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文与可(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五、西楼帖、《丹渊集》附录、乾隆《盐亭县志》卷六
轼启:郡人还,叠辱书教。
承尊候微违和,寻已平愈,然尚未甚美食。
又得蒲大书云尊貌颇清削,伏料道气久充,微疾不能近,然未免忧悬。
惟谨择医药,痛加调练。
莫须燃艾否?
轼近来亦自多病,年老使然,无足怪者。
蒙寄惠偃,真可为古今之冠,谨当缀黄素其后,作十许句赞。
盖多年火下,不可无言也。
呵呵。
幼安父子共得卅馀轴。
谨援此例,不可过望。
所示,当作歌诗题之。
轼作此乃莫大之幸,日夜所愿而不得者。
今后更不敢送浙物去矣。
老兄恐吓之术,一何疏哉。
想当一大噱。
别后亦有拙诗百馀首,方令人编录,以求斤斧,后信寄去。
老兄盛作,尚恨见少,当更蒙借示,使劣弟稍稍长进。
此其为赐,又非颁墨惠之比也。
中奉启,不尽言。
轼再拜,与可学士亲家翁阁下。
正月廿八日
石氏画苑记1080年12月20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四、《黄氏日钞》卷六二、《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四、《文编》卷五七、《蜀中名胜记》卷一二、《古今图书集成》字学典卷五七、民国《眉山县志》卷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康伯字幼安眉山人,故紫微舍人昌言之幼子也。
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荫得官,亦不就,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不求人知。
独好法书、名画、古器、异物,遇有所见,脱衣辍食求之,不问有无。
京师四十年,出入闾巷,未尝骑马。
在稠人中,耳目谡谡然,专求其所好。
长七尺,黑而髯,如世所画道人剑客,而徒步尘埃中,若有所营,不知者以为异人也。
又善滑稽,巧发微中,旁人抵掌绝倒,而幼安淡然不变色。
与人游,知其急难,甚于为己。
有客于京师而病者,辄舁置其家,亲饮食之,死则棺歛之,无难色。
凡识幼安者,皆知其如此。
而余独深知之。
幼安识虑甚远,独口不言耳。
今年六十二,状貌如四十许人,须三尺,郁然无一茎白者,此岂徒然者哉。
亳州职官与富郑公俱得罪者,其子夷庚也。
其家书画数百轴,取其毫末杂碎者,以册编之,谓之《石氏画苑》。
幼安文与可游,如兄弟,故得其画为多。
而余亦善画古木丛,因以遗之,使置之苑中。
子由尝言:「所贵于画者,为其似也。
似犹可贵,况其真者。
吾行都邑田野所见人物,皆吾画笥也。
所不见者,独鬼神耳,当赖画而识,然人亦何用见鬼」。
此言真有理。
今幼安好画,乃其一病,无足录者,独著其为人之大略云尔。
元丰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赵郡苏轼书。
手记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七、《范太史集》卷五五
傅尧俞/钦之苏轼元祐五年正月乞召还。)/苏辙/子由赵彦若元考/司马康/公休元祐三年讲官,除侍讲。)王岩叟彦霖/朱光庭公掞/吴安诗(傅正)/贾易/明叔元祐四年两省同举御史,除殿中。)刘安世/(器之)吕陶/元钧吕大忠进伯/吕大临/张舜民/芸叟李周纯之/杨国宝/应之元祐六年闰八月二十七日御史。)杨瑰宝(器之)/谢卿材/仲适游师雄景叔/常安民/希古王汾/彦祖姚勔辉中/张耒文潜/晁补之无咎/刘唐老/寿臣廖正一明略/郝辟之希孟/吴立礼/张举子/(厚阙。志趣高洁,词学清赡,甲科登第。二十馀年,侍亲终养,屏居不仕,安恬之节,臣实不如。)曾孝纯/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八日馆阁。)孙贲/钱世雄/元祐五年八月举,升陟,时权进奏院户部检法官。)宋大章/乐京/(已卒)丁骘/公默吴师仁坦求元祐五年四月一日三免讲,乞擢用。前此十科举讲读。)/邵伯温/子文杜敏求拙翁元祐四年台阁清要,升。)/刘敦夫元祐四年举著述科。)/龚史彦和/冯如晦叔明/冯山/允南陈鹏/图南赵伋/思诚张康国/饶州教授改官。徐铎榜及第,元祐七年学官。)章元弼(蒙之子。公肃纪常极称其有文。元祐五年学官七年再荐。)/马涓/朱绂/郑倞/周行己/师正叔)秦觏(能文)/程遵彦/(杭签。子瞻极称其才,云温公亦知之,而口未尝言。)苏坚/(衮子。子瞻称之如程。)韩纯彦(好学有文,申公尝欲除馆职。)/侯临/邵光子瞻称之。已卒。)/韩宗直/公掞称之)王普/王当/李楚怀州人,能文。)/范致明/(应制举,能文。)范致虚/元祐三年及第。文甚豪。)贺铸(班行,有文。)/朱勃逊之元祐六年闰八月二十七日,与公掞同举御史。)/王浃/(能诗赋)杜常(诗学)/王奎永兴通判回,方识。久在陕西,言边事甚详,言:元祐二年秋,西人数十万点集;半年方起,至镇戎城下,五日而去。本无意入寇,乃梁沁布欲姑以此举观人情也。三家共一驼载乾粮,人甚苦之。既无所得,自后未易点集。沁布更以恩结人心,又欲立功以服国人。年方三十二。泾原之寇,先杀烽子,故无斥堠,边吏亦不知。六年六月三日镇戎之役,官军聚城中不出,并听张之练节制,帅臣无所施为。李由颐云:沁布保护嗣子,乃之伊、霍,观其所为,无篡夺之形。)/赵竦/(平吕梁百步洪之险。元祐七年举公私俱便。善治财赋。)/李潜元祐六年台阁清要。)/张瓛/游冠卿/雍钧/苏嘉元祐七年举升擢清要。)/石嗣庆/李格(潜之、子敦极称之。)/孙谔元祐七年台阁。)/陈沂/元祐七年举升擢。)杨宗惠/敦夫处厚敦夫。唐大极称之。)/赵令畤/(颍签。子瞻字之曰德麟,作字说,并书来,盛称之,云已荐馆阁。)宇文邦彦/傅耆/杨阜/王涣之/张东元祐八年举著述。)/商倚/刘羲仲/尹材/处初元祐四年举献纳科。卒。)张云卿/伯纪元祐八年学官。)陈师锡/伯修秦观/少游陈轩元舆。坡举自代。)/孔武仲彦常/应昭纬/苏炳/周尹/正孺。卒。)李由(养正)/朱光裔公远/陈元直/叔正陈元纮/张重子威/吴俦/陈瓘莹中/李百禄祐父/荣辑/子雍元祐八年学官。)陈恢/宋匪躬(履中)/宋景年遐叔/家彬中孺元祐六年台阁。)/石景略/蔡肇天启元祐六年台阁。)/李格非/李彻/(择之)韩宗质/王寔/仲弓王宁/幼安徐铎(振父)/游酢/元祐五年举著述科。)田述古/(明之)李豸/方叔张庭坚/广安人盛侨司业称之。)李纯中/(师中弟。李彻言:正叔尝责尧夫不与换官。)鲜于绰大受/祝康/(法家)孙览傅师/程之才/程之元德孺/程之邵(懿父)/高士英子容/范子奇/中济刘昱/晦叔乔执中/希圣谢绶/(乔云:论议似从二程淮南发运司。)赵屼景仁元祐五年十月,与两省同荐御史。)/范纯礼/夷叟。举自代。)赵泽/元祐四年两省同举御史。)郭晙(已卒。)/刘当时/叔郑富绍庭德先/田子谅/丁綖邃翁/陈陔/孙安(永弟。长社宰,宣德有能政。)/苏京/罗适/张升卿(与张宗谔同以茶法勒停。)/文勋/徐君平(久从荆公学,当国时不随,子由称其文字。)/李曼/修儒。有吏才。元祐六年荐献纳。)宇文昌龄/伯脩安鼎/元祐四年两省同举御史。)赵君锡/无愧郑穆/闳中元祐五年正月经筵。)郑雍公肃元祐五年正月经筵。)/李栝元祐五年洋州回始识。)/石亘/毛渐(知高邮军,复三十六堰。)/朱京/杨畏子安/傅传师/传正弟。原明称之。)李君卿(考课第一,未奖。)/张安上(能吏也。)/刘涣公济元祐五年七月博士。)/李傅/(同上荐。)张景仁(同上荐。晁无咎称之。除教授。)/张咸/元祐五年七月乞免举应制。)司马槱/元祐五年八月举贤良。)谢良佐/公掞正叔皆称之。元祐六年举著述。)畅大隐/虞策/元祐五年十月,与两省同举御史,自湖南运判除监察。)裴纶元祐五年御史,辞不就。)/郭知章/陈祥道/用之。精礼学。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劄乞行其所进《礼书》。元祐七年四月二日又荐,乞复为礼言。)丰稷/泽夫彭汝砺/器资藩兴嗣/晁说之(作《扬雄别传》,有史才。又六荐著述科。)/李/(同年。袭弟。廷珍称其文与李傅相上下。)吴仪传正侄,极称其文。)/许奉世/尧夫荐经行,特就殿试。注《孝经》。)扈充元祐六年举升擢清要。)/鲜于之武元祐六年台阁清要。)/周锷廉彦/许彦处中元祐七年台阁元祐七年十二月宫教。)/司马庭直孺/王任叔重元祐七年举著述。)/李晰(邛人。能文。元祐八年学官。)/晁将之/元祐八年学官。)孙协元祐八年荐学举。)/刘逵/焦蹈榜第二人。)李瑺/纪常称其能文。)虞芮乔希圣举贤良,极称之。)/王谊/王发刘器之举贤良。子瞻称其文。)/舒焕/吴默
李邕帖赞 北宋 · 米芾
 押阳韵
右,唐秘书李邕“字泰和”,《书光王琚元宗皇帝之子、濮王峤太宗皇帝之曾孙”》,故紫微舍人石昌言所藏。元祐丁卯甬上,遇紫微孙夷庚“字坦夫”,以张萱六画、徐浩二古帖易得。尚有《厉少府求地黄帖》、《白麻纸》在石氏坦夫幼安长子书画,号翰苑林苏子瞻为之序。此帖飘纵,后帖严谨。予欲此帖,坦夫惜不与。幼安程夫人于户间,使以归余焉。六月甲申南都舟中,装赞曰:
蓬□皇皇,才高气方。
张说妒善,杜甫扬光。
子敬储逸,僧虔与详。
润分玉莹,秀溢春芳。
李邕帖赞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右,唐秘书李邕泰和书。
王琚玄宗皇帝之子;
王峤太宗皇帝之曾孙。
紫微舍人石昌言所藏。
元祐丁卯甬上,遇紫微孙夷庚字坦夫,以张萱六画、徐浩二古帖易得。
尚有厉少府《求地黄帖》,白麻纸,在石氏。
坦夫幼安长子,书画号翰林苑苏子瞻为之序。
此帖飘纵,后帖严谨。
余欲此帖,坦夫惜不与,幼安程夫人于户间使以归余焉。
六月甲申南郡舟中装。
赞曰:
蓬蓬皇皇,才高气方。
张说妒善,杜甫扬光。
子敬储逸,僧虔与详。
润分玉莹,秀溢春芳(《宝晋英光集》卷六。又见《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
劳校:「宋刻无皇帝二字」。
赵清献公爱直碑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五、《杨龟山先生集》卷二六
幼安清献公之外孙,出东坡所撰爱直碑示予,其宝藏之殆十袭也。
公之流风,百世而下闻者犹将兴起,况其亲且迩乎?
吾知幼安非徒玩其辞翰而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将必有得于斯文也。
王升之 宋 · 刘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三、《学易集》卷八、《皇朝文鉴》卷一三二
维政和二年五月壬戌钜野王君升之卒于京师
七月丙辰,返柩于郓,乡人所厚善皆会哭。
其孤儿孟博出临终书二纸遗余,言:「嵎不幸,病且死,妻弱子幼,恐此骨流落,不得下从先人。
伏惟哀怜,与诸贤经纪之」。
书凡百馀字,语无错缪。
问其家,言病甚,棺歛皆能自营;
将绝,付嘱后事,情不悲哽;
既授书其子,教以面达余状,遂奄奄不能言。
余属皆哭尽哀,因相与定计,告其家,以八月乙酉葬先墓之丙穴
索橐中空无有,卖屋未即售,合凡赙赠得钱九万五千,乃使斲石治穿。
买椽席灰苇诸下里物事,皆前为之期,如期而窆。
黄州翰林公之玄孙,宝文公之子。
少不羁,既长学问,尤邃《汉书》,效李长吉为诗,有思致。
葬其亲至破产。
雅不喜孅啬,又体羸多疾,日事药饵,因积贫窭。
得官未及赴,疾亟,寿止四十有一。
惟前人悲哀称述,必著文字,乃作诔以见意。
其词曰:
大钧无垠,一播万殊。
靡生不遂,条达纷敷。
孰戕尔根,隆陨枯。
哀哀若人,亦孔之辜。
伟君高门,一世楷模。
遗烈言言,休声吴吴。
爰及穆考,养德丰腴。
维君妙龄,孔鸾将雏。
踵武前修,建旆礼舆。
逢辰清明,驾言驰驱。
畴或柅旃,罔所适徂。
机心日灰,骄色自锄。
名列士版,身佚里闾。
优游卒岁,文史为娱。
毓草艺木,畦苑踌躇。
良朋萃止,肴设醴𣂏。
退察其私,盎不宿储。
宁独贫攻,亦复病拘。
萧然壁立,副是形癯。
休文革带,计月有馀。
幼安絮巾,当暑不除。
乳石断下,糜粥充虚。
长为散人,庶以全驱。
云胡远行,旅舍僒拘。
沈痾顿剧,颠倒医巫。
东野后事,孝权遗书。
岂无他人,顾以属余。
呜呼哀哉!
壮心兮摧颓,白日兮须臾。
永违兮昭代,下沦兮幽墟。
大暮兮何晨,冥行兮空居。
嫠妇兮嗷嗷,幼子兮呱呱。
谁与兮晤歌,獝狂兮夔魖。
谓君兮非存,君墨兮犹濡。
谓君兮非亡,君屋兮谁庐?
折芳馨兮素华,湛玉沥兮清酤。
况思君兮不见,揽涕泪兮欷歔。
呜呼哀哉!
蹇物化之徂迁,慨有生之迷途。
何神爽之泰定,临惊惧而弗逾。
遵宁宅于先丘,写幽愤于素旟。
庶无愆于遗托,君亦不昧夫所如。
次韵强幼安冬日旅舍1119年冬 北宋 · 唐庚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
客情安枕少,天气举杯频。
桂玉黄金尽,风埃白发新。
异乡远,谁寄一枝
次韵幼安留别1120年正月六日 北宋 · 唐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鹓行觉异伦。
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
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
力请宫祠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以上《唐先生文集》卷三)
请许强行父再仕奏建炎四年五月十日 南宋 · 叶份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第五册第四一六四页)
朝散大夫强行父博学多闻,清修有立,两为郡倅,皆有能声。
昨在宣城,当方腊扰攘之时,备著劳效,居官行己无毫发之疵。
不缘事故疾病,慨然请老。
欲望许令再仕。
次韵强幼安岁晚感事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寒日催残岁,新诗得夜光。
雪犹随处有,亦为春芳。
愁鬓何从白,流年有底忙。
官闲应放腊,燕寝凝香
强幼安用余与曾同季唱酬韵作二章见寄谨用韵为谢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国从游地,花今几度春。
老唯羁客在,情独使君新。
未敢论倾盖,应须托善邻。
如公真盛德,举世更何人。
强幼安用余与曾同季唱酬韵作二章见寄谨用韵为谢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花落青墩寺,谁从作好春。
锦囊题句近,旧旆得州新。
老手摧强敌,馀风睦四邻。
他年数循吏,神爵有斯人。
幼安使君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平生清德畏人知,岂弟真宜作吏师。
日饮无何方得计,民歌来暮却成思。
何妨道守催科拙,自是穰侯见事迟。
天与一窗供燕坐,乌墩山好助公诗。
次韵强幼安中大以仆筑室濂溪见寄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归去来兮几时,临流屡欲唤篙师。
种粳有地供饥腹,佩犊无人作去思。
偶著衣冠真是梦,倦寻丘壑已嫌迟。
如今真在庐山里,二妙堂成更乞诗(自注:仆所居山顶作堂,下见长江庐阜,故号二妙。)
强幼安中大示乐闻过斋记以诗为谢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白璧摩挲未有疵,榜斋铭座尚防微。
欲从今日求闻过,故说当年是昨非。
言行固知无里(徐本作表)襮,吏民何处不恩威。
欲参函丈师全德,此去应须便拂衣。
顷岁盗起徽严间兵既临城部使者而下皆弃官以走别乘强幼安摄郡事解衣高卧而贼不至城遂以全仆尝作送行诗以书其事后二十一年岁癸亥幼安始得州相遇于钱塘幼安犹能诵鄙诗而余漫不复省矣手录见遗读之惘然为题三绝其后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当年玉食轸深忧,两月东南弃八州。
只有孤城强别驾,醉中看雪倚江楼。
顷岁盗起徽严间兵既临城部使者而下皆弃官以走别乘强幼安摄郡事解衣高卧而贼不至城遂以全仆尝作送行诗以书其事后二十一年岁癸亥幼安始得州相遇于钱塘幼安犹能诵鄙诗而余漫不复省矣手录见遗读之惘然为题三绝其后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使君功大苦难酬,埋没孤忠二十秋。
便拥一麾知未称,伯郎犹解得凉州
顷岁盗起徽严间兵既临城部使者而下皆弃官以走别乘强幼安摄郡事解衣高卧而贼不至城遂以全仆尝作送行诗以书其事后二十一年岁癸亥幼安始得州相遇于钱塘幼安犹能诵鄙诗而余漫不复省矣手录见遗读之惘然为题三绝其后 其三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江上孤城欲破时,闭门高卧复谁知。
我无文字铭金石,安用烦君写恶诗。
强幼安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真韵
慈固必能勇,刚亦能近仁。
内荏色徒厉,定知非仁人。
强公本仁者,笑语生阳春。
散为三年泽,不及千里民。
庬恩出岂弟,雅量含清醇。
应容盗取毡,肯叱吏吐茵
谁知乃中刚,临难气益振。
前年摄虎符,折冲如有神。
邻封堕贼手,齿寒已亡唇。
孤城危累卵,夜卧寄积薪。
清诗见横槊,高会开重闉。
群奔窜狐鼠,万刃抗一身。
岂但虎渡河,遂使盗入秦(徐本作群)
至今忠义士,不数远与巡。
嗟我挟策子,缪作升堂宾。
忠风激中肠,别语聊重陈。
公议谁能掩,伟绩终难湮。
阴功及黎庶,天语形丝纶。
富贵当自兹,照眼功名新(自注:贼谓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