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永阳侯刘升子服制议 南朝宋 · 荀万秋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九
南面君国,继体承家,虽则佩觿,未阙成德,君父名正,臣子不容服殇,故云「臣不殇君,子不殇父」。
推此,则知傍亲故依殇制。
东平冲王已经前议。
若升仕朝列,则为大成,故鄱阳哀王追赠太常,亲戚不降。
愚谓下殇以上,身居封爵,宜同成人。
年在无服之殇,以登官为断。
永阳国臣,自应全服,至于傍亲,宜从殇礼(《宋书·礼志》二,《通典》八十二,大明五年七月左丞荀万秋参议。)
东平冲王祔主议 南朝宋 · 徐宏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
王既无后,追赠无臣,殇服既竟,灵便合毁。
《记》曰:「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
又曰:「士大夫不得祔于诸侯,祔于祖之为士大夫者」。
案诸祔不得祔于天子,冲王则宜祔诸祖之庙为王者,应祔长沙景王(《宋书·礼志》四,孝建元年七月太学博士徐宏议,又见《通典》五十二。)
请还子嗣本属表 南朝宋 · 昭容谢氏
 出处:全宋文卷十
东平冲王休倩托荄璿极,岐嶷夙表,降年弗永,遗胤莫传。
孝武皇帝敕妾子臣子嗣出继为后,既承国祀,方奉烝荐,庶覃遐庆,式延于远。
而妾颜训养非恩,抚导乖理,情阙引进,义违负螟
世祖平日,诡申慈爱,崩背未几,真性便发,犹逼畏崇宪,少欲藏掩。
自兹以后,专纵严酷,实显布宗戚,宣灼宫闱,用伤人伦,爰恻行路。
妾天属冥至,感切实深,伏愿乾渥广临,曲垂照赐,复改命还依本属,则妾母子虽陨之辰,犹生之年(《宋书·东平王嗣传》,子嗣继东平冲王休倩,休倩母颜,性理严酷。泰始二年,子嗣所生母景宁园昭容谢上表,许之。)
奏议殇及无后庙祭 南北朝 · 有司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八
东平冲王彦稚无后,唯殇服五月
虽臣不殇君,应有主祭,而国是追赠,又无其臣,末详毁灵立庙,为当他祔(《宋书·礼志》四,孝建元年七月,有司奏,又见《通典》五十二。)
宰相谏罢讨伐请不幸奉天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四
臣某等言。伏以伐叛兴戎。
国之大事。有不得已。
然后行之。而食在兵先。
兵居谋后。馈饷必足。
经略无遗。得必胜之帅臣
有可用之劲卒。然后更度利害。
熟计始终。以是兴戎。
乃可伐叛。昨者陛下以某臣节有亏。
尝犯天怒。而易其镇守。
犹示渥恩。迁延未行。
包藏难测。圣虑潜察。
睿断勇为。爰命宰臣
使奉成算。臣等虽承严旨。
敢不深思。实乃国用方虚。
军粮难济。藩垣调发。
深恐依违。兼量于足食足兵。
二者皆所未备。况去秋寇孽犯顺。
銮辂出居。宗庙震惊。
士庶流落。尚赖皇威所被。
大憝寻平。宫阙复清。
生灵全活。今才周岁。
始得稍安。至于畿甸之间。
尚有疮痍之疾。臣等所以累因敷奏。
具写便宜。且乞明圣。
更详事理。缓谋周虑。
全体养威。必使尽叶事机。
而后重行讨伐。愚诚无惑。
睿志不移。旬月之间。
血诚备沥。事行已定。
不敢复言。昨者仰奉天颜。
密承圣旨。又欲出幸近县。
亲督戎师。仍虑寇盗奔冲。
且贵城垒坚固。特令臣等。
更共平章。祗禀宸严。
敢不倾竭。盖陛下将恐奸凶。
遽至奔轶。遂欲先居高垒。
免动惊尘。备审睿怀。
切在于此。又以为出临戎事。
促诏藩臣。督集卒徒。
以速诛剪。言于常理。
固合所宜。然臣披抉腹心。
陈其数事。一则伏思朝廷今日之事。
与建中之难不同。当时猛将如云。
谋臣如雨。国赡九年之蓄。
兵持百胜之权。德宗皇帝出幸奉天
以为长策。一旦怀光继叛。
晷刻难安。遽远宗祧。
遂奔梁汉。陛下视将帅之材。
与粟帛之积。得如当时否。
天下尽忠之力。赴难之心。
又得如当时否。以此度量。
实恐稍难。二则陛下虽处奉天之固。
不可遽弃京师。勿使奸谋。
驰于间道。直趋阙下。
大纵凶残。陛下隔在孤城。
众军各图其利。谋危救乱。
欲仗何人。三则士庶疑惧之心。
尚赖宸极安止。若使銮铃顺动。
禁掖顿空。则万姓之心。
一时何仰。况轻违庙社。
遽舍生灵。自古帝王
未尝至此。四则秋序肃杀之气。
金在西方。昨者冒此用兵。
犯阴阳大忌。今陛下以一朝之怒。
忽万乘之尊。远出皇居。
冲王气。忝为臣子。
复列宰衡。苟不尽言。
是负圣德。五则凡有天象之变。
所以儆动帝王。昨者妖星。
颇多凌犯。陛下深知戒惧。
且降德音。兼有禳祈。
欲销灾咎。而销灾之本。
全在清静无为。今则伐叛用兵。
天心不易。又欲当灾星谪见之后。
冲王气以征行。访于匹夫。
亦知不可。惟此五事。
敢不具言。今则实赖陛下英朗疏通。
且思守位。以陛下语臣二者之意。
评愚臣五事之言。裁在宸衷。
以安大事。去此就彼。
圣虑自深。辄贡直言。
难逃罪戾。臣某等无任惶越恳激之至。
雨后两明轩坐月 清 · 厉鹗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集外诗
驶雨晚来歇,月明秋夜齐。
凉冲云叶散,湿度水花低。
坐爱参差影,诗凭萧爽题。
主人留客意,看转粉廊西。
桐圭为戏。请封叔虞于唐(寘) 清 · 赵秀三
 押寘韵 出处:秋斋集卷之七功令
岐阳枝老雏凤栖,公子青珊一尺翠。
丝纶自有太史书,圭璧将无儿戏视。
邦畿千里晋最近,友于吾王爱弟赐。
先王诸弟列蒲谷,我策书之非以戏。
光垂彤管百世命,德象青茅五等位。
冲王无逸少弟幼,簪笔宫中暇日侍。
青青一叶下金井,叔曰璋乎王曰瑞。
裁来九陛植璧文,笑与群侯合瑁试。
分明老臣手中叶,揣摩初筵言动记。
明君岂作戏人语,良史能存成美意。
河边葛藟绿绵绵,康叔封年亦童稚。
椒聊山下峄阳东,虽小陶唐有虞地。
青圭白土某日月,请书宗周封建志。
连枝树封帝敦亲,汗简尊严臣了事。
今王之弟武王子,龙种叔与常人异。
唐民尚馀圣人化,不难其师负而治。
明堂添辑碧梧瑞,天阙初分析木次。
君仁臣直两不失,贺叔明朝二公至。
喜圣上仁声 清 · 崔象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凤村先生文集卷之一
冲王声教喜洋溢,有国祯祥陨自天。
奎宿南辉生大德,岁星东徙屡丰年。
三千里内寘邮化,四百年间统绪传。
草野须臾无死愿,阴崖早晚太阳圆。
绥陵迁陵挽诗 其六 清 · 李是远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沙矶集册二
冲王孝思僾羹墙,太庙追崇述旧章。
绣梓装严昭汉藻,镂金模画继明光。
宗大王挽词 其九 乙未 清 · 赵斗淳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心庵遗稿卷之二
海屋方添算,宫庭已出衣。
昊穹宁此割,岌嶪似今稀。
访落冲王恤,弥纶圣母唏。
光前宗德献,百世有瞻依。
榛苓歌 晚清 · 宋镇凤
 押阳韵 出处:思复斋集卷之一
忆昔文武全盛世,纲纪密勿张四方。
酿祸欲解维,冲王遭家亦多丧。
周公东征得罪人,四国锜戕无缺煌。
王燮忍见下堂耻,嗣子厉胡极无良。
惟宣中兴任贤能,二甫为政治化行。
宫涅耽婪醉褒娥,却忘见弑骊山傍。
呜呼东迁安忍说,爱仇无耻倒冠裳。
孔圣麟笔修春秋,其义莫大乎尊攘。
齐楚秦晋多跋扈,王风扫地泣泉稂。
我生不辰生下国,沦于伶官何伥伥。
万舞公庭受爵退,自誉自嘲实非佯。
君不见古来圣贤素其位,贫贱患难处之常。
虽然我思有悠悠,卷而怀之陟前岗。
隰苓青青山榛黄,于以采采不盈箱。
尽日陟降歌舞咽,美人不见西云茫。
总为西云能蔽日,搔首伫蹰泪滂滂。
已而已矣天实为,永矢赋此考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