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刘延孙等诏 南朝宋 · 刘骏
 出处:全宋文卷五
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耻。
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勋树良,永宁世烈。
新除侍中领前军将军延孙,率怀忠敏,器局沈正
协赞义初,诚力俱尽。
左卫将军竣,立志开亮,理思清要;
茂策忠谟,经纶惟始。
俾积基更造,咸有勤焉。
宜显授龟社,大启邦家。
延孙封东昌县侯,竣建城县食邑二千户(《宋书·刘延孙传》。)
授崔元炜库部员外郎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
朝散大夫尚方监丞崔元炜。
理怀沈正
文艺优深。
内府策名。
已驰声绩。
中台揆务。
更伫良能。
宜收起草之才。
俾升握兰之位。
可行文昌库部员外郎
散官勋如故。
主者施行。
授郑仙客长安县698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敕。朝散大夫鼎州长史郑仙客。
识量淹通。理怀沈正
摄官无怠。历职有声。
三辅名畿。五方杂俗。
求人之瘼。惟帝所难。
宜迁题坐之风。俾试鸣弦之化。
检校长安县散官如故。
李光弼太尉中书令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上公之位。宠极人臣。
中书之本。政先纶綍。
是知应乾成象。用分台鼎之司。
为国作桢。必藉勋贤之业。
所以汉庭多难。绛侯太尉之尊。
晋室未安。温峤中书之务。
至若任兼公相道济生灵。
必俟非常之才。用膺莫大之寄。
司空兼侍中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河北节度支度营田经略等使副元帅知诸道节度行营上柱国郑国公光弼。器格沈正
襟灵邃远。感风云之密契。
蕴纵横之大才。成经纶之功。
足以静乱。怀忠孝之道。
故能匡国。自狂胡构祸。
寰宇未清。义勇竭于忠心。
勋庸著于王室。顷者豺狼馀孽。
尚稽天讨。蚊蚋相依。
仍侵河外。是用仗其深略。
为我长城。有穰苴之法令。
亚夫之威略。遂能挫群凶之锐。
全百胜之师。为庙堂之宝臣。
成军国之重任。虽吉甫作宪。
道可经邦。而孙武行兵。
谋能制敌。克壮大业。
无愧前贤。且官惟其人。
固难虚授。业以存善。
抑闻旧章。况经纶之时。
义参于缔搆。艰难之际。
功茂于始终。不有殊奖。
宁彰厥德。是以载畴嘉绩。
俾允具瞻。宜进上台之秩。
仍兼右弼之宠。可太尉中书令
萧俛门下侍郎平章事 中唐 · 穆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四
门下。天生蒸民。
树之司牧。非辅弼不能宣其教化。
非忠贤无以广其谋猷。其履道居贞。
开物成务。才既彰于人望。
绩方著于国均。是宜表式周行。
历践枢禁。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萧俛
器怀沈正。风度夷远
识蕴通人之量。文为君子之儒。
守道易知。临事难夺。
内庭推谨密之效。司宪宏端肃之规。
所以仗其公忠。寄之启沃。
嘉乃匡益。副予简求。
思序德以任贤。冀资忠而致理。
俾光帷幄。再践台阶。
无替前劳。往服休命。
于戏。秉一心者。
时惟良弼。宰万物者。
是资化源。后德惟臣。
予既虚心而纳诲。国家在相。
尔宜励节以致诚。无愧知人。
式伫明效。可门下侍郎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