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元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陈养廉墓志铭1191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五、《诚斋集》卷一三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天下有独立之士乎无也?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永丰陈生懋简者,其庶矣乎。
邑之里曰沙溪,故有六一先生祠堂,久而圮,圮而莫之葺,葺与不葺不校也。
而生一日过之,若大戚焉,独奋而葺之,新而大之。
予闻而嘉之,曰:「此庶几所谓独立之士也非乎」?
或曰:「此士之细也,奚嘉焉」?
曰:汉世《春秋》之学,尝尊公羊矣,又尝尊左氏矣,时之所尊,势之所归也。
归乎彼必叛乎此,在彼无归,在此无叛,其独立之士也欤?
陈生是已。
生字养廉,懋简其名也,世居吉之永丰
曾祖言,祖深,考略,俱不仕。
养廉幼敏慧,意趣磊落。
少长,励志问学。
从试有司,累无遇,则喟曰:「经不耕不得道,田不耕不得食,是可一废乎」?
每读书小极,则取陶朱治生之书而考问焉,昼尔于田,宵尔于简编,经史内饫,食货外羡,卒擅一乡士农之赢。
然营以胼胝,享以锱撮,积以豆区,施以庾釜。
遭父丧,及葬,送车数十百两。
母夫人春秋高,养志养体,情文兼隆。
食上必察所膳,食下必请所与,生意将迎,先事贮储。
择地爽垲,筑室广深,凡数百楹。
聚兄弟子侄,无得异居,无不合食。
尔学于斯,尔稼于斯,宅里冲裕,亲庭怡愉。
乡人仪之,罔蹈非义。
其子自伯虎而下,竞爽有令质,可才可儒,则择明师以迪之,厚礼币以资之。
今皆有称。
复命伯虎筑一精舍,不嚣不尘,庋书于间,其专其勤,艮斋先生谢公扁曰「立斋」以勖之云。
岁辛卯大侵,绣漕者流乘之蕴年,官劝之分则上其估以脧民,养廉痛下其估,远至旁郡异县,咸赖以活。
百里之内疾者药,死者藏,婚者不失时。
缓急叩门,不以在亡为辞,不以有无为解。
养廉既一新六一先生之祠,大夫士翕然称之。
适新太守方侯崧卿下车闻之,驰书致礼,且谂泷冈阡无恙否。
亟出公有,属邑尉陈元勋汛除焉,又请养廉赞之。
养廉欣然曰:「吾志也」。
即尽力佐费,屋庐垣墉,是葺是周,是坚是饰。
工告成而养廉以疾逝矣,盖绍熙二年八月一日也。
享年六十有五。
娶徐氏,先卒。
八子:长伯虎也,次朔、大度、大明、大用、大中、大雅、大敏。
二女,适进士少逸、乡贡进士毛作宾。
孙男十六人:无悔、佥、无伪、无莫、介、无咎、无勉、无伐、会、弇、无己、无竞、无倦、无违、无惑。
女四人,俱幼。
其来年正月辛酉,诸孤葬养廉于邑明德乡沙溪里之塘原。
予尝以罗椿之请为养廉记六一先生祠堂之役矣,今其孤又以迪功郎、新临江军清江主簿曾焕状,因予犹子寿森来请铭。
铭曰:
道初一源,派百其川。
自百而千,以燕伐燕。
六一皇皇,仁义其相。
金玉其章,与韩相望。
祠之奚巍,莫祠奚卑。
陈生其嘻,其梧其枝。
有为为之,无为不为。
陈生不知,知者其谁?
应诏李燔陈元勋郑准充所知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九、《后乐集》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今月二十三日,尚书吏部符,承嘉定六年正月十八日中书门下省臣寮劄子奏节文,乞明诏内外之臣各举所知。
在内侍从、台谏、两省官,在外帅守监司,立以期限,不拘资格,不拘统属,各许于文臣常调之中举实才之士二三人。
其有言行可称,事功可述,并条列闻奏。
以其所荐籍之中书,精加审覈,次第选抡。
倘或欺诬,必与连坐。
正月十八日,三省同奉圣旨依。
指挥到日,限十日闻奏。
臣伏见文林郎、添差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李燔经术精博,趣操刚方。
早从师友多士推服,分教襄阳,为帅臣郑挺挟私奏劾。
自是杜门刻志学问,不屑意禄仕。
堂审掌故,列属寺廷,皆辞不就,尚淹选调,未厌师虞,宜加崇奖,以励廉退。
奉议郎、前荆湖南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陈元勋文采高华,吏能强济,素安平进,有志事功。
方峒寇抢攘,宣劳幕府,剸裁区处,曲尽事宜。
帅臣曹彦约尝以功状闻于朝廷。
今已书满,以其才力,使任剧烦,优有馀裕。
承直郎、差充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郑准性资迈爽,学术淹该,策名儒科,通练世故。
陆沉州县,未究所蕴。
若蒙选择,必有以自见于时。
臣误蒙圣恩,俾分阃寄,自揆疏拙,无以补报。
祗承明诏,许之荐举,敢以所知者三人冒昧以闻。
之学行,实堪台阁之选,若元勋、若俱可备中外职任。
将来不如所举,臣甘坐谬举之罚。
捕盗推恩诏嘉定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宋会要辑稿》兵一三之四六(第七册第六九九○页)
湖南转运司主管帐司时夫转一官;
准备差遣赵汝缉、邵州推官王塈郴州司法李文子检法官邵继元赣县陈稡、赣县主簿杨洽、前昭信军节度使推官梁镇各循一资,仍与减常员举主一员;
干办公事檀涣、郴州郴县邢必学各循一资;
参议官林叔度机宜文字陈元勋赣州通判尚振英各减二年磨勘
内碍止法人许依条回授。
陈帅机元勋谢卫参帅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七、《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永乐大典》卷一八四○三
细书成文,蒐实材于公举
大钧播物,挈冗吏以名闻。
虽尝备于使令,初无堪于选录。
况受及瓜之代,难徼采菲之恩。
不谓三人之占,乃使匹夫之被,一陶异甚,再省矍然。
伏念某顽疏之资,浮沉于世。
尘容俗状,果何有于详华;
绵力薄材,岂真能于强济!
门荫只宜于平进,阃僚自合其宣劳。
粗奉文书,无可言之功状;
非有方略,难曲尽于事宜。
真常鳞凡介之匹俦,何计乘雁双凫之多少!
矧入幕之日浅,而归袖之风披。
三匝彷徨,不识捲帘之意;
一封覼缕,忽闻推毂之言。
得之骇然,望不及此。
既非请谒而得,是谓特达之知。
公求士甚士求公,久无是事;
子生孙复孙生子,难报此恩。
伏遇某官直大而方,清和且任。
与人不求备,此心即之心;
乃言底可行,所论合禹皋之论。
暂《甘棠》之美召,即《淇澳》之相周。
俊乂始入于旁招,而巧拙或容于杂进。
遂令遁尾之客,亦入需头之章。
某敢不铭刻鸿私,鞭磨驽钝?
藉使百无逢于世,亦有一回顾之荣。
指心图报于品题,滕口难论于报效。
然称于天下曰知己,今者非耶;
使遇以国士报众人,天厌之矣。
宋永州通判王公朝奉墓志铭嘉熙三年十一月 南宋 · 江朝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三、《古志石华》卷三○、《两浙金石志》卷一一、《台州金石录》卷一○
孟子论故国,不谓其有乔木,而美其有世臣。
岂非以世臣之贤,国所倚仗,其遗风馀烈,动人悟物,足以维持数百年之远,况于其身与其子孙欤?
福禄蕃衍,与国咸休,诚无忝于世臣矣,其源流岂无所自来哉!
考其世祚,可知也。
公讳泉,字渊道姓王氏
五世祖讳迁赠太子太保,居襄阳之谷城
自其种德克迈,积善有馀,乡人称之为无怨公,故流庆之远,实胚胎于此。
曾祖讳纲,登元符进士第,官至朝散郎通判徽州,赠少傅
皇祖讳之望,初以少傅遗泽补官,辟监台州盐仓,因家焉。
秩满,诠试第一,调处州录参,未赴。
绍兴八年进士第
考官将置魁选,知举争之不合,遂以为黄甲第五人
德行文章,为学者师。
被遇阜陵,参预大政,终于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赠太师秦国公谥敏肃,勋庸炜烨,载在国史。
皇考讳铅,敏肃公第五子也。
孝友笃至,绰有父风。
繇监牧迁总饷,皆践世职。
历官朝议大夫直秘阁太府卿
公佩服家训,笃志问学,性识明了。
自幼颖悟,年甫六岁,伯朝奉大夫镛见而异之。
绍熙五年郊霈恩奏补,嘉定三年铨中前列,授迪功郎衢州户曹,未赴。
随侍总卿入蜀,奏辟总领所内机,积粟安边,屯营足饷,多所裨益。
鹤山魏公见其丰神清迈,喜敏肃之有后,乃出所为诗、记,称其言近意到,气焰可仰,手书序文勉之。
任满,利路监司见知,辟监利州昭化县转般库、部押绢纲。
旌赏增秩,监行在中界省仓,出纳唯谨,和籴充裕。
以职事修举,该赏转官。
虽屡游宦路,而黾勉服劳,无从事独贤之叹。
盖公廉勤公正,视国犹家,当路钜公佥知其贤且才,交口称荐,惟恐或后。
宪使陈公元勋侍郎曹公彦约尚书魏公了翁尚书邹公孟卿尚书杨公烨侍郎赵公崇和尚书袁公君儒,并剡荐于朝。
以举主及格,改知衡州衡阳县。
衡阳湖南为壮邑,财赋浩浣,讼牒繁夥,上官委送无虚日。
公经画有方,酬应得宜。
催科则逐乡置籍,条列姓名,躬自点勘,标引必信,期限不迫。
人户翕然乐趋,上供不劳而办。
听谳则推究情状,行之以公,曲直是非,吏奸靡容,民无枉滥之螫。
有冤狱数件,如全州指使徐从义之子徐可大货衡州赵秉义财物营生,后徐可大不义逃闪,其弟徐可久诬诉赵秉义夫妇谋杀其兄,连年不决。
事关人命,公竟得情,遂雪其冤。
朱大夫者,其家赀富饶,因被盗,闻于有司,□手马文捕获邵大二等十馀人,鞠勘解县,案款将圆,罪该重宪。
公察其辞情有差,躬自审勘,乃知马文受赂,逼抑供招,复赂县吏符合前款。
冤不可伸,几陷诬枉,赖公详明,皆得清脱。
有如疑似之狱,纷不胜数,惟公心平见定,片言折服,剖决明允,前后书判,积成《平心集》十卷可考。
高垓峒寇李保一者,率众驿骚,焚荡民居,虏掠财物,凶势猖蹶,阖郡为之惊骇。
宪台命公激励义兵,前进杀贼。
公被檄,即单骑就道,奋不顾身,号召义兵,戮力前迈,去贼仅一舍。
闻风奔遁,潜回峒穴,一境获安。
丁酉岁歉,细民乏食,公推诚劝谕上户,委之赈粜,阖境士民,感德慕义,平价给济,民保无饥。
凡可以恤下者,靡不尽心。
枢相李公鸣复深所推重,举以升陟,期以远器。
衡阳外台耳目所萃,风波崄巘,公政声既著,舆诵攸归。
永州阙倅,诸台遂以公奏辟。
骥足方展,遽得疾而卒,实嘉熙丁酉六月十日也,享年四十有八。
死之日,吊者罢市,送者塞路,然后知公之爱民,民之德公,其诚意格物,非勉强能致也。
公天资宽厚,轻利重义,亲故婚葬,无不乐助。
其有力不赡者,周以月给。
衡阳官所,去乡几三千里,子侄有孤弱无依者,不惮裹粮般挈之费,与之同行。
人以急告,则捐金周之,不使徒手而去。
人以病告,则问證惠药,不倦疗治。
其或财物久假不偿者,亦未尝过而问。
有以非理相干,不逊忤意者,后其人或遭患难,不惟不念旧恶,抑且以德报怨,恻然拔援,尤有夫人所难及者。
胸次坦荡,自号「却尘」。
暇日,饮酒舒畅,吟咏联篇,有《却尘集》数卷存焉。
敏肃公绍兴间总饷西师,军旅精练,边陲乂安,民物殷阜,人德之,创堂扁曰「二政」,彰其成绩,以垂不朽。
越六十年,而总卿继踵前躅,父作子述,泉流货衍,仓积用饶,西南生齿,复赖其泽,前后相续,典刑具存。
公目击盛事,尝慨然有意于斯,不幸赍志而往。
悲夫!
历官朝奉郎
母胡氏,继吴氏,俱封令人。
毗陵秦氏,先公十九年卒,封孺人
子男一人楩,文林郎、新福州侯官县丞
孺人之丧,公奉而葬于临海县义城白岩山之原,尝预穿圹于其旁,距总卿宅兆百步。
其孤不敢违先志,谨卜以己亥十一月十九日甲申合葬焉。
襄事有日,其孤来请铭其行。
余窃谓公之庆源演迤,虽由于无怨公之所积,而接踵膴仕者,类皆藻明玉洁,尊主庇民,使家法懿范绵绵延延,激而不坠,则所以能世其家者何如哉!
朝宗昨守官邵阳,去衡阳密迩,尝以书问往来。
闻公之丧归,以病未及一恸,素知其孤之纯孝,克负荷先训,其敢以不文辞。
铭曰:
上世积德,如山如阜。
怨是用希,传诵万□。
源深流远,培植益厚。
载生贤嗣,富哉抱负。
克播其芬,克长其亩。
未究厥施,天啬其寿。
令名不泯,福霈于后。
□□□□,嗣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