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张訚王熙并可大理寺丞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文恭集》卷一四
敕某等:朝家以盐、茗二策,笼山海之用。置赏格以差殿最,举能吏以谨出纳。尔等并以辞科之俊,兼吏干之敏,更试大幕,荐领烦局。终更来上,羡饶居多。有司以闻,应书当陟。并丞卿谳,胥列京司。往慎尔修,以服兹宠。
送王天常太祝诗 北宋 · 强至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雨洗春枝冷,莺愁晚更啼。
感时双泪落,送客片帆西。
淮隰逢鸰羽(自注:令弟秘校先之仪真。),京尘纵马蹄。
有才无殿课,安稳步通闺。
答李琮书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九、《记纂渊海》卷五二、《永乐大典》卷八四一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轼启:奉别忽然半年,思仰无穷。近闻公有闺门之戚,即欲作书奉慰,既罕遇的便,又以为书未必能开释左右,往往更益悽怅,用是稍缓。今辱手教,惭负不已。窃计高怀远度,必已超然。此等情累,随手扫灭,犹恐不脱,若更反覆寻绎,便缠绕人矣。望深以明识照之。轼凡百如昨,愚暗少虑,辄复随缘自娱。自夏至后,杜门不出,恶热不可过,所居又向西,多劝迁居。迁居非月馀不能定,而热向衰矣,亦复不果。如闻公以职事当须一赴阙,不知果然否?承问及王天常奉职所言边事。天常父齐雄,结发与西南夷战,夷人信畏之。天常幼随其父入夷中,近岁王中正入蜀,亦令天常招抚近界诸夷,夷人以其齐雄子,亦信用其言。向尝与轼言泸州事,所以致甫望乞弟作过如此者,皆有条理可听。然皆已往之事,虽知之无补。又似言人长短,故不复录呈。独论今日事势,揣量夷人情伪,似有本末。天常正月中与轼言:「播州首领杨贵迁者,俗谓之杨通判,最近乌蛮,而枭武可用。又有宋大郎者,乞弟之死党,凶猾有谋略。若官中见委说杨贵迁令杀宋大郎,必可得也」。数日前,有从蜀中来者,言贵迁已杀宋大郎,纳其首级,与银三千两。以此推之,天常之言,殆不妄也。天常言:晏州六县水路十二村诸夷,世与乞弟为仇。向者熊察访诱杀十二村首领,及近岁韩存宝讨杀罗狗姓诸夷,皆有唇齿之忧,貌畏而心贰。去年乞弟领兵至罗介牟屯,杀害兵官王宣等十二人。其地去宁远安夷寨至近,涉历诸夷族帐不少,自来自去,殊无留难。若诸夷不心与之,其势必不能如此也。今欲讨乞弟,必先有以怀结近界诸夷,得其心腹而后可。今韩存宝等诸军,既不敢与乞弟战,但翱翔于近界百馀里间,多杀不作过熟户老弱,而厚以金帛遗乞弟,且遣四人为质,然后得乞弟遣人送一封空降书,便与约誓,即日班师,与运司诸君皆上表称贺。上深照其实,已降手诏械存宝狱中。远人无不欢快,以谓虽汉光武、唐太宗料敌察情于万里之外,不能过也。今虽已械存宝,而后来者亦未见有精巧必胜之术,但言乞弟不过有兵三千,而官军无虑三万,何往而不克。此正如千钧车弩,可以洞犀象,而不可以得鼠耳。今粮运止于江安县,自江安至乞弟住坐处,犹须十二三程,吏士以糗饵行,其势不能过一月。乞弟但能深自避匿四五十日,则免矣。而山谷幽崄,林木沮洳,贼于溪谷间,依丛木自蔽,以药箭射人,血濡缕立死。战士数万人知深入未为万全,而将吏不敢复稽留,此间事不可不深虑。天常言:「国之用兵,正如私家之造屋。凡屋若干,材石之费,谷米之用,为钱若干,布算而定,无所赢缩矣,工徒入门,斧斤之声铿然,而百用毛起,不可复计,此虑不素定之过也。既作而复聚粮,既斲而复求材,其费必十倍,其工必不坚。故王者之兵,当如富人之造屋。其虑周,其规摹素定,其取材积粮皆有方,故其经营之常迟,而其作之常速,计日而成,不愆于素,费半他人,而工必倍之。今日之策,可且罢诸将兵,独精选一转运使及一泸州知州,许法外行事,与二年限,令经画处置,他人更不得与。多出钱物茶䌽,于沿边博买夷人粮米,其费必减仓卒夫运之半。使辩士招说十州五团晏州六县水路十二村罗氏鬼主播州杨贵迁之类,作五六头项,更番出兵,以蹂践乞弟族帐,使春不得耕,秋不得穫。又嘉、戎、泸、渝四州,皆有土豪为把截将,自来雇一私兵入界,用银七两,每得一蕃人头,用银三十两买之,把截将自以为功。今可召募此四州人,每得二十级,即与补一三班差使。如不及二十级,即每级官与绢三十匹。出入山谷,耐辛苦瘴毒,见利则云合,败则鸟兽散,此本蛮夷之所长,而中原之所无柰何也。今若召募诸夷及四州把截将私兵,使更出迭入,则蛮夷之所长,我反用之。但能积日累月,戕杀其丁壮,且使终年释耒而操兵,不及二年,其族帐必杀乞弟以降。如其未也,则乞朝廷差三五千人将下选兵三路入界。西路自江安县进兵,先积粮于宁远寨,以十州五团等诸夷为先锋,以施、黔、戎、泸四州药箭弩手继之。中路自纳溪寨进兵,先积粮于本寨,亦以诸夷为先锋,以将下兵马继之。三路中惟此路稍平,可以用官军。东路自合江县进兵,先积粮于安溪寨,亦以诸夷为先锋,以嘉、戎、泸、渝四州召募人继之,可以一举而荡灭也」。天常此策,虽若不快,以蕞尔小丑,二年而后定,然王者之兵,必出于万全,不可以侥倖。淮南王安有言:「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臣犹窃为大汉羞之」。今乞弟譬犹蚤虱也,克之未足以威四夷,万一不克,岂不为卿大夫之辱也哉?赵充国征先○,邓训征羌及月支胡,皆以计磨之,数年乃克。唐明皇欲取石堡城,王忠嗣不奉诏,以谓非杀二万人不可取。方唐之盛,二万人岂足道哉?而贤将谋国,终不肯出此者,图万全也。又后汉永和中,交趾反,议者欲发荆、扬、兖、豫四万人讨之。独李固以谓:「四州之人,远赴万里,无有还期,诏书迫促,必致叛亡;南州瘟瘴,死者必多;士卒疲劳,比至岭南,不复堪斗。前中郎将尹就讨益州叛羌,益州谚曰:『虏来尚可,尹来杀我』。后以兵付刺史张乔,因其将吏,旬月之间,破殄寇虏。此发将无益,州郡可任之明效也。今可募蛮夷使自相攻,转输金帛,以为其资。有能反间致头首者,许以封侯之赏」。因举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由此岭外悉平。今观其说,乃与天常之言,若合符节。但天常不学,言不能起意耳。天常又言:「乌蛮药箭,中者立死无脱理。然不能及远,非三十步内不发,发无不中。今与乌蛮战,当于百步以下、五六十步以上强弓劲弩射之。若稍近,则短兵径进,于五七步内相格,则其长技皆废」。今乞弟亦未是正乌蛮也,诸如此巧便非一,不能尽录。略举一二,以见天常之练习,疑可驱使耳。又有一图子,虽不甚详密,然大略具是矣。按图以考其说,差若易了,故以奉呈,看讫可却付去人见还也。此非公职事,然孜孜寻访如此,以见忠臣体国、知无不为之义也。轼其可以罪废不当言而止乎?虽然,亦不可使不知我者见以为诟病也。知荆公见称经藏文,是未离妄语也,便蒙印可,何哉?《圆觉经》纸示及,得暇为写下卷,令公择写上卷。秦太虚维扬胜士,固知公喜之,无乃亦可令荆公一见之欤?子骏初见报,夺一官耳,不知其罢郡能不郁郁否?有一书,不知其今安在,敢烦左右达之。江水比去年甚大,郡中不为患。见说沙湖镇颇浸居民,亦江淮间常事耳。临皋港既开,往来蒙利无穷,而居民贸易之入亦不赀,但不免少有淤填,议者谓岁发少春夫淘之甚易。承问,辄及之。未缘展奉,惟冀以时自重。谨奉手启起居。热甚,幸恕不谨。轼顿首再拜。
按:郎本卷四五、《七集·前集》卷三○「介」作「个」。
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 北宋 · 黄庭坚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少时草圣学钟王,意气欲齐韦与张。
家藏古本数十百,千奇万怪常搜索。
今得君家一卷书,始觉辛勤总无益。
移灯近前拭眼看,精神高秀非人力。
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
逸气峥嵘驰万马,只字千金不当价。
想初槃礴落笔时,毫端已与心机化。
主人知是希世奇,但见姓氏无标题。
自非高闲怀素不能此,何必更辨当年(山谷集作是)谁。
华严寺造释迦罗汉石座记 宋 · 释祖演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四、《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三
伏见本岩先有释迦罗汉木座,年久深坏。谨化到远近信心弟子并石匠同造石座一所,以为久远。具名如后:弟子张守赟、王忠太、鲁政、吴安、刘辅、王文德、陈靖、许同、安清、仵进、张守真、郤令宗、李士周、许继周、王熙、李怀龙、陈守钦、陈吉、郏士周、何用卿、朱昂、王继周、全见几、刘子收、刘乂吉、陈僎、沈回、胡清、杨伯通、王文义、禹□皋、彭子朝、郏士和、戴文德、鲍信。□手石匠王子圭、李经、李和、李文遂、□守安、茆德清、甘吉、倪士佳、□□和、赵士端、倪亨。□上功□□□德,并用装严。十方施主,各人增延福寿,家门清吉,长少乂宁,凡向时中,所为称遂者。皇宋元符二年二月十五日,住岩比丘祖演谨记。茅守信刊石。
南高峰修塔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四、《北涧集》卷八
江分东浙,仰西浙之光华;塔在南高,俯北高之培塿。尺五去丛霄之上,百寻居寿域之中。若非梵释庄严,何以人天交接?自晋东土,逮宋行都,奉古德涅槃后身,作长安几案间物。人人瞻仰,增修未有梯媒;面面飘零,坐视可无惭愧?倘记灵山密付,遂依辇刹中兴。集事弗难,合尖便了。待肃宗皇帝请师塔样,留与人看;如善财童子发足机缘,即成佛去。
肃宗大明之曲 金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首下
于皇神人,武烈文谟。
左右世祖,怀柔扫除。
威震遐迩,化渐虫鱼。
垂光绵永,成帝之孚。
肃宗大明之曲 金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东韵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首下
猗欤前人,简惠昭融。
相我世祖,成兹伐功。
敷祐来叶,帝图其隆。
将修熙事,先款神宫。
贞显王后挽词 其一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一(陶陶轩录谪还以后作)
攀号婴慕罄刍荛,五纪坤临事已辽。
早定文祥嫔渭涘,更形胎教母姬朝。
安危勇决伊光策(伊尹,霍光也。杜诗。安危大臣在。○燕山主荒虐。朴平城,成昌山诸公。禀慈教废昏翊圣。),调护何烦绮夏招(汉纪。高帝谓四皓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储位不挠者。本张良招此四人之力也。四皓名。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岁丁亥。有灼鼠之变。朝廷危惧。请鞫治。未敢明指之。中外汹汹。后于宫中。廉得其状。宣付外廷罪之。割恩正法。为宗庙虑大矣。)。
大姒兴周还末命,丁宁谋翼两垂昭(后大渐之际。遗命嘱上曰。东宫早失慈鞠。予又至此。保护之宜倍谨。念之念之。此所谓末命也。诗云。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所谓孙谋翼子两垂昭也。○人以安危调护之联。为尽其实。或曰。灼鼠之变。将心在其人而已。引用回皓事。恐为不稳。人曰。杜诗。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注云。裴冕,杜鸿渐等。辅相肃宗。犹四皓辅汉太子。玄宗传授。犹尧授舜也。玄宗何尝有易太子之心。而杜老引用若是乎。诗人使事。或断章取意。岂可胶固。诗家活法。未易言也。况此逆折奸萌。杜之履霜之初。故不至于坚冰。其为调护。不亦大乎。所谓不顺四皓而大定也。)。
挽裴议长鸣宇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薄俗赏音稀,讶曾青睐便蕃,下里每承推郢雪;
旧时清议在,愁绝白头羁旅,家山何忍问齐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前山东省议会裴议长鸣宇,体貌丰伟,年逾九十,步履轻健,声如洪钟。尝三度莅临木栅寒舍,并辱荷嘉招,于燕谈中称许不佞文字,至再至三,余承此过情之誉,耿耿在心,愧无以稍塞其望,今薤唱惊传,道山已渺,缀联致挽,聊抒微忱,非敢以季札挂剑故事相拟也,李贺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多解作九州,兹特借用其辞,以喻东郡云尔。癸亥春三月。
裴鸣宇 (1890——1983),原名曾绰,改名孟儒,国民政府国大代表,山东省诸城城里人。他学生时代曾参加辛亥革命。诸城独立后,他是学生团的负责人。反袁时,在居正领导的中华革命军中任职。在莒县活动时,被袁世凯派的县长周仁寿抓获;以“土匪”罪关押1年多。出狱后,遂去北京,在吴佩孚的炮团中任书记官。1946年1月,他去济南出任山东省参议会会议长。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在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武、丁治磐(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夏楚中、何思源、庞镜塘、臧元骏(三青团山东省支团部主任)、裴鸣宇。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1983年病逝,身份仍是“国大代表”。
薄俗: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便蕃:频繁;屡次。此处照应作者原注中的“至再至三”。
下里:“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郢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典同“阳春白雪”。
齐烟: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指中国九州,此处应切山东。
辱荷:犹承蒙。
嘉招:邀请的美称。
燕谈:闲谈。
过情之誉:过情:超出实情。指超出实际,名不副实的的赞美。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谀墓》:“从来志状之属,尽出其家子孙所创草稿,立言者随而润色之,不免过情之誉。”
塞...望:汉贾谊《过秦论》:“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后以“塞望”谓满足别人期望。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肃宗登宝位,塞望势敦迫。”
道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七:“世传端明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东郡:此处应指山东,裴之家乡。
癸亥:1983年是农历癸亥年。
裴鸣宇 (1890——1983),原名曾绰,改名孟儒,国民政府国大代表,山东省诸城城里人。他学生时代曾参加辛亥革命。诸城独立后,他是学生团的负责人。反袁时,在居正领导的中华革命军中任职。在莒县活动时,被袁世凯派的县长周仁寿抓获;以“土匪”罪关押1年多。出狱后,遂去北京,在吴佩孚的炮团中任书记官。1946年1月,他去济南出任山东省参议会会议长。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在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武、丁治磐(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夏楚中、何思源、庞镜塘、臧元骏(三青团山东省支团部主任)、裴鸣宇。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1983年病逝,身份仍是“国大代表”。
薄俗: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便蕃:频繁;屡次。此处照应作者原注中的“至再至三”。
下里:“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郢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典同“阳春白雪”。
齐烟: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指中国九州,此处应切山东。
辱荷:犹承蒙。
嘉招:邀请的美称。
燕谈:闲谈。
过情之誉:过情:超出实情。指超出实际,名不副实的的赞美。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谀墓》:“从来志状之属,尽出其家子孙所创草稿,立言者随而润色之,不免过情之誉。”
塞...望:汉贾谊《过秦论》:“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后以“塞望”谓满足别人期望。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肃宗登宝位,塞望势敦迫。”
道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七:“世传端明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东郡:此处应指山东,裴之家乡。
癸亥:1983年是农历癸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