欲归归及早,飞雨出疏篱。
里中十二月 其六 辛亥 清 · 洪亮吉
 出处:秘阁研经集
万花开后园林老,日永如年客来少。
银衫斗笠思出游,城北水上多危楼。
窗棂豁处天光现,十顷荷香扑人面。
东西两水夹寺门,水绿欲把门扉吞。
红阑几曲生林杪,屋古似巢僧若鸟。
閒僧唤客客不应,小艇出市前溪菱。
晚凉莫向閒街走,九柏山房斗新酒(城北放生庵内外有池,宽至十数顷,荷花甚盛。南即元处士谢应芳,祠后有楼甚凉敞,又西行数十步即杨进士伦九柏山房也。右六月。)
生庵古槐歌戊辰 清 · 洪亮吉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八
拔地三十尺,腰已将升天。
忽然复下垂,低俯墙及肩
潜虬枯渴思饮泉,头角下瞰澄潭边。
满身苔藓作鳞甲,跨下好花红欲然。
东西一曲复一直,拔地倚天神有力。
分枝不宿今世禽,挺干犹涵古时雪。
或者三天虹,下伴虚堂僧。
枝梢时死复时活,夜半来剔长明灯。
心空骨冷经年载,阅尽枯僧几人在。
终当挟此墙堵飞,激电奔云走东海
松木场步行至德生庵戊辰 清 · 洪亮吉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八
爱客祗有湖头山,十里迎客来新关。
滞人只有湖上滩,一滩沮浅复一弯。
我尝居湖头,已熟湖头客。
此游问我何太迟,燕子桃花屡相忆。
君不见禾尽杀草亦删,欲出苦被饥民拦。
此回颇喜春波拓,小麦平畴已将熟。
新红不看看新绿,饱啖樱桃到湖曲。
宿迁感怀二首癸卯随家大人北归时妇翁班生庵先生邳州驻旌于宿) 其一 清 · 缪公恩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河上重经感昔时,伤心世事一人知。
先生久赴琼楼召生庵先生以五十六年殁于高邮,尚有遗民颂口碑先生政尚宽仁故所在思之)
宿迁感怀二首癸卯随家大人北归时妇翁班生庵先生邳州驻旌于宿) 其二 清 · 缪公恩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五载香销痛别鸾生庵先生既殁之明年内人见背),墓门草断碧烟寒。
不知同在重泉下,可是人间见面难。
西溪生庵 清 · 阮元
对联 押支韵 出处:楹联丛话
须知天地常生育;总要人家善护持。
过访生庵访古愚上人 清 · 广济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古公栖隐处,极目似天涯。
出郭不多路,沿村无几家。
因君留午饭,啜茗看秋花。
不觉忘归去,溪西日已斜。
忆旧游 清 · 改琦
 押词韵第六部
己卯上巳日竹芗水榭招集揆翁、南桥、小林修禊事也。酒酣过敝庐,观仆射山樵遗墨。偕予同行出游莲生庵中新葺竹间阁子,极清旷。爱兹溪声山色,凭眺久之,不觉粥鼓催人,归已薄暮。忆丁丑三月同游莲花者,有学沚、鹤岑、伯冶三人,而竹芗南桥不与焉。小林谱此调以纪,属余和韵。
倩花迎步屧,鸟唤提壶,及此芳辰。
鹤放开笼舞,趁疏香过酒,吹堕梨云。
且招旧时鸥侣,薄醉看书裙
叹雪点春泥,三生鸿爪,一昔留痕。

离群。
溯前度,记桃雨方浓,风日犹新。
依约青莲宇,划二分水竹,绿野无人。
肌又镌诗翠,返照碧苔温。
倘祓禊重来,红鹅已识右军
浣溪沙 重遇西湖生庵访华秋槎瑞滨丈即题其《北山旅舍图》 清 · 杨夔生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真松阁词
谁是逋仙辈里人。
最凄凉处镇逢君。
閒看流水过柴门。

鹤船留云一片,护梅篱剩雪三分。
买园新结钓家邻。
减字木兰花 华秋槎丈罢官,寓居西湖之德生庵方兰如为画北山旅馆图,仆昔曾以文记之。酒阑重见,有感于怀,更赋此解 清 · 严元照
 出处:柯家山馆词
段家桥畔。二十年来风景换。
沧海英雄。白发飘萧老此中。

清风明月。到此一钱不值
费尽摩挲。特地尊前唤奈何。
颜鲁公放生池怀古 清 · 金和
 押陌韵 出处:然灰集
城西乌龙潭颜鲁公放生池古道,其实非鲁公之池,乃唐肃宗乾元二年左骁卫右郎将元琮中使张庭玉奉诏特置之池也。时鲁公方为升州刺史,尝撰《天下放生池碑铭》,后人猥属之鲁公耳。然斯地之为唐池,亦有不可尽信者。即以公碑證之,公碑序有云:「始于洋州兴道,暨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西诸道,汔于升州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带郭,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则在江宁者不过一所,第所谓太平桥「上下五里」者,今已不可确指。而宋淳熙间史志道,因旧放生池府学泮水,而移置放生池于青溪之梁江总持故宅,建阁于其上。则唐池已久非其旧,且尽湮矣,何从知此地独为唐池?况复于潭侧起放生庵祝公,直谓为鲁公之池乎?惟是古迹半,登临或废,乌龙潭今在城内,昔在城外,于「临江带郭」之言略符,意者实与唐池相近,不妨姑存陈迹,以寄幽怀。自明正统间,奄人置灵应观于斯地,至国朝康熙二十二年道士居仙极尽沈历年禁碑,迹亦几废。乾隆八年,虽经邑人重修公,而潭中菱藕纵横,固非游泳长生之域已。
乾元岁己亥,帝广好生泽。
鳞介跂喙俦,随地皆窟宅。
德音布天下,朝贵董其役。
升州池五里,水族少惊魄。
是时方多事,中原鼙鼓剧。
庆绪势虽蹙,思明命犹逆。
兵车日点行,居者惟老瘠。
壮士别无家,一去乡里隔。
枕戈已四年,白骨等山积。
租钱急转输,官吏如火迫。
田芜尚征苗,旧籍必盈额。
下及盐铁税,亦复隶军册。
户口久繁盛,生计倏窘窄。
何不沛殊恩,煦妪及苍赤。
而乃谋放生,物命独先惜。
古严无故杀,颐养味颇择。
除荤起佛宗,巫祝称啧啧。
灵武即位后,帝有鬼神癖。
将无平章玙,献媚建此策。
蠢动虽长生,郅治究何益。
鲁公忠义人,小失难弗责。
借事颂皇仁,伟词勒乐石。
讵知耳食者,遂谓鲁公迹。
祗今西北隅,尚引选胜客。
我来停游踪,春水正盈尺。
锦鳞吹落花,渔网时向夕。
惟见小荷钱,不亚后湖碧(后湖即真武湖宋天禧四年尝改为放生池,今亦废。)
为访旧时碑,斜阳红脉脉。
乡味杂咏六首 其一 虎跑水、龙井 清 · 施鸿保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虎跑泉泡本山茶,碧绿旗枪展嫩芽。
记得湖楼读书倦,一瓯香对水仙花
按:泉水惟虎跑味尤胜,以去城远,不能常得。西湖诸山皆出龙井最著称,俗但谓之“本山”。道光壬午(1822年),予读书湖上德生庵春初一日,积雨初霁,和风晓来,座中水仙一盆,花方盛开。庵僧自山虎跑泉水泡龙井相饷。对花啜茗,幽趣盎然,诚如古人所云此际“作天际真人想”者。至今三十馀年,日处尘劳中,欲复一日得当时趣况,譬若梦醒,醒后重寻前梦矣。俗以瀹茶为“泡茶”,“泡”本平声,俗亦读平声。“碧绿”亦杭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