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司马仪”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通判吉州向侯墓志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四、《诚斋集》卷一三○
侯讳浣,字节之,向氏,河内人丞相文简公五世孙也。
少以父秘阁荫补将仕郎
右迪功郎,再监潭州南岳庙
右从政郎,监洪州修船场。
宣教郎知潭州安化县,历广西经略司干办公事湖北安抚干办公事,五转左朝散郎,锡五品服。
通判吉州,未之官而卒,亨年六十,盖淳熙辛丑三月二十有八日也。
江西旧以官舟转饟,漏者辄弃,逢侯汝霖总东西饟事,请置船官于洪,岁取旧舟更其十三,听之漕司,州不预焉。
岁久官失,并修舟舰,侯曰:「是可不正」?
言于转运使使家是之,州不敢强。
安化山地,拊以诚悫,率以公廉,税节赋时,氓獠安业
丁秘阁忧。
始,秘阁问学于文定胡公,故丧祭不事浮屠法。
或以为宜杂用俗尚者,侯曰:「先志不可违」。
乃悉遵司马氏仪
侯执丧哀毁,礼无违者。
母毕夫人先秘阁三十五年卒,旅殡于洪,侯方九岁,能记其物色,至是始克易棺歛迁祔。
又访收毕氏后。
秘阁没,宗族留落异方,侯必载以归而振业之。
广右连溪峒,官属之辟置,马政之便宜,悉隶帅司幕府,侯每赞其长,行之尽公。
李宝文浩与侯有旧,每尽言不隐。
欲于近城为营田从事皆承意,籍取逃氓绝产以广其数,侯曰:「所籍硗确,无勤师徒」。
后竟废之。
侯尝至中都,故人刘公珙在西府,使人问讯,侯已于铨曹得湖北掾,始见珙,珙敬叹久之。
荆州再岁易五帅,侯澹然自守,不可戚疏。
沈资政复委侯行城于襄阳,为之尽力,条具其宜,深器之。
既得吉之贰,喜曰:「文简顷尝居此官,吾甚荣之」。
戍期方及,而侯已病矣。
曾祖受,西京左藏库副使
祖宗琦,太中大夫致仕,累赠少师
父子忞,奉直大夫直秘阁致仕,累赠太中大夫
自建炎南渡,中原故家崎岖兵乱,多失其序。
秘阁寓湘中,纠合群从,恤孤继绝,始按程氏书,建家庙,正神主,严祭祀事。
恩泽生产,先犹子,后己子,长幼雍肃,侯率而守之,故江南称旧族之有家法者曰伊山向氏。
侯资质直,遇事鲠挺,义不可者,虽上官亦面折,不少借。
至接亲族,慈爱款曲,人有缓急,倾橐济之,故所至人畏而亲,敬而乐。
丞相用事,张魏公居二水,秘阁家伊山,侯每往来魏公所问起居,魏公甚爱重之,遂以其侄孙女妻侯之长子。
娶黄氏,今封太宜人
六男:士克,从政郎武冈军武冈县
士允,未仕;
士充,迪功郎永州祁阳主簿
士光、士宽、士先,皆未仕。
四女:长适从政郎潭州湘阴县宋刚仲,次适免解进士田奇,次适进士王瑊,次适承务郎、前随州酒税李正夫。
孙男八人,女四人,尚幼。
其年六月十五日葬于法轮寺高塘秘阁茔之右,从侯志也。
士克以其婿宋刚仲状侯之行乞铭于予,铭曰:
富而好礼,非贵介公子,如彼寒士。
敏而好学,非乐骄乐,如金玉追琢。
故家子孙,不淟厥身,不陀厥门。
文献具存,于湘之滨,维伊山之向云。
徐季节先生墓志铭 南宋 · 石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赤城集》卷一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三八
淳熙七年春正月黄岩支汝续踵门拜且泣曰:「吾邦不幸,去冬十有一月六日乡先生徐公弃世,晚学后进无所依归。
诸孤将以二月十六日葬诸临海明化乡梅溪之原。
会稽孙君应时季和黄岩,辱状其行,而幽堂之铭,愿窃有请」。
予尝与先生同场屋,识先生,望之俨然若不可亲,即之温然若不可舍,逮今三十七年矣。
虽闻先生学日进,德日崇,而踪迹飘泊,不克承教。
季和予友也,每趋郡辄为予言与先生游处状。
予方将拿舟造焉,而先生亡矣,兹铭也何敢辞?
然自揆不肖,言不足以传后,彰之者晦之,重为先生累,则又不敢当。
既而季和数见徵,于是叙而铭之。
谨按,先生讳庭筠字季节
曾祖议、祖爽,世居临海
父中行,笃学躬行,教授乡里,与提刑罗公适厚善。
崇宁中郡举八行,不就,始徙黄岩
先生幼有高识,十四入郡庠,淳固修整,辈行敬畏。
事父兄孝友天至,居丧毁甚,既免丧犹自伤,不忍娶者十馀年。
朋友强,四十乃娶。
绍兴丁巳预计偕后再赴举,时丞相颛国,有司争献谀,策问中兴歌颂,先生慨然条其天下大势未足以为中兴者五,识者韪之,然自是试辄不利,终不变所守以求合。
郡延充学正,以礼法率诸生
大夫提举王公然、故待制陈公橐尤爱重之,政事多所咨决。
尉今龙图郑公伯熊生日,有献歌诗者,先生作《上寿论》贻之,公得论喜,尽却贺者。
其罢也,求言于先生先生曰:「富贵易得,名节难保」。
公敬受焉。
上嗣位之初,诏四方上封事,先生述数千言将上之,已乃不果,即削藁不以示人。
寻有旨加恩,举人五到省年及者与岳祠,先生应格,所亲皆劝之,先生曰:「吾尝草封事,其间言岳庙冗禄无用,虽不达,可躬蹈之耶」?
因亦不就廷试。
深衣幅巾,放迹田里,不复至城府。
郡侯尤公袤闻其名,特遣书致慕用意。
先生年益高,齿发不衰。
一日,忽命驾历访旧游,徜徉几月。
归感微疾,革,敕诸子送死一用司马公仪
诸子泣进药,即自力起坐,神气莹彻,目光炯然,手纳药未竟,曰:「吾往矣」。
瞑目而逝,享年八十有五。
先生娶陈氏。
子男四:弗如、弗为、弗君、弗思,弗思蚤卒。
女三:嫁章化鹏、牟述、牟如璋。
孙男女十有一。
先生天资刚正质实,不事缘饰,服食器用专取朴素。
事无细大,必诚必敬,卧必登床而后脱巾,旦则巾而后起。
终日危坐不欹侧,口无戏言。
不祠神佛,独严其先祭,以分、至祭之日,虽疾必扶以拜,不焚纸币,不事阴阳吉凶之说。
师慕洛学,读书不治章句,务行诸身,手疏圣贤格言,揭之窗壁,朝夕对以自警。
接人和易,无贵贱之间,不轻臧否人物。
与人言,依于仁义忠信,朋友有过,面责不少假借。
小夫贱隶,一善可取,称叹不容口。
家甚贫,授徒为生,所入仅疗饥寒,馀悉以济人之急。
其于族姻尤厚,嫁兄之女及友婿之女凡六人。
天寒,遇人于道,意有所悯恻,辄解衣遗之,不问姓名。
僦居六十年,泰然不以为忧。
邑长有好事者,援洛人献地于邵康节先生之说,欲率钱为买田庐,又录没官田宅之善者以归之,先生皆笑不愿。
晚岁诸子始葺居,同屿屋才数间,而先生以为过其欲,名其房曰「佚我」。
尝曰:「君子为善,欲无愧于心而已,非求人知也」。
故平生潜德,绝口不自道。
其容貌辞气无一毫矜见于外,粥粥若无能者。
临终,谓诸子曰:「吾少也宁无过,晚而自觉,其庶矣乎。
吾惟以『不欺心』一语佩之终身,汝宜念之」。
季和先生之行如此。
先生穷居海峤,非有师承之自,薰陶渐染之助,而德性精明,学术淳正,施诸言动举合节度,其亦可谓特立独行之君子者矣。
铭曰:
天之生民,厥有常性。
物欲蔽固,以失其正。
先生之学,诚敬是先。
视彼窗壁,无非格言。
处己接人,有权有度。
我躬则否,我心则豫。
既寿且康,声问日隆。
谓天难知,而报亦丰。
梅溪之原,先生之竁。
过者敛容,千载无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