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答许享 南梁 · 王僧辩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三
省告承有朝授,良为德举,卿操尚惇深,文艺该洽。学优而官,自致青紫。况久羁骏足,将成顿辔,匡辅虚暗,期寄实深。既欣游处,用忘劳屈,而枳棘栖鹓,常以增叹。夕郎之选,虽为清显,位以才升,差自无愧。且卿始云知命,方骋康衢;未有执戟之疲,便深夜行之慨。循复来翰,殊用怃然,古人相思,千里命驾,素心不昧。宁限城闉,存顾之深,荒惭无已(《陈书·许亨传》,亨为太尉王僧辩从事中郎,晋安王承制授给事黄门侍郎,亨奉笺辞府,僧辩答。)。
赠医士清溪居士丘通甫(震亨。乃父吕两府文德客,通甫为吕婿吴兵部日起客)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阳韵
乃翁挟艺专淮乡,使死者生危不亡。
远如扁鹊师长桑,又如近世庞安常。
所交者谁龙虎骧,真李临淮郭汾阳。
军门出入一药囊,精兵十万无金疮。
参苓硝石雄附姜,补泻虚实调炎凉。
晚择所从遨真扬,郤家太尉王东床。
有子有子跨灶郎,半夜衣传肘后方。
清溪居士清名香,心欲识面形参商。
迩来解后古馀杭,其言亹亹慨以慷。
七表八里谁能详,三部九候吾独臧。
八十一难声琅琅,素问灵枢腹为箱。
望形察色起仆僵,馘俘二竖完膏肓。
伤寒足脉根膀胱,过经七日妖灾禳。
度彼没溺君为航,浅学不识空望洋。
若有人兮云锦裳,饮君一剂寿而康(自注:徐容斋真州,服君一剂,末疾愈。)。
赠君诗篇金玉相,贯月夜虹光燄长。
乾坤六合何茫茫,生民性命孰翕张。
惟将惟相惟医良,良将无人战卒戕。
良相无人贤士藏,良医无人彭作殇。
焉得万笔千缣缃,屈君著书肩岐黄。
挽宋海印居士二首 其一 元初 · 魏初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诗酒交亲半老臣,田园成趣自由身。
回头行路风波里,得似先生有几人。
挽宋海印居士二首 其二 元初 · 魏初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杨柳阴阴拂绿苔,杏花寂寂向谁开。
黄梁梦觉知何处,白玉楼成不更来。
次韵沈王题真际亭(按《中峰行录》云:驸马太尉沈王王璋遣参军洪钥赍书币叙弟子礼,期请上命,南来参叩。己未秋九月,王奉御香入山,谒师草庐,咨诀心要,请师升座为众普说,师激扬提唱万馀言。王复求法名别号,师名王以「胜光」,号曰「真际」,王因建亭师子岩下,以记其事。) 元 · 释明本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高亭结构标真际,体共云林一样閒。
山势倚天忘突兀,水声投涧自潺湲。
伽陀迥出言词外,海印高悬宇宙间。
伫看凭阑人独醒,又添公案入禅关。
中峰行录:驸马大尉沈王王璋,遣参军洪钥赍书币,叙弟子礼,期请上命南来参叩。己未秋九月,王奉御香入山谒师草庐,咨诀心要,请师升座,为众普说。师激扬提唱万馀言。王复求法名别号,师名王以胜光,号曰真际。王因建亭师子岩下,以托其事。
明良诗 其一 元 · 吴当
四言诗 押麌韵
御史明良赐都棱特穆尔开府为字乃东平文忠王拜珠丞相之子忠宣王安丞相之孙也
于赫皇祖,肇基朔土。
惟时忠襄,实佐神武。
咸阳王功德诗 其一 元 · 吴当
四言诗 押麌韵
在昔皇祖,有赫神武。
维忠宣王,杰出西土。
延祐己未。予从于忠宣王。降香江南之宝陁窟。王召古杭吴寿山。(一本作陈鉴如。误也。)令写陋容。而北村汤先生为之赞。北归为人借观。因失其所在。其后三十二年。余奉国表如京师。复得之。惊老壮之异貌。感离合之有时。题四十字为识 元 · 李齐贤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四
我昔留形影,青青两鬓春。
流传几岁月,邂逅尚精神。
此物非他物,前身定后身。
儿孙浑不识,相问是何人。
题长安逆旅 其四 元 · 李齐贤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二
早信忠诚可动天,孰云仁圣竟容奸。
鸡竿曙色开旸谷,凤阙春光到雪山。
谶雨池蛙喧欲斗(谓奸营徼功者),唳云皋鹤倦思还(谓闵渍,许有全二老。以忠宣王事上书陈乞。而有沮之者。二老不能久留。将归国也。)。
区区吴薛何为者,自鼓咙胡彻帝关。
忠宣王真容。移安于海安寺 元 · 李齐贤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四
白头重望属车尘,眉宇依然照上春。
此日感怀谁似我,当时法从更无人。
十一月十五日 元 · 李齐贤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二
松峦龙盘拥明堂,威凤楼前千步场。
先王遗风及子孙,每年此地宴群臣。
蹇予仄足蛾眉班,天语曾闻咫尺间。
宫花露湿月中回,仙药风飘云外来。
上王(忠宣王以国禅于元子。国人号之曰上王。)垂帘许同睹,大平盛事无前古。
夜深更讲家人礼,和气融融仍泄泄。
上有好者下即效,君子尽孝民兴孝。
此日繁华应似旧,至乐还如旧时否。
辽海燕山路四千,奉觞上寿知何年。
阴云低空集微霰,独立苍茫泪如线。
关山月(癸卯春。公受忠州司录之命。赴居开京。时国使入原。无一人还者。民间皆言原以忠宣王孽子代恭悯为王矣。后果然。○按忠宣孽子。即德兴君塔思帖木儿。) 明 · 郑道传
押灰韵 出处:三峰集卷之一
一片关山月,长天万里来。
塞风吹不尽,冷影故徘徊。
苏武何时返,李陵亦未回。
萧疏白旄节,寂寞望乡台。
岂无南飞雁,音信何辽哉。
见月三叹息,搔首有馀哀。
黄海道观察使权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二
盖余未弱冠。赘公之侄判书公门。始拜公于南城外之第。是时公年已六十四。位显且剧。而端坐读书。萧然如学究。尝辱一言提撕。余尚少。虽不敢窥测其事业。而犹知其为笃学君子。退而闻诸判书公。知公之行于家者。无非学之推也。后十一年而公卒。于今三十年。余发亦种种矣。警欬如昨日。尚忍为此文哉。盖按公状。而益知公平生皆从学问中来。公幼有成人器度。年十三。始从姊夫圭庵宋公学。遂闻为学大方。自是日检其身。平居。必晨起盥栉。读圣贤书。会心处。乐而忘食。晚又好易。未尝去手。尝曰。数则吾不知。理则程传尽之。自可乐也。诲子弟。必以小学为先曰。朱子发挥六经。其业固广。然只是编辑此书。其功为第一。居丧庐墓。奠具必亲执。孝慕诚敬。无所不自尽。祭式一依文公家礼。家法肃如严朝廷。遇族党能别以恩。贫无资者。咸取足焉。圭庵之遘祸也。公终身悲恸。抚其孤不啻己儿。始为正言。有玉堂官带备局者。公启筵官不可兼仕杂职。以乱其思虑。及盛玉堂。将进讲。必斋宿以入。声音清亮。论议剀切。务以诚意格君。柳公希春常曰。如某者。不可一日离讲席。宣庙初载。诵诗访落篇。仍陈敬之之义。又举程子天德王道之语。论谨独之功。同时登对者出曰。真讲官也。宣庙尝命修庆会池砌。公于上前。争以为不可侈于旧。上厉声折之。公不色沮论。谏愈益恳。观者叹服。退溪先生力辞赞成。累召不至。公以司谏启曰。李滉贤人。本不可以爵召。乞姑许其恳。至诚特召。上如其言。退溪果至。每曰。吾以权司谏故有此行。后累乞归不许。政院径请给马以送。公上疏论之。其略曰。贤者之去留。人心之向背。国家之存亡。系焉。某识见高深。论议精粹。当此进讲方急。未闻絷驹。反请给马。何耶。言甚切至。士林韪之。己卯间。朝论携贰。栗谷先生李珥务欲调剂。反为所攻。时白公仁杰上章论时事。其打破东西一款。实栗谷之意也。言者将论栗谷代人作疏。公以大司谏独启。以为所论果是。则虽代述何妨。乃引程子代彭思永作疏事以明之。遂为同僚所劾递。又于筵中。群议攻珥。公独启珥忠赤无他。其馀可恕。时流滋不悦。以公长德宿望。亦不敢显挤。及癸未。北鄙事起。栗谷主兵。悉心担国事。三司将因军务间过差以攻之。公适为副提学。同列发议。初若略纠者。公长者信而许之。劄出。诋以擅国慢君。公惊以为乃至此。则非吾意也。欲遂己之。众皆年少气锐。一谈和附。公以孤踪。猝然独当。力既不可沮。又欲䌤缝毋激。遂苦争终日。删去过中语。终不免联名劄中。宣庙方向重栗谷。恶其倾轧。窜首倡三人。公亦坐此。出为星州牧使。不知者或疑公。而知公者不以是累公。然公则以为平生之恨。其为州。政尚平恕。必使吏畏而民爱。以故所至号治。去后常有思。始公中丁酉司马。后太学荐公行义。初授义禁府都事。例迁直长。壬戌。登第。仍升典籍。自是历扬华要。台阁则正言、献纳、持平、掌令、司谏、执义、副修撰、修撰、副校理、校理。或有前后屡更者。省署则礼兵曹佐郎、正郎、检详、舍人、直讲、司艺、司成、司导、尚衣正。长带知制教。或兼春秋馆。盖九年间也。庚午。以判校特拜同副承旨。升至左。癸酉。以圣节使朝京。乙亥。出拜黄海监司。入为户兵部参议、参知。长薇垣胄监。拜吏曹参议、都承旨、副提学。治星州一年。移拜光州。病还。丁亥。丐闲。又出判春川。瓜满还京。辛卯七月。卒于第。距公生戊寅。得年七十四。讣闻。官致吊赐祭赙。其年十二月。葬杨根禾大谷丑坐未向原。公讳德舆。字致远。其上世曰太师金幸。实新罗宗姓。佐丽祖讨逆有大功。以为达权炳几。赐今姓。封安东为食邑。十传而至赞成㫜。生讳溥。位冢宰秉文柄。谥文正。勋名福德冠世。五子三婿。皆封君。其第四曰煦。忠宣王见而奇且爱之。养为子。赐姓王。封鸡林大君。再作相。有大臣度。生大司宪重贵子肃。入国朝。复姓权。为恭安府尹。赠户曹判书。高祖讳循。判济用监事赠汉城府右尹。曾祖讳实。济用监判官赠吏曹参议。祖讳龄。工曹参议赠刑曹参判。考讳博。尚州牧使赠吏曹参判。妣吴氏。海州望族。典牲署奉事致精女。检校监仁裕后。公先夫人。固城李氏。佐郎后之女。生一男二女。男克纯。早死。女长适士人沈守崙。次适宗室咸宁君寿璿。沈生一男一女。男徽。女适洪世则。徽生二男一女。咸宁无子。以灵川君侹为嗣。后夫人平山申氏。高丽忠臣壮节公崇谦之后。己卯名贤吏曹判书文节公鋿之孙。开城经历匡国之女。有志行。为南冥、大谷所称。夫人生于法家。以礼顺偕长。及归于公。事君子尽妇道。御仆妾惠而威。遇先出逾己出。闺庭之内无异言。四十年一日也。公卒之翌年壬辰卒。春秋五十八。葬公同茔。生一女一男。女适别坐李廷直。先逝。男克中。进士世子洗马。侧室子克慎。克恭观象监参奉。别坐生一男琡。监察。洗马娶判官南琯女。生五男一女。长尽己翰林。次责己、次直己、次儆己进士。次为己。女适士人李敏开。监察生三男一女。翰林生二男二女。责己生一女直己生二男。儆己生二男一女。为己生一女。公简重端方。谦和温粹。早从师友。笃于自修。动容周旋。悉裁以礼。以是重诸公间。人目之以精金美玉。然喜自敛晦。不露圭角。平居苦疾病。退然如不自胜。及其临事也。虽不苟为异同。而义所当为。则毅然能自立。好恶是非。绝无偏系。公馀杜门。一切荣利。淡如也。于词华。虽不役志。遇兴之作。往往冲淡自得。与人谈论。情境洒然无一毫障蔽鄙倍之气。未尝形诸色辞。故人见其貌而敬。与之居而爱而不能舍。虽其资质之美。盖得之学力者尤多。斯其所谓恺悌君子和而不流者非耶。然其年不满德。位不配行。岂不尽其馀以昌其后者耶。洗马砥行。能守家业。学优而不求闻。内翰诸君文行彬彬。噫。公之所以不尽其馀者。其不在斯欤。遂为之铭曰。
权自罗宗,入丽始隆。
锡姓以功,惟德与位。
世趾其美,垂一千祀。
既丛既积,乃钟魁硕。
克光其籍,家庭袭训。
粹然天分,济以学问。
惟日淬砺,乃仪于世。
华问以揭,徇不喜纷。
介而能群,如玉之温。
执经登筵,仁义陈前。
一心无偏,从容中规。
精白自持,庙堂之姿。
惟不卒施,学以遗之。
积庆攸基,其尚不亡。
益绵以昌,百世之光。
鱼骨鹤(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海诗珠》、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者按:陈汉光《台湾诗录》误录为王璋之作,题作〈咏鱼骨鹤〉。) 其一 清 · 庄一煝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海诗珠》、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腮鬐剥落脍残留,幻作霜翎雪羽俦。
却讶胎禽藏丙穴,可知蜕骨是丹邱。
乘轩讵有停车日,溉釜偏无煮鹤羞。
莫道充庖虾菜品,栖形欲啸海天秋(施懿琳编校)。
鱼骨鹤(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海诗珠》、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者按:陈汉光《台湾诗录》误录为王璋之作,题作〈咏鱼骨鹤〉。) 其二 清 · 庄一煝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此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海诗珠》、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庄叟濠梁事已非,可怜华表几时归。
羹残已不留香髓,羽化犹能认缟衣。
铩翮凌云飞未得,无声警露和应稀。
伊谁骨肉沾枯肆,也拟鸣皋达紫微(施懿琳编校)。
题画秋村叠嶂图(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编者按:陈汉光《台湾诗录》误录为王璋之作。) 清 · 李中素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
分明山水武陵春,却写秋光隔四邻。
不著胭脂轻一点,恐将花片误渔人(施懿琳编校)。
东港(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赖子清《台海诗珠》误录为王璋之作。) 清 · 陈辉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东港
渔人几处学吹箫,海色苍苍(编者按:「苍苍」,连横《台湾诗荟》作「苍茫」。)弄晚潮。
一片(编者按:「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出」。)山间明月上,满堤寒影渡横桥(施懿琳编校)。
挽张副院长维翰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凫舄临民,勇祛帝制,豸冠匡国,清厉官常,余事托高吟,名重坫坛还下士;
鹤觞介寿,曾许芜辞,鸿著汇刊,且征拙序,平生叨夙契,交深翰墨直忘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维翰,见【寿联13.寿张副院长莼鸥】。
凫舄:fúxì指仙履,喻指仙术。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
临民:治民。《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
匡国:即匡正国家。
清厉:耿介有骨气。出自《后汉书·周荣传》:“﹝周兴﹞孝友之行,著于闺门;清厉之志,闻于州里。”
官常:居官的职责。出自《周礼·天官·大宰》 :“以八法治官府:……四曰官常,以听官治。”注:“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
坫坛:会盟的坛台。引申指文坛,诗文书画界。
鹤觞:酒名。泛称美酒。北魏河东人刘白堕善酿酒,饮之香美,京师朝贵,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见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西》。
芜辞:芜杂之词。常用作对自己文章的谦称。宋赵令畤《商调蝶恋花》词:“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夙契:往昔的交情。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至于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增感弥笃。”
笺:
1.上联涉功绩,下联涉交谊,老到写法。
2.清代梁同书赠陈征芝作宰联:
神仙官职双凫舄;
才子文章五凤楼。
凫舄:fúxì指仙履,喻指仙术。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
临民:治民。《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
匡国:即匡正国家。
清厉:耿介有骨气。出自《后汉书·周荣传》:“﹝周兴﹞孝友之行,著于闺门;清厉之志,闻于州里。”
官常:居官的职责。出自《周礼·天官·大宰》 :“以八法治官府:……四曰官常,以听官治。”注:“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
坫坛:会盟的坛台。引申指文坛,诗文书画界。
鹤觞:酒名。泛称美酒。北魏河东人刘白堕善酿酒,饮之香美,京师朝贵,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见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西》。
芜辞:芜杂之词。常用作对自己文章的谦称。宋赵令畤《商调蝶恋花》词:“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夙契:往昔的交情。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至于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增感弥笃。”
笺:
1.上联涉功绩,下联涉交谊,老到写法。
2.清代梁同书赠陈征芝作宰联:
神仙官职双凫舄;
才子文章五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