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忠孝吟 清 · 成晚徵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秋潭先生文集卷之一
逄干自是行臣职,曾闵惟能服子勤。
只为世衰臣子薄,强名忠孝美诸君。
谢岭伯侄稚晦(显命)送绯衣资 清 · 赵裕寿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三
诸兄名德慨无年,稚弟凭谁到皓颠。
仲氏为依丘嫂悴,慈亲所托贲公怜。
家筵巷北皆携酒,朝服山南远送钱。
情事似君宜羡此,贺吾儿札览悽然。
追和稚晦废诗之诗 清 · 赵裕寿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六
莫问先生欲废诗,吾穷政坐此诗为。
卮言不出由中竭,敢以无言拟仲尼。
岁之朝。陶湖,稚晦。除夕作沓至。皆悼亡哭弟之馀哀也。此亦悲之。又作一长歌 清 · 赵裕寿
押支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五
昨夜元美重成悼敬篇,今朝圣俞又出哭内诗。
如何儿女竞欢夕,却是老子兴哀时。
熙兮新春忽作秋,两幅有泪痕淋漓。
陶诗览之已悽然,何况晦作同吾悲。
向哭阿龟自谓尽吾情,比此未足为哀辞。
吾门穷者尔我耳,尔以材故先摧芝。
白须泪滴亦穷相,老樗尚在真支离。
呜呼哭少未已又哭殇,太平之世宁有斯。
凄凉同巷二相府,夺去尽是猉獜儿。
今悲未暇尔曹悲,我叔君兄先吊之。
噫新年歌颂是尔职,又何烦陈人退笔覼缕为。
且置此哀勿复道,君思庙谟吾治词。
反稚晦赠师润诗意赠之 清 · 赵裕寿
出处:后溪集卷之六
师襄子不教夫子琴,只是周伶击磬襄。
润也不解琴,何由造单父少宰之琴堂。
少学操缦晚治诗,所不盲者唯其心。
琴堂老人旧乐正,君与红妆弟子相率为知音。
酒阑诗成张籍体,神游弦写文王声。
故于闻韶花月席,不可一日无此盲。
君不见左氏之传太史史,总是自悼其身文。
岂如君之琴诗无此感愤意,视盲还如月值云。
呜呼稚晦之诗太悲凉,吾今赠此广君千愁肠。
南风 其一 清 · 李万敷
押真韵 出处:息山先生续集卷之一
古者有采诗之官。王巡狩。陈诗以观其风。察其俗。知得失焉。春秋之末。孔子取古诗三千。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三百馀篇。皆弦歌之。盖其出于闾巷者。谓之风。出于公卿大夫者。谓之雅。用于宗庙郊社者。谓之颂。而其义则有比赋兴焉。诗者。人心之感于物。而动诸形。咨嗟咏叹。感有邪正。言有善恶。可法可戒。故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皆所以为教也。离骚为诗之一变。五言诗为再变。而朱子犹取其怪神怨怼激发之辞。既定著楚辞辑注。又欲取汉魏以来古诗。以附楚辞之后焉。朱子之意。其必有所在也。噫。维我东之有岭南。以地埶观之。犹中国之巴汉关中。隔以崤函。而带以江汉。以民物风谣。礼乐教化言之。亦犹中国之邹鲁。圣贤继开。先王遗风馀教犹在者。此即我祖宗三百年培养深厚。作一国之根本。弘儒硕辅忠孝贞烈名行之人。代不乏者也。老人遂述古今沿革。山川阻隘形胜。物产道里与夫人物习俗。政理得失。祯祥灾异可鉴于后者。得数十馀篇。窃有附于贡诗之遗意。故曰南风。体裁凡鄙。辞理俚野。虽不足称。然吾党之士。或有取而讽咏之。则亦可以考古徵今。奋发自新。追先民之遗轨。若其用此。察古今之变。敦教化之源。以复其善俗。而为国家深根固本之计。又只在方伯牧守之取舍而已。愚何敢责必也。
东土九域初,君长始桓因(上古东土始有桓因。桓因后有神市,檀君。)。
檀世终娄蛙(檀君之后。有解夫娄。夫娄之后。有金蛙。金蛙子朱蒙。朱蒙子温祚。为句丽百济祖。),旧鲜戴殷仁(武王既平殷乱。箕子不臣。乃去之朝鲜。武王因封之。檀君之世。自唐尧二十五年。历虞,夏至商武丁八年。是为檀君朝鲜。箕子之后。是为箕子朝鲜。)。
满土建革威,不曾渐南垠(卫满据朝鲜旧地。至子右渠。汉武帝平右渠。置乐浪临芚玄菟真蕃四郡。孝昭时。更置平州东府二都。督府。权阳村并南北分四郡二府。而韩久庵以为四郡二府。自辽东及于汉北。汉以南。未尝浑入。其言有据。)。
并立三部韩(有马,弁,辰三韩。君长不可考。),辰聚亡隶秦(辰韩。本秦亡人来居。故亦曰秦韩。)。
洪荒史阙文,惜哉难悉陈。
九月二十八日。赵君锡宅小集。君锡弟稚晦(显命)新擢第。同年两宋先达圣宾(寅明),云举(翼长)及李先达(重观)国宾并至。席上走笔。是日。即进宴日也 清 · 赵泰亿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谦斋集卷之十五
高门积庆未渠央,又见新恩属小郎。
一榜英才联四杰,九秋风物过重阳。
笙歌且可娱佳客,钟鼓方当祝圣王。
忍想湖南欢乐地,桂花双影耀萱堂。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一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新莺送语燕衔泥,一雨空庭杂草齐。
巷僻门无丹毂过,斋深檐有白云栖。
诗书旧业凭冠子,衣食生涯付织妻。
只得养痾高枕卧,手中看字眼花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二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莫思抟海学蟠泥,天地中间物不齐。
即此墙东聊隐蛰,未须岩穴去冥栖。
时危菜粝安忧母,身病簪缨息企妻。
可笑世人皆擿埴,一生名利醉魂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三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天球大贝或沙泥,名字还嫌某某齐。
与世相忘非遁迹,无人来过自孤栖。
弹琴莞尔知音弟,对食欣然举案妻。
咫尺三清时独往,壑云溪树小蹊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四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花开次第落成泥,竹出居然与槛齐。
今世閒情谁大隐,四时佳兴此幽栖。
啼禽近枕回眠我,朗月临窗漉酒妻。
有路门前宁易踏,古人曾已戒阳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五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蓬心老去絮黏泥,时事忧端北岳齐。
尼父昔曾浮海志,谢公今且近山栖。
二三追逐辞高友,千百艰难任瘦妻。
栗里有田归可作,杏洲烟树望中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六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宜我今时贱弃泥,半生工瑟不求齐。
冬裘夏葛安微分,种菊培松守旧栖。
老屋数间容寡妹,太仓三斗慰贫妻。
閒中癖习存诗律,妙处年来破六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七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洗却尘襟万斛泥,十年方册闯修齐。
吾儒理贵玄微察,彼佛心唯寂灭栖。
向上工夫难慎独,匡君事业自刑妻。
堪嗟异说人多惑,端的濂闽路不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八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万事浮名鸿踏泥,昔贤高躅见思齐。
身今落拓尘中老,意在藏修物外栖。
闭户已能麾俗客,寻师何必恋寒妻。
读书如未穷斯理,行己平生触处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九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龟拆田畦几日泥,三农悯旱八方齐。
传闻旧粟官仓罄,难见馀粮野亩栖。
国事当今忧圣主,家贫从古赖贤妻。
本无甔石蜗庐客,连岁灾荒活计迷。
宋督邮圣宾(寅明)。与赵稚晦(显命)。抽东淮韵各赋十首。过余诵一通。听之才致藻思可畏。遂步其韵。是日五月十三也 其十 清 · 金时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东圃集卷之三
睡起林间滑滑泥,小阶双卉午阴齐。
青云拥盖皆时辈,白日垂帘是我栖。
高卧谁云名下士,无成可愧室中妻。
千愁涤荡惟须酒,烂漫题诗在竹迷(晋书。五月十三竹迷。)。
道峰书院。奉呈岭伯丰原赵公(显命)行轩 其一 清 · 黄宅厚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华谷集卷之一
居然苏病暍,流水听潺湲。
为作峤南别,仍成意外闲。
尘沙方畏日,松石且怡颜。
赏心与离恨,竟夕不知还。
道峰书院。奉呈岭伯丰原赵公(显命)行轩 其二 清 · 黄宅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华谷集卷之一
九重宵旰轸南顾,方面分忧仗荩臣。
别恨不堪乱离后,王程又是歊炎辰。
银台听漏贤劳久,玉节观风宠渥新。
慕老有书曾化俗,急须刊布警愚民。
巡相李公(廷济)修复箕子井田。又筑箕子坛。赵内翰稚晦以近体颂之。李公出示余要和。即席步韵 清 · 吴光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药山漫稿卷之二
仁贤德化此邦流,殷礼何须向宋求。
山似冔冠罗亿数,江如白马走东头。
井源从古羞通洛,田尺于今不用周。
薇蕨首阳奚足羡,清风吹麦在西畴(第五说箕子井。第六说公用家礼古尺事。公初以周尺量田不合。遂于礼经得古尺制量之。如合符节。盖周时称古尺者必殷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