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安”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送张士安同年赴上元尉 北宋 · 宋祁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千名联唱第,一尉滞徒劳。
山入黄旗国,江浮白鹭涛。
苑葩依日晚,官树共秋高。
少赋思归恨,潘才是二毛。
请选用提转长吏官奏(知谏院时作)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包拯集》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王者之总治天下也,内则宰臣、百执事,外则按察之官、刺史、县令而已。若中外各得其人,协心以济,则陛下垂拱仰成,无为无事矣。夫转运使、提点刑狱,在乎察官吏之能否,辨狱讼之冤滥,以至生民利病,财赋出入,莫不莅焉。事权至重,责任尤剧,设非其人,则一路受敝。如州县之职不举,按察之吏又不以闻,则朝廷无繇而知,是一方之民有终无告者矣。昔汉宣帝曰:「与我共理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乎」!盖刺史、县令,耳目接于民事,政令所出,惨舒攸系。今朝廷既已轻授,又数数更易,其才者虽有育民济治之具,亦乌所施设哉,又况庸庸者乎!今粗举一二,条陈如左:窃见近日除授转运使,但理资序,不甚选择,如江西路刘纬、利州路李熙辅,皆知识庸昧,众所共知;其提点刑狱,亦未甚得人,若广西潘师旦、江东令狐挺、京西张士安、河东席平,皆素非干敏之才,又无廉洁之誉,猥当是选,宜乎不任其职。虽近例并委两制奏举,然所举之人,或才有合格,以微文不用,故不才者往往进焉,乃是诃其细而忽其大,恐非任才之意也。欲乞今后应除转运使,先望实而后资考,则所得精矣。凡举提刑,若保荐之人不协公议,即乞责其谬举,别委他官。如此,则可绝徇私之请矣。刺史、县令,前后条约,非不丁宁,其中滥进者亦众:如曹琰自通判便授润州大郡,果非理决人致死;又闻韩松知鼎州,缘本州控接蛮界,居常屯治军马,旧系武臣知州,后乞选差文资,况韩松累任以不治闻,岂可当此边任乎!欲乞今后应差知州,并令有司精覈治状,审验人才,以州郡繁简要僻,差而授之,庶几不至败事。所有奏举县令,即令流内铨选注繁剧不治之邑,是则民瘼少苏,而和气可召矣。伏望圣慈申命宰府,举而行之,则天下幸甚。
请勘阎士良奏(庆历四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许州通判、太常博士张士安奏,准敕赴蔡州制勘驻泊都监阎士良与知州陈述古互相奏论,兼准敕连陈述古状。据官员人吏僧尼等首,阎士良强买骡马牛羊,及乞取钱物,共七十五状;并据士良论述古私役兵士,恣横不公事。其出榜召到陈首阎士良八十七状,不敢一例根勘,已送本州及申奏者。窃缘阎士良、陈述古互论不法事件至多,所出榜召到陈首阎士良八十七状,亦合画时行遣,不合却送本州,显属避事。欲乞特降指挥,令本勘官将所召到陈首士良八十七状,疾速理勘,一就结案。兼访闻一行干连人数不少,炎酷方炽,缧系颇久,罪非本犯,情实可悯。且干连人等,应系照證,各有归著。如该杖罪已下之人,亦乞令本处一面先次决遣疏放,盛暑之际,免淹刑禁。
重建商王庙大殿之记(绍圣四年六月) 北宋 · □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
夫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故非特爱戴于一时,而成千古之淳风;非特安保于一代,而为万世之钦崇也。道备广而无外,德施久而无泯。历代数多,继世幽远,真贤圣之君,安能至于是哉。有覃怀郡沁阳之东鄙,据大河有陵,陵上起于严祠,其来旧矣,故号曰商王神也。其王之始也,封宋之盛美,遂致隆平。故上则应于天心,下则应于民望。至于昆虫草木,无不被泽。其陵之左有疃,名曰南陵。陵之右有疃,名曰商村。东有孟津之口,名曰宋家渡;西北连沁阳之地,号曰万岁乡。故知王者之迹,因以名云。其神之福也,应□于民心,四时序,五谷丰,风雨节,寒暑时。昔于庆历八载,黄沁大溢,洪波倒岸,摧至陵下。居民忧被怀山之虞,负□□腹之苦,四方□□□□期来集,躬伸虔恳,祷于神者。回见危岸之际,流火交光,灼然拒敌,其水□□复故。则知神之所赐,□□□不轻而□□□□□□可谓不忧而欢矣。自庆历逮今,凡五十馀岁,□笾弗绝,内外安息,远者近者,莫不赖焉。绍圣纪号四年,继有居人都□□□主王昱、王思等,纲领众人,乐崇新制。信言既发,群心协从。谓前宇之隘,则益之以广;谓材故之朽,则革之以新。复见殿宇岑巍,□□翼舒。檐飞碧瓦,欲敞秋光;江亘飞梁,如吞暮雨。神仪有赫,绘事无遗。所谓王君之图始,众人之乐成也。迄于我圣朝,光宅函夏,治崇尧舜,奄有八纮,威加四海,以礼齐民,脩仁来远。庙貌致严,岂敢有遗?垂于礼经,载于祀典。考其□则无滥享之仪,穷其本则乏虚受之议。功既告成,居人纪辞为请。友熟其事迹,不获多让,聊书琬琰,用谨岁月云尔。大宋绍圣四年岁次丁丑六月癸未朔初九日辛卯志。□怀州武陟县万岁乡拓王管拓王村都维那主王昱,男王弁、王全、王谨、王顺、王庆。南陵村副维那王立,男王思、王密,孙□□、王朋。□主王贵、宋备、王永锡、张士安、张昌、王简、王钦、牛宗庆、王通、王海、董斌。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一○六三。
有宋进士尹君墓志铭(大观元年九月) 宋 · 尹焞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 创作地点: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
君讳楫,字济川,姓尹氏,赠工部侍郎讳文中之曾孙,尚书比部员外郎讳仲舒之孙,进士讳渭之子。少业儒,举进士不中。年二十四丁父忧,遂不复为进取计。治生奉母,能循家法,处里闬未尝妄交,宗族不以亲疏为閒,一一以尽恩意。崇宁丙戌二月庚寅,母张夫人弃养,以哀毁浸淫成疾。越明年,实大观元年七月九日卒,享年四十九。卒之前五日,呼诸子诫饬曰:「汝等事母敬顺,兄弟愉怡,我死,不忘吾言足矣」。焞适视疾,至卧内问起居状,语焞曰:「死生有命,无足道者。然我得罪天地,丧吾母,未克襄事,其将奈何」。悲恨填臆,泣数行下。焞立侧不忍视。噫,其可哀也已!初娶张氏,左中散大夫仲容之女;再娶王氏,殿中丞绶之女。子男四人,黯、焘、点、黝,女一人。孙女一人,尚幼。黯等卜以其年九月庚寅,葬河南府寿安县连理乡任范里先茔之侧,夫人张氏祔。焞,君之从侄也,不幸生五岁而孤,与叔父居处相邻,无旬浃不见颜色。年浸长,叔父事无钜细,必以见谋。今葬矣,不志其墓,曷纾余悲?故不敢以鄙陋辞,泣而为铭。铭曰:
不妄交游,足以见君之行。临终之言,足以观君之志。呜呼,吾叔父其已矣夫!侄焞撰并书。刊者张士□(《东都冢墓遗文》。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六四六六,乾隆《河南府志》卷九一,乾隆《新安县志》卷一三,光绪《宜阳县志》卷一五。)。
按:焞撰《尹夫人陈氏墓志》作「刊者张士安」,此处所阙当即「安」字。
游钟山 元末明初 · 梁寅
至正己丑春清明前二日重游钟山从行者友生金陵张复先奉先高昌拜特穆尔金陵喻询张士安及子岷始由寺后观宝公塔憩崇禧小苑登惟秀亭望大江台城久之历拥翠亭饮八功德泉既而小酌松下分韵赋诗用又得浮生半日閒为韵而以长少为次予赋又字十韵为之倡
钟山旧游经十载,佳辰今喜登临又。
清明况与数友同,春浓更觉诸峰秀。
绀殿觚棱隐玄雾,閟宫幡幢昏白昼。
古松尚讶龙屈蟠,怪石还疑鹿逗遛。
偶逐樵人茧足趋,惊逢老僧雪眉覆。
郁郁天花百和香,泠泠风篁七弦奏。
东崖西崖绚金碧,前林后林开锦绣。
扪萝或如啼猿抱,下坂急若流星走。
少年兼戒垂堂险,素心默借神灵佑。
名山共阅太史书,思傍精庐卜云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