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三雍 明 · 李荇
 出处:容斋先生外集
唐虞已远。三代云邈。
慨王迹之既熄。郁文治之否塞。
汉高之草创。谓诗书其安事。
文未遑乎礼乐。武徒务乎功利。
嗟先世之旧典。荡无遗而扫地。
光武之中兴。乃锐意于出治。
我推赤心。彼安反侧。
戈未及投。马未及息。
延访儒雅。讲论道艺。
帝王之为政。有一代之盛制。
灵台为测候之所。明堂为布政之宫。
况菁莪之乐育。首善自乎辟雍
惟复古而重恢。其不在于朕躬。
爰命博士。爰考礼书。
载审厥义。载度厥居。
宗伯展仪。司空效技。
俭不至陋。丽不及侈。
讵土木之是程。谅王政之攸急。
曰三雍以揭号。究厥本其惟一。
想夫明堂之制也。上圆象乾。
下方法坤。度列筵以置位。
洞四方而疏门。顺阴阳而异处。
独玆室之居尊。于以享其上帝。
于以配其祖宗。于以朝其群后。
于以宣其皇风。蔼政事之惟醇。
见天下之大同。此则明堂之明。
王道之所以隆也。灵台之制也。
积德为本。累仁为基。
奏成功于不日。若天设而神施。
耸岌嶪而中天。俯星辰于下墀。
于以察其氛祲。于以验其治忽。
于以时其观游。于以节其劳逸。
原经始之初心。羌与民而同乐。
此则灵台之灵。王道之所以极也。
辟雍之制也。道阃深邃。
义闼轩朗。宫居要而轮奂。
水环带而滉瀁。励昕夕之藏修。
纷济济而揖让。于以虔其释菜。
于以隆其养贤。于以讲其大事。
于以尊其高年。焕一世之宏规。
表吾道之方亨。此则辟雍之雍。
王道之所以成也。是乃至治之原。
大化之先。著于王制之书。
咏于太雅之篇。皆古昔圣王制作之彬彬。
类天地之陶甄。合而称之为三雍。
则自东都而始焉者也。迨夫显宗继体。
贲饰增光。海内密如。
既阜且康。乃幸明堂。
明堂孔宜。乃幸灵台。
云物有辉。振振皇皇。
遂幸乎辟雍。辟宫幽幽。
辟流溶溶。穆穆肃肃。
天子之容。袒割执爵。
拜老乞言。苟一善之可采。
岂万乘之自尊。然后设函丈进胄子。
横经问难。研覈义理。
环桥门而观听。盖旷代而未有。
浸浸乎隆古之遗风。视玆名其不负。
虽然帝王之治。不在虚文。
礼云礼云。玉帛其云。
惟彼建武之创始。永平之慇勤。
徒外貌之是事。顾躬行之未闻。
封禅之举。孰如受合宫之会朝。
谶纬之尚。何似察高台之祥妖。
况于乐与于论。岂察察以为明。
然则汉家三雍之制。不过乎徒有其名而已。
方今神圣相承。重熙累洽。
法宫施端拱之化。书云绝纤芥之孽。
贤关之大开。蔚多士之云集。
淳风以之而宣扬。和气由是而充塞。
虽无三雍之名。而有三雍之实。
当与三代而比盛。又何汉氏之足说。
若有一介上兮。澹一己之灵台
沐泮水之馀波。荫泽宫之良材。
时雍之载歌。庶稽古之是力。
傥明庭之一对。奚必区区于明堂制度之末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