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蕃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峨峰书院 宋 · 王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同治《临川县志》卷二八、乾隆《临川县志》卷二三
江山胜概,必因人而重,又必待端人杰士抉英灵之閟,发登临之要,然后为益重。
斜川栗里以渊明重,城南南溪昌黎重,瀼南阆西以子美重,竹楼雪堂以元之、东坡重,兹其凡也。
斗牛间江山之富,临川擅其胜,临川江山之胜,青云亭据其会。
山势南来,挟巽溪与俱,扶舆旁魄,至是益壮,相传为五老第一峰。
旧夺于豪民,积年而后得之,荆榛蒙翳未尽除剪,无逢掖者响屧声,山英川灵,固亦有待。
大参眉山李公璧儒林宗工,袖手暂来,稽经约史,日有常课,宾接后进,论说无隐。
其笃学好古,盖有韦布之所难,远近之士慕趋争先。
今年春,公至邑庠,登所谓青云亭者,独伟其超绝,徙倚徘徊赋三诗其上。
又顾亭之左方,指曰:「是其下有佳趣,宜堂其间以待士」。
公亟捐橐金,属令尹黄君干刬地鸠工。
俛仰之间,楹戴梁负,雄雄吾堂,翊以新门,缭以高垣。
士人争前观之,惊曰:「非吾流峙观之旧邪,何久兹秘□,今方为公献状也」?
则相与溯亭而跻,天光绚发,云霞葱茜,近水远山,嘘黛浮紫,旷如也。
俯蹑书堂,经行燕坐,便斋清池,卉木阴翳,邃如也。
堂后趾一台以四望,所观与亭虽异,而实则同。
信哉,识度不凡,观境随异。
曩未呈露,今为公发之。
公又以所携书千卷庋藏其上。
按《寰宇记》,临川山铜陵,实州之望,谢康乐所为赋诗者也。
唐天宝锡名峨峰,堂实面之。
州之士因请曰:「公蜀人,世居峨眉之下,今山名不异,殆非偶然,盍扁之曰峨峰书院
胜日客佳人声不到,据梧挟册,理趣必超诣,吮毫抒文,体势必奇逸,把酒清谈,兴致必宏远,而况函泳德义之渊,究观古今之变,又非止于拊山川玩风月而已也。
于于而来者毋徒费日,宜何以报」?
公客户屦满,前英后杰,独顾克勤,俾识其概。
克勤辞不敢,既不获请,则拱而白曰:「昔唐李卫公宜春,择北关胜处,负山頫江,抗书堂其上,稍北其步岩益高,观益奇。
异时论著,多于此乎成之。
既还京师,院起草亭,精思事业,表表愈伟,距今几五百祀,堂故岿然。
克勤尝游其间,然必出城踰梁,涉阅数里,所不如今,彼远我近。
江山之胜,待人而益重,又必登临得要而又重,讵不信然」?
地先属进士邓生允文绍兴间名著作之孙,乃反公所售之金,曰:「允文虽固陋,宁计此而不成公美意耶」?
强与卒辞,乃尽其费于堂。
盖创始己巳岁夏,成于
郡守陈侯蕃孙又命司理参军宗文助其役。
克勤既书其事,又系之歌以从臾弦歌者。
其词曰:堂之西峨峰云齐,堂之北岘台横矗。
麻姑蹁跹,出没紫烟。
逸少风流,池墨尚鲜。
浮景斯胜,娱目悦性,川流斯清,振衣濯缨。
孰发兹秘,眉山李公之赐。
兹堂孰营,公指顾而成味道之腴。
公有藏书,谷士之腹;
公有藏,捉麈支筇。
山灵识公,道义从容,诸生景从。
作霖雨,惟父老是裕。
公侍集英,进诸生于庭。
谁叹永歌,飞仙婆娑,相期切磋,与堂弗磨。
代回陈抚州蕃孙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九、《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八
牧夫庶狱之司,躐升五雉
邦君诸侯之宠,远寄双鱼。
受之赧然,感亦厚甚。
恭惟某官器资敏劭,治术宽明。
师出于陈、郑之间,孰共扉屦;
人乐其之教,谓有玺书。
似闻棠阴之成,已迫葵丘之代。
民虽借寇,使盍召参。
谅敬老之近亲,不抚壮而弃秽。
某偶然曳履,行矣投簪。
君数父执于慈恩,谁其存者;
我得廛氓于仁政,顾不幸哉。
代回陈抚州蕃孙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九○、《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八
别画戟之凝香,倏焉两月;
读乌丝之妙语,灿若五云。
未能先施,良负不敏。
恭惟某官粹资玉立,厚德春温。
来临父母之邦,居多岂弟之政。
民胥然矣,皆愿受一廛而为氓;
我仪图之,又私喜同年之有后。
比因造朝之役,过勤下榻之情。
曾谢幅之未遑,已庆缄之先及。
某去天虽近,来日无多。
骑马听鸡,聊续邯郸之梦;
踞龟食蛤,终寻汗漫之期。
傥未疾驱,犹容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