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应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学田记 南宋 · 苏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五
我皇宋奉天继起,安定大业,遂以文论士,设学置养,且进拔而广厉之,德意殷殷,孰善焉。吏治者能加意于斯,孳孳为国家敦士计,求之未可多见其人也。惟我石先生名门华胄,吾道宫墙,莅韶未几,建楼通衢,扁曰「风度」,其属意我韶士已非一日矣。乐昌地偏湫隘,人材教养亦颇称旧,然当比士登隽时,与名计偕者十之八九,西征每有裹足之病。邑士请于台府,扩立养士义庄。先生慨然动念,遂以官产充,是亦敦国家养士无已心也。由是昌之士匪唯西征者,井井翩翩称至欢。后之有齿荐书,星列著名,得时附势,亦将藉先生之帡幪也。然而为士者当何如?毋徒执空文为取士之资,必也君不尧舜,吾之羞也;民不熙皞,吾之耻也。当较然与古为徒,彼张、余、萧、李者,直将旦暮遇之,庶几哉无负国家教养之意,而承先生汲引之诚也。虽然,先生之德政可言者,讵曰敦儒宗礼已哉!以莅理则刘宽之仁,颍川之神;廉静则羊续悬鱼,邓攸饮水。至于虑周戎伍,仁溥蠲丁,斯又先生用心之勤,可谓青衿师表,黔黎怙恃者也。其视以听莅之堂为传舍,以仁义之言为迂谭,岂不重有愧于先生耶!邑人士德先生之深,丐余言以纪,顾应龙不佞,奚足以尽先生,亦不敢不敬述其概,以为先生谢,为诸二三子勉,又以诏后之来者,知教养之自,冀有绍先生之功于不朽也。乃若疆畛之条,多寡之稽,备之别录,兹不复赘云。先生讳孝淳,字君致,会稽人也。
按:同治《乐昌县志》卷一一,同治十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