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即事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八
行令宜秋猎,觐光有大宛(哈萨克陪臣杜勒特克勒等入觐即于和门宣见并赐以櫜鞬裘服俾扈行围)。
锦云披草木,祁鹿满山原。
武帐归閒憩,驿章阅喜言。
东朝真累庆,五世弄元孙(是日驿章至知得曾孙之喜仰惟皇太后庆育元孙五世含饴益徵以洽多福即驰使奏闻圣毋慈禧)。
承光殿即景有感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九
春祈蒇礼右方坛,路便承光磐以桓。
黻冕入斋因易服,栖迟据案遂传餐。
南瞻正切即闻捷(上年冬底福建台湾彰化县大里杙等庄逆民林爽文等结党倡邪会谋为不轨总督常青驻劄厦门调遣官兵剿捕水师提臣黄仕简陆路提臣任承恩各带官兵已于正月初四等日先后抵台湾节次据常青奏报黄仕简等连日用炮击杀贼众数千人馀党遁入内山已传旨令常青渡台湾督率文武员弁务期搜捕净尽不留馀孽然黄仕简等抵台湾月馀自己痛加歼戮而尚未报剿贼捷音日夜切盻),北驾非关欲问安(向年以祭杞等事自御园还宫及事蒇则回御园诣畅春园恭问慈安是以庚辰承光殿诗有每还宫禁无非事亟往园亭切问十年安之句今已不右坛礼成回园于此易服传餐而以前之事可复得能弗怆然)。
回忆十年无此事,不禁抚景暗凄酸。
寿州同治帝灵堂头门联 清 · 蔡希邠
对联 押纸韵 出处:楹联续录
莫不尊亲;如丧考妣。
寿州同治帝灵堂二门联 清 · 蔡希邠
对联 出处:楹联续录
北极痛升遐,矧兼雪惨风凄,大地山川都变色;
南中迓遗诏,刚值星回斗转,高天雨露尽留恩。
寿州同治帝灵堂正殿联 清 · 蔡希邠
对联 出处:楹联续录
十三载重整乾坤,上承两宫,下刑百辟,一德喜交孚,方幸政听从心,率土讴歌瞻凤阙;
亿兆民全安耕凿,内平诸寇,外抚四夷,金瓯资永奠,何意功成撒手,普天号泣向龙湖。
湖北尚忠学堂挽慈禧光绪联 清 · 待考
对联 押支韵 出处:南亭四话
两宫龙驭,后先一日宾天,溯我太后警跸热河,只受文宗顾命,鸿图展布,眷諟冲龄,适当逆发袅张,方殷讨伐,时复羌捻披猖,苗回踵獗,悉赖帘垂擗画,封疆竞奏肃清,亦越穆宗升遐,今大行皇上入承正统,西域番酋倡乱,由是而俄而佛而米而独而倭,外侮内讧,海航四辟,致非几冒贡,殚厥宵旰忧勤,然事势即艰,生计即蹙,毕竟远犹宸断,次第仿兴要素,渐有成功,尤幸继绪勋华,敦崇仁孝,举朝纲国纪,恪遵懿训敷施,顺德简帝心,遂得臻卅四载恭己无为之郅治;
双诰鳄惊,感召全球吁地,愧藐孤臣世践中土,累戴王室帡幪,燕息居诸,思何报称,凡在食毛离。
圣公会挽慈禧光绪联 清 · 待考
对联 出处:南亭四话
两宫哀诏齐颁,观东亚惨云,心伤曷极;
四海哭声震动,倾西欧泪雨,志有同悲。
福音堂挽慈禧光绪联 清 · 待考
对联 出处:南亭四话
哀诏遍传宣,中土臣民,应倍泣号伤故主;
约书曾普立,彼都人士,也伸诚恪祝新皇。
挽慈禧光绪联 清 · 待考
对联 出处:联语粹编附录杂钞
训政历两朝,内忧外患,仰赖慈谟,一旦仙驭升遐,何堪见六士冤魂,五臣孽魄;
上宾当十月,地坼天崩。
同悲圣主,千载史官纪实,尚赢得九年立宪,百日维新。
七月十二日壶园燕集 清 · 何绍基
押陌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三十
祝嘏盍簪宾主十,开宴壶园烂瑶席。
敬思公堂兕觥义,俨然湛露龙光客。
慈安圣母女尧舜,慈禧同心布恩泽。
睿龄天子正端拱,厝置群材如履屐。
七旬敢倚臣老迈,九叩遥瞻天咫尺。
扶藜入座不惭愧,赐酺推恩遍遐僻。
朝报连闻水潦盛,秋收又为苍黎惜。
忧虞想见两宫劳,北望觚棱动心魄。
山居即事 清末 · 翁同龢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岂是高人宅,居然竹树幽。
家贫千卷在,野阔一窗收。
山卉浓如锦,湖船静似鸥。
莫言腰脚胜,近已怯登楼。
注:山居:翁氏晚年被慈禧开缺回籍所居之瓶隐庐,在虞山西郊鹁鸽峰下,故称山居。居前可望尚湖。
钟髯歌赠钟生(钟生名颍阳,字子华,号藕华,镇平霭岭人。) 晚清 · 丘逢甲
英雄困厄竖子贵,丈夫灭尽须眉气。
钟生乃独以髯豪,况复奋髯敢论事。
少年浩歌苍梧怨,地老天荒写幽恨(生有苍梧怨,乃穆宗后崩时作。)。
掉头不住出国门,濩落故山髯尚健。
髯参不为为髯仙,沧桑转眼年复年。
金丹未成髯已戟,儿女牵挽难登天。
掀髯大笑世人惑,流传髯论极豪墨。
髯乎其善保此髯,勿与纤儿争白黑。
世间不见虬髯公,扶馀坐失无英雄。
超伦轶群有髯在,令我神往沧溟东。
题菽园看云图 晚清 · 丘逢甲
看云不作狄梁公,屈身几以牝朝终。
看云不作杜陵翁,许身稷契仍诗穷。
男儿生果抱雄志,眼光到处古人避。
我所思兮大海南,岛上看云有奇士。
丹青貌形不貌神,茫茫四海谁写真。
直取乾坤万古眼,写入一气相氲氤。
阳云出冬阴云夏,鲁马赵牛物交化。
置身云外看云中,云之君兮纷来下。
眼前所见云非云,中有看者精神存。
古今万事云变灭,嗟哉郁郁何纷纷!
不见卿云峦缦色,但见浮云蔽西北。
坐令下士怀百忧,高天无青日不白。
平生长剑空倚天,未能划断云连绵。
亦知阴霾势非久,其奈勃郁当吾前。
登高丘兮望远海,八表停云有人在。
世间难得吉祥云,望气空怜成五采。
九渊沉沉蛰者龙,云兮虽起当谁从?
雷霆收声电收影,眼见闭塞将成冬。
天地心留画图里,云生海山吸海水。
淋漓元气大九州,霖雨苍生卧龙起。
注:屈身牝朝,丘菽园曾倾资助康、梁维新保皇,排击慈禧,故云。
甲寅至日前雪夜作寄诚斋袁四公子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八卷补遗
丙戌上始亲郊,余在泲南,郊夜霜寒。时慈禧方严约圣躬,中外危疑,故诗中有云『清无鹤漏更三点,始服龙衣尺若干』。今三十年,时事遽变,孝钦毅德,经画俱虚,可为气郁,因书此为之三叹。
夜寒忽已和,时雪曜祥霙。
良辰接冬至,晏处共斋明。
郊坛旷高寒,懔懔惧宵升。
圣相总隆礼,躬躬肃精诚。
练候岂无感,神哉霈先灵。
九衢既平直,四野庆丰盈。
麦兆信有莩,荔挺伫徽馨。
余昔赋龙衣,徂年复自惊。
幸无缁尘污,归与闭柴荆(荔挺即水仙花。)。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八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辇路三朝渐就荒,那知海淀转生桑。
经年春耦斋中膳,短梦无人记毅皇(同治季年,议复圆明园,寻改修西苑,穆宗上宾乃罢。)。
花犯 其二 咏太平花。相传种出长安,慈禧太后回銮时徙植故宫 清末 · 姚华
押词韵第十一部
渺凄清,宫墙向夜,依稀柰花炯。
后庭谁省。
任泪陨铜仙,和露香定。
瑞炼散彩沉清磬。
浮光等幻影(慈禧有照作观世音像。)。
尚手掣、秦时明月,纷披生画景。
花开暗识旧风尘,相看似与诉,霾花宫井(谓珍妃以拳匪之乱死井中,相传是慈禧所杀。)。
清未晓,凉无汗、翠帘人圣。
匆匆去、太平梦短,秋信早、凋零谁唤醒。
又待访、宣和遗制,春风浇碗茗。
重庚纪事一百首(选六)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李永镇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电灯铁轨净纤尘,圣寿无疆阆苑春。
万国衣冠趋便殿,珠花玉树万枝新(慈禧皇太后六旬万寿时,大内添设小火车及电灯,以供游豫。)。
檀青引(附檀青传)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一
蒋檀青,京师人,其先越产也。善弹筝吹笛,工南北曲,文宗时乐部推第一。长安名士宴宾客,非檀青在座则不欢。初,高宗建圆明园于京师西北,园景宏丽,时海宇晏安,库帑充牣,高台深池,极游观之乐。岁以首夏幸园,冬初还宫,历仁宗、宣宗以为例。文宗时梨园尤盛,设升平署以贮乐工,内务府掌之,设南府,命乐工教内监之秀颖者习歌舞。当夫棠梨春晚,梧桐秋末,万几之暇,辄召两部奏新曲。檀青发喉,则天颜怿霁,赏赉过诸伶。文宗中叶,粤匪据金陵,捻匪扰皖豫,英法龃龉,与战不利,东南多事,海内骚然。上抑郁不乐,稍近声色,总管圆明园事务大臣文丰方宠盛,承旨遣人采江、浙美女以进,更广治台沼以居之。诸姬皆汉人,殊色,善歌舞。咸丰十年七月,英法联军犯天津,胜保与战,败绩,敌长驱入北京。时秋暑犹盛,上方与诸美人避暑福海,荡木兰之舟,歌凉风之曲。闻变,于八月八日仓猝率后妃、皇长子巡幸木兰,诏恭亲王留守京师。奸民李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三朝御府希世之物不知纪极,掠殆尽,择其尤者以奉英法军。纵火焚宫殿,火三日不息,诸美人不知所终。文丰北向再拜,投福海死之,从者郎员数人。恭亲王既议和于礼部,事定,檀青乃赴行在,明年七月,文宗皇帝崩于避暑山庄行殿,梓宫奉安,返京师。尝于暮春入园,帝所居山高水长朗吟阁、环碧亭、无边风月阁、听莺馆、无尽意轩、丽瞩轩、影湖楼,及诸美人院,赭壁参差,不可指辨,惟福海潺潺,鸟啼花落而已。恸哭出,不忍再往,从人游江南,江、淮间乱,无所业,檀青抱筝沿门卖曲为活。迄穆宗中叶,湘、淮军克金陵,平捻匪,东南定,再见中兴,而檀青贫,终不得返京师。京师方重靡靡之音,无工昆曲者,于是诸伶中亦无有知檀青姓氏者矣。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燬,祸由李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后三十馀年,而东吴杨云史年二十一,游广陵,宴客平山堂,江山春暮,花絮际天,乃命丝竹,以佐诗酒。坐上遇檀青,知余之自京师来也,清歌一声,弹筝一曲,白发哀吭,泪随声下。问所哀,为余述宫中事甚悉。言咸丰九年三月某夕,牡丹堂牡丹盛开,月出,上敕诸美人侍夜宴,置酒赏花于镂月开云之台。春寒未解,以紫貂荐地,宝炬千百,珠翠瑟瑟,靓妆如云,召演明皇沉香亭故事数折。花月之下,春光如醉,歌声遏云,不能自已。上顾诸美人嗟赏,赐伽楠牟尼、碧玉带钩各一事,西洋文锦两袭,内官引余跪花阴谢恩,春露滴云鬟,舞衣犹未脱也。由今思之,四十馀年矣,每念先皇恩,如隔世事。因叹曰,从此以往,无复此乐矣。言已欷歔,余亦愀然,时光绪乙未四月也。今岁秋,复见之青溪花舫,哀音怆怆,益老矣。尝读少陵逢李龟年诗,于流离之况,寄家国之恨,余悲檀青之与龟年同一流落也,乃为传而长歌之。丁酉冬十月识于京师。
江都三月看琼花,宝马香轮十万家。
一代兴亡天宝曲,几分春色玉钩斜。
玉钩斜畔春色去,满川烟草飞花絮。
都是寻常百姓家,欲问迷楼谁知处。
高台置酒雨溟溟,贺老弹词不忍听。
二十五弦无限恨,白头犹见蒋檀青。
雕栏风暖凝丝竹,筵上惊闻朝元曲。
其时雨脚带春潮,江南江北千山绿。
朱弦断续怨沧桑,望帝春心暗断肠。
欲说先皇先坠泪,千言万语总心伤。
坐客相看共呜咽,金徽弹罢愁难绝。
同时伤春事不同,飘零身世何堪说。
家在京师海岱门,少年往事不堪论。
旗亭旧日多名士,北海当年侍至尊。
太行北尽仙园起,灵台缥缈五云里。
年年豹尾幸离宫,百官扈从六宫徙。
万户千门鱼钥开,柳烟深浅见蓬莱。
妆楼明镜云中落,别殿笙歌画里来。
祖宗旰食勤朝政,百年文物乾坤定。
万方钟鼓与民同,九重乐事怡天听。
建康杀气下江东,百二关河战火红。
猿鹤山中啼夜月,渔樵江上哭秋风。
军书旁午入青锁,从此先皇近醇酒。
花萼楼前春昼长,芙蓉帐里清宵久。
三山清月照瑶台,夹道珠灯拥夜来。
一曲吴歌调凤琯,后庭玉树报花开。
临春结绮新承宠,玉骨轻盈珍珠重。
避面宁教妒尹邢,当筵未许怜张孔。
太液春寒召管弦,官家小宴杏花天。
昭阳宫里春如海,五鼓初传燕子笺。
鞓红照睡繁华重,绝代佳人花扶拥。
南府新声妒野狐,升平独赐龟年俸。
夜半青娥扫落花,深宫月色照羊车。
庸知铜雀春深事,留与词人赋馆娃。
当时海内勤王事,慨慷誓师有曾李。
未见江头捷骑来,忽闻海畔夷歌起。
避暑温泉夜气清,宫花露冷月华明。
惊心一曲长生殿,直是渔阳鼙鼓声。
延秋门外黄昏路,城阙生尘妃嫔去。
穆王从此不重来,马上天颜频回顾。
来朝胡骑绕宫墙,凝碧池头踞御床。
昨夜采莲新制曲,月明多处舞衣凉。
太白睒睒欃枪吐,云房水殿都凄楚。
咸阳不见阿房宫,可怜一炬成焦土。
和戎留守有贤王,八骏西行入大荒。
金粟堆空啼杜宇,苍梧云冷泣英皇。
居庸日落离宫暮,北望幽州空烟树。
初闻哀诏在沙邱,已报新君归灵武。
鼎湖龙静使人愁,福海悠悠春水流。
山蝶乱飞芳树外,野莺啼满殿西头。
梨园寂寞闭烟雨,百草千花愁无主。
汉家仙掌下民间,秦宫宝镜知何处。
玉泉山下少人行,琼岛春阴水木清。
独有渔翁斜月里,隔墙吹笛到天明。
繁华事散堪悲恸,玉辇清游忆陪从。
明年重过德功坊,梨花落尽柳如梦。
小臣掩面过宫门,犬马难忘故主恩。
檀板红牙今落魄,寻常风月最销魂。
十年血战动天地,金陵再见真王气。
南部烟花北地人,天涯那免伤心泪。
武帝旌旗满九州,湘淮诸将尽封侯。
两宫日月扶双辇,万国车书拜五洲。
独有开元伶人老,飘泊秦淮鬓霜早。
夜梦帘间唱谢恩,玉阶叩首依宫草。
糊口江淮四十年,清明寒食飞花天。
春江酒店青山路,一曲霓裳卖一钱。
君问飘零感君意,含情弹出宫中事。
乱后相逢话太平,咸丰旧恨今犹记。
怜尔依稀事两朝,千秋万岁恨迢迢。
至今烟月千门锁,天上人间两寂寥。
代某遗老挽清皇室穆宗瑜瑨二妃奉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对联 出处:江山万里楼联钞
六十载相依为命,悠悠日月数昭阳,可怜斑竹共招魂,草间尚有遗臣,欲吊湘君惟涕泪;
廿四年到处无家,历历兴亡见天宝,此后苍梧同伏腊,地下若逢先帝,寄言龙种尽平安。
百字令 排云殿清慈禧后画像 清末至民国 · 吕碧城
押词韵第四部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
翚衣耀羽。
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妩。
遮罩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输去。
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鹉。
为问此地湖山,珠庭启处,犹是尘寰否。
玉树歌残萤火黯,天子无愁有女。
避暑庄荒,采香径冷,芳艳空尘土。
西风残照,游人还赋禾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