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贺双卿”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二郎神 菊花 清 · 贺双卿
 押词韵第十二部
丝丝脆
袅破淡烟依旧。
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
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
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
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
可是我、双卿薄倖,撇你黄昏静后。
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金扣。
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凤凰台上忆吹箫 残灯 清 · 贺双卿
 押词韵第十一部
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
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
独自恹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
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

星星。
渐微不动,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
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
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
相看久,朦胧成睡,睡去还惊。
湿罗衣 清 · 贺双卿
 押词韵第十一部
世间难吐是幽情。
泪珠咽尽还生。
手捻残花,无言倚屏。

镜里相看自惊。
瘦亭亭。
春容不是,秋容不是,可是双卿
凤凰台上忆中吹箫 赠邻女韩西 清 · 贺双卿
 押萧韵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
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春从天上来 梅花 清 · 贺双卿
 押词韵第十四部
自笑恹恹。
费半晌春忙,去省花尖。
玉容憔悴,知为谁添。
病来分与花嫌。
正腊衣催洗,春波冷、素腕愁沾。
硬东风、枉寒香一度,新月纤纤。

多情。
满天坠粉,偏只累双卿,梦里空拈。
与蝶招魂,替莺拭泪,夜深偷诵楞严。
有伤春佳句,酸和苦,生死俱甜。
祝花年。
向观音稽首,掣遍灵签。
春从天上来 饷耕 清 · 贺双卿
 押词韵第十一部
紫陌春情。
慢额裹春纱,自饷春耕。
小梅春瘦,细草春明,春田步步春生。
记那年春好,向春燕、说破春情。
到于今、想春笺春泪,都化春冰。

怜春痛春春几,被一片春烟,锁住春莺。
赠与春侬,递将春你,是侬是你春灵。
算春头春尾,也难算、春梦春醒。
甚春魔,做一春春病,春误双卿
一剪梅 清 · 贺双卿
 押词韵第十一部
寒热如潮势未平。
病起无言,自扫前庭。
琼花魂断碧天愁,推下凄凉,一个双卿

夜冷荒鸡懒不鸣。
拟雪猜霜,怕雨贪晴。
最闲时候妾偏忙,才喜双卿,又怒双卿
浣溪纱贺双卿 清 · 段玉函
 押词韵第十一部
古树寒鸦集复惊。
北风凉透薄罗层。
小塘残水渐成冰。

日色淡来花意散,雁声孤处客愁凝。
那时离别此时情。
摊破浣溪纱贺双卿 清 · 段玉函
 押词韵第三部
衰柳风前叶已稀。
晚烟横界远山齐。
日落寒云天影白、雁单飞。

秋月香花存旧句,板桥流水换新题。
总是不堪重见处、认柴扉。
贺新凉 读《西青散记》感贺双卿 清 · 杨夔生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真松阁词
惨上新眉黛。
江南、稊桑村畔,泣花制诔。
惧绿悲黄欢绪少,一种人间愁慧。
尽肠断、晓炊烟外。
青琐鸾饥金雁瘦,早春寒、好倩仓庚耐。
想标格,拈梅蕊。

横波黯黯时藏泪。
便而今、浣衣图底,清矑善睐。
神女烟鬟原窈窕,沅芷湘兰宜佩。
真不愿、夙因重再。
风雨消完红杏劫,任秋来、戢戢多蓬艾。
残月底,一卮酹。
贺新凉 感《西青散记》所载绡山女子贺双卿 清 · 顾翰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拜石山房词
惆怅西青记。
与当年、才人厮养,飘零一例。
天使蛾眉成绝代,不信安排无计。
忍视等、村姑灶婢。
石为浣衣亭饷,任无愁少妇销罗绮。
香劫在,几时已。

雄蜂雌蝶浑閒事。
最难忘、随雅旧曲,名花失意。
翠绕苧罗山下路,曾见夷光椎髻。
说一样、多情怜婿。
不怨夭桃成错嫁,算今生命短东风里。
研剩粉,写幽泪。
薄幸 女士贺双卿,才貌清绝,诗词娟秀,误嫁农人,备尝艰苦。史悟冈西青散记述其崖略,读之凄然 清末民国初 · 张慎仪
 押词韵第十二部
绡山闺媛,有如此、锦心绣口。
造物忌才成惯例,怎得雀屏嘉偶。
任凭伊、饷浣衣,遂令人比梅花瘦。
把炯炯痴情,鳏鳏私恨,和泪写词多首。

自唱了随鸦曲,应和与鸦相厮守。
信画楼金屋,谪仙无分,欲销魔焰谁能彀。
事喧皖右。
付西青妙笔,便传芳泽千秋后。
魂兮知否。
莫悔青春虚负。
夜读雪压轩词 当代 · 陈忠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露萤乱湿小窗秋,暗把酸风度到眸。
芦叶随拈揉梦写,鲛珠自咽背人流。
百般苦楚生难尽,一点灵光死未休。
岂是卿卿偏命薄,更多薄命不工愁。
注:贺双卿(1713-1736年)清代常州金坛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存词十四首,后人辑为《雪压轩词》。
史震林《西青散记》:“双卿生夙慧,闻书声即喜笑。十馀岁习女红,异巧……以女红易诗词颂习之。学小楷,点画端妍,能于一桂叶写《心经》……嫁村夫,贫陋颇极,舅姑又劳苦之,不相恤。”“双卿夙有疟疾,体弱性柔能忍事。即甚闷,色常怡然。一日,双卿舂谷喘,抱杵而立。夫疑其惰,推之仆臼傍,杵压于腰,忍痛复舂。炊粥半而疟作,火烈粥溢,沃之以水。姑大诟,掣其耳环曰:出。耳裂环脱,血流及肩。乃拭血毕炊,于是抒臼俯地而叹曰:天乎,愿双卿一身,代天下绝世佳人受无量苦。千秋万世后,为佳人者无如我双卿为也。至是为苦疟词,以芦叶书之。叹曰:诚不如化作才云飞也。”“邻女韩西,新嫁而归,性颇慧,见双卿独舂汲,恒助之。疟时,坐于床为双卿泣。不识字,然爱双卿书。乞双卿写心经,且教之诵。是时将返其夫家,父母饯之。召双卿,疟弗能往,韩西亦弗食。乃分其所食自裹之遗双卿双卿泣为此词(摸鱼儿),以澹墨细书芦叶。又以竹叶题凤凰台上忆吹箫一阕。”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来,都成异䌽。”赞其望江南、二郎神·咏菊花二阕云“此类皆忠厚缠绵,幽冷欲绝。而措语则既非温、韦,亦不类周、秦、姜、史,是仙是鬼,莫能名其境矣。”赞惜黄花慢·孤雁云:“此词悲怨而忠厚,读竟令人泣数行下。”又赞其凤凰台上忆吹箫一阕云:“其情哀,其词苦。用双字至二十馀叠,亦可谓广大神通矣。易安见之,亦当避席。”
黄燮清:“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见见闻闻,思思想想,曲曲写来,头头是道。作者不以为词,而阅者亦忘其为词。而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