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论俗诗四首 其四 南宋 · 何耕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伤人利己事多端,唆讼尤为第一般。
二竞力疲俱愿息,中人未了又经官(宋应俊《琴堂谕俗编》卷下)。
琴堂谕俗编序 南宋 · 应俊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五
昔郑、彭二令君知乡邑时作也,大意在于先教化、后刑罚,使风俗知劝,人皆为士君子之归。然世之作邑者往往困于文书之期会,窘于财赋之煎熬,齐民之道,惟知有刑罚而已,奚暇以教化为先务哉。如二令君之待斯民,亦可谓仁也已。余学制宜丰,每念无以及人,而人之相欺、相陵、相斗、相夺、相戕贼、相诋讦,以唆教作生涯,以胁持立门户,风俗之弊,视郑君所谓违理逆德之事、彭君所谓乖争之端,情态万状者殆有甚焉。因叹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斯民之生,未尝无良心也,其所以陷溺其良心,不好德而好讼者,盖亦刀笔之习相帅成风而不自觉耳。余公退之暇,遂取旧编,附益之以前言往行,以广二令君未尽之意,凡以讼来者,随其事示之,间有感悟。然犹虑不能家至户晓,乃捐俸刻梓以传。使尔民之于家庭、于族里、于亲戚朋友递相训告,率而行之。勿狃故习,勿犯非法,但可以迁善而远罪,即可以昌门户而益子孙,所为不昧,天亦不违,此可谓自爱其身者矣。尔民幸听,毋忽诸。辛酉秋,瑞芝亭长天台应俊书。
按:《琴堂谕俗编》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哭安子挺 明 · 南孝温
出处:秋江先生文集卷之二
青莲居士本谪仙,偶然客试人间事。
箪食端不易初心,平生自恃惟五字。
黄公垆上花月明,年年陌上连宵醉。
江山青眼世与违,软红喷薄难开视。
飘然乘风还旧居,微渠谁掌玉楼记。
白头老母遮门啼,糠妻膝下儿犹戏。
故人肝肠夫如何,薄奠未表方寸志。
哭尽秋天惨不明,木落鲤鱼吹特地。
云为昼,雨为夜。
纵得山平海枯,吏部悲东野应不寘。
送殷孝伯之咸易教谕(三十六韵) 明 · 袁华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三部
圣代崇文化,贤良起草莱。
凤鸣旸谷日,鱼跃禹门雷。
匠石无遗弃,洪纤在剸裁。
咸阳秦赤县,博士楚宏材。
话别嗟吾老,横经羡子才。
渡江淮浦迥,溯颍蔡河开。
红树迎官舫,黄华映酒杯。
纪行应俊逸,览古定徘徊。
遵陆由梁苑,冯虚自吹台。
汲京城屹屹,艮岳石巍巍。
蹋月车鸣铎,嘶风骑卷埃。
吴音伧父讶,儒服虏人猜。
应为青山住,知悬白日隤。
解鞍依近郭,纵马龁枯荄。
风急狐狸啸,天高鸿雁哀。
诗情秋共澹,乡梦晓同催。
喜见烽烟息,愁听驿鼓槌。
虎牢悲战骨,缑岭觅仙胎。
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裁。
山川犹巩固,风物亦奇侅。
鸡唱函关启,龙飞太华来。
碑亭矜汉好,浴殿吊唐灾。
望极吴天末,行穷渭水隈。
别家倾菊酿,到县动葭灰。
多士争先迓,诸生获后陪。
献菹芹实豆,舍菜酒崇罍。
五传遗经在,三馀万卷该。
尊王明大义,抑伯黜渠魁。
寒榻皋比设,朝槃苜蓿堆。
树萱思奉母,援柱念提孩。
有弟能调膳,何邮不寄梅。
五陵还突兀,八水自萦回。
选胜筇扶手,遐观笏拄颏。
坏基留宿草,断础长荒苔。
异域多佳处,兹游寔壮哉。
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
邻有一儿姓安名应俊者。甫七岁。其母病死。手斫无名指。以血流母口。不效。再斫其指。因坚坐尸傍以俟者。自昏达晓。翌朝。始有喘息遂苏。七岁之儿尚如此。此前古所未有也。感而赋两绝 其一 明 · 李山海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鹅溪遗稿卷之一箕城录
亲亡谁极又谁因,一夜回生喘息新。
指血岂能医死病,儿诚知是动苍旻。
邻有一儿姓安名应俊者。甫七岁。其母病死。手斫无名指。以血流母口。不效。再斫其指。因坚坐尸傍以俟者。自昏达晓。翌朝。始有喘息遂苏。七岁之儿尚如此。此前古所未有也。感而赋两绝 其二 明 · 李山海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鹅溪遗稿卷之一箕城录
才离襁褓识天伦,腔里深诚但爱亲。
孝是生知宁待学,世间无限读书人。
送石鉴大师住栖贤 南明 · 释今沼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本师畴昔幽栖地,杖拂亲承出庾关。
侧听道声喧法窟,共推骨相称奇山。
钁头有法提应俊,茅屋随时结岂难。
千七百人看满会,肯令庸质老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