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镇江府重修州学大成殿1139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五、《浮溪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古之有天下国家者,其世之长短,视积累之厚薄;
其祀之隆替,视子孙之兴废。
何则?
吾之所以有天下国家者,以吾有息争已乱之道,而足以庇民也。
民知吾有息争已乱之道,而利加其身,则世世戴其子孙事之。
此吾所以处其庙祧之尊,而飨其岁时烝尝之奉也。
苟为无以承之,祀从而隳矣。
惟夫子则不然,未尝有尺地一民之封也,而教实行乎天下之间。
所谓息争已乱之道者,与万世共之。
天下用吾说则治,不用则乱。
既不用而乱矣,朝用吾说,夕治如初。
天下复相率而祀之,其祀益修而严,则其道益尊而明。
此三代之子孙,于今为庶,而夫子之祀,与天地相为终始也。
夫子之没,千有馀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所以讲求而祀之者不为不至,然未有如本朝之盛者也。
方其盛时,庙学之兴,溢乎四海之外。
虽蛮夷戎狄之国,莫不知吾夫子之尊。
镇江有学,在州之城东南隅,经始于太平兴国八年
后五十七年
新而广之者,文正范公也。
艰难以来,镇江适当兵冲,故学宫坏为垒舍。
徽猷阁直学士新安程公来牧之数月,大成殿复及于焚。
一日,公过而叹曰:「嗟乎!
释老二氏,吾儒操戈而逐之者也。
今道宫、佛刹,圮于戎马之馀才几日耳,已纷然相望于国都,其徒志坚而材足以有立故也。
吾夫子息争已乱之道,有功于世如此,而吾徒又奉明天子之命司教于此,反熟视而不为,可愧也」。
乃谋费于州人
会州豪及浮屠氏有以其赢来献者,于是鸠材庀工,诹日之良,而郡丞韩中通、葛祐之教官邹全嗣,实左右其事。
未数月而台殿成,屹然起于江山形势之中,与之相称。
其室筵屏摄、阶序门庭,与夫像设器陈,又皆秩秩绳绳,无不应图合礼,他州之祠莫及也,于是人以程公为贤。
呜呼,学校之事,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况出于干戈之后乎!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诸侯之筑宗庙、宫室、台榭、门厩,莫不为其国史所书。
而以学校见于六经者,鲁之頖宫、郑之乡校而已。
岂当时以力政相高,而不暇及此耶?
抑公卿士大夫知此为治乱之本者少也?
程公以经术决科,饰吏事以儒雅,而所至皆可师,宜知所本矣。
学将成而公去,其属刘颍士、王炳诸生之请来告曰:「愿书以贻后人」。
乃为叙而诗之。
诗曰:万物一气,统于乾元。
夫子之道,与之并尊。
峙山行川,莫地之厚。
夫子之尊,与之并久。
惟昔旬始,彗于紫微。
簠簋弃道,学门雉飞。
坐令此邦,祀不蠲肃。
伊谁新之?
自我贤牧。
爰彻灌莽,列为飞甍。
京口之宅,曲阿之城。
弦歌在堂,一洗锋镝。
曲阿之城,京口之宅。
伟矣兹举,非公孰能?
嗣我文正,百年而兴。
左江右山,输秀于此。
为邦生材,以笃王纪。
齐民要术后序绍兴十四年四月 北宋 · 葛祐之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七
绍兴甲子夏四月十八日龙舒张使君专使贻书曰:「比因暇日,以《齐民要术》刊板成书,将广其传」。
求仆为序,以冠其首。
谨按《齐民要术》旧多行于东州
仆在两学时,东州士夫有以《要术》中种植畜养之法为一时美谈,仆喜闻之,欲求善本寓目而不得。
使君得之于芗林居士向伯恭
伯恭自少留意问学,故一时名士大夫多与之游,而喜传之书。
盖此书乃天圣中崇文院校本,非朝廷要人不可得,使君得之,刊于州治,欲使天下之人皆知务农重谷之道,使君之用心可知矣。
仆尝观周公成王以《无逸》之书,有曰:「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
曰昔之人无闻知,夫惟不知稼穑之艰难,其祸至于侮厥父母,而不知惧,其害教岂小小者哉!
尝谓古今亲民之官,莫如守令,故守令皆以劝农为职。
汉循吏如召信臣龚遂辈,类皆躬劝耕农,出入阡陌,至于使民卖刀买犊卖剑买牛者。
使君以书载耕稼之要,足以为齐民法,其为贤当不在西汉循吏之下。
况舒之为州,沃壤千里,富饶鱼稻,爰自吴魏以来,为耕戍实边之地,又得贤使君劝相乎其间,其为舒缓不疑矣。
仆流落州县间,晚得小垒而为之,有民人社稷,于此得使君所遗墨本,日以纵观,庶几有补于斯民,且无负于劝农之官,不亦幸乎!
使君名辚彦声其字,济南佳士也。
尝为上虞,县多力穑之农,而令实为之劝,故租赋之入,不劳而办。
又尝为九江郡,而化行乎江汉之间。
九江擢守龙舒,闻誉益美,功利益博,兹以其馀力刊书累编,贻训于后,他日得君行道,岂易量哉!
四月十八日左朝散郎权发遣无为军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营田镇江葛祐之序。
按:《齐民要术》卷末,四部丛刊本。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四山遮尽外来风,山崦人家不觉冬。
独立苍崖重回首,山形浑似入居庸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二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夕阳西下暮山稠,崖下苍池似炭湫。
把钓不愁雷火出,品题应为此山留。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三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近山风俗果温纯,知有从来县令尊。
癃老杖扶争致语,不嫌山野过柴门。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四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山神说是宰官身,野老争来话本因。
采玉得仙俱慌惚,至今功利及斯民。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五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九龙分部中天雨,何处痴蟠睡不开。
一勺凤凰山下水,有时风雨洗天来。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六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方山忽断两崖开,中有苍河自北来。
行出山门俱不见,玉龙翻作地中雷。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七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不须犀火瞰苍湾,万古幽阴鬼所寰。
山下黄尘三百丈,巢居安忍插天山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 其八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四
地炉火在壁灯昏,睡觉山堂笑语温。
豆粥一盂官事了,缓摇吟辔出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