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遂初赋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
《遂初赋》者,刘歆所作也。少通诗书,能属文,成帝召为黄门侍郎、中垒校尉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好《左氏春秋》,欲立于学官。时诸儒不听,乃移书太常博士,责让深切,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是时朝政已多失矣,以论议见排摈,志意不得,之官,经历故晋之域,感念思古,遂作斯赋,以叹征事,而寄己意。
昔遂初之显禄兮,遭闾阖之开通。
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
备列宿于钩陈兮,拥大常之枢极。
总六龙于驷房兮,奉华盖于帝侧
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
惧魁杓之前后兮,遂隆集于河滨。
遭阳侯之丰沛兮,乘素波以聊戾。
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
二乘驾而既俟,仆夫期而在□。
驰太行之严防(《水经·泌水》注作「险峻」)兮,入天井之乔关。
历冈岑以升降兮,马龙腾以超摅(本作「起摅」,从《文选·赭白马赋》注改。)
无双驷以优游兮,济黎侯之旧居。
涤荡以慕远兮,回高都而北征。
剧强秦之暴虐兮,吊赵括于长平。
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贤而下士。
骛驷马而观风兮,庆辛甲于长子。
哀衰周之失权兮,数辱而莫扶。
执孙蒯于屯留兮,救王师于途吾。
过下虒而叹息兮,悲平公之作台。
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
枝叶落而不省兮,公族阒其无人。
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弃于家门。
载约屦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为履。
宝砾石于庙堂兮,面隋和而不视。
始建衰而造乱兮,公室由此遂卑。
怜后君之寄寓兮,唁靖公铜鞮
越侯田而长驱兮,释叔向之飞患。
悦善人之有救兮,劳祁奚太原
叔子之好直兮,为群邪之所恶。
祁子之一言兮,几不免乎徂落。
䨥美不必为偶兮,时有差而不相及。
虽韫宝而求贾兮,嗟千载其焉合?
仲尼淑圣兮,竟隘穷乎蔡陈。
屈原之贞专兮,卒放沈于湘渊
何方直之难容兮,柳下黜出而三辱。
蘧瑗抑而再奔兮,岂材知之不足。
扬蛾眉而见妒兮,固丑女之情也。
曲木恶直绳兮,亦不人之诚也。
以夫子之博观兮,何此道之必然。
空下时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悲积习之生常兮,固明智(《文选》张华《答何劭诗》注作「暗」)之所别。
叔群既在皂隶兮,六卿兴而为桀。
荀寅肆而颛恣兮,吉射叛而擅兵。
憎人臣之若兹兮,责赵鞅晋阳
轶中国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厉。
雁门而入云中兮,超绝辙而远逝。
济临沃而遥思兮,垂意兮边都。
野萧条以寥廓兮,陵谷错以盘纡。
飘寂寥以荒䀛兮,沙埃起之杳冥。
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
薄涸冻之凝滞兮,沸溪谷之清凉。
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降霜。
扬雹霰之复陆兮,慨原泉之淩阴。
激流澌之漻泪兮,窥九渊之潜淋
飒凄怆以惨怛兮,戚风漻以冽寒。
兽望浪以穴窜兮,乌胁翼之浚浚。
山萧瑟以鹍鸣兮,树木坏而哇吟。
地坼裂而愤忽急兮,石捌破之岩岩。
天烈烈以厉高兮,廖𡌉窗以枭穴牛。
雁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
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迥(本作「回」,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
百里之无家兮,路修远而(本作「之」,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绵绵。
于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奋武灵之精诚。
赵奢之策虑兮,威谋完乎金城。
外折冲以无虞兮,内抚民以永宁。
邕容以自得兮,唯惕惧于竺寒。
攸潜温之玄室兮,涤浊秽于太清。
反情素于寂漠兮,居华体之冥冥。
琴书(本作「书琴」,从《文选》何劭《答张华诗》注,陶潜《经曲阿诗》注《归去来辞》注,石崇思归引》注乙转。)以条畅兮,考性命之变态。
运四时而览阴阳兮,总万物之珍怪。
虽穷天地之极变兮,曾何足乎留意。
长恬淡以欢娱兮,固贤圣之所喜。
乱曰:□幽潜德,含圣神兮。
抱奇内光,自得真兮。
宠幸浮寄,奇无常兮。
寄之去留,亦何伤兮。
大人之度,品物齐兮。
舍位之过,忽若遗兮。
求位得位,固其常兮。
守信保己,比老彭兮(《艺文类聚》二十七,《古文苑》。)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一 三君 汉 · 无名氏
袁山松《后汉书》曰:桓帝时。朝廷日乱。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尚。后进之士。升其堂者以为登龙门太学生三万馀人。榜天下士。上称三君。次八俊。次八顾。次八及。次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因为七言谣曰:
天下忠诚窦游平
天下义府陈仲举
天下德弘刘仲承侍中河间乐成刘淑字仲承。)
注:一云。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逯案。《御览》引袁山松《后汉书》与此一云同。
遂初赋 其一 东汉 · 葛龚
 押支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六
豢龙之洪族,贶高阳之休基(《文选·陶徵士诔》注)
曹子建 东汉 · 袁涣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
召公周公,俱受分陕之任(《文选·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秀才文》注,沈约。《齐安陆昭王碑文》注,又见《陶渊明集》注)
检逸赋(按陶潜闲情赋序》云:「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瞻,泊,则此旧题作《静情赋》」。) 其一 东汉 · 蔡邕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九
夫何姝妖之媛女,颜炜烂而含荣,烨普天壤其无丽,旷千载而特生。
余心悦于淑丽,爱独结而未并。
情罔象而无主,意徙倚而左倾
画聘情以舒爱,夜托梦以交灵(《艺文类聚》十八)
检逸赋(按陶潜闲情赋序》云:「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瞻,泊,则此旧题作《静情赋》」。) 其二 东汉 · 蔡邕
 押青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九
思在□而为簧鸣,哀声独不敢聆(《北堂书钞》一百十)
东汉 · 祢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七
训夷皓之风(《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注。)
昌言下(此下篇名并缺) 其四十七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闻上古之隐士,或夫负妻戴,以入山泽,伏重岫之内,窟穷皋之底(《文选·陶渊明曲阿诗》注,《张景阳七命》注。)
秋菊赋 西晋 · 潘岳
 出处:全晋文
馨达幽远,光烛隰原。
招仙致灵,仪凤舞鸾。
飞茎散英,倚靡相寻。
垂采炜于芙蓉,流芳越乎兰林
游女望荣而巧笑,鹓𩿿遥集而弄音,若乃真人采其实,王母接其葩。
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
或充虚而养气,或增妖而扬娥。
既延期以永寿,又蠲疾而弭疴(《艺文类聚》八十一。《文选》陶潜《杂诗》注并作潘岳。《初学记》二十七引两条,《御览》九百九十六并作潘尼张溥编入《潘岳集》,今姑从之。)
其六 西晋 · 陆机
 押词韵第一部
惆怅怀平素,岂乐于兹同
岂宴栖末景,游豫蹑馀踪(○《文选》五十七陶徵士诔注。)
鳖赋 西晋 · 陆机
 出处:全晋文
皇太子幸于钓台,渔人献鳖,命侍臣作赋。
其状也,穹脊连胁,玄甲四周。
遁方圆于规矩,徒广肩以妨逑。
循盈尺而脚寸,又取具于指掌。
鼻尝气而忌脂,耳无听而受响。
是以栖居多逼,出处寡便,尾不副首,足不运身。
于是从容泽畔,肆志汪洋。
朝戏兰渚,夕息中塘。
越高波以鱼逸,窜洪流而潜藏。
蕙兰之芳荄,翳之垂房(《艺文类聚》九十六)
总美恶而兼融,播万族乎一区(《文选》陶潜《咏贫士诗》注、又《头陀寺碑》注。)
归旧赋 西晋 · 张协
 押尤韵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五
苦辞既接,欢言乃周(《文选》陶潜《读山海经诗》注)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二 八俊 魏晋 · 无名氏
天下模楷李元礼,天下英秀王叔茂
天下良辅杜周甫,天下冰凌朱季陵。
天下忠贞魏少英,天下好交荀伯条
天下稽古刘伯祖,天下才英赵仲经太常蜀郡成都赵典字仲经。)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三 八顾(《后汉书》无刘儒。有范滂。) 魏晋 · 无名氏
天下和雍郭林宗,天下慕恃夏子治
天下英藩尹伯元,天下清苦羊嗣祖
天下宝刘叔林,天下雅志蔡孟喜
天下卧虎巴恭祖,天下通儒宗孝初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四 八及(《后汉书》无范滂。有翟超。) 魏晋 · 无名氏
海内贵珍陈子鳞。
海内忠烈张元节
海内謇谔范孟博
海内通士檀文友。
海内彬彬范仲真
海内珍好岑公孝
海内所称刘景升镇南将军荆州武城侯山阳高平刘表字景升。)
太学中谣五首(见陶渊明集。) 其五 八厨(《后汉书》无刘翊。有刘儒。○《后汉书》党锢传序。《诗纪》八。《御览》四百六十五略引袁山松书、六百九十三略引古今善言。) 魏晋 · 无名氏
海内贤智王伯义。海内修整蕃嘉景。
海内贞良秦平王。海内珍奇胡母季皮
海内光光刘子相。海内依怙王文祖。
海内严恪张孟卓。海内清明度博平荆州刺史山阳湖陆度尚字博平。)
四时(此顾凯之《神情诗》,《类文》有全篇,然顾诗首尾不类,独此警绝。) 东晋 · 陶潜
 押冬韵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刘斯立云:当是凯之用此足成全篇。篇中唯此警绝,居然可知。或虽顾作,渊明摘出四句,可谓善择。
联句 东晋 · 陶潜
 押职韵
鸣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
念彼穷居士,如何不叹息渊明
虽欲腾九万扶摇竟无力!
远招王子乔云驾庶可饬(愔之)
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
霜露岂不切,徒爱双飞翼(循之)
高柯条干,远眺同天色。
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渊明
与子俨等书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告俨、俟、份、佚、佟:夫天地赋命,有生必有终,自古圣贤,谁能独免?
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岂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邪?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荼毒,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已,必贻俗患;
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耳。
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
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
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更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陋,谓斯言可保。
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有限也。
恨汝辈稚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
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
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汜稚春,汜(毓字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
汝其慎哉!
吾复何言(本集。《晋书·陶潜传》,《宋书·陶潜传》,《艺文类聚》二十三,《御览》五百九十三。)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
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司马(案:《晋书·孟陋传》袁宏孟处士铭》作“司空”,《世说·贤媛篇》注作“司徒”,此作“司马”,必有一误。)祖父揖,元康中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冲默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
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
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
下郡还,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以尘尾掩口而笑。
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便步归家。
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旬有馀日,更版为劝学从事
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太傅河南褚褒,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
褒问:“江州孟嘉者,其人何在”?
云“在坐,卿但自觅”。
褒历观,遂指君谓曰:“将无是邪”?
欣然而笑,喜褒之得君,奇君为褒之所得,乃益器焉。
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征西大将军谯国温参军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
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
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廷尉太原孙盛(案:《晋书·孙盛传》未言为廷尉。)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坐叹之。
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孟嘉,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
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
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还至,转从事中郎,俄迁长史,在朝聩然,仗正顺而已。
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御卿”。
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
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丝不如不如肉”。
答曰:“渐近自然”。
中散大夫桂阳罗含赋之曰:“孟生善酣,不愆其意”。
光禄大夫南阳刘耽,昔与君同在温府。
渊明从父太常夔尝问:“君若在,当已作公否”?
答云:“此本是三司人。
为时所重如此。
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
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谨案采行事,撰为此传,惧或乖谬,有亏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战战兢兢,若履深薄云尔。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
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
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
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
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