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竟陵王子良 南齐 · 刘虬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
四节卧病,三时营灌,畅馀阴于山泽,托暮情于鱼鸟。
宁非唐虞重恩,周、邵宏施?
进不研机入玄,无洙泗稷馆之辩,退不凝心出累,非冢间树下之节。
远泽既洒,仁规先著。
谨收樵牧之嫌,敬加轼龟之义(《南齐书·刘虬传》)
南郡太守刘景蕤书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冬去因君与刘居士书,今春得其返价,辞趣翩翩,足有才藻,实子云之笔札,元瑜书记
伸复咨嗟,弥用钦想,此子含真抱璞,比调云霞,背俗居幽,寓欢林溆
养志南荆,可与卞宝争价,韬光梵服,固同隋照共明。
虽颜段之栖迟偃仰,扬郑之寂寞恬淡,取之若人,信可同日而语矣。
且道性天悠,禅心自谧,敦悦九部,研味三乘。
在家菩萨,行之而不难,白衣居士,即之而匪易。
逝将烛昏霾于慧炬,拯沦溺于法桥,扇灵崿之留风,镜贞林之绝影。
仆栖尚既同,情契弥至,而悠悠京苑,间以江山。
假复神通远迩,冥交晓曙,畴得写析深襟,辨明幽旨,迹生灭之中谈,究真俗之谛义,故重有别书,招来畿邑,居问道之次,具为敦请。
兰山桂水,既足逍遥,儒侣玄宗,复多朋往。
非以一爵相加,岂其旌蒲为分,直暗投诚素,庶必能玄了。
脱悠尔来仪,想时加资遣也(《释藏》轻四、《广弘明集》十九。案:《广弘明集》十九有萧子良荆州隐士刘虬书,其篇末云,王元长之词也。今编入王融集。)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隆昌元年四月太祖高皇帝世祖武皇帝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四、全齐文卷五、全三国文 卷三十、文选卷六十
南徐州南兰陵郡县都乡中都萧公年三十五行状。
公道亚生知,照邻几庶。
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
天才博赡,学综该明
至若曲台之礼,九师之易。
乐分龙赵,诗析齐韩。
陈农所未究,河閒所未辑。
有一于此,罔不兼综者与!
昔沛献访对于云台东平齐声于杨史,淮南取贵食时,陈思见称于七步,方斯蔑如也。
初,沈攸之跋扈上流,称乱陕服
宋镇西晋熙王、南中郎邵陵王,并镇盆口。
世祖毗赞两藩,而任揔西伐。
公时从在军,镇西府宁朔将军军主,南中郎版补行参军法曹
于时景烛云火,风驰羽檄;
谋出股肱,任切书记
迁左军邵陵王主簿记室参军
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刀笔不足宣功,风体所以弘益。
邵陵王友,又为安南邵陵王长史
东夏形胜,关河重复,选众而举,敦悦斯在。
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五郡诸军事辅国将军会稽太守
太祖受命,广树藩屏。
公以高昭武穆,惟戚惟贤,封闻喜县开国食邑千户。
又奏课连最,进号冠军将军
越人之巫,睹正风而化俗;
篁竹之酋,感义让而失险。
邪叟忘其西𣅳,龙丘狭其东皋。
会武穆皇后崩,公星言奔波,泣血千里,水奖不入于口者,至自
逮衣裳外除,心哀内疚,礼屈于厌降,事迫于权夺,而茹戚肌肤,沈痛疮距。
故知钟鼓非之本,缞粗非隆杀之要。
改授征虏将军丹阳尹。
良家入徙,戚里内属。
政非一轨,俗备五方。
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神皋载穆,毂下以清。
武皇帝嗣位,进封竟陵郡王食邑加千户。
复授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兖徐北兖青冀五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兖徐接壤,素渐河润,未及下车,仁声先洽。
玉关靖柝,北门寝扃。
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方任虽重,比此为轻。
护军将军、兼司徒侍中如故。
又授车骑将军、兼司徒侍中如故。
即授司徒侍中又如故。
上穆三能,下敷五典。
辟玄闱以阐化,寝鸣钟以体国。
翼亮孝治,缉熙中教。
夺金耻讼,蹊田自嘿。
不雕其朴,用晦其明。
声化之有伦,繄公是赖。
庠序肇兴,仪形国冑;
师氏之选,允师人范。
以本官领国子祭酒,固辞不拜。
八座初启,以公补尚书令
式是敷奏,百揆时序。
夫国家之道,互为公私;
君亲之义,递为隐犯。
公二极一致,爱敬同归,亮诚尽规,谋猷弘远矣。
又授使持节都督杨州诸军事杨州刺史,本官悉如故。
旧惟淮海,今则神牧,编户殷阜,萌俗繁滋,不言之化,若门到户说矣。
顷之,解尚书令,改授中书监,馀悉如故。
献纳枢机,丝纶允缉。
武皇晏驾,寄深负图。
公仰惟国典,俛遵遗托俯擗天伦,踊绝于地。
居处之节,复如居武穆之忧。
圣主嗣兴,地居
有诏策授太傅,领司徒,馀悉如故。
坐而论道,动以观德;
地尊礼绝,亲贤莫贰。
又诏加公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萧傅之贤,曹马之亲,兼之者公也。
复以申威重道,增崇德统,进督南徐州诸军事,馀悉如故。
并奏疏累上,身殁让存。
天不憖遗,梁岳颓峻,某年某月日薨,春秋三十有五。
诏给温明秘器,敛以衮章,备九命之礼,遣大鸿胪监护丧事,朝夕奠祭太官供给,礼也。
故以恸极津门,感充长乐,岂徒舂人不相,倾㙻罢肆而已哉!
乃下诏曰:「褒崇庸德,前王之令典,追远尊戚,沿情之所隆。
使持节都督杨州诸军事中书监太傅、领司徒杨州刺史、竟陵王、新除进督南徐州,体睿履正,神监渊邈
道冠民宗,具瞻惟允。
肇自弱龄,孝友光备。
爰及赞契,协升景业
燮和台曜,五教克宣。
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寄重先顾,任均负图。
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
方凭保祐,永翼雍熙。
天不憖遗,奄见薨落。
哀慕抽割,震动于厥心。
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
茂崇嘉制,式弘风猷。
可追崇假黄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宰、领大将军杨州,绿綟绶,具九锡服命之礼。
使持节中书监、王如故。
给九旒銮辂,黄屋左纛,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虎贲班剑百人,葬礼一依晋安平献王孚故事。
公道识虚远,表里融通,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仆妾不睹其喜愠,近侍莫见其倾弛。
他人之善,若己有之。
民之不臧,公实贻耻
诱接恂恂,降以颜色,方于事上,好下规己,而廉于殖财,施人不倦。
帝子储季,令行禁止,国网天宪,寘诸掌握。
未尝鞠人于轻刑,锢人于重议。
人有不及,内恕诸己。
非意相干,每为理屈。
任天下之重,体生民之俊。
华衮与缊𦅷同归,山藻与蓬茨俱逸。
田广宅,符仲长之言;
邙山洛水,协应叟之志。
丘园东国,锱铢轩冕。
乃依林构宇,傍岩拓架。
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幕与素濑交辉。
置之虚室,人野何辨。
高人何点蹑屩于钟阿;
徵士刘虬,献书于卫岳。
赠以古人之服,弘以度外之礼,屈以好事之风,申其趋王之意。
乃知大春屈己于五王,君大降节于宪后,致之有由也。
其卉木之奇,泉石之美,公所制山居四时序,言之已详。
文皇帝养德东朝,同符作者。
爰造九言,实该百行。
导衿缡于未萌,申炯戒于兹日。
非直旦暮千载,故乃万世一时也。
命公注解,卫将军王俭缀而序之。
山宇初搆,超然独往,顾而言曰:死者可归,谁与入室?
尚想前良,俾若神对。
乃命画工,图之轩牖
既而缅属贤英,傍思才淑,匹妇之操,亦有取焉。
有客游梁朝者,从容而进曰:未见好德,愚窃惑焉。
即命刊削投杖不暇。
公以为出言自口,骥騄不追;
听受一谬,差以千里。
所造箴铭,积成卷轴,门阶户席,寓物垂训。
先是震于外寝,匠者以为不祥,将加治葺
公曰:此天谴也,无所改修,以记吾过,且令戒惧不怠。
从谏如顺流,虚己若不足。
至于言穷药石,若味滋旨;
信必由中,貌无外悦。
贵而好礼,怡寄典坟。
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
乃撰四部要略、净住子,并勒成一家,悬诸日月。
洙泗之风,阐迦维之化。
大渐弥留,话言盈耳,黜殡之请,至诚恳恻。
岂古人所谓立言于世,没而不朽者欤!
易名之典,请遵前烈
谨状
庾杲之刘居士虬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三
自别荆南,迄将二纪,杲之牵滞形有,推迁物役,丈人没志外身,超然独善,虽心路咫尺,而事阻山河,悠悠白云,依然有道,金凉伫运,想恒纳宜,冲明在襟,履候无爽,体道为用,蹈理则和。
杲之牵缀疲朽,愧心已多,访德则山林窅然,观道则风云自远,岁暮之期,指涂衡岳,神虚气懋,无待怡和,江湖相望,安事行李。
司徒竟陵王,懋于神者,言象所绝,接乎士者,遐迩所宗,钟石非礼乐之本,缨褐岂朝野之谓,想暗投之怀,不以形体为阻,一日通籍梁邸,亲奉话言,梦想清尘,为岁已积,以丈人非羔雁所荣,故息蒲币之典,胜寄冥运,谅有风期之迟。
君王卜居郊郭,萦带川阜,显不绚功,晦不标迹,从容乎人野之间,以穷二者之致,且弘护为心,广孚真俗,思闻系表,共剖众心,妙域筵山河,虚馆带川涘,实望贲然,少酬侧迟
东平乐善,旌君大于东阁,今王爱素,致吾子于西山,岂不盛欤!
百龄飘骤,凝滞自物,千载一朝,为仁由己。
且凌雪戒涂,非灭迹之郊,鸿钟在御,岂销声之道,己标异人之迹,故有同物之劳。
夫山水无情,应之以会,爱闲在我,触目萧条,衡岳何亲?
钟岭何薄?
想弘思有在,不俟繁言(《艺文类聚》三十七。)
刘文范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四
余与先生,虽年世相接,而荆吴数千,未尝膝行下风,禀承馀论,岂直发愤当年,固亦恨深终古。
叔夜之叙黔娄韩卓之慕巨卿,未必接光尘,承风彩,正复希向远理,长想千载。
然其人自高,假使横经拥帚,日夜扫门,曾不睹千仞之一咫,万顷之涓滴,终于对面万古,莫能及门,故以此弭千载之恨□□□□□□□□。
竟陵王与隐士刘虬 南齐 · 王融
 出处:全齐文卷十二
玉烛登年,金商在律,炎凉始贸,动静惟安,勤味道腴,幸遵雅尚,岂不乐哉!
仆诚幸甚,百姓一心,众生不疾,比屋可封,将又何求?
但良书独拥,善谈无析,愿言之子,实痗我心。
所以不远千里,尺书道意
自淳清既辨,浇漓代袭,隐显之术参差,默语之途纷互。
或饰智以警愚,或激情以悟俗,或秽己以暗通,或谬歌以明道。
屠羊驵马,未足磷其坚,佯狂如愚,岂能缁其白?
官楚蕃魏,人外之气逾邈;
入汉游梁,区中之韵弥少。
及推其轻重,品其得失,则渊怀洞赏,宁或符之。
仆夙养间襟,长慕出概,迹尘圭组,心逸江湖,末面自亲,间风如旧。
而回驾之念徒轸,式闾之礼无阶,固已伫轴深衷,倾筐遐路者矣。
君矫然独远,确乎难拔,素志与白云同悠,高情与青松共爽。
宣习质文,缁林枯而重茂,昭辨空有,连河壅而复滔。
所谓忘言之人,可论天人之际,岂能凤举鹤翻,有心仪群,高逾爱海,比策禅衢。
沾濠射之冥游,屈只鹫之法侣,阐三乘于穷子,发二谛于困蒙,有是因也,何其畅欤?
今皇风具穆,至道弘被,四海不溢,五岳无尘,胶序肇修,经法敷广,人贱玑璜,家习礼让,樵苏必时,郊林全郁,罿网有节,鳞羽偕翔。
至于层山绝涧,还带畿畎,膏田沃野,互望庑躔,信可以招往隐沦,栖集胜寄。
文举筑室冶城之阿,次宗植援西山之趾。
葛洪考槃于海岫,释远肥遁于钟幽。
每践其遗踪,辄深九原之叹,若高步可迁,复何怀乎四子。
宣尼之见伯雪,师利之往维摩,岂不知相忘之道哉?
谅有以也。
未叙之间,为道自爱,一二令凌琚之口具(《广弘明集》十九。末云王元长之词也。)
刘虬 南梁 · 裴子野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三
受川岳之英灵,有清明之淑性,淡乎若深泉之静,皓乎若寒霜之洁,千仞不足议其高,万顷不足畴其量。
在其幼也,孝敬淳深,贯乎幽显,庐乎墓所,而暴兽去之,墟里赖焉,樵苏无犯。
及其长也,捧檄动容,薄游下邑,甘露零于丰草,蒲密致于时雍,有以见贤人之行,动天地,感鬼神,疾乎影响,如斯之美者矣。
夫声名藉甚,群公侧席,凿室林皋,面流傍陇,咫尺荆衡,表里巫梦,树蕙滋兰,芜没庭户,平畴翠潋,千里极目,信物外之神区,幽居之胜境。
许子将谓太丘道广,广则不周,仲举性峻,峻则少纳,峻而纳,广而周,君于二陈,折其中矣。
其所修孔氏之学,则儒者师之,所明释氏之教,则净行传之,所著文集,则辞人录之。
铭曰:
滔滔江汉,实纪南国
笃生居士,高明柔克。
峨峨其道,巍巍其德。
曰仁曰义,惟民惟则。
筑室皇壤,考槃郛郭。
坐卧山樊,啸歌林薄。
亲致甘旨,躬餐上药。
优哉游哉,且以行乐。
九丘八索,百家群史。
西河疑圣,华阴成市。
悠哉荆梦,逖矣江濆,辎軿结辙,羔雁成群。
监观令范,式如金玉。
君子徽猷,谁其与属。
畴咨故老,遵扬实录(《艺文类聚》三十七。)
赠抱麻刘舍人896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引用典故:经纶 陆海 占鵩
郡政今良吏,门风古缙绅。
万年唐社稷,一个哭麻人。
愤烈身先死,敷扬气益贞(一作真)
天乎资大宝,泰矣见忠臣。
得罪钟多故,投荒岂是迍。
玉寒方重涩,松古更青皴。
鹏𪄚宁唯白,龙多岂止荀。
道孤梳有雪,恩重泪盈巾。
喻蜀须凭草,成周必仗仁。
三峰宵旰切,万里渥恩新。
赋鵩言无累,依刘德有邻
风期仁祖帽,鼠讶史云尘。
禅叟知何幸,玄谈有宿因。
双溪陆海东阳见故浙西侍郎,荆渚遇平津江陵吏部相公
落日闻笛,何人为吐茵
生徒希匠化,寰海仰经纶
疾愈蝉声老(时公在荆州闲居,疾方可),年丰雨滴频。
刘虬师弟子,时喜一相亲。
江陵 北宋 · 张商英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地连云梦水无边,天断夷陵欲尽山。
曾是刘虬高饮地,不知何处扣玄关(同上书卷六五《荆湖北路·江陵府下》)
朝散大夫直秘阁陈公从古墓志铭淳熙十一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六、《省斋文稿》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自古有志功名之士常患其才无以高世,才高矣未必逢其时,时逢矣不必皆为主知。
幸而见知,则摩九霄抚四海非难也。
然而将起辄仆,未耄遽没,兹非命与!
嗟吾希颜不幸乃如此,交友闻而悲之。
况予先大父与希颜之大父为同年进士,予又缀名希颜榜中,在期集所日日相从,间虽出处不齐,而契爱厚矣。
晚预政中书,每听玉音论当世人物,必才希颜
顾不能悉力荐引,使以所长大显于世,则夫悼惜愧唶岂止同乎众人而已!
今其仲子缞绖来告曰:「先君葬有日,不肖孤舍几筵而铭是求,成遗志也」。
将纾予悲,不在兹乎?
乃序而铭之。
希颜姓陈氏讳从古,系出汉文范先生
文范生谌,谌生忠,忠生佐。
佐生伯眕,晋建兴中渡江居曲阿新丰湖,即今镇江府金坛县境也,故君为金坛人
曾祖廓,熙宁九年进士,仕至朝奉大夫利州路提点刑狱事。
祖瑊,登第在元符三年,终文林郎、知真州扬子县
父维娄,贡礼部,竟以特恩入官,主信之弋阳簿,后赠朝请大夫
君天资隽敏,儿童时应对宾客有成人风。
稍长自力于学,为文辨丽闳壮,儒先交誉之。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弋阳府君喜曰:「世业有传,足澡吾耻」。
临安富阳
秩满,用赏改左宣教郎,为邵州州学教授
殿中侍御史张震议扳君入台,会迁中书舍人而止。
监左藏东库,未上,丁弋阳忧。
免丧,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丞相虞雍公问君终岁出纳几何,君曰:「国家利源鹾茗居半,自合同关子行,遂亏常额」。
丞相命君即都堂条救弊之策,于是关子罢而岁入增矣。
都城运河,丁夫辇泥积务门,君争曰:「隙地以远火灾,窒之可乎」?
尹恃势弗听,君朝衣坐泥中。
上闻之,夜半为降旨禁戢。
已而车驾阅武近郊,君进诗五十韵,姓名益简上心,命措置浙西盐事。
以劳擢司农寺主簿,坐法免,旋起知蕲州
赴阙奏事,上曰:「卿书生,能通世务,昨宣力务场为多」。
奖劳久之。
到郡期月,上以湖南岁比不登,选君提点刑狱
始至,衡阳民有被诬以淫祠杀人者,更三赦不决,君奏释之,诏下而雨,教官作《平反堂记》纪其事。
时乾道七年也。
十二月就除本路转运判官,以明年二月视事,专任荒政,蠲逋欠以万计。
御札令同帅臣收养贫民所弃婴儿,君悉心奉行,楚人德之。
夏秋复闵雨,请祷岳镇,遂大有年。
武冈猺人凭恃溪谷创立楼橹,议者欲以兵问罪。
君曰:「往连不稔,彼迫饥饿为保聚计耳,今可文告定也」。
遣吏镌诰,酋长帖帖听命。
其后长沙水溢穿城郭,败庐舍,君督吏卒疏理池隍,计户给土木费,人忘其灾。
事闻,复下玺书问状,并论赈济功,特除直秘阁
是冬京西谋帅,上阅诸道监司姓名,指君曰:「陈某有才,无以易之」。
九年正月开府于襄,即奏言:「朝廷以襄为上游重地,增陴益戍,缓急许调鄂师,善矣,但节制不一,莫知适从。
绍兴隆兴间尝萃荆、鄂两军于此,分地以守。
东尽随与枣阳,鄂帅赵樽主之;
西尽均州光化军,荆帅王宣主之。
权均力敌,各行其说,樽欲持重,欲转战,此不立统帅,莫相临制之失也。
今若合为一军,择宿将为都统制武昌,置副使襄阳,或一年许其更戍,则号令归一,无敢首尾误国矣」。
疏入,上适有此意。
四月,乃用吴挺为荆鄂驻劄诸军都统制,而以王世雄副之,分治荆南,其后荆南军竟更戍襄阳,至今以为便。
北界有叛者来,金以兵压境,或请增戍受降,君固执不可,揭榜境上,示无招接意,金兵遂退。
上谓丞相曰:「从古仓猝应变,足销疑沮之谋,可谕此意以奖之」。
淳熙改元,复坐论列而罢。
二年主管台州崇道观,自是闲废者九岁。
上眷之不衰,铸钱使者尝缺,召君欲用之继,即其家连畀衢、饶、秀三州印绶,皆不果行。
君自知数奇,愿复食祠禄,朝廷为修废官,差主管南京鸿庆宫
卜筑洮河上,奉亲教子之馀,犹孜孜国事,时有所见闻,辄论著告于有位。
乡邦荐饥,周恤甚勤。
居闲好客,酒后谈论激烈,听者忘倦。
自高曾以来世工篇什,君及从吕居仁向伯恭苏养直游,往往得其句法。
尤爱陈去非诗,取《简斋集》尽次其韵。
裒古今咏鲍参军而下迄近世名公,得古律千馀篇,次第属和,丰腴清婉,兼备众体,无支辞复语。
驾幸秘阁,君自以寓直其间,奏百韵诗以贺。
诏与宰执侍从等所进同付史馆,缙绅以为宠。
九年,以事如城中。
八月二十日还,至半途遇疾而逝。
于是母夫人谭氏年八十六矣,君孝而不得终养,是尤可悲也。
积官朝散大夫,得年六十有一。
娶薛氏,承议郎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璿之女。
嫁时年二十四,逮事尊嫜,孝谨知书,宗族称贤。
再封安人,前君九年卒,追赠宜人
五男子:伯震从事郎、监江陵府粮料院
仲巽,以致仕恩补将仕郎
叔谦季益季咸,未仕。
女适从事郎、兴国军判官赵师沔。
孙男女四人。
伯震等卜以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葬君本县安乡茂城之原,举薛宜人柩祔焉,其地介于祖考三茔间。
铭曰:
孝友以为质,诗书以为辅。
科名世其家,才术知乎主。
天于希颜,可谓厚其赋予矣。
既黼黻之,又龃龉之,竟何取哉?
竟何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