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苏武 其五 西汉 · 李陵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八
陵自有识以来,士之立操,未有如子卿者也(《文选》张华《答何邵诗》注,又繁钦《与魏文帝笺》注。)
离事第十一 其十五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汉之三主,内置黄门工介(《文选·长微赋》注,繁休伯《与魏文帝笺》注)
离事第十一 其十九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惟人心之所独晓,父不能以禅子,兄不能以教弟也(《文选·魏文帝典论·论文》注)
七略 其三十八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一
魏公子信陵君(《白帖》五十五)
战城南 汉 · 两汉乐府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
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
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
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
驽马裴回鸣。梁筑室。
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莫不夜归(○《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六。《文选》补遗三十四。风雅翼。选诗补遗下。广《文选》十二。《诗纪》五。○逯案。梁筑室句不辞。上梁字乃衍文。以字虚声。原文当作筑室河南梁河北河。今作河。假借字耳。《汉书》卫青传。遂定河南地。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苻离云云。魏文帝典论。孝武征元以迄征和。征匈奴四十馀举。逾广漠。绝梓领。封狼居。禅姑幕。梁北河云云。皆言定河南梁北河事。当梁汉人习语。如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梁孙原云云。是其比。汉取河南。置朔方郡。故筑室以为屯戍。并以讨胡。遂有梁北河之事。此歌筑室河南梁河北。即指此乎。又思子良臣。子乃哉之假借字。与下圣人出美人子之子同例。)
长歌行 汉 · 两汉乐府
乐府合岧岧山上亭通为一首。《诗纪》分为二首。注云。乐府通作一首。严沧浪云。苕苕山上亭以下。其义不同。当别为一首也。《诗纪》又于岧岧山上亭以下跋云。《类聚》载魏文帝明津诗与此大同而逸其半。○逯案。乐府古辞。多杂他人诗歌。今仍从乐府作一首。另将岧岧山上亭以下列入魏文帝集。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导我上太华,揽获赤幢。
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
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
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岧岧山上亭,皎皎云间星。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
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
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
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乐府诗集》三十。广《文选》十二。《诗纪》六。《类聚》八十一作古诗。引长、箱、强、长四韵。《御览》九百八十四作乐府歌。引长、疆、箱、强、长五韵。《文选》二十四秀才入军诗注作古诗。引音一韵。)
国三老袁良永建六年二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八
君讳良,字厚卿陈国(乐人)也。
厥先舜苗,世为封君。
周之兴,虞阏父陶正,嗣满为陈侯
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并姓曰袁,鲁公四年为大夫,哀十一年,颇作司徒
其末或适齐楚,而袁生
□独留陈。
当秦之乱,隐居河洛。
高祖破项,实从其册,天下既定,还宅扶乐
孝武征和三年,生曾孙干,斩贼公先勇拜黄门郎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
后锡金紫,仙修城之𨝷,干薨,子经嗣。
经薨,子山嗣,傅国三世,至圭荣而断,君即山之支孙,缵神明之洪族,资天德之清则,惇综《易》、《诗》,而说礼乐,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震徐方
谢病归家,孝顺初政,咨□□白。
三府举君,徵拜议郎符节令
时元子光,博平
中子腾,尚书郎
少子璋,谒者
诏书壁□□可父事。
群司以君父子俱列三台,夫人结发,上为三老,使者□节安车亲□几杖之尊,袒割之养,君实飨之。
后拜梁相。
帝御九龙殿引君对觌,与酒饭,赐饮晏。
册曰:顷者连遇运害,灾条备至,阴阳不和,寒暑不节。
孔子制义,承奉则有兴盛之福,慢期即致来咎之变,朕以妙身,袭裘继业,二九之戎,今直其际。
图记占□恒在藩国。
自先帝至德,犹有七国之谋,盖治世者不讳其难。
朕追寤社稷之重,恐有交会诸国王侯,开导以骄满之渐,令奸邪因缘生慝,相以显选,简练内升。
昔掌苻竟,惠抚我民,故连拔授不问勋次,典郡职重,亲执经纬,隐括在手。
往者王尊发纵于平阳清约藩辅,其节衎然。
忠臣之义,有献善(去)否,其加精微,测切防绝,朕疚心以戎,今特赐钱十万,杂缯卅匹,壬(王字)具剑、佩书刀、绣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
往悉乃心,勉崇协同,便宜数上。
君子曰:优,贤之宠,于斯盛矣。
审县治郡,无民不思,载八十五,久病致仕,永建六年二月戊辰卒。
居网室庐,殡亏假馆,昔行父平仲,小国之卿,其俭猷称,况汉大夫,父子同升,而而环堵,不遭正明实录之时,使前哲孤名,而君独立。
于是厥孙卫尉司徒掾弘□乃刊石作铭。
其辞曰:
飞清德,纷其厉。
跨高山,铺云际。
作帝父,振沙濊。
登华龙,眺天坐。
酌不挥,凯以迈。
民被泽,邦畿乂。
大本德,曜其碣。
□煌煌,数万世(《隶释》六)
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建和二年十一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八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
泽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其泽南隆。
方所达,益域为充。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
道由子午,出郩入秦。
建定帝位,以叹诋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
更随围谷,复通堂光。
凡此四道,垓鬲尤艰。
至于永平,其有四年。
诏书开余,凿通石门
中遭元二,西夷虐残,桥梁断绝,子午复修。
上则县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庼写输渊。
平阿源泥,常荫鲜晏,水石相距,利磨确磐,临危枪𥓘,履尾心寒,空舆轻骑,滞碍弗前。
恶虫敝死兽,蛇蛭毒蟃,未秋截霜,稼苗夭残。
终年水登,匮喂之患,卑者楚恶,尊者弗安。
愁苦之叹,焉可具言。
于是明知故司隶校尉楗为武阳杨君,厥字孟文,深执忠伉,数上奏请。
有司议驳,君遂执争。
百辽咸从,帝用是听。
废子由斯,得其度经。
功饬尔要,敞而晏平。
清凉调和,烝□民乂宁。
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太守楗为武阳王升字稚纪,涉历山道,推序本原。
嘉群明右,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勋。
其辞曰:
君德明明,焫焕弥光。
刺过拾遗,厉清八荒。
奉魁承杓,绥亿衙强。
宣圣日,贬若霜。
无偏荡荡,真雅以方。
宁静烝庶,政与乾通。
辅主匡君,修礼有常。
威晓地理,知世纪纲。
言必忠义,匪石章。
恢弦大节,谠而益明。
揆往卓今,谋合朝情。
醳艰自安,有勋有荣。
龙门,君其继纵。
上顺什(斗字)极,下答坤皇。
自南自北,四海攸通。
君子安乐,庶士悦雍。
商人咸熙,农夫永同。
春秋记异,今而纪功。
垂流亿载,世世叹诵。
序曰:明哉仁知,豫识难易。
原度天道,安危所归。
勤勤竭诚,荣名休丽
五官掾南郑赵邵字季南,属褒中晁汉疆字产伯,书佐西成辅字文宝主。
王府君闵谷道□难,分置六部道桥,特遣行丞事西成辅服字显公、都督南郑魏整字伯玉、后遣赵诵字公梁,案察中察中曹卓行作石,积万世之基,或解决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
伯玉即曰从署行丞事,守安阳(《隶释》四。)
北军中侯郭仲奇碑建宁五年三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二
君讳□字仲奇,元城君之第四子。
其先盖周之胄绪,虞郭建国,享土受胙,政衰道失,晋克其邦。
遭嬴项之际,高祖初起,运天符命,斥秦擿楚,遂定汉基。
枝叶云布,列于国郡,或颍川冯翊,公卿校尉将相州郡,令问休贵,自东郡卫国,家乎河内,彼亦世载德,以臻于君。
君惠兄竹邑侯相,次尚书侍郎,次济北相。
顺弟临沂长,次徐州刺史,次中山相,次雒阳
咸以孝廉,公府茂选,贞亮皦白,翼翼瑛彦,配周之八,为国桢干。
君幼有岐嶷天然之资,长有明肃弘雅之操,刚毅多略,有山甫之踪,沈懿敦笃,为万夫之望。
□为郡五官掾功曹司隶中都官从事,虎视耽耽,鹰偫电击,贵戚肃承,莫不畏惮。
三辟将军府,徵书粲粲,贞亮直方。
謇謇衎衎,忠信可结。
义然后谏举,廉比阳长。
五教加仁,施于惠康。
焉于之武,以抑于强。
改邑移风,遗爱不忘。
闻兄疾病,率尔逝将。
衮职有阙,赖君□匡。
辟司徒,拜军中侯,当授□城,万里膺扬,念妨弟路,逊位恬荣。
之术,谦守足之让。
禄有不究,命有短长。
□临孔明,残陨贞良。
卒被氛气,掩忽徂亡。
年六十有六,建宁四年九月丙子卒。
五年三□□□□孝孤忉乎,悲𢝆剥裂。
行路泣血,辟踊伤绝。
凡百君子,靡不哀恻。
丧国之镇,朝失模式。
□□奂乎,位未副德。
刊石甄表,以昭罔极。
其辞曰:
铄明德,穆郭君。
外忠洁,内资亲。
烈桓桓,焕有文。
所临□□□风。
崇和陆。
垂以仁。
赫斯发,威若神。
动规矩,礼义遵。
徽纵显,功加民。
感兄疾,电捐官。
妙□□□海闻。
矣清,寡匹伦。
爵不副,命乖分。
(歔欷),惜增叹。
孝流涕,痛伤肝。
魂灵饰,号有荣
□□□□永存。
勒金石,示后昆(《隶释》九)
寡妇赋(案:寡妇者,阮元瑜之妻。见魏文帝《寡妇赋序》言「命王粲等并作之」,此篇盖亦当时应教者。) 东汉 · 丁仪妻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六
惟女子之有行,固历代之彝伦。
辞父母而言归,奉君子之清尘。
如悬萝之附,似浮萍之托津。
恐施厚而德薄,若履冰而临渊。
何性命之不造,遭世路之险迍。
荣华晔其始茂,所恃奄其徂泯。
静闭门以却埽,魂孤茕以穷居。
刷朱扉以白垩,易玄帐以素帱。
舍惨悴其何诉,抱弱子以自尉顾颜貌之《并色》》。
对左右而掩涕。
时翳翳以稍阴,日亹亹以西坠。
鸟凌虚以徘徊,□□□□□□。
鸡敛翼以登慰。
雀分散以群逝,还空床以下帏。
拂衾褥以安寐,气愤薄而交萦。
抱素枕而歔欷,想逝者之有凭。
因宵夜之仿佛,痛存亡之异路。
终窈漠而不至,时荏苒而不留。
将迁灵以大行,驾龙轜于门侧,设祖祭于前廊。
□□□□□□,旐缤纷以飞扬。
彼生离其犹难,矧永绝而不伤?
□□□□□□,迸流进以淋浪。
自衔恤而在疚,履春冬之四节。
风萧萧而增劲,寒凛凛而弥切。
凄凄而夜降,水溓溓而晨结。
雪翩翩以交零,□□□□□□□。
瞻灵宇之空虚,悲屏幌之徒设。
仰皇天而叹息,肠一日而九结。
神爽缅其日永,岁功忽其已成。
惟人生于世上,若驰骥之过棂。
计先后其何几,亦同归乎幽冥。
贱妾茕茕,顾影为俦。
魏王南征疏 东汉 · 霍性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臣闻文王之事,是时天下括囊无咎。
凡百君子,莫肯用讯。
大王体则乾坤,广开四聪,使贤愚各建所规,伏惟先王功无与比,而今能言之类,不称为德。
故圣人曰:「得百姓之欢心」。
兵书曰:「战危事也」。
是以六国力战,强秦承弊,幽王不争,周道用兴。
愚谓大王且当委重本朝而守其雌,抗威虎卧,功业可成。
而今创基,便复起兵,兵者凶器,必有凶扰,扰则思乱,乱出不意。
臣谓此危,危于累卵。
夏启隐神三年,《易》有「不远而复」,《论》有「不惮改」。
诚愿大王揆古察今,深谋远虑,与三事大夫算其长短。
臣沐浴先王之遇,又初改政,复重任,虽知言触龙鳞,阿谀近福,窃感所诵,危而不持(《魏志·文帝纪》注引《魏略》)
苦寒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乐府解题曰:晋乐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蹄。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类聚》作悲。乐府云。右一曲本辞。○《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三作魏文帝作。《诗纪》十一。又《文选》二十六迎大驾诗注引一句。二十七王明君词注引饥一韵。《类聚》四十一作魏文帝诗。引巍、摧、悲、霏、糜、悲六韵。《初学记》二十六引饥、糜二韵。《白帖》三引首句及摧一韵。○逯案。《诗纪》不载后篇。今据乐府补入。)
善哉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六解。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诗纪》同。○《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六。《诗纪》十一。又《文选》二十五颜延之夏夜呈从兄诗注作魏文帝善哉行。引叙一韵。○逯案。操父嵩。因避董卓乱。赴琅邪。为陶谦所杀。其时在中平六年以后。而操已三十五六岁。不应有夙贱罹孤苦自以思所怙之句。疑此非孟德之诗。《宋书》盖传写有误。)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枭其二子。
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荆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
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
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胡亥之杀蒙恬也,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
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何者?
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
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
奉国威灵,仗钺征伐,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魏志·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
太子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
子文: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止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御览》二百四十一引《魏武》。案:鄂陵侯字子文。)
曹洪魏文帝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文选卷四十一
十一月五日白:前初破贼,情奓意奢,说事颇过其实。
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亦欲令陈琳作报。
顷多事,不能得为。
念欲远以为欢,故自竭老夫之思。
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
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
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
而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细网,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
虽云王者之师。
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
故唐虞之世,蛮夷猾夏;
周宣之盛,亦雠大邦。
诗书叹载,言其难也。
斯皆凭阻恃远,故使其然。
是以察兹地势,谓为中才处之,殆难仓卒。
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
是夏殷所以丧,苗扈所以毙;
我之所以克,彼之所以败也。
不然,商周何以不敌哉!
昔鬼方聋昧,崇虎谗凶,殷辛暴虐,三者皆下科也。
高宗有三年之征,文王有退脩之军,盟津有再驾之役,然后殪戎胜殷,有此武功。
焉有星流景集,飙夺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
由此观之,彼固不逮下愚,则中才之守,不然明矣。
在中才则谓不然,而来示乃以为彼之恶稔,虽有孙田墨氂,犹无所救,窃又疑焉。
何者?
古之用兵,敌国虽乱,尚有贤人,则不伐也。
是故三仁未去,武王还师;
宫奇在虞,晋不加戎;
季梁犹在,强楚挫谋。
暨至众贤奔绌,三国为墟。
明其无道有人,犹可救也。
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折箸为械,坚不可入。
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焉肯土崩鱼烂哉!
设令守无巧拙,皆可攀附,则公输已陵宋城乐毅已拔即墨矣。
墨翟之术何称?
田单之智何贵?
老夫不敏,未之前闻。
盖闻过高唐者,效王豹之讴;
游睢涣者,学藻缋之䌽。
间自入益部,仰司马杨王遗风,有子胜斐然之志,故颇奋文辞,异于他日。
怪乃轻其家丘,谓为倩人,是何言欤?
夫绿骥垂耳于林坰。
鸿雀戢翼于污池,亵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厩之下乘也。
及整兰筋,挥劲翮,陵厉清浮,顾盼千里,岂可谓其借翰于晨风,假足于六驳哉!
恐犹未信丘言,必大噱也。
白。
魏文帝 东汉末 · 繁钦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三、文选卷四十
正月八日壬寅,领主簿繁钦,死罪死罪。
近屡奉笺,不足自宣。
顷诸鼓吹,广求异妓,时都尉薛访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啭引声,与笳同音
白上呈见,果如其言。
即日故,乃知天壤之所生,诚有自然之妙物也。
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声悲旧笳,曲美常均。
及与黄门鼓吹温胡,迭唱迭和,喉所发音,无不响应,曲折沈浮,寻变入节。
自初呈试,中间二旬,胡欲慠其所不知,尚之以一曲,巧竭意匮,既已不能。
而此孺子遗声抑扬,不可胜穷,优游转化,馀弄未尽;
暨其清激悲吟,杂以怨慕,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悽入肝脾,哀感顽艳
是时日在西隅,凉风拂衽,背山临溪,流泉东逝。
同坐仰叹,观者俯听,莫不泫泣殒涕,悲怀慷慨。
自左𩥄史妠,謇姐名倡,能识以来,耳目所见,佥曰诡异,未之闻也。
窃惟圣体,兼爱好奇
是以因笺,先白委曲。
伏想御闻,必含馀欢。
冀事速讫,旋侍光尘,寓目阶庭,与听斯调,宴喜之乐,盖亦无量。
死罪死罪。
昌言下(此下篇名并缺) 其二十八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魏王所集方士名:上党王真陇西封君达、甘陵甘始鲁女生谯国华佗元化东郭延年、唐霅、冷寿乐、河南卜式、张貂、蓟子训汝南费长房、鲜奴辜、魏国军吏河南圣卿阳城郤俭字孟节庐江左慈字元放
右十六人,魏文帝东阿王仲长统所说(《博物志》五。)
《典论》谕又云:「王仲(当作「东阿王仲长统云」。)甘始左元放东郭延年、行容成御妇人法,并为丞相所录,间行其术,亦得其验。
降就道士刘景受云母九子元方,年三百岁,莫知所在。
武帝恒御此药,亦云有验。
刘德淮南王狱,得《枕中鸿宝秘书》,及子向咸共奇之,信白之道可,谓神仙之道可致,卒亦无验乃以怀惧罪也(「博物志」五。案此二条出《典论》,又与子建相乱,非皆《昌言》原文,故附戴焉。自𠻳舌下泉」以下,当同在一篇。)」。
公爵为魏王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古帝王,诏虽号称相变,爵等不同,至乎褒崇元勋,建立功德,光启氏姓,延于子孙,庶姓之与亲,岂有殊焉。
昔我圣祖受命,创业肇基,造我区夏,鉴古今之制,通爵等之差,尽封山川,以立藩屏,使异姓亲戚,并列土地,据国而王,所以保乂天命之天命,安固万嗣。
历世承平,臣主无事。
世祖中兴,而时有难易,是以旷年数百,无异姓诸侯王之位。
朕以不德,继序弘业,遭率土分崩,群凶纵毒,自西徂东,辛苦卑约
当此之际,唯恐溺入于难,以羞先帝之圣德。
赖皇天之灵,俾君秉义奋身,震迅神武,捍朕于艰难,获保宗庙,华夏遗民,含气之伦,莫不蒙焉。
君勤过稷、禹,忠侔,而掩之以谦让,守之以弥恭,是以往者初开魏国,锡君土宇,惧君之违命之事虑君之固辞,故且怀志屈意,封君为上公,欲以钦顺高义,须俟勋绩。
韩遂宋建,南结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君复命将,龙骧虎奋,枭其元首,屠其窟栖。
暨至西征,阳平之役,亲擐甲胄,深入险阻,芟夷蝥贼,殄其凶丑,荡定西陲,悬旌万里,声教远振,宁我区夏。
盖唐、虞之盛,三后树功,文、武之兴,作辅,二祖成业,英豪佐命。
夫以圣哲之君,事为己任,犹锡土班瑞,以报功臣,岂有如朕寡德,仗君以济,而赏典不丰,将何以答神祇慰万民哉!
今进君爵为魏王,使使持节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
君其正王位,以丞相冀州如故。
其上魏公玺绶符策。
敬服朕命,简恤尔众,克绥庶绩,以扬我祖宗之休命(《魏志·武帝纪》注引《献帝传》)
孙权曹休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建兴六年十一月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八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勿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失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巨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伯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虚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此表《集》所无,出张俨《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