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范子谅”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范谔密州范子谅濮州刘士彦泗州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三、《元丰类稿》卷二二、《曾文定公集》卷二
敕具官某:守土之官,民事所属。
朕方励精庶政之日,尤务在于得人。
考择于朝,尔往惟允。
夫能宣布恩德,以拊循吾民,而纲理风俗,则为能称其任,尔其可不勉欤?
开封府推官罗适府界提刑河东提刑范子谅开封府推官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一、《彭城集》卷二三
邦畿千里,王化所先。
内有幕府,参预谟画;
外则节传,督视县邑。
皆为剧任,宜付能者。
强力民事,知其要务,方疏治亩浍,仅其就绪。
子谅奉使指,按刑无颇。
是用并从推择,付兹浩穰。
详狱岸之巨细,察民情之真伪。
其亦无怠初心,是则动罔不获。
子谅等三人可右班殿直王楹等十四人可三班奉职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一、《彭城集》卷二三
朝廷设科,以求材武,弓马程其艺能,策略观其趣向,二者俱茂,可以当勇爵而承器使矣。
尔等咸繇举荐,得备廷试,实副其名,朕甚嘉之。
品差授官,用示旌劝,祗服光宠,益思奋励。
韩晋卿大理少卿林英鸿胪少卿范子谅仓部郎中 北宋 · 彭汝砺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六、《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八
敕某等:大理掌治邦之刑狱,以察冤枉,以纠万民。
鸿胪掌治邦之宾客,以诏朝贡,以和远人。
仓部掌治邦之仓庾,以谨出纳,以足邦用。
皆以佐朕经邦国、安天下,任责亦重矣。
尔等更践中外,显闻惟旧,敬听朕命,尚克有成哉!
可。
开封官吏妄奏狱空冒赏事奏元祐三年九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五
右,臣伏见御史台举劾开封官吏将大辟罪人寄厢,妄奏狱空,致朝廷误推赏典。
如闻已降指挥钱协止令赎铜,出知越州林邵范子谅并与小郡,其馀官吏特免改正。
门下省尝具封还,续准朝旨,惟展磨勘
此乃陛下至仁至厚,不欲穷治,而等所犯,情实欺君,考之公论,皆谓责之太薄,而名且不正,事关国体,须至论列。
臣闻人主所以鼓动天下,制驭臣民之柄,莫大于赏罚,使赏必及于有功,罚必加于有罪,则四海之内竦然向风,而无不心服者矣。
惟其无功者虚受,有罪者幸免,遂容僭滥,而其弊将至于无所劝惩。
然则为天下者,安可不以至公而慎用之乎!
今开封官吏以大辟之囚,权令寄厢,敢肆诞谩,谓无一人之狱。
朝廷信用其奏,亟推厚赏,进官锡服几二十人,下至胥史,亦沾恩赐,播传天下,书之史册,何可掩也?
继而台臣抗章,弹其缪妄,陛下付之执政,按见实迹,纵不欲论以全罪,犹当夺其误赏之官,少为天下诬罔之戒。
而乃一切仍旧,复得名藩,使善去,不过如此;
今实有罪,何以示惩?
陛下若明正刑典,则虚伪之迹固在等。
苟谓已行之命,惮于追改,则好名之谤,遂归朝廷,传之后世,实累圣德。
伏望陛下特徇公议,追误赏之官,黜之小郡,其馀官吏,亦令改正。
使天下知公朝之名器不可幸以得,非惟塞小人奔竞之路,亦助成陛下无私之政。
所以详论之者,盖欲救正国家之大体,非特区区为一钱协而发也。
伏惟留神省察,早降指挥(《尽言集》卷二。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九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八。)
「知」原作「之」,「之」原作「知」,据畿辅本改。
晋祠祷雨题记元祐元年七月 北宋 · 卢讷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六、《金石续编》卷一五、《求古录》第三六页、《三曾年谱》卷二
龙图阁学士河东经略安抚使曾布提点刑狱朝奉大夫范子谅躬率寮吏,祷雨祠下。
通判太原军府田盛、高复、签书河东节度判官卢讷、知阳曲县冯忱之走马承受王演、检法官史辩从行。
元祐丙寅岁七月十三日谨题。
刊者任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