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拟古联句 南梁 · 何逊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
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匣中一明镜,好鉴明镜光。
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
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刘孝绰○本集三作拟古三首。《诗纪》八十四。○逯按。《文选》谢玄晖游东田诗五臣翰注引古《诗》云:夕宿昔山郭。且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步步恒惆怅。与逊诗略同。苕溪渔隐丛话即据《文选》注谓为谢作。恐非是。)
陈天予喜拙者得谢作诗相庆次韵以报来辱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一自同簪獬豸冠,几经离合几悲欢。
君终始于人厚,知我疏慵涉世难。
闻道休官能自适,惠然贻问更相宽。
交游耐久如君少,松柏方能保岁寒
拟题绵州推官六一堂1181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唐子西集载:谢固为绵州推官推官之廨,欧阳公生焉。谢作六一堂,求子西赋诗,云:“即彼处所,馆之与周旋。”予谓此非子西得意句也。辄拟而赋之。
一代今文伯三巴昔产贤。
白珩光宇宙,蓝水暗风烟。
有客曾高枕,升堂见老仙。
梦中五色笔,犹为写鸣蝉。
王同父墓志铭1203年秋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六、《诚斋集》卷一三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贤否乌乎定?
曰定于众。
曷为定于众?
曰今有人焉,一贤之与十贤之孰贤?
曰一不若十。
十贤之与百贤之孰贤?
曰十不若百。
然则贤否不定于众,而奚定乎?
孟子论用人之法,终于国人皆曰贤,夫岂不以众乎哉!
然则匡章,一匡章也,国人称其不孝,而孟子独称其孝。
于陵,一于陵也,国人皆信其廉,而孟子不信其廉。
将奚从?
曰吾从孟子
然则国人众乎,孟子众乎?
曰国人寡矣,孟子众也。
独不见《春秋传》之论商、周乎?
商以兆人亡,周以十人兴,而《传》乃谓周能用众。
非人之众也,善之众也。
然则一孟子不众于国人乎哉!
孔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
夫天下之议论至君子然后为笃论,是一君子之论已众于天下之论矣,而况一国之论乎?
今吾州之士有王同父者,众君子之论,合辞皆称其贤,岂不又众乎哉!
同父之贤于是乎论定矣。
同父讳异,同父其字,世居庐陵桂溪
其先有讳怀者,生八子,长曰勋,次曰赞。
赞者,泸溪先生之五世祖也。
勋者,同父之九世祖也。
曾祖瑞,祖,父度。
祖与父再世荐名春官,皆有文名。
同父未冠丧二亲,发愤自树立,耕学穫文,钻砺追琢,至忘寝食。
不数年贯综经史,如月入牖,靡罅不照,操觚临纸,如泉出山,所向淙然也。
再试有司,连中,待试太学弟子员之选。
作楼百寻,储书充栋,署曰「艺芳」,以敩诸子。
纾于殖货而棘于序宾,啬于奉身而汰于济物,庄于正家而宽于御下。
每遇年饥,必发廪以活饿者;
其或水毁,必方舟以拯溺者。
斯非贤而能之乎?
于是乘成先生监丞周公赋诗称之,有「朋俦会集」之辞,有「天葩奇芬」之辞。
平园先生大丞相益国周公赋诗又称之,有「清芬蔼阶庭」之辞,有「剩馥沾党术」之辞。
艮斋先生尚书谢公作记又称之,有「君子长者」之辞,有「忠信孝弟」之辞。
夫是三先生者,一人称之此已贤矣,三先生同称之,此又贤也。
一辞称之,此已贤矣,特称之,屡称之,不一称之,此又贤也。
然则同父之贤,众君子之论皆无异辞,其贤于是乎论定,其不然矣乎?
同父娶罗氏,秘书丞日宣之孙也。
五男:谦中、养中、敏中,皆业进士,有声。
时中、执中及一女皆幼。
同父之卒以嘉泰壬戌闰十二月十五日,年四十六,其葬以明年十一月某日,其墓在某乡某原。
将辟,谦中迪功郎潭州长沙主簿徐楚之状来乞铭,铭曰:
附骥伊超,千里匪遥。
附凤伊飘,千仞匪高。
猗欤同父,洵敏且晤。
是缀是附,畴予敢侮。
维三先生,焯彼日星。
遹观厥评,遹成厥名。
维昔千驷,维死无纪。
维尔同父,维死无死。
张子宓教授谢作辨虚跋启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三、《攻愧集》卷六二
虚以拟立,仰儒先之述作;
言不尽意,冀学者之发挥。
惟后世之子云,有本朝之君实
探赜索隐,著书立言。
顷尚多于阙文,旋获逢于全帙。
盖丁年得之张御史之手,谓蜀本出于范太史之家。
且言令慈水之时,亲曾睹德深之说。
既逾三纪,始遇一编。
专穷象数之微,备见渊源之蕴。
辄伸末议,具载旧闻。
初未有演义之篇,故尤钦于绝识;
及今见发微之论,乃尽掩于前功。
念其生不得用于时,赖有此可少见于世。
况家传之甚的,实乡义之所推。
掠而有之,忍亦甚矣。
不胜愤懑,并为辨明。
岂惟慰九原之英,抑亦表一介之善。
伏惟某官义尊从祖,力取世科。
知奥学之有来,发幽光之不泯。
怀问一得三之喜,极骈四俪六之工。
意甚勤,非吾敢望。
藏于屋壁,何殊孔氏之遗;
报以琼瑶,徒愧卫人之厚。
唐伯庸以诗谢作读书林记次韵答之 元末明初 · 赵汸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廛居原不见纷华,矮屋疏篱只一家。
雪后松筠初换叶,春深桃李自开花。
读残青竹无人到,览罢黄庭日已斜。
此道近来成寂寞,似君端合向人誇。
张大司成德良谢作林亭记诗韵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十
嘉树阴中早结庐,下开莲沼丈寻馀。
不须汲汲休官去,可仕令宜吊望诸。
鳜鱼图(为掌教谢先生作为掌教谢先生作 明 · 李东阳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九 鳞介类、怀麓堂集卷七
泮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
沙边细荇时吐吞,水底行云递来往。
其间种类多莫辨,短者如针细如线。
三年养得鳞甲成,万里空嗟画图见。
一官蓟北后巴西,丹青不改鬓成丝。
遥怜天路飞腾地,长记春风长养时。
宦途萍水纷无迹,再见此图三叹息。
远行珍重寄双鱼,鱼中定有长相忆。
王雅宜券后己丑 清 · 钱载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三十
长券短券礼昉诸,左券右券俱。
官券私券势难已,折券焚券仅有无。
雅宜山人王履吉,尝自起债于州闾。
白银五十息钱是,文寿承乃居间欤。
嘉靖七年月维,想当樱笋家家厨。
独奈山人竟贫甚,交关入市出石湖
不能与息终与息,十二月必偿君馀。
梅花开时雪花落,定已稍入湖田租。
顾元方者买旧迹,获此卷爱山人书。
装界乞题一还再,归文休后连凡夫。
秋堂萧然谢作答,似听此券来中吴
遂令街西褚学士筠心。),持以索诗如索逋。
我贫虽不漫立券,地上事亦何从图。
且偿诗债欠酒债,今夜暂借街西酤。
闻族人奉诏出旗 清 · 方观承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忽听鸡竿下凤纶,衰门今荷主恩新。
衔羁谢作髡钳侣,聚族重为里闬人。
累困十年终见岘,网开三面正逢春。
穷荒尚有孤臣泪,欲诉无因达紫宸
杨明府以诗谢作归来小影兼示别意戏押元韵乙巳 清 · 黎简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五
羚羊劈天开两门,中袅一线牂牁痕。
岩崖噫气风雨急,城郭压人云木昏。
郡斋画成照突兀,不觉暗壁闻哀猿。
杨侯好奇索我作一纸,行署客我上客尊。
城头一招手,万岳排闼争飞奔。
指点就行列,罔或抗不为屏藩。
烟岚滃滃上襟带,肠胃寸寸清嚣烦。
须臾青天割云根,橐籥灵怪相吐吞。
湫潭深黑倒金碧,蛟蟉潜伏如虫昆。
空山窔奥吹万喧,万动有一静者存。
冰霜年远发须白,山水气寒神色温。
人言招之即欲出,不出别有情所敦。
山中玄芝许斧子,天涯秋草归王孙
童子清极何恂恂,但负图卷无酒尊。
生平淫诗不胜酒,悠忽自非刘伯伦
山高水长自兹别,藻交横行复言。
一囊云壑两石砚(杨候贻两端砚。),此后人间多梦魂。
梦魂不畏天海阔,来我海中花里村。
西屿塔灯 清 · 周凯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此诗收于蒋镛《澎湖续编》〈艺文〉,又载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赖子清《台湾诗海》、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撑空一塔夜灯青,西屿峰头照杳冥。
欲使贾帆归淼淼,不同渔火散星星。
水中百怪惊光燄,岛上三更认影形。
几费经营怀小谢(作者注:「澎湖厅谢作墉建。」),莫教风雨任飘零(作者注:「陈提督化成副将时,与通判蒋镛重修。」)。(廖振富编校)
邻院牡丹谢作此悼之 民国 · 萧梦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繁华一瞥竟成烟,冷到朱门益怆然。
绿叶埋春迷粉蝶,红楼飘雨苦啼鹃。
英雄末路原如此,富贵收场亦可怜。
好事由来容易尽,莫歌金缕怨当年。
评:聂化人曰:颈联可作热中者之当头棒。
宇康借茶炉二日还时以一松枝谢作此戏之 现当代 · 邵祖平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五
同谪峨眉虎峰,酌茶代醥见从容。
连朝热借邻人火,一片鳞馀雨壑(讥松枝之少而且湿也。)
碧乳生香宜把盏,苍蝇鸣鼎胜闻蛩。
党家自侈销金帐,岂识先生水镜胸(此炉贮水胸中,成都呼为炊子。)
浣溪沙 依秋体十日词之十,小谢作 当代 · 魏新河
 押词韵第十一部
去住于今两不胜,人心上病初成。
定知无用又叮咛。

梦枕莫惊千叶雨,愁城早解四围兵。
未应相误到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