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曾㬇”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贺会庆节表 其二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八、《鄮峰真隐漫录》卷一二
会两曜于析木之津,爱纪诞弥之庆;
衍万寿于华封之祝,茂昭归美之诚。
式届昌辰,惟深善颂(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乾坤毓德,海岳储休。
躬孝俭于一堂,措升平于四裔。
遂令寰宇,载戢干戈。
生齿实繁,孰不知于帝力
年龄益富,于以表乎天心。
既跻虞舜之垂衣,永法老莱之戏䌽。
臣自离魏阙,久卧漳滨
阻陪列辟之联,称觞丹陛;
惟仰太阳之照,倾藿青霄。
代叔父谢兼权参知政事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九、《鄮峰真隐漫录》卷一四
由衷之恳,屡渎天聪。
从欲之仁,罔回圣造。
拜恩益宠,抚己惟忧中谢。)
臣窃以在昔圣朝,必先治体。
惟君臣之咸有德,故名器之不假人。
使廉耻之俗成,由奔竞之风息。
茂昭此道,允属今辰。
矧政事之本在于尚书,而奉行之际尤须丞辖
宜得详明之士,可为僚寀之光。
遽使琐材,实当牢避。
诚恐累大公之化,盖非规小谨之名。
仰被敷纶,迄无反汗。
望非愚及,荣与惧并。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尧禹凝勋,跻治。
职论一相,善取诸人。
既令朝夕纳诲以辅台,又欲左右之臣罔匪正。
致兹朽质,滥厕迩班。
臣敢不退揣初心,仰衔大赐?
誓殚蜂蚁之素,仰答乾坤之私。
秦少保 南宋 · 郑敦夫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圣宋名贤千家表启》卷七
玉检告成,载笃中兴之绪;
麻纶敷旨,茂昭夹辅之勋。
祗服宠灵,亟跻寅亮,胪传所暨,公论攸归。
少保大观文,吾道宗工,斯文先觉,规模国器,士业相门。
吐论皆前辈之风流,落笔非后来之气格。
飞英腾茂,决科独步于一时;
尽忠竭嘉,致身横飞于两地。
赞庙谟而底定,纂圣德以承休
惟昔彝仪,礼素隆于列辟;
矧时异数,位宜进于二公。
未尽畴庸,更陪衍赋。
某自惟朽钝,素出甄陶。
盛事会逢,尚阻南州之小垒;
喜怀增剧,莫随东阁之后尘。
展庆无从,驰情惟切。
虞允文特授枢密使食邑实封馀如故制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一、《文定集》卷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朕惟昔人臣之美,见于诗雅之传。
或经营四方,告成于上;
或饮御诸友,受祉于朝。
君臣俱荣,中外作乂。
乃眷枢辅,克勤王家。
有能奋庸,既追继于前哲;
式序在位,宜特隆于宠章。
左大中大夫知枢密院事仁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五百户、食实封七百户虞允文,学贯道原,谋经帝载。
眇绵作炳,识独照于几微;
酬酢佑神,动自谐于节奏。
出济艰危之会,亟收戡定之功。
荐致政涂,茂昭贤业。
俾宣使指,往拊神隅,明师律于蛊敝之馀,拔人材于隐约之际。
振威灵于遐徼,勿士行枚;
宽赋敛于疲氓,以为保障。
岂特戎车之饬,实惟邦本之宁。
兹命遄归,协图内治。
方倚毗于兵柄,肆就正于使名。
载衍爰田,并加真食,以示褒优之异,以明委任之专。
于戏!
宥密之严,夙夜基命,英隽之重,精神折冲。
其益厉于壮猷,以弼成于丕业。
可特授枢密使、依前左大中大夫、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馀如故。
主者施行。
三省提点以下疏语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五、《海陵集》卷二一
星虹纪旦,茂昭载震之祥;
葵藿倾心,仰祝无疆之算。
敢依归于十力,申抃蹈于三呼。
皇帝陛下恭愿申命用休,永锡难老。
萃祥光于南极,同我太平;
协寿纪于东朝,受兹介福。
金少卿 南宋 · 吴儆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六、《竹洲集》卷六
辍司邦禁,进领宗盟。
方囹圄空虚,已洽好生之德;
而本支千亿,茂昭惇叙之恩。
宜我老成,妙膺简在。
某官弥文饰治,盛德范时。
正色立朝,夙著忠嘉之望;
安贫守节,久高恬退之风。
伯夷直哉惟清,叔度渊乎似道。
顷将使指,入领廷评
甫臻三载之成,靡有一人之狱。
玺书加宠,已示深知;
玉牒升荣,益彰优遇。
虽入趋表著,尚仍惟月之清班;
然伏读训词,可卜匪朝之大用。
某久承德芘,深切颂诚。
汲黯在朝,宁有积薪之叹?
富平入侍,即膺簪笔之荣。
暑令清和,朝端优裕。
冀慎鼎茵之节,以承冕旒之休。
光宗册宝贺表1203年11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三、《渭南文集》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龟食筮从,考庙方严于典册;
仗全乐备,都人咸觌于礼容。
圣教茂昭,欢声旁达(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道参穹壤,德肖祖宗,稽周王《小毖》之求,躬虞帝终身之慕。
父传归子,有光盛举于两朝;
天定胜人,果见太平于今日。
乃咨元老大臣之参订,兼采议郎博士之讨论,勒崇垂鸿,极高蟠厚。
臣在列睹龙飞之旦,䌷书奏《麟趾》之篇,际遇特殊,等夷罕及。
既莫预曲台之议,又阻从属车之尘,徒有悃诚,形于梦想。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 其二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四、《渭南文集》卷二
受命若帝之初,宜邦彝之悉举;
盛德如天之覆,岂人欲之或违。
比罄忱辞,愿标令节,未回聪听,曷慰群情?
伏以纪千秋之名,虽由唐旧;
允长春之请,则在宋兴。
况今非独循累代之成规,盖亦以此侈重华之大庆。
显号缺而未讲,盛旦郁而弗彰,谦虽益光,礼则未称。
伏望皇帝陛下茂昭巨典,亟发德音。
汉殿尊荣,亲奉玉卮之寿;
周行抃蹈,各陈金鉴之书。
岂惟光简册之传,实以副天下之望。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皇帝听乐表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四、《渭南文集》卷二
祖庙宁神,岁荐更于燧火;
礼经有制,时当备于箫韶。
敢控微衷,上干渊听。
伏以中月而禫,寿皇已循不易之规;
逾年改元,圣主方受惟新之命。
傥未举钧天之奏,何以慰率土之怀。
伏望皇帝陛下俯察忱辞,仰稽故典。
欲闻五声八音六律,以复朝廷之常;
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共致慈闱之请。
笙镛以间而人神喜,琴瑟在御而心体安。
茂昭庶政之惟和,孰谓太平无象
万年之觞于广殿,及此首春;
撞千石之钟于大庭,震于四海。
谢郊赦表 其一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省斋别稿》卷二
竣事圜丘,施恩方国。
丝纶一出,缧绁四空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祗绍燕谋,茂昭鸿化。
仁同覆焘,每去杀而好生;
法若江河,常易避而难犯。
尚虞黔首,或丽丹书。
飨帝于郊,俾缉熙于纯嘏;
配天其泽,用敷锡厥庶民。
仰瞻贯索之星沉,俯验圜扉之草茂。
臣敢不勤宣汉诏,遍谕周邦
二千石之惟良,虽有惭于共理;
四十年之不忒,幸永觌于措刊。
请重明节第二表9月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上
臣等言:近上表乞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伏奉批答不允者。
受命若帝之初,宜邦彝之具举;
盛德如天之覆,岂人欲之或违?
比罄芜词,愿标令节。
未回聪听,曷副群情?
臣等中谢。)伏以纪千秋之名,虽曰唐旧;
允长春之请,则在宋兴。
况今非止循累代之成规,盖以侈重华之大庆。
显号阙而未讲,盛旦郁而弗彰。
谦虽益光,理或未称。
伏望皇帝陛下茂昭钜典,亟发德音。
汉殿尊荣,亲奉玉卮之寿;
周行忭蹈,各陈金鉴之书。
岂惟光简册之传,实以副天人之望。
臣等无任。
新除刑部侍郎曾㬇辞免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朕更新治化,钦恤刑章,遴选贰卿,久令摄事。
以卿性资直谅,器度宽洪,承东鲁之儒风,袭南丰之家学,比安閒外,促使来归。
入对便朝,喜闻正论。
刑惟弼教,方有望于老成;
德本好生,当务先于明恕。
亟祗隆委,勿事牢辞。
刑部侍郎曾㬇辞免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昔在先世,尝继列于史官
尔为近臣,亦荐司于直笔。
閒居自适,更化惟新。
召还献纳之联,兼畀纂修之旧。
岂特助成于国典,抑将大振于家声。
明命既颁,逊辞可略。
刑部侍郎曾㬇乞祠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朕延登耆隽,列在迩联,岂惟资谳议之平,真有赖论思之益。
卿夙高誉处,久乐燕閒。
粤从一节之趋,增重贰卿之选。
惟明克允,方持宪以尽公;
非道不陈,曾阅时之未久,忽披来谂,遽欲告归。
有嘉易退之风,殊匪趣还之意。
刑章方简,议无待于过三;
史笔至严,职何妨于共二?
安定著,难徇谦辞。
刑部侍郎曾㬇辞免兼太子詹事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朕遴选从臣,方赖论思之益;
精求储寀,尤资辅导之功。
卿累叶儒风,半生朝迹。
何止衣冠之伟,实为簪橐之英。
擢处宫端,允符公论。
亟承明命,毋庸固辞。
臧否守臣奏状 其三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六、《定斋集》卷二
兴国军曾㬇,存心忠厚,临事精详,明而不苛,宽而有制,爱民恻怛,出于至诚。
到官之初,适值岁歉,谷价腾踊,田里艰食。
晨夕疚心,劝分广粜,以济乏绝,经画有方,纤悉备具,家至户到,人受实惠。
去夏霖潦,居民被浸,日给钱米,择高燥之地以安集之。
继而亢旱,人情嗷嗷,不避隆暑,遍走群望,精意祈祷,遂获感通。
本军财计素匮,撙节浮费,疏剔弊源,上供纲运,以时起发,官兵请给,按月支散,不致阙乏。
本军简中团结三百人,留意教阅,部伍整肃,军器齐备,郡政皆有条理。
其人乃名臣肇之曾孙,文学政事,皆有家法,永兴小垒,不足以展尽其才。
抚州陈研,禀姿恺悌,莅事详明,到官年馀,人无异论。
临川为剧郡,儒者之政,平易近民,不事表暴。
凡有民讼,躬自剖决,皆得其平。
不闻横敛,而财计自足;
不事严刑,而郡事具举。
虽无赫赫之名,而民皆安之。
右二人皆起书生,以儒雅饰吏事,颇有循良之誉,兼其人修谨,可保无过。
赣州赵彦绳,受材肤敏,为政精明,所至皆有能声。
前知抚州,治绩颇佳,以此擢知赣州
江西大都,户口繁夥,狱讼浩穰,彦绳应时剖决,庭无留滞。
本州连接闽广,盗贼出没之地,彦绳静以镇之,境内安帖。
筠州汤涛,其政尚严,每事整肃,郡政修举,境内晏然。
但临民乏恺悌之称,接物无和易之象。
右二人皆有能称,必无不及之患,若求全责备,未免疵颣。
吉州杨芳,律己以廉,莅事以公,用心虽善,或失之偏,凡所设施,不无少咈人情,故毁誉不一。
南安军赵伯钺,去年七月方到任。
人老成练达,必无过举。
南安小垒,治办有馀,到官未久,治行未闻。
右二人近方到任,假以岁月,或有成效。
江州王寅,年踰七十,筋力弗彊,事多废忘。
子弟预政,吏乘间作弊,郡事不理。
袁州江自任,前知建昌,颇有政绩,今年老抱病,治事接客,用人扶掖,郡事不无废弛。
右二人实年皆及七十,难以治郡,欲望朝廷照近降指挥,特令自陈,与宫观差遣
朝议大夫直宝文阁学士胡公墓志铭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九、《定斋集》卷一五
公讳坚常,字秉彝姓胡氏
其先家豫章,今为常之晋陵人
曾大父讳宿,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赠太师、秦国公谥文恭
大父讳宗尧都官员外郎,赠金紫光禄大夫
父讳越修,朝请大夫,赠通议大夫
文恭公文学德行为嘉祐名臣,逮修简公宗愈、敏节公某、定悯公某,继踵贵显,俱有风烈,益昌其传,由是胡氏为天下甲族。
公生长德门,父兄之教,不习而成。
少以荫补官,初尉建昌之南城。
有旨调禁卒行在所,卒惮远役,留剽近郊,哗且变。
公挺身赴之,譬以祸福,卒悔沮,愿益资粮。
公亟以郡守命捐所职营田钱赋之,卒喜,请行,公曰:「夕毋往,旦将送汝于境」。
因寝卒所,黎明乃去。
是日,微公,建昌几乱。
县多盗,每发辄得,屡应赏格。
公曰:「求盗,职也,岂为己利哉」!
竟不自言。
丹徒丞,用荐者改秩知临安盐官县
畿甸号阜剧,讼牒日以千数。
异时官据案,列箠械,民钳口,一语不得吐。
公削去牙蘖,前民致诘,情伪立见,吏不得一摇手,畏之如神,民相与目为佛。
奸豪重足,讼以衰息。
日昼下帘,未晡即休,吏以为常。
府岁赋税诸邑,而取其直,公谓:「捐民所有,而揠其所无,非是」。
争不得,欲投劾去,后帅卒从公请。
县故比民财力,相习为欺。
会比,公乃豫画井邑疆域,一日尽召胥长闭他室,令各疏户之高下,吏奸一无所售,具以实对。
户长督租,吏并缘差法为奸利,而责偿逃亡,有破产者。
公悉罢之,出片纸示期于民,赋以先办。
赵公子潚嘉叹不已,曰:「此古循吏未为也」。
诸邑,使为法。
太上更化,诏举县令部使者以公应诏,玺书褒励,增其秩,通判临安府。
帅雅相器重,事悉关决,能声益白。
直秘阁、知盱眙军
盱眙扼南北之冲,时讲信初定,连易三守,莫当上意,益命精其选。
大臣以公对。
公夷剪荆棘,规创官守,招徕流亡,经理财赋,不数月称治。
北人尝游骑境上,觇者以闻,下公诇实否。
公言敌情易测,不过外张声势,敢以合门保无他。
已而果然。
前是,北人戍在泗,每夕必鸣鼓角以相震,至是悉彻警。
有乘风绝淮,为北人候得,致诸泗守。
守怙敌威,素暴,及是悉归之,曰:「毋启衅也」。
二守益欢,至需酒药不疑。
滁州,值增筑维扬古城,调瓴甋,傍郡骚然,独滁赋不加,民先期而集。
有请调夫真、滁、和,筑六合瓦梁堰,以备敌。
朝廷下其议,公抗论以为非策,且作未必即成,成未必能久,久未必可用,而何以劳民殚财为?
事寝不行。
提举江西常平,核义廪虚籍,得米为石九十万,曰:「是将有大饥」。
公既去,果旱,饥民仰活甚众。
知秀、衢二州,不赴,提举浙江常平
岁适歉,公力讲荒政,捐官以济;
不足,则劝分富民
人皆乐输,价不翔踊。
两浙转运判官,升副使
有旨下转运、常平司议浚运河,由永乐以南抵长安闸。
提举官吝费,摇以未可,公曰:「一役不劳二司,请独往」。
亟往调夫,以身督役,未再旬讫事,役简功倍,至今赖之。
扬州,再除两浙转运副使
未几章罢,除江东转运判官,升副使
淳熙四年冬,召还,为户部郎中
明年,迁将作监太府少卿
丐外,直宝文阁、浙西提点刑狱
未赴,以疾免,寻得祠。
八月四日戊午,终于里第,享年六十有四。
朝议大夫
公姿禀严重,动有典刑,赴义若渴,惟恐居后。
建昌守倅不相能,倅已受代,有讼者,守檄尉留之,将以逞憾。
公密导其行,而复以无及。
临安,有制置沿海者辟公以属,公策其必败,力辞不获。
后果被黜,左右攘袂莫顾,公极力调护,返诸故里。
涖官奉法,不可干以私,虽达官要人,亦莫能屈。
将诣行部,从者仅十数,计日给廪,郡邑无毫发扰。
轺车所届,讼者云集,假以色词,延问反覆,人人得尽其情。
雅意人物,尝谓荐削宁不在我?
徐观深察,以拔其所知,又因其所知以拔其所未知,有未尝识面者。
推贤扬善,自其天性。
所汲引多寒畯,后皆知名。
折狱务宽。
通判临安,有不逞千辈谬言不敬,府吏希旨,将抵重辟。
公曰:「酒误,安至是」?
竟以轻论。
盱眙有坐越境群系者,公阅其容止病悴,非真有他计,原情奏贷之。
江右岁歉,居民曹伍攘,逮系充斥,将论以强盗。
会摄宪,触热行郡,虑从末减,所平反非一。
其临民,率风厉以教化,而缘饰以儒雅。
利兴害除,弱扶强抑,毅然以身任责。
及其遇事,随见随决,破奸发伏,吏不敢欺。
在浙右兼摄姑苏嘉禾,在江左当涂台府之事,交至并酬,恢恢益有馀地
尤长于治赋,知取予,慎出纳,视官物如其家,视公费如其私。
不事苞苴,不饰厨传,以哗世干誉。
所至府库充衍,后人利之。
在官市物,厚酬其值。
公堂供张,去辄按旧籍还之。
俸外增给,岁时互馈,却而不受,有不可却者归之公帑。
其廉洁盖公馀事。
觐辞凡八对便廷,所言皆剀切时病。
如论宣司当复,发运可罢,计臣宜久任,尤深达国体。
召自淮东,上且将用,公未至,而不乐者遂相排抵。
公阅其章,则皆浮言,喜曰:「如是,吾无大过矣」。
迟次家居,言者复疏其疾,公曰:「吾丐閒已决,及期且露章,得免,吾志也」。
初,通议以勤俭累赀,公克承先志,自奉甚约,又以戒子弟而化其家。
人不知者,直以为啬。
至人有急,推财赴之,无一分顾惜意。
友爱同产,二妹靳择所适,厚为资送归焉。
外亲之贫若病者,悉力振起,使不乏绝。
广义庄,发私积,施及宗族。
生养死葬,赖公以济者不可胜纪。
前配贾氏,显谟阁直学士諲之孙女。
再配荣氏,敷文阁待制薿之女。
子男五人:大成,宣教郎、知金坛县
大任,迪功郎、主袁万载簿;
大年安丰县
大椿、大钧,早卒。
一女尚幼。
孙男五人,游,将仕郎未就傅。
以某年某月某日归窆于平江府某县某乡某山先茔之右方,祔二夫人。
其孤大成以公之甥曾㬇之状来请铭。
惟某与公世姻,且辱知最厚,其敢以固陋辞?
乃铭曰:
胡迁晋陵,大自文恭。
其后孔昌,有卿有公。
维时名卿,克肖乃祖。
出入践扬,蔚有誉处。
我剸我乂,孰错孰盘。
我廪我衣,孰饥孰寒。
胡不高位,以称厥德。
胡丰于才,而寿则啬。
其发涓滴,其储渊泉
愈积益蕃,百世之传。
平易堂记乾道三年 南宋 · 杜申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九、《嘉禾金石志》卷二六、万历《崇德县志》纪文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四一、嘉庆《石门县志》卷一○、光绪《嘉兴府志》卷七
申闻古人有言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窃以谓知此则知为治之道无他术焉,不扰而已。
抚民若烹小鲜,扰之则溃;
御众若牧群羊,扰之则乱:此理较然可见矣。
且治出于郡守县令,令之职与民最亲,岂不知恺悌之化原于此乎?
然世有能吏,有良吏,虽为政不同,同期于治,而优劣有间矣。
或者擅聪明而变故常,任术数而尚察慧,立威名而峻刑罚,务在出奇立异,以晞旦暮之功,能则能矣,又安知良吏之用心邪!
世之人徒见其在位典职,为无为,事无事,酬酢应接,漫不介意,及其功成效立,然后知其不求显显之名,志于善俗安民故也,未以简册所载、参订所为,有可得而言者。
大率裁决有馀裕,不必戴星以出也;
俛仰无愧怍,不必祝螟以祷也;
罚当其罪,不必伏腊放囚也;
事总其要,不必米盐是务也。
以至迁善远罪之民化,何在于路不拾遗!
安居乐业之俗成,何在于市令作屋!
彼皆饰虚文,此则收实效,孰优邪?
孰劣邪?
禦儿为邑,浙水上游,公舍有堂名之曰「平易」,盖知治道所以然也。
乾道二年秋八月右从政郎青阳公捧檄抵官,刓去圭角,豁除崖岸,以乐易处心,以儒雅饰吏,略烦碎而举其大纲,示敦笃而镇以至静,未旬岁间,民不骇政,俗皆按堵,缿筒牒寡,圜扉草生,市无喧鹊之警,野有驯雉之异,绰然得循良之称,而平易之政固行矣。
噫!
观人者见其所已为,信其所未为。
陈平宰社,知有宰天下之心,谢幼度履屐得其任,知有将三军之略。
公岂直百里之材而已邪!
匪特善政闻于四远,达于九阍,擢居台郎给舍之联,推简易之理,茂昭贤人之德业,左右圣主,恢张治具,不必舍盖公于堂,而清净之化,可以覃及海隅矣。
曹参在齐而国乂安,在汉而民宁,壹用此道也,公其有之。
公讳邠,字用光
明年正月壬寅初八日丁未左文林郎杜申记。
曾㬇刑部侍郎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四、《育德堂外制》卷五
朕深惟累圣,远监百王。
阐仁义公恕之规,法若画一;
致忠爱哀矜之意,民自不冤。
宜得儒臣,以司臬事。
具官某,处心近厚,秉德有常。
籍甚家声,想风流之未远;
蔼然士誉,嘉涵负之弥深。
比持橐于禁涂,肆分符于名郡。
甫聆奏最,乃遽祈闲。
朕方并进老成,一新治理,爰正贰卿之位,乃参太史之联。
惟成宪之具存,顾群情之未格。
欲推钦恤,允赖明清。
三又然后制刑,盖前王之所重;
片言可以折狱,亦君子之所难。
尚悉乃诚,以期予治。
梅坡先生彭公墓志铭嘉泰元年八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梅坡先生之丧,当有铭以纳诸圹。
其子方会稡行实,乃以属诸某,谨论次其事。
先生讳蠡字师范,避大川名,改讳,以小字行,姓彭氏
世为宜春望族,自大中祥符以后,三徙而居都昌,遂为南康都昌人
雷州户曹讳寿,是为先生皇曾祖;
淮宁府教授讳图,是为先生皇祖;
曰三十三居士讳时中,是为先生皇考。
太安人秦氏,是为先生皇妣。
元丰元祐间,士大夫以师道为重,儒风文物,所至彬彬。
都昌江左之底,尤著见于上国。
推所从来,多出户曹讲学。
户曹君文行粹醇,经学淹贯,既以授其徒,又以诲其子。
三舍法行,而淮宁君每冠多士,既首选上舍,赐政和二年第。
户曹君以积阀场屋,亦授初品官,彭氏父子始表表于天下矣。
居士倜傥不羁,不以世事介意。
会靖康之乱,淮宁君既即世,与太安人居里中,陶然自得。
虽生事渐废,日用且不给,嬉笑自若,不失常度。
有子五人,崭然头角,先生位在次。
与伯兄自致学问,不诱而好,不习而惯,不师资而明辨。
年十六七,而户外之屦满矣。
以声律试有司,未尝专技,诸经传疏,无不通彻。
又读诸子百氏,得其膏馥,评议古今治乱,如指诸掌。
然后习朝廷典故,商略时事,胸中勃勃无所发越。
国子祭酒萧公之敏户曹君之外孙也,立朝为御史
庚寅辛卯之旱,而时相持禄,以四方灾异为讳。
先生知其然,赋《辛卯叹》以告萧公,又为书论汉魏相事。
其言慷慨,与萧公意合。
会时有疑,禁六察不得言事,而常平使者张公郯持节视旱,先生以十事说之。
自戢吏奸以至除盗贼,凡八千馀言。
张公一见,以为此魏元忠也,以其书造朝,不报。
先生以为此不足以尽吾志,必以告君而后可。
草万言成书,且将就道矣,会萧公为言事御史,不十日而弹时相,势不两立,仗斧按江左臬事。
先生贫不能自往,乃止。
才大志广,频不利于乡举。
刑部侍郎郑公湜贵溪主簿,校丁酉秋赋,乃以《草茅言天下事》命题。
先生一见,自许以为吾志也,论草言事处,词意激切,郑公奇其能,以首选,得随计吏
己亥庚子,时晦庵朱公熹南康守,入学讲说,自《中庸》、《大学》章句之外,又出《太极讲义》一编,以示学者。
学者了章句未暇,无论太极。
先生一见释然,不烦审订,明日抽出疑义,问难往复,晦庵称善甚久。
方修白鹿洞书院,以先生为经谕。
晦庵既去,而乡之后生子弟,闻晦庵之学者,往往于先生求之。
先生筑室梅坡,授徒肄业,江淮之士,来者云集,规矩森立,屹不可犯。
去家数十步,日问太安人安否。
盖自皇考早世,太安人得疾,先生养得其志,疾病自祷,至欲损寿以益母。
太安人始遇庆典,以先生与伯兄尝试礼部,封太孺人
及登仕版,乃益今封。
先生喜甚,以吾子之官足以及吾母,与伯兄戮力门户,训三弟与子侄,皆有成立。
数楹之下,内外半千指,人无间言。
有子二人:曰文、曰方。
文早卒,方妙龄秀发,以经学魁癸丑省闱,赐进士第,调池州教授
先生太安人就养。
至庆元庚申方上二考矣,先生一旦感疾,治命不乱,独以太安人终养为之流涕。
四月癸丑卒于教授官舍,享年五十有五。
四月,而太安人卒于里居。
娶陈氏,生文与方及一女而卒,及见方试礼部,与其女适进士景南
再娶曹氏,则某从父信丰丞女也。
方有二子:曰炳、曰焞。
既卒哭,奉遗命,立克为文后。
凡孙男三人,孙女一人。
先生弱冠策励,为有用之学,于简编得隽,自信甚笃,广座议论,旁若无人。
其后益更敛藏,不自表襮。
为文平易详复,不见斧凿。
及别白利害,驰骋贯穿,屈其座人,无不披靡。
为诗虽祖少陵,雅不好依仿,自出机轴,与古人相上下。
对客饮酒,立成篇咏,又好作大字,挥染捷疾,好事者常以酒阑候之,磨墨按纸,出其不意,旋搜奇句,未尝停笔。
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彦逾、太常少卿曾公㬇县宰,以客礼延见,访以境内之政。
先生剧谈终日,未尝略及外事。
至县人利害,有益于衣食,有助于名教者,未尝不纚纚言之。
都昌地无粳稻,民病于输,二公知其事,未有以发也。
赵公金陵,始言于馈饷者,仿和籴之例,代以他米。
曾公为常平使者,则又具奏得请。
先生兄弟往来金陵池阳间,为二公力陈其事,县人得不强所无,为利甚博。
邑居人食贫且死,往往多用火葬,相率成风,不以为异。
先生为曾公道其事,作兴孝园于负郭不毛之地,人以为便。
某年十二岁学《春秋》,从先生读三传,由属对以至识音韵,自讲《论语》以至举子业,在先生左右,终始五年。
先生严毅明达,诸生不敢仰视,独于某侍侧,乃复假借言色。
其后萍梗涣散,不频奉先生书策。
遇岁时拜师席,与亲戚相会聚,先生每赋诗必令属和,或酒间分韵,或马上联句,不以其不能而废。
岁在丙午,某为广德建平,入郡迓长官,夜宿旅舍,大雪且止,有剥啄扣门。
出问姓名,则先生徒步而来,喜谓某曰:「吾子方当随计吏,吾惧其幼不更事,与之俱入都城
建平不相值,留赋二诗矣」。
某拜且贺,因问近所作,先生历历举似,惊动邻屋,有同寮在傍舍,为之不寐。
明日更相誇说,以为盛事。
先生池阳,某适当班见,过池阳,留且数日,谆谆与语,夜出就外次,使某与方连榻而卧。
稍寤即说赋诗,或起坐待旦。
临行不忍别,徘徊九华楼上。
篙师以风便请,不许,至关吏告合钥乃罢。
调官来归,复如前日。
不及二年,讣已至矣。
昊天不吊,山颓梁坏!
方卜以明年辛酉八月丙申合葬陈氏于南山之原,来乐平告期,既不得辞,乃为之铭曰:
吁嗟先生,隐隐谹谹,早以道鸣。
匪絷匪羁,侯骋侯驰,百不一施。
满中纷纶,《子虚》、《过秦》,骇汗延绅。
露刃先登,人疾其能,鬼神所憎。
力穑逢年,人众胜天,天定亦然。
允也苍苍,盖棺不亡,克肖有方。
职思负任,居官有箴,铭藏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