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黄镛”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黄镛1230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么青。
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黄镛诗卷1231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曾伴灵芝湖上吟,当年一悟至如今。
源流不乱知归趣,篇什无多见苦心。
贯虱功夫须切近,脍鲸力量要雄深。
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林先辈与庙堂书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三
某既耄又盲,不当出位白事。
然受我公国士之知,虽耄且盲,偶闻一物不平,一事失职,尚欲倾倒,为我公悉告。
某莆人,与邑子林铸所居同巷,其人素端正有乡誉。
既擢第矣,台评谓其与方大猷同乡,未与放行参注。
某于此士深知其冤,恨已去国谢事,无路为之昭雪。
渠有《辨诬》一卷,言之甚详,某试言其略,惟我公垂听焉。
铸以乙卯年赋中公试第二名,升补内舍,又累八分成平校。
此时大猷方为斋生。
铸以癸亥中舍试升上舍,此时大猷南迁已三载。
铸以乙丑类试中乙科,此时大猷南迁已五载。
大猷丁巳年始解褐,由京教书库学官,在朝三年,此时铸一省试,两舍试,皆遭黜。
当大猷炎趍者澜倒,大猷□创□□之举,预者十馀人,铸未尝预。
以铸因大猷中舍迁高科,委是失实。
当六士之贬,同舍无敢举幡者、祖道者,乡人无敢援者,惟某率乡寓公醵金赆今察院黄器之之行。
乡同舍中惟铸与今婺教林寅公襆被载酒饯察院至徐村,信宿而后返。
乡谊皆谓某当为讼冤,瑟缩不敢者久之,闻六士中多有念之者。
铸所以得此谤,乃学舍争名争进之士粉黛其说,言路过听,遂使此士含冤,某不为一言,谁当言者!
又闻渠本斋同舍联名为之哀鸣,可见公论所在。
欲望钧慈参考铸中舍选及类试月日,便见与大猷了无相关,特赐化笔,放行参注,使薄海之内无一物不平、一士失职,亦古大臣耻一夫不获之盛心也。
铸《辨诬》一卷,谨为缴达电览。
请诸友续讲东湖 南宋 · 黄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四
绩曩受学陈复斋潘瓜山二先生于仰止堂。
时仅十有馀人,朔有集,旬有讲,著在规约。
二先生殁,诸生自筑祠于东湖,蒙绣使杨使君拨祠田,为春秋二祀及朋友旬朔会聚庆吊之费,盖已三十年。
今同社之友凋落过半,绩与柯学录思过、阮教谕宜孙幸无恙,然岁月各近古希,或衰或病,倘线脉不续,则此祠荆棘。
于是私相与谋:乡邦称为善士、能读我文公之书者,如顾任远仁翁、顾东老潜夫黄镛器之、郑与言直卿、林寅公伯良、林梦协若山、方至善夫、林应成汝大、陈端然仲弼、林高高父、郑献翁帝臣、方哲希点、林合若水、黄德星炳仲、黄强学能仲一十五人,欲延至东湖,照仰止之规约,轮流讲读,俾同社之子弟各听讲焉。
讲罢蔬饭而已。
庶演迤将坠之绪,以扶植二先生鸣道之初心。
窃念东冈寺正先生宗主斯文,溯祖父之源流,楫朱、张之风味,真所谓闻而知者,欲借鼎吕之言,兴起后学。
绩遂执此以请,诸友无不乐从,实拜先生以善及人之赐。
军学学正黄绩请。
按: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一,同治十年刻本。
贾似道大逆不道留梦炎拟旨取问事 宋 · 高斯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八、《耻堂存稿》卷五
贾似道既窜岭表,有司簿录其家,绍兴守臣索得四时御衣、玉玺、玉带及与臣陈奕吕文焕刘整等交通蜡书凡百馀项具以闻,给事中黄镛等奏似道大逆不道,乞命有司即讯,明正典刑,三子三孙依律定罪,诏将作监簿周郴取问具奏。
孤臣高斯得闻之,仰天恸哭而言曰,呜呼痛哉!
此何等罪名,不穷治而但取问也。
太皇太后处于深宫之中,不肯与群臣相接,故中外之情不通,而留梦炎得凭谢堂为奸,拟旨取问,而致此大误也。
《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而诛之,将者有邪谋而未发之谓。
《汉书》黥布谋反有端,发兵加诛,端者有端倪而未尝之谓。
今反具彰彰如此,岂但将与有端而已哉!
乃不行给舍即讯明正典刑之请,问之梦炎,敢于不恤物议,不顾国法如此,《春秋》见贼不讨是谓贼党,义戈所指,梦炎无辞于诛矣。
似道柄国十五年,浊乱天下,兆衅起祸,当斥而不斥;
总戎遇敌,不战溃师,欲以倾覆宗社,当诛而不诛;
今复大逆不道,欲覆赵氏之宗,绝赵氏之祀,当族而不族。
自非母后幼主之世,奸人当国,何失刑至是。
呜呼痛哉!
呜呼痛哉!
贺知吉州黄提举器之名镛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五、《文山全集》卷五
某密依使天,冰雪深山,与猿鹤卧,送流年、翻故牍于左泉右石间,非赐邪?
每饭牛顷,必矫首画戟下。
兹审郡扬帝玺,节畀天囷,千里光华,一道鼓舞,伏惟驩忭。
钦惟某官眼空四海,胸著千年。
振代直声,鼓雷霆而润风雨;
镇浮定力,载华岳而系星辰。
衣冠紫橐之神仙,气类青原之忠节
旌麾一顿,草木交辉。
地私二千石之阳和,天溥十一州之福泽。
璀璨六丝之遣,礌硠五裤之歌。
即赐召环,遂高听履。
某受廛幸矣,公朝念其久废,误节湘行,颠倒绣衣,不堪重著。
陈情丐祠,以反菽水之奉。
尚徼均弘,俞音旦夕下,俾得醉泉饱,水之北,山之南,地主之赐也。
于驰贺之次,仰布其私。
干渎峻清,临楮悚悚。
与知吉州黄提举器之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五、《文山全集》卷五
某日者释耒山中,仆仆湘役,走公堂,脩民礼,具申假道之敬。
蒙主进吏位之堂上再三,祖帐殷勤,台馈络绎,视廛氓且绝等。
至于开心见诚,忧爱亹亹,一洗世俗崖岸。
某鄙吝久矣,微大雅无以发此意,殆未许诸儿觉也。
小队出郊追送,作远自违,森戟云树,渺然连日。
欲作书道归恋之概,征尘在衣,笔砚为废。
偶宿分宜七里,残日入户,辄写绸缪。
风涛滔滔,嫠纬忘食,金护玉持,世道将有嘉赖。
归雁草草,尚谋裔襞。
黄镛 宋 · 郭阊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齐东野语》卷二○
黄镛偶侪六士,遂得虚名,昨守吴门,怪状百出。
愧士不敢谒学,畏军不敢阅武。
暨绾郡符,复兼庾节,怪诞仍不可枚数矣。
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序咸淳元年六月 南宋 · 黄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六
昔我文公会椊程氏门人所录之语以为《遗书》,且谓其于二先生之语不能无所遗,复取诸家集录参伍相除,得十有一篇,以为《外书》,诚不忍儒先片言只字湮没无传,而天下之理有所欠阙也。
文公先生之文,《正集》《续集》,潜斋实斋二公已镂板书院,盖家有而人诵之矣。
通守余君师鲁好古博雅,一翁二季自为师友。
搜访先生遗文,又得十卷,以为《别集》。
其标目则一仿乎前,而每篇之下必书其所从得,且无《外书》不能审所自来之恨,真斯文之大幸也。
于君之长子谦一为同舍郎,亦尝预闻蒐辑之意。
兹来冒居长席,而余君适将美解,始刊两卷,馀以见嘱。
于是节缩浮费,以供兹役。
盖又二年而始克有成。
后之学者能于是书句句字字深思而熟玩之,庶有以知其无非精义密理之所存,毋使摹刻既多,束书不观,乃贻或者之诮云。
咸淳元年六月朔迪功郎建宁府建安书院山长黄镛谨书。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首,四部业刊本。
东瓯怀古四首同郭晚香 其三 晚清 · 缪祐孙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海邦轶事考丛残,图献禾芝四境安。
白鹿城高原重镇,黄驹品腻入朝餐。
文章宝祐六君子陈宜中黄镛刘黻林则祖陈宗鲁唯也,见宜中传。),气节罗阳两谏官吴畦晚唐人,许景衡南宋人。)
伊洛漫云周许接,仙岩千仞紫霄端陈止斋读书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