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与子玉帖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七
舜钦启:近疏驰问,心疾未□也,然倾渴之怀,不可深道。令兄之来,为贶署□之寄,□喜所宜。仍闻权主□庠,必且淹留数月,□则上府必多佳士。此中亦纷纷,殊令人厌倦。盖向学者少而竞私者多,奈何奈何!木兰五器,聊资小饮,深愧鲜薄耳。因风数惠为慰。冬凛,希保爱。不宣。舜钦顿首,子玉长官仁弟,八日。
按:《停云馆帖》卷六,明拓本。
与刘德修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
两辱惠书,承且暂寓京口,诸况便安,足以为慰。但比来时□大变,殊骇听闻。流窜斥逐,下及韦布,近年以来所未有也。国事至此,是岂细故?而身远病衰,不能一言以悟主听,愧恨悲痛,不知所言。伏惟执事爱君忧国,当同此怀也。比日不审台候何似?神相正直,起居当益轻健也。某前月之初□约机仲会于一山寺中,为两日之款,时未有近日事也。然已不胜忧叹,怀抱抑郁,又感风湿,归来旧疾发动,證候轻于往时,而气体积衰,遂不能当。药未有效,而传闻愈甚,病势遂进,不可支吾。今虽未死,然必无复全理。已上告老之章,只从本州保明,别无陈乞文字。次第诸公见之,意其已死,必遂其请也。因定叟有人在此,得附此书。臂痛不能作字,口占亦觉气乏,不得尽所欲言。自度此生决无再见之期,千万为天下国家厚自爱重,乃所深望。东溪先生体候何如?得季章书,闻亦不快,深以为念。文叔已别附书,欲作传之数字,而建康人留此已久,不能复俟。计时相见,幸为深道此意也。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一。又见民国《简阳县志》诗文存五。
送张深道二首 其一 南宋 · 张栻
押东韵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
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
闻言有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
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
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送张深道二首 其二 南宋 · 张栻
押词韵第三部
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
孰知人心危,毫釐千万里。
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
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
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
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
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
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
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
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
训武郎赵公醇叟墓志铭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六、《南轩集》卷四○
君讳师孟,字醇叟,胄出昌陵,燕懿王之七世孙也。懿王生冀康孝王,康孝生丹阳僖穆王,僖穆生南康修孝王,修孝生崇温献公,五世皆居嫡长。温献讳令图,是为君之曾祖考。祖考讳子野,终袭庆军承宣使。考讳伯庄,繇宫邸为外官,终右朝请大夫、知道州。君生而秀异,长无贵骄之习,以孝友称,用承宣公恩补官。绍兴壬子岁调监永州祁阳酒税。秩满,用宗室恩得监潭州南岳庙。自是之后,寓居南岳萧寺中,屋仅数椽,被服不减寒士。无他嗜好,独与简编对,潜思博考,矻矻忘昼夜,其于国朝法度兴革废置利害靡不周悉,至于天文、象数、卜筮、篆籀亦无所不通,论古今事纚纚可听。间即游历溪山以自娱适,盖无复后进意也。逮于壬午岁之春,先公忠献留守建康,荐君才可以任事,操可以厉贪,愿易文阶,擢寘清近,以为公族劝。有旨令赴在所,而君时已抱疾,喟然曰:「固愿一见君父,效愚忠,其如疾何!且幸得托公族,窃厚廪,召而不行,国则有刑」。乃扶持越数驿,引疾以归。盖自始求退,以至于终,凡任岳庙者五,主管台州崇道观者四,其恬于进取如此。始君来南岳,会文定胡公之家在焉,君闻所讲伊洛馀论而心慕之,与文定季子仁仲先生游馀二十年,其间讲论问辨,固非一端,而君自谓吾斯终未有所安也,故先生之没,君哭之尤哀。然而君方年少时,性刚而气锐,遇事辄发,不可少忤;及见先生长者以来,閒暇静养,至于终岁,意象循循,宽厚和易,未尝有忿色愠辞见于外,识君者皆谓与畴昔为易人,则学力之所变化亦可知矣。于后有室家之戚,历时而情未能遣,君颇病之。一日晨起,洒然有喜色,家人怪而问焉,则笑不答,已而语其友曰:「吾今而后始为不负此生。平时滞吝,冰解雪消,其乐有不可名言者矣」。盖自是以为所得不疑,有隐几据梧之意。家事亦不甚经念,时独旁观老释之书,冁然一笑。晚苦末疾,以乾道壬辰九月十七日终于所寓之正寝,享年六十有四。其年冬,君之友胡寔状其行使来告曰:「醇叟不幸死而无子,将以十二月壬寅葬于衡山兰桥之原,惟是所以诏来世者敢请」。某念往来湘中,熟君旧矣,义固有不得辞者。重惟习俗之弊,搢绅大夫往往竞于宠利而不能自克。如君近出公族,抱负才业,而退然终身,孜孜求道,无所歆慕乎外,抑亦可尚也已,是宜铭。君积官敦武郎。配王氏,先八年卒。独有二女:长适将仕郎张衍,次适右迪功郎柳州洛容簿范子文。君无恙时,或劝宜以时定嗣子,君曰:「兄弟有子,先人不乏祀,是亦足矣」。而识者尤悲之。铭曰:
世俗争骛,己独处兮。公族烜赫,己踽踽兮。天资刚强,变宽裕兮。夫岂偶然,学所致兮。生以其常,死曷悸兮。勒名于丘,示来世兮。
有宋谈君深道墓铭 南宋 · 赵崇侃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一、江西出土墓志选编
君讳资,字深道,姓谈氏。其先婺州金华人也,遭五季之乱,徙居豫章之分宁。曾大父训矩,大父举,父巩,俱幽隐不仕。君幼孤,寡兄弟,父母之丧未举,人皆危之,卒能竭力以终窀穸。绍兴间,朝廷以添屯募粟,能褎然为首输粟于官,恩补吉州助教。君有才不获见于用,杜门理生,以自封殖,遂甲于邑焉。人有逋负,欲鬻业捐产以偿者,君闻之,折券毁约曰:「吾岂若世俗之一于利者哉」?往岁民艰食,君置廪诸乡,贵籴贱粜,率以为常。赒亲戚之急,嫁孤遗之女,掩弃胔,举贫榇,施衾于寒,设食于囚,义当为者,君必为之。乡人德君,小大一辞。君性简朴,不事浮靡。持循修饰,勤苦节俭。好佛书,至老不倦。尝曰:「吾非泥空要福,欲以是持心律耳」。至于教子训孙,延师纳友,悉力不靳。临终遗其子与孙无他语,惟戒以忠信孝悌为本,无负吾积累艰难。吾其已矣,尔曹勉之。嘉泰辛酉八月九日,以疾终于家,年九十。娶河南梁氏,前君十五年卒。凡二男:长曰彦亨,不幸早世;次曰京,将仕郎。女三人:长适从义郎、前抚州乐安县尉王安悆;次适将仕郎祝永;次适忠悯公孙徐烨。孙男一人,曰一新,亹亹有文行。孙女二人:长适进士黄钺;次未行。曾孙男二人:岩庆、岩寿。十月二十日,京奉君之丧于邑溪南山之东原,与夫人梁氏合葬。将葬也,京遣其子一新,以君之状来求铭。崇侃与徐烨实属姻娅,辞不获已,故为之诠次其叙以铭之。铭曰:
幼克自立,家道以肥。晚终天年,寿亚期颐。惟富能训,君其尽之。
跋张宣公帖 其一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四
张子论著惟《论语说》乃晚岁更定,而朱子四书于《中庸》尤所尽心。今师君遇所藏宣公笔迹,二者咸在,是诚可宝矣。当乾道、淳熙间,朱、张、吕三子以学问为群儒倡,虽其才分天成,功力纯至,然亦不可非师友切磋之益。朱子序张子文集,以其间有讲焉未定之论为恨;序吕子《读诗记》,亦曰「其间所谓朱氏者,皆某少时讲焉而未定之说」。以此知先儒进学,朝益而暮习,月异而岁殊,盖有所谓勉焉,维日孳孳、毙而后已者。彼世之粗涉梗槩而哆然自足者,殆亦不知愧惧耳。
弟妇方宜人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宜人方氏,故梅州使君讳次彭之四世孙,晋江令君讳深道之曾孙,海丰令君讳绾之孙,府君讳镕、夫人林氏之女,余仲弟工部郎中克逊之室。初,余先君与府君少同笔砚,指腹为婚,故孺人甫笄归于仲氏。不逮事舅,奉姑魏国四十馀年,尤孝勤,虽白首执子妇礼不少怠。仲氏拙治生,酷好古,俸钱率以收名书画,孺人安隐约,甘恬淡,未尝有空乏之叹。后仲氏三拥州麾,一持琛节,光显矣,宜人奉养萧然,不改其旧。嫠居十馀年,卜良人宅兆,毕儿女婚嫁,缮旧第,辟新畬,续一线之绪,存六尺之孤,勤亦至矣。仲氏子曰瑞、女曰顺曰容者,宜人出也。顺、瑞早夭。庶生二男:伟甫,将仕郎;兴甫,迪功郎、建宁府政和令。宜人幼而鞠育顾复,长而教诲成就,甚于己出。素有德量,抚妾媵以恩,无一毫世俗女妇妒惎之意。内而六亲,外而一乡,皆称其贤。伟甫先夭,兴甫独当门户,宜人属望之深。方遣安舆迎养,不幸兴甫又夭。宜人虽甚旷达,然并失双珠,悼念始衰。既力疾葬兴甫,疾遂不愈,以开庆己未二月癸卯卒,年七十。初,宜人命兴甫庶子将仕郎在后伟甫,意兴甫盛年,嗣续必蕃,然兴甫屡得雄辄失之,方议以服属近、昭穆顺者为继。呜呼!以仲氏之清修,宜人之贤淑,宜焘其后,宜食其报,而高堂之上,繐帏之内,仅有一男孙方卵,三女孙一未嫁,二尚幼,闻者哀焉。宜人女容,适迪功郎、新浙西安抚司准备差遣林宗焕,侍郎公彬之长子。容为母钟爱,跬步不相舍,由病至卒至葬,左右服勤,哀动行路,林倩于追严葬送恩义甚笃。以其年闰十一月乙酉,合祔于仲氏西山之阡。铭曰:
幽洁《离鸾》之操,钧台《鸤鸠》之诗,惜哉逝者有彤管之懿,而述者无黄绢之辞,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