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经筵读正说终篇恭进谢恩感遇诗(淳熙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宋 · 史浩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帝祚隆三叶,仁风被九垠。
泥金封禅后,汗简典坟新。
祖训敷皇极,奎星耀紫宸。
儒家尊首志(自注:国史《艺文志》儒家以太宗皇帝《大明政化》十卷,真宗皇帝《正说》十卷为首。),文论歉前尘(自注:臣恭览御制《正说》后序有魏文之论聊以同时之语。昔魏文为《典论》二十篇,《文选》载论文一篇,圣作渊典,魏文岂能彷佛道泰千龄会,时和万物春。)。
好生兵遂偃,崇俭俗还淳。
传宝参河洛,重光待圣神。
求讲深䌷绎,退访极咨询。
治绍尧稽古,欢谐舜事亲。
披编兹有获,彻卷岂辞频。
锡予恩波浃,荣华宴俎陈。
奏诗无杰句,拜手愧名臣(自注:仁宗皇帝朝故相晏殊有《读正说彻篇赐宴诗》。臣谨按:殊实仁宗皇帝东宫旧臣,与臣遭际事适相类。)。
句 其二 宋 · 吴琚
押东韵
春归百卉今无几,独立清微殿阁风(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后苑安榴盛开,光皇以广团扇自题圣作二句曰:“细叠轻绡色倍浓,晚霞犹在绿阴中。”命琚足之。琚再拜,援笔即书云云。)。
吏曹判书文节申公神道碑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七
盖当正德己卯。乃我中宗大王在宥之十四年也。图惟至理。蕲措世于三代之盛。而静庵赵先生以正学倡。营道同方之士。毕集扬廷。申文节公其一也。公讳鋿。字大用。平山人。鼻祖崇谦。佐丽祖创业。终以身脱主危。丽祖追封太师开国公。赠谥壮节。历十三代而諿。典理判书。寔生晏。宗簿寺令。于公为高祖。曾祖曰槩。相世宗大王。官至左议政。与黄翼成熹同心辅政。以文章事业著称。卒谥文僖公。配享世宗庙庭。祖曰自准。观察使。考曰末平。宗亲府典签。妣曰权氏。翼平公揽之女。成化庚子生公。生而颖拔异凡儿。才龀已业书。不烦师承。辄晓经史大义。戊午。中进士。癸亥。登第选入艺文馆为检阅。俄转承政院注书。递授西班。仍带春秋馆。与修燕山日记。参史局者皆一时名胜。而公最少。申相国用溉亟称其才。戊辰。礼曹正郎司谏院献纳弘文馆校理司宪府持平。己巳。进应教知制教。冬。并丁内外艰。服阕。还拜应教典翰,执义舍人,司谏,司仆寺正。跻授直提学。升通政。副提学。入政院。由同副至都承旨。加嘉善。命为平安观察使。己卯。陟资宪。汉城府判尹。未久。擢拜吏曹判书。冬。迁礼曹判书兼同知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时群贤满朝。急于有为。嫉恶太过。有矫激之渐。公忧之。独持大体。要调适其间。而北门之变遽作矣。顾公居平。用心平恕。与物无竞。故不及于祸。然亦自此敛迹。退处散秩。朝京者再。观风者三。曰京畿,全罗,庆尚。己丑。刑曹判书。庚寅。病辞为西枢。秋。疾卒。享年五十一。葬于杨州峨嵯山辰坐之原。公资性端雅。风神森朗。望之如神仙中人。其居台阁。格君论事。肫肫诚悫。不皦察偏类。能动人主之听。而事亦归正。闲靖寡欲。无私营。关折不到。门庭阒如。可设雀罗。善治史。驰骋古今。了了如昨日事。人若问之。似若不深解者。其谦虚类此。醉则赋咏。人皆脍炙。而亦不以为事。执亲之丧。羸毁几灭性。孝爱之禀于天者然也。行植于内。德充于外。遭遇明时。若将有以展施也者。而不得究其用。惜也。公娶宗室富林君女。生三男二女。男长匡国进士。次弘国,华国。女长沈镜。次某。匡国娶宗室固城君女。生五男一女。男曰𥖝曰硡曰碖曰确县监曰硉部将。女曰权德舆观察使。弘国娶赵应卿女。生一男四女。男曰硌县监。女曰慎有相礼曰李重纲曰申克济曰朴悌男。华国娶典签尹怀贞女。生四男三女。男曰磼平城府院君。曰礏监役。曰砬汉城府判尹。曰硈南道兵使。女曰具思孟议政府左赞成。曰安景濂佥知。曰柳瀹。沈镜有男某女适某。𥖝之出三人。男曰景福。女曰李澍,柳健。硡无嗣。碖之出五人。男曰景䄜府使。曰景祐县监。曰景禛。曰景礼。女曰申楣。确之出十人。男曰景珍同知。曰景瓒。曰景瑗平宁君。曰景禔县监。曰景琥佥知。曰景琛宣传官。曰景□。女曰李励。曰赵璜。曰尹唯安。硉无嗣。权德舆之出二人。男曰克中。女曰李廷直。硌无嗣。以景禔后之。慎有之出四人。曰守乙曰守武曰守身曰守甲。李重纲无嗣。申克济之出二人。男曰滢。女曰朴憘县监。朴悌男之出一人曰筵正郎。磼之出五人。男曰景禧平陵君。曰景祉监察。女曰尹民逸都正。曰洪戒元佥知。曰具宪。礏之出三人。男曰景祺奉事。曰景䙗都事。女曰崔珽参奉。砬之出五人。男曰景禛平城君。曰景裕东平君。曰景禋东城君。女曰信城君。宣祖大王第三子也。硈之出二人。男曰景■。女曰尹𪰙。具思孟有四男六女。男曰宬绫海君。曰宖。曰容县监。曰宏绫城君。女曰沈㤿县监。曰洪憙同知。曰权裕男判官。曰金德望县监。曰定远大院君。曰李某。安景濂之出二人。曰大楠郡守。曰大杞县监。柳瀹之出六人。男曰仁男宣传官。曰义男生员。曰信男县监。女曰朴恒吉都事。曰权克正同知。曰元慄。玄孙男女总若干人。今我主上殿下。即定远大院君之冢嗣。应天顺人。拨乱反正。而臣景禛,景裕,景禋,宏。依光日月。翊运佐命。实赞重兴之烈。俱是公之曾孙。龙兴云从。圣作物睹。猗欤休哉。岂公之荫德所钟者非耶。公殁九十九年而始竖丽牲之石。景祐氏尸而成之。属钦叙其迹。钦之五代祖左正言晓。乃文僖公之弟也。名德相埒。钦言念本始。何敢不阐扬懿美。以式来者。系以铭曰。
呜呼文节,夙际昌朝。
匪澄而清,不矫而翘。
渐鸿威凤,贲乎其仪。
用而未究,憖遗兴咨。
而公之世,王迹斯基。
天衢擎日,紧公子姓。
德厚流光,善积馀庆。
公殁百年,有屹其碑。
衣冠所托,精爽在兹。
铭以贞之,后贤之思。
却公车一首(时邑令为王半石。)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寂寂孤村满径蓬,霜天何处好音通。
铜驼久已埋秦苑,金马谁为诏汉宫。
卧病樵林千树月,读书僧寺一帘风。
科头款谢梅花使,泪到琴堂雪尽红。
王半石来候遂招饮歌风台(半石讳克生,丙戌进士,阳城人。)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十九
璃泉秋夜发金声,灯火光摇射满城。
客向桐庐寻仲若,官来栗里候渊明。
风云气散歌谁赏,钟鼎碑残榻不平。
非士非僧先醉去,枌榆社里旧狂生(《大风歌碑》是蔡邕钟鼎文,最古。)。
过许州赠王半石(时以州判署篆洧川。)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二十二
望有林皋即著鞭,麦秋村落兔葵天。
中原焉往非流寓,别驾谁云是左迁。
侨札结邻同博物,武庄开国始编年。
将来散吏成忙吏,界上留君判两边。
王半石购古书甚富余于文峰塔校之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二十二
牙签分部出金陵,装潢(音纩,去声。)标题五彩縢。
青兔墨光穿宋纸,白蟫绡粉唼吴绫。
操觚二酉山中帙,乞火双林塔上灯。
怀古情深尝闭户,閒将通慧补神僧(蟫,书鱼也,亦名蠹。文通慧,见《传灯录》。)。
送王半石之临颍署篆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九
閒随暑雨问桑麻,鹤舞棠村日影斜。
一个寇君人共借,中州无县不栽花。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一 桃花深洞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三月广陵花满枝,摘花为酒酒盈卮。
若将馀沥分壶老,春色何须入洞知。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二 松石孤亭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老石高松共一亭,清流为带树为屏。
霜磨渐见天然白,雪压偏知独也青。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三 平郊牧笛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平郊芳草夕阳时,牧竖骑牛一笛随。
杨柳梅花争满眼,不知移入曲中吹。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四 浅滩渔灯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鱼唇初戛蟹脐团,夜夜渔灯照一滩。
上下星光迷远近,渚禽惊散入栏干。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五 法寺暮钟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暮云初起郁蓝天,风送钟声下界传。
绝胜姑苏城外响,孤舟半夜客惊眠。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六 清溪晚枫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清溪山色望中苍,九月岩枫迥得霜。
斜日半边堆锦绣,不妨呼作小金刚。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七 西陵烟雨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西陵金粟雨如珠,草树和烟似画图。
知是万年遗泽在,有时枯槁得沾濡。
水云亭八咏(为广陵尹上舍遇圣作) 其八 南汉雪月 清 · 南龙翼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八
南汉城头雪未消,月华交影压山谯。
惊心忍说丁年事,未雨绸缪望圣朝。
恭和御赐杨制府诗原韵有序 其一 清 · 余文仪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诗收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闽、浙
乾隆二十七年(1762),岁在壬午,我公总制闽浙四载。我皇上既定西陲,声教四讫。复念南国,再举时巡。圣母乘鸾,偕六龙而飞舞。上公先马,引八骏以腾骧。洒道清尘,风雨各供乃职。恬波静浪,江河并效厥灵。尔其越水腾辉,吴山献瑞。岩谷响应,如闻呼祝之声。花柳芳妍,亦解媚兹之义。于是帝鉴平康,宸衷悦豫。入疆有庆,车服增荣。赐秩殊恩,崇阶再晋。复眷老成,特挥天翰。永言耄耋,奚啻帝锡九龄。四韵褒嘉,不敷商霖二字。维时我公诚欢诚忭,载舞载歌。七秩四龄,较潞公而尚少。五言八句,奏白傅以无惭。喜起一廷,争传圣作明述。讴吟六合,岂止巷舞衢歌。仪本越人,备员闽海。遥瞻膏泽,感桑梓之蒙休。逖听徽音,庆明良之际会。恭申颂祝,再纪盛明。诘屈聱牙,难免续貂之陋。孩提学语,聊舒向日之诚。
翠华重幸日,瑞气霭龙牙。
元老频承宠,宸章特赐嘉。
调和归静穆,暑雨绝咨嗟。
共仰明良会,唐虞岂有加(江宝钗编校)。
恭和御赐杨制府诗原韵有序 其二 清 · 余文仪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诗收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闽、浙
乾隆二十七年(1762),岁在壬午,我公总制闽浙四载。我皇上既定西陲,声教四讫。复念南国,再举时巡。圣母乘鸾,偕六龙而飞舞。上公先马,引八骏以腾骧。洒道清尘,风雨各供乃职。恬波静浪,江河并效厥灵。尔其越水腾辉,吴山献瑞。岩谷响应,如闻呼祝之声。花柳芳妍,亦解媚兹之义。于是帝鉴平康,宸衷悦豫。入疆有庆,车服增荣。赐秩殊恩,崇阶再晋。复眷老成,特挥天翰。永言耄耋,奚啻帝锡九龄。四韵褒嘉,不敷商霖二字。维时我公诚欢诚忭,载舞载歌。七秩四龄,较潞公而尚少。五言八句,奏白傅以无惭。喜起一廷,争传圣作明述。讴吟六合,岂止巷舞衢歌。仪本越人,备员闽海。遥瞻膏泽,感桑梓之蒙休。逖听徽音,庆明良之际会。恭申颂祝,再纪盛明。诘屈聱牙,难免续貂之陋。孩提学语,聊舒向日之诚。
一字同华衮,天香遍齿牙。
光辉悬日月,矍铄入褒嘉。
边海安持重,经纶但咄嗟。
愿言崇令德,君赐看重加(江宝钗编校)。
恭和御赐杨制府诗原韵有序 其三 清 · 余文仪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诗收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闽、浙
乾隆二十七年(1762),岁在壬午,我公总制闽浙四载。我皇上既定西陲,声教四讫。复念南国,再举时巡。圣母乘鸾,偕六龙而飞舞。上公先马,引八骏以腾骧。洒道清尘,风雨各供乃职。恬波静浪,江河并效厥灵。尔其越水腾辉,吴山献瑞。岩谷响应,如闻呼祝之声。花柳芳妍,亦解媚兹之义。于是帝鉴平康,宸衷悦豫。入疆有庆,车服增荣。赐秩殊恩,崇阶再晋。复眷老成,特挥天翰。永言耄耋,奚啻帝锡九龄。四韵褒嘉,不敷商霖二字。维时我公诚欢诚忭,载舞载歌。七秩四龄,较潞公而尚少。五言八句,奏白傅以无惭。喜起一廷,争传圣作明述。讴吟六合,岂止巷舞衢歌。仪本越人,备员闽海。遥瞻膏泽,感桑梓之蒙休。逖听徽音,庆明良之际会。恭申颂祝,再纪盛明。诘屈聱牙,难免续貂之陋。孩提学语,聊舒向日之诚。
东南形胜地,城阙似排牙。
德遍久无斁,恩承新孔嘉。
秀登甲乙选,野静癸庚嗟。
遥识吾王豫,畴咨无可加(江宝钗编校)。
恭和御赐杨制府诗原韵有序 其四 清 · 余文仪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诗收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闽、浙
乾隆二十七年(1762),岁在壬午,我公总制闽浙四载。我皇上既定西陲,声教四讫。复念南国,再举时巡。圣母乘鸾,偕六龙而飞舞。上公先马,引八骏以腾骧。洒道清尘,风雨各供乃职。恬波静浪,江河并效厥灵。尔其越水腾辉,吴山献瑞。岩谷响应,如闻呼祝之声。花柳芳妍,亦解媚兹之义。于是帝鉴平康,宸衷悦豫。入疆有庆,车服增荣。赐秩殊恩,崇阶再晋。复眷老成,特挥天翰。永言耄耋,奚啻帝锡九龄。四韵褒嘉,不敷商霖二字。维时我公诚欢诚忭,载舞载歌。七秩四龄,较潞公而尚少。五言八句,奏白傅以无惭。喜起一廷,争传圣作明述。讴吟六合,岂止巷舞衢歌。仪本越人,备员闽海。遥瞻膏泽,感桑梓之蒙休。逖听徽音,庆明良之际会。恭申颂祝,再纪盛明。诘屈聱牙,难免续貂之陋。孩提学语,聊舒向日之诚。
赓歌千古盛,巴里愧聱牙。
共喜鲸波伏,难忘棠荫嘉。
空持观水术,不觉望洋嗟。
击壤聊同调,殊恩分外加(江宝钗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