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乐蔼”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乐蔼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八
丞相风道引旷,独秀生民,凝猷盛烈,方轨遣之感,朝野同悲。
承当刊石纪功,传华千载,宜须盛述,实允来谈。
郭有道汉末之匹夫,非蔡伯喈不足以偶三绝;
谢安石素族台辅,时无丽藻。
迄乃有碑无文,况文献王冠冕彝伦,仪形万内,自非一世辞宗,难或与此。
约闾闬鄙人,名不入第,欻酬今旨,便是以礼许人。
闻命惭颜,已不觉污之沾背也(《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移檄京邑 南齐 · 萧颖胄
 出处:全齐文卷八
西中郎府长史都督行留诸军事右军将军南郡太守南丰县开国侯萧颖胄,司马、征虏将军新兴太守夏侯详京邑百官、诸州郡牧守:
夫运不尝夷,有时而陂;
数无恒剥,否极则亨。
商邑中微,彭、韦投袂;
汉室方昏,虚、牟效节。
故风声永树,卜世长久者也。
昔我太祖高皇帝,德范生民,功格天地,仰纬彤云,俯临紫极。
世祖嗣兴,增光前业,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郁林昏迷,颠覆厥序,俾我大齐之祚,剪焉将坠。
高宗明皇帝,建道德之盛轨,垂仁义之至踪,绍二祖之鸿基,继三五之绝业。
昧旦丕显,不明求衣,故奇士盈朝,异人辐凑。
若乃经礼纬乐之文,定鼎作洛之制,非云如醴之祥,白质黑章之瑞,谅以则天比大,无德称焉。
而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侃毕行,三风咸袭。
丧初而无哀貌,在戚而有喜容。
酣酒嗜音,罔惩其侮。
谗贼狂邪,是与比周。
遂令亲贤婴荼毒之诛,宰辅受菹醢之戮。
江仆射、萧、刘领军、徐司空沈仆射曹右卫,或外戚懿亲,或皇室令德,或时宗民望,或国之虎臣,并勋彰中兴,功比周、邵,秉钧赞契,受遗先朝。
咸以名重见疑,正直贻毙,害加党族,虐及婴孺。
曾无《渭阳》追远之情,不顾本枝歼落之痛。
信必见疑,忠而获罪,百姓业业,罔知攸暨。
崔慧景内逼淫刑,外不堪命,驱土崩之民,为免死之计,倒戈回刃,还指宫阙。
城无完守,人有异图。
赖萧令君勋济宗┙,业拯苍氓,四海蒙一匡之德,亿兆凭再造之功。
江夏王拘迫威强,牵制巨力,迹屈当时,乃心可亮。
竟不能内恕探情,显加鸩毒。
萧令君自以亲惟族长
任实宗臣,至诚苦言,朝夕献入,谗丑交构,渐见疏疑,浸润成灾,奄离怨酷。
用人之功,以宁社稷,刈人之身,以骋淫滥。
台辅既诛,奸小竞用,梅虫儿茹法珍妖忍愚戾,穷纵丑恶,贩鬻主威,以为家势,营惑嗣主,恣其妖虐。
宫女千馀,裸服宣淫,孽臣数十,袒裼相逐。
帐饮阛肆之间,宵游街陌之上,提挈群竖,以为欢笑。
山阳潜受凶旨,规肆狂逆,天诱其衷,即就枭剪
夫天生蒸民,树之以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
岂有尊临宇县,毒遍黔首,绝亲戚之恩,无君臣之义,功重者先诛,勋高者速毙。
九族内离,四夷外叛,封境日蹙,戎马交驰,帑藏既空,百姓已竭,不恤不忧,慢游是好。
民怨于下,天惩于上,故荧惑袭月,孽火烧宫,妖水表灾,震蚀告珍。
七庙阽危,三才莫纪,大惧我四海之命,永沦于地。
南康殿下,体自高宗,天挺英懿。
食叶之征,著于弱年,当璧之祥,兆乎绮岁。
亿兆颙颙,咸思戴奉。
且势居上游,任总戎略,家国之否,宁济是当。
莫府身备皇宗,忝顾托,忧深责重,誓清时难。
今命冠军将军西中咨议、领中直兵参军、军主杨公则宁朔将军、领中兵参军、军主王法度,冠军将军咨议参军、军主庞翙,辅国将军咨议参军、领别驾、军主宗夬辅国将军咨议参军、军主乐蔼等,领劲卒三万,陵波电迈,径造秣陵
冠军将军、领咨议、中直兵参军、军主蔡道恭辅国将军、中直兵参军右军府司马、军主席阐文,辅国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任漾之,宁朔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韩孝仁宁朔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朱斌,中直兵参军、军主宗冰之,建威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朱景舒,宁朔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庾域宁远将军、军主庾略等,被甲二万,直指建业
辅国将军武宁太守、军主邓元起辅国将军、前军将军、军主王世兴等,铁骑一万,分趋白下。
征虏将军、领司马、新兴太守夏侯详宁朔将军咨议参军、军主柳忱宁朔将军、领中兵参军、军主刘孝庆,建威将军、军主、江陵令江诠等,帅组甲五万,骆驿继发。
雄剑高麾,则五星从流,长戟远指,则云虹变色。
天地为之矞皇,山渊以之崩沸。
莫府亲贯甲胄,授律中权,董帅熊罴之士十有五万,征鼓纷沓,雷动荆南。
宁朔将军南康王萧颖达,领虎旅三万,抗威后拒。
雍州勋业盖世,谋猷渊肃,既痛家祸,兼愤国难,泣血枕戈,誓雪怨酷,精卒十万,已出汉川
郢州节义慷慨,悉力齐奋。
江州邵陵王湘州张行事、王司州皆远近悬契,不谋而同,并勒骁猛,指景风驱。
舟舰鱼丽,万里盖水,车骑云屯,平原雾塞。
以同心之士,伐倒戈之众,盛德之师,救危亡之国,何征而不服,何诛而不克哉!
今兵之所指,惟在梅虫儿茹法珍二人而已。
诸君德载累世,勋著先朝,属无妄之时,居中否之运,受迫群竖,念有危惧。
大军近次,当各思奋迹,来赴军门。
檄到之日,有能斩送虫儿法珍首者,封二千户开国县侯
若迷惑因党,敢拒命者,刑兹无赦,戮及宗族。
赏罚之信,有如皦日,江水在此,余不食言(《南齐书·萧颖胄传》。)
奏定朝直 南梁 · 乐蔼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
敕旨以军旅务殷,且停朝直。
窃谓匪懈于位,义昭夙兴,国容旧典,不可顿阙。
与兼右丞江诠等参议,八座丞郎以下,宜五日一朝,有事,郎坐侍下鼓,无事,许从实还外(《南齐书萧颖胄传》,和帝西台即位,左丞乐蔼奏。)
读梁书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五、《嵩山文集》卷一二
唐散骑常侍姚思廉《梁书》纪传五十六卷,承父察之遗藁而作也。
校雠如《宋书》。
予尝叹自开辟有君臣来,未有比肩近臣,一旦北面称翊赞佐命,以本朝输人者,实自齐褚渊始。
渊之弟炤恨不早死,子蕡辞不肯袭爵,良有以也。
范云江淹任昉,皆齐之贵显近臣,幸国家昏乱,与高祖灭齐造梁,其何情耶?
当时不知非,后世亦无非之者,无乃己自安于渊之故事邪?
察称参预缔构,赞成帝业,为先觉,有旧恩,果何谓邪?
四子皆蔼然名一世,才学去人远甚,又何苦而为此也邪?
方百寮署名送东昏首时,王志独愤叹不署名,张充偃蹇不来会,江茜江州高祖之师,不受命,颜见远既睹高祖即位,不食发愤以卒,察曾不一言与之,何邪?
徒称充之典选廉平以风格显
又若王亮者,予尤悲之。
高祖师至新林,内外百寮皆道迎,其未能拔者,亦间道送诚款,独不遣。
高祖虽容之不罪,而任昉乐蔼辈必欲因事杀之。
范缜一言称废弃,则执以为附下讪上,恶直丑正,徙广州
玺书责谄事江祏,协附梅虫儿,遂执昏政,天下横溃。
不其太诬邪?
既仕乱君之朝,其迹亦易污矣。
察罪「自取废弃,非不幸」,后世无一人与者,岂不重可太息哉?
思廉传称江祏多所进拔,选部每持异议,深友
复曰「选用拘资次而已」。
其言反覆不伦,则亮之诬明矣。
察称谢朏忠于宋,在齐建武永元时为疏、蒋之流,是也;
其谓高祖龙兴角巾入仕,首陟台司,极出处之致,则悖也。
察称袁昂不移于独夫丧德之时,是也;
其谓「抗疏高祖,无亏忠节,终为梁室台鼎」,则亦悖也。
既退矣,既知所守矣,乃无名以出,既出而无补于时,君子耻之不道也。
东昏之丑祸倡于王珍国,而张稷和之,张齐手加刃焉,尚足以立传,与士君子齿邪?
非《春秋》灭阳货而盗之之旨也。
察称珍国蹈仁义,因权制变,之政绩有何异邪?
太清之乱,有自来矣,而察以张缵为乱阶,不过不能推诚于河东湘东藩辅之间耳。
朱异延寇败国,贺琛开城纳景,其罪一也,察乃责而贷,何邪?
萧介谏纳侯景
傅岐愿不与高澄和;
羊侃谋据石头袭寿,使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
陈昕出奇谋说范桃棒,几得灭之;
柳仲礼弟敬礼毅然欲取景于会上,亦败于垂成:察皆未尝进之,何邪?
韦粲裴之高辈推仲礼为□首,举义师讨思廉乃立《敬礼传》而不立《仲礼传》,何邪?
如以仲礼台城没后尝见景,则敬礼仲礼见之矣,是意自有所在,未可以一举足责人于凶焰屠裂之际也。
谢举亦尝谏纳矣,思廉曾无一言以传耶?
姚氏父子于史,其大者既失如此,复何他责哉!
南丰曾舍人思廉推其父意,又颇采诸儒谢吴等所记成此书。
予以刘氏《史通》、曾氏《史镜》诸书考之,思廉之作因诸察,察因诸谢吴、许亨辈,江陵焚荡,许之书亡逸矣,思廉何得而因之?
舍人前辈大儒,必自有所见。
徐补桐先生招集署斋即席以憨字为韵(补桐先生先有句云「词人低唱犹含媚,公子狂呼已放憨」,因同以憨字为韵。)沈云椒侍讲耕亭沈芦士两吉士李沧云章桐门舍人杨澄斋观察姚米山太守 其一 清 · 王文治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二
雨过吴山蔚远岚,衙斋折简盍朋簪
池边促坐人逢九(会者九人。),酒畔留春月闰三。
横笛偏宜桓子(时耕亭吹笛,复度曲。),折花不碍宝儿憨。
主人合是风华首,暖玉温珠性最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