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伸”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太后景灵宫驾前露面双童女(一作赵佶诗) 北宋 · 王绅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平明䌽仗幸琳(《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七作灵)宫,紫府仙童下九重。
整顿珑璁时驻马,画工暗地貌真容(以上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按:《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七引《古今诗话》亦载此二诗,谓‘元丰初王伸王建作《宫词》百首献之’。著者作王伸,诗题作宫词。今从《温公续诗话》。)
敕赐藐姑射神居洞崇道庙记宣和元年三月 北宋 · 王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七
距城之西十八里有山曰姑射,《南华真经》□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者是也。
□有大洞,乃神之居,东南有旧庙,乃神之像。
事迹彰彰,尤可注意。
而前此守邦者往往心畏简书,目乱朱墨,于古圣迹非惟不知,亦所不暇。
因使洞蔽荆榛,庙穿风雨,而神失所安,人不知肃,良可慨已。
政和丁酉,今龙图阁钱公来偃是藩,政平讼□,吏畏民服,暇日既多,惟古是好。
乃按《临汾图经》,得姑射神人之事,稽考采摭,抗章于朝,以丐名额。
天子嘉其请,诏赐洞曰神居,庙曰崇道,既遣官书而揭之。
然□稚老耸观,远近奔走,且知平阳之有姑射,而姑射之有神人也。
抑尝原事之废兴,虽因乎人,固有人力之所不能及者,一系乎世之如何尔。
昔尧尝往见四子于姑射之山,当是时也,洞之与庙为如何哉?
自时厥后,寥寥数千百载,而褒崇之礼未加焉。
逮我圣天子嗣位,仁如天而智如神,礼乐彰而法度著,以今准古,运适符尧,此洞此庙,所以复兴于今日。
不然,岁在壬辰,何以先获天正尧瑞之石于是山之□欤。
宣和元年三月二十一日承务郎、知临汾县王伸立石。
朝奉郎、知临汾县赵不约书。
江东散民吉志模。
神居洞 北宋 · 王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七
维宣和元年岁次己亥三月丁未朔二十一日丁卯朝散大夫直龙图阁、权知平阳军府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管勾学事钱盖,谨遣承务郎、知平阳府临汾县王伸,敢昭告于神居洞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冰雪,绰约若处子
帝尧往见四子,黄帝问道于务成之后,神人虽不可得而见之,然有遗洞存焉。
窈然空然,世谓神人所居者在是,而不知平阳一境,阴阳常调,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民无夭阏,物无疵疠,皆赖神人之化而致然也。
兹被湛恩,昭锡洞号,岂独四方万里之远,皆识神人之居?
又共庆神人之化,与日争光而无极也。
尚飨!
祭崇道庙文 北宋 · 王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七
维宣和元年岁次己亥三月丁未朔二十一日丁卯朝散大夫直龙图阁、权知平阳军府管勾神霄玉清万寿宫管勾学事钱盖,谨遣承务郎、知平阳府临汾县王伸,敢昭告于崇道庙神。
昔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于藐姑射之山。
黄帝枉驾游姑射之山,问道于务成子
姑射实先圣问道之所也,庙像之设久矣,而名无以称焉。
今天子执古之道以御今,有握图御极,翕张阖散,与帝尧之治无异道,故锡庙号曰崇道,所以示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之意也。
涓日之良,谨以赐额揭示于庙,神其鉴之。
尚飨!
侍卫步军司摆铺使臣王伸降官制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九、《胡澹庵先生文集》卷六
《传》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
尔职置邮,不能戢奸,致群卒白昼剽人于道,同罪之罚,其将焉逃?
执秩有辞,禠官二等,尚云轻典,庸示小惩。
往省厥愆,勉服虽赏不窃之训。
司农寺丞翁君墓碣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一、《南宋文范》卷六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一
绍兴中宰相秦桧专柄用事,诸有故怨及不附己者,皆诬以罪,窜岭海。
故相赵忠简公用此死朱崖,天子哀之。
还其柩,将葬衢州常山县郡将章杰,绍圣丞相惇诸孙,雅怨赵公当国时奉诏治惇罪,又希旨,阳以善意檄常山翁君蒙之护其丧。
一日,下书翁君曰:「赵氏私为酒以饮役夫,亟捕寘之法」。
而阴使人喻意,使并搜取赵公平日知旧往来书疏,欲以败赵氏,快私憾,且媚取美官。
翁君不可,则啖以利,又不可,则胁以威,往反再三。
翁君意壮不但已,或更属它吏,则事有不可为者,即密告赵氏,夜取诸文书悉烧之,无片纸在。
翌旦,乃往为搜捕者,而以无所得告。
怒,又廉知翁君女弟适故礼部侍郎胡公寅,实当时草诏罪状惇者,益怒,乃诬翁君它罪劾之。
胡公弟宁尚书郎,具以其事白桧
亦悟为所卖,下其事安抚使问状,徙翁君官旁郡,赵氏亦竟得无它,而遂废,不复用。
当是时,天下莫不高翁君之谊,慕翁君之名,而想见其为人者。
今天子即位,近臣乃以其事闻。
上亟召见,嘉叹其节,改秩,再除中都官,皆以省员补外。
晚乃归为司农寺丞,未几而卒,闻者莫不哀之。
君字子功,世家建宁府崇安县白水村
大父彦深宣和中秘书少监
梁师成欲一见之不可得,遂久不徙官。
其后历国子祭酒太常少卿,以集英殿脩撰归老于家。
父揆,文林郎密州司士曹事,亦以文行知名,蚤卒。
君以集英任补登仕郎,调右迪功郎,尉常山,移婺之兰溪
更调明州司理参军,以母丧不赴。
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又以少母丧去官。
改□□郎,监登闻鼓院
出为江南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当涂涝疫,君以檄按行,拯疗极力,全活甚众。
军器监丞,又主江西安抚机宜文字
复值岁凶,君佐其府咨访处画,用力尤多。
使龚公茂良与诸使者合言于朝,乃召丞大农
卒时年五十有二,淳熙元年二月十三日也。
君自幼卓荦不群,曹偶敬惮。
而孝谨顺悌,事集英及母兄无间言。
兄没,抚其孤甚厚,嫁其女先己女。
集英引年恩当及君子,君推以予从祖弟履之。
家居不问有无,仕官不计升黜。
至于周人之急,则亦不复知有难易多寡之择,即有不逮,虽奔走乞贷劳辱不惮也。
历阳张晋彦以子孝祥被亲擢冠多士故忤相意,逮系廷尉
亲旧畏祸及己,莫与通,求所以为橐饘费者无所得。
君闻之,独慨然谒其兄,罄家赀,得白金百两遗之。
死,事壹解。
后张氏父子俱官达,以此德君,终其身不能忘。
君与之游,亦每规正其失无所避,人两贤之。
江西时,同寮刘氏子琦奔父丧,病疫甚殆,人莫敢视。
君独舆致其家,蚤暮躬治粥药,得不死。
它所为类此人所难者甚众,不胜纪。
平居食客满堂,莫非有求于君者,而君不之厌也。
娶李氏,绍兴史官弥正之女,先卒。
无子,以从祖兄诚之之子樗年为后。
一女,适修职郎王伸
君家自集英时有别业金陵,君即居之。
既卒,遂葬江宁县西北村,祔以李氏。
后数年,君之甥豫章通守胡君大原状君行事以来曰:「舅氏志未克申而不幸至此,其高节驯行有不可以弗识者。
子盍识诸?
吾且刻其墓上」。
予妇家与君有连姻,得蚤从君游,相期甚厚。
读其书为出涕,不忍辞也。
乃书其事而铭之。
铭曰:
仁全故家,知折奸谋。
勇蹈大难,其俦。
伟哉若人,躬此达德。
俛焉终身,靡有回遹。
无曰斯丘,四尺之崇,忘私起懦,千载高风!
恭和御制悯忠诗三十韵(山左李毓昌即墨人也余友蓬莱金黻珽先生尝称其少负气节不苟流俗凡邑中不平事公必折之以理故乡党咸重其为人及举戊辰进士公以知县分治江苏时淮泗水患公捧檄往山阳督赈邑令王伸汉以侵渔为民蠹公廉知其情欲揭知上官王惧以赂公公弗许王以金嘱其三仆偕善缘寺僧邀公饮置酖酒遂遇害公卒之血溢襟袖五贼恐事泄舁公尸于梁诬以自经洎扶柩归孺人检遗衣见血启尸视之以银簪验实簪黑孺人骇恸呼叔翁语之故叔翁者名云泰邑武生也刻日抵京遮总宪马白冤状奏闻事下法司旬日五贼皆服辜上怒甚命以谋逆仆诣柩致祭馀依议因嘉公之忠孺人四品秩在籍食俸赐云泰为举人公无子上命择族中贤者为之后事竣上复为制悯忠诗三十韵以褒之) 清 · 金朝觐
 押阳韵
东岳降生发其祥,李公卓荦殊寻常。
读万卷书不爱死,英风侠气偕灵长。
公之少年有大志,斗鸡走狗斥荒唐。
疾恶如仇去如疾,市井无赖呼为狂。
嘉庆戊辰进士曲江春宴颇轩昂。
帝曰昌才非百里,汝其试之往江乡。
是年秋涨溢淮泗,鱼鳖斯民走且僵。
诏开内帑赐银币,侵渔牟利相颉颃。
独公力持矫其弊,元凶稔恶王山阳
杀民更杀慈父母,下同厮仆祸心藏。
岂有酖人羊叔子,叵耐跋扈皆豺狼。
可怜杯酒须臾命,金石毒发摧心肠。
北望宸极魂飞去,月明颜色绕屋梁。
敝袍丹血鬼神护,家人梦寐咸悽怆。
叔父爱侄如爱子,抱衣吞泣心慞惶。
酷暑千里汗相属,披发投地呼天阊。
斯须九重达聪听,赫然震怒天威扬。
白日雷霆惊霹雳,跃跃三尺寒锋铓。
法司传敕急星火,蠢彼群丑失路伥。
楚囚终日相对泣,引颈待罪轵道旁。
剖视心肝血漉漉,腥秽馀沥倾壶觞。
阴风飒飒来格享,松涛怒捲声洋洋。
沈埋冤岳清如洗,昭然依被日月光。
国家论功重死事,丰碑屹立锡天章
郡君食俸二千石,心如冰玉操如霜。
乃嘱守令为立后,千秋俎豆承馨香。
吁嗟乎书生无气人所鄙,每为斯人意差强
人生百年忽已矣,谁复言之慨且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