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吴南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放生池记绍兴十八年闰三月 宋 · 董德元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
宋绍兴十五年夏五月,臣僚建言:「乞访求乾元遗迹,置放生池,申严法禁,上祝圣主万年之寿,下为子孙千亿之祥」。
帝可其奏,于是州县皆奉旨施行。
永丰县前者截溪为池,主柱揭榜,禁渔网罟。
知县事吴侯南老之来,虑其疏阔,难防窃取之私。
于县南近东得隙地焉,其形洼下,其水不涸,其籍属公,隐蔽民居之后,始启而浚广之,以为放生之所。
小亭于中,飞桥而渡。
其成匪棘,财力不费,而屹然可观焉。
讫工,属德元为记。
盖尝诵子思之书:「大德者必得其寿」。
今天子中兴,戢干戈,散牛马,讲二国之好,兼爱南北之民,诏书屡下,捐租省役,务加实惠而不为虚文。
由是田里安妥而无叹息愁恨之声,则大德敷于天下,类可见矣。
是宜上天纯祐,永膺多福,不待请祝,自享万年之庆,子子孙孙,将传无穷。
而臣僚乃如前所云者,彰一人好生之恩,被于动植之广也。
举天下之吏,罔不虔奉,而吴侯此举,尤为严恪之诚。
是池也,其地涌泉,其状成规,其围六十馀丈,其流通于城濠而达于溪焉。
斩木为堤,累堑为墙,植花卉果实以环之,外设门关以为之固,剽攘践履者不得底焉。
每岁天中令节,率官吏拜跪于亭,纵彼飞潜,使各得其所。
于戏钦哉!
愚观吴侯作县几二考,居处游观之地,略无建立,独于此事断然介意,则尊君亲上之诚果何如!
异时移此心而立朝廷,则生灵蒙福可知,兹可记也。
绍兴戊辰闰三月记。
按:同治永丰县志》卷三三,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永丰县新学记绍兴十八年八月 南宋 · 董良史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五、同治《永丰县志》卷三三
永丰吉州之属邑,其细民力穑而纯固,士大夫多美秀而文,以通今学古、济时行道为志。
盖自文忠公倡之,陶染风化,百年间其俗大概如此。
延平吴侯南老之来是邑也,下车之初,敬谒先圣于学宫,拜跪讫事,慨然叹曰:「百里之封,风声习俗之美,而县序湫隘,气象偪迫,其何以崇化励俗、仰称朝廷稽古右文之意」!
遂于县之南得隙地焉,广袤千尺,厥土平衍,巽流清澈。
爰即其所,命工庀徒,严先圣于中,而学宫环布,自门徂堂,讲筵斋馆各有位序。
既成,属予为之序。
盖旧学绵蕝于兵火之馀,置邑东鄙,士民举欲易而新之,故人乐公之有是举也。
经始于绍兴丁卯之六月,越明年四月告成。
巍巍奕奕,博闳壮丽,视他邑为冠焉。
余尝怪成周之时,教民兴学、选贤命事之法,未尝不辍卷兴嗟。
缅维三代之际,士皆乐于自修,不特能明于寻常之人,而有非后世豪杰之士所能彷佛者。
当是时,岂人人皆素贤哉?
王化行而习俗成,仁义、礼乐、孝友、忠信之习悉本于学校,士之朝夕所闻见、周旋、揖逊于其间者,无非俎豆之容,琴瑟韶濩之音,德行道艺之美。
居有教养之渐,出有爵禄荣名之劝。
苟或不然,则屏弃不齿,戮辱之羞随其后,故士之德业不得不成,而风俗不得不厚。
至于后世不然,政敝俗废,诬伪之习兴,异端之说炽。
先王教养之具,论治者迂之,而崇奖劝勉之方又不足以耸动一世,故士之能自异于流俗为君子儒者,无怪其鲜矣。
国家承平日久,泮宫辟雍之化浃于寰宇,诗书礼乐、爵禄荣名之劝,与夫屏弃之政,无不具备,异时丰功钜烈书旂常勒金石者,必皆目前庠序韦布之士也。
今吾邑学既成,士之来游者日益众,其思称上之所求,而毋自后于古之人,吾将见继文忠之懿躅必有人矣。
是岁夏四月,皇帝御集英殿,亲策四方异能之士,以下上其等列,而吾兄德元遂魁天下,于是无有远迩,皆知吾乡彬彬儒学之盛,而士大夫所为崇劝之效,是皆可书者也。
绍兴十八年八月望日。
按:乾隆吉安府志》卷一六,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朝奉郎李君琥墓碣嘉泰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四、《平园续稿》卷三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予自少喜从前贤子孙游,非独典型可想,亦以其议论传世,足以发蔽蒙而资寡陋也。
往时李君西美来监吉之税务,气宇轩昂,论事风生。
所居官号卑冗,日与贾客贩夫较量锱铢,州家督迫于上,胥役渔猎于下,他人穷日之力救过不暇,君独知所取舍,商旅争出于涂,岁课日增,觞咏从容,如治闲曹。
家多古帖名画,客至时出示之。
闻人有善,称扬不已,遇有过失辄面折使归之正,以是人皆敬爱。
予益信故家风流果不同也。
自是各宦游,或合或离,殆三十年,而君即世。
将葬,其子师祖、晞祖以故人修职郎、监南岳庙王游状来请铭。
予方直禁林,诺之而未暇,今又将三十年,其子及游死亦久矣,君之孙咎持予旧书督践言。
予愧叹不已,乃为之书。
初,唐先主李昪中主璟弟珉封齐王
开宝末后主煜入朝,国除。
珉徙家淮西,有子曰铎,字用章
用章四子,季仲宣,随其兄宰舒城,就买田地,遂为庐江人
仲宣生执中,执中生虚一,即君曾祖也,尝应制科,终大理寺丞,赠左朝议大夫
祖讳公麟,字伯时,元祐名士,终左朝奉郎,赠朝散大夫
父讳□硕,朝奉郎湖南提举常平,赠右中奉大夫
母令人赵氏。
君讳西美其字,幼传家学。
宣和七年,父致仕,补将仕郎
建炎三年,授右迪功郎虔州虔化
未上,辟舒州桐城县主簿
外艰去。
绍兴初江西李回临江军新喻,群盗蜂起,君以捕治赏循右修职郎,寻监中岳庙
十一年,实为税官,用羡课循右从事郎
永新繁剧难治,监司选君摄令,游刃恢然。
方上辟书,会税官秩满,遂居吉州
十八年兴国军判官,荐员溢格,二十二年右宣教郎、知江州瑞昌县
邑大事丛集,君决遣如流,庭无留讼。
岁籍茶课济州用,而私商擅其利,峻法不能禁,君区处之有方,犯者自绝。
访元结废祠,新之。
二十六年代还,民造巨舰以送。
踰境即谢遣民,归之县为官舟,识君廉节。
右通直郎,赐服绯银。
二十九年签书清海军节度官厅公事,假守惠州,阅半年而治效闻。
诸台聚番禺,君悉心营职。
贪吏忌其正,将满,会易帅,漕乘间谮君以事。
君避众怨引疾去,士庶饯送填道。
南海神庙下,万目睽睽,君沥酒祷曰:「我若营私,举家当沦深渊。
不然,诬我者神其舍诸」?
登舟便飘然。
久之,诬君者皆有故。
三十年,转右奉议郎
孝宗登极,迁右承议郎,再为昭信军签判
乾道二年,转右朝议郎。
赣经齐述乱,人心易摇。
一日讹言纷纷,民争徙避,官吏亦具舟于岸。
君走诸营呼其长,谕以毋然,皆曰不敢,已而遂定。
后其吴南老陛辞,上曰:「闻赣尝汹汹,微幕中有人,不挺乱乎」?
南老下车首及之,且曰:「当时恨未知君姓名」。
终更,通判邵州,未几以风痹求主管台州崇道观
归治书室,营小圃,日引孙曾燕适其中,遂致官政,自号知足老人
淳熙元年十一月壬子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七。
明年十一月辛酉,葬庐陵县膏泽乡龙须山北冈之原。
两娶赵氏及张氏、邹氏,皆安人
二男:长师祖,迪功郎连州司法参军
次晞祖,今俱亡。
三女:归登仕郎张可大进士饶大扶、承信郎胡元龄。
孙男四人:长咎也,见谓克家;
卓,早世;
次申、准。
女四人:长适乡贡进士文元鼎,次适刘仁季、王栋延誉。
曾孙男三人:仲舒、温舒、苍舒,皆业儒。
女三人:长适方辉,二未行。
玄孙四男一女,俱幼。
君性孝友,兵火中负母骸南渡北栖于此,爱二弟圭、琮,未尝相舍,教育其男女,为毕婚嫁,无馀财而乐周急。
平昔不以秋毫干州县,介然而居,殆天性也。
铭曰:
世阅之光,风力之强,议论之刚,人或得一君兼长。
谁之不如外潜郎,才大用小名弗彰
念昔不及铭其藏,刻文宰上传无疆。
吴养志老师抉建昌同守 其一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四百峰头暂解机,笑将新酒沥斜晖。
蝉鸣古树秋悲咽,鹭过溪田雨骤飞。
江上好风催去棹,吴南老父候来徽。
飞云此别空为忆,更有何人最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