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石鼓诗十首 其一 车工·吾车篇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𨖍车既工,𨖍马既同。
𨖍马既好,𨖍马既𩢿。
君子员邋,员邋员斿。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𤙡𤙡角弓,弓玆以寺。
𨖍驱其特,其来趩趩。
𧾨𧾨𤒞𤒞,即䢩即时。
麀鹿𧻕𧻕,其来大次。
𨖍驱其朴,其来䢱䢱,射其𧱚蜀。
按:〖《诗纪》云。按古文苑所载石鼓文。称孙巨源得于佛书龛中。盖唐人所录仅四百九十七言耳。章樵为之考正集释之。又薛尚功郑樵潘迪诸家咸有音训。然于阙文靡所增益。杨子用修。自言受学于李文正公。得苏文忠旧本。盖六百五十七言。而训释亦简要。杨子易以今文传之矣。陕西志亦载此。悉与杨本同。而字画训释颇异。今以二本参较著之。其古文苑旧注有可采者。亦间取附入。注中姓氏薛潘已见前。施谓施宿。王。王厚之。苏疑即文忠也。○《诗》以此为诗。本之杨慎。风雅逸篇云。石鼓诗。周宣王猎碣也。于诗体属小雅。又云按此诗。其体雅也。刻于石鼓。史籀书之。羊欣书录云。史籀石鼓文。韩退之云。张生手持石鼓文。皆谓字而言。若论其辞。当云石鼓诗。而不当用石鼓文也。今特易为《诗》云:○逯案。杨说甚是。故依《诗》列之先秦诗中。又《诗》多书古文。而以今文注释。颇觉烦乱。今仍照古文苑、风雅逸篇写以今文。〗
〖薛作辛郑作丙文六十六。重文十。共七十六字。一十九句。〗
普济(原注:在馀姚。) 北宋 · 陈尧咨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山远峰峰碧,林疏叶叶红。
凭阑对僧语,如在画图中宋施宿会稽志》卷八)
其二 宋 · 孙冕
 押支韵
水剑还难问,梅梁亦可疑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三 《嘉泰会稽志》:禹剑在禹祠殿几,世言禹之所服,寸刃出于韣外,莹无铺而牢不可引。孙冕诗云云。)
北宋 · 柳永
 押微韵
分得天一角,织成山四围(题会景亭
按: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八
玉洞(原注:在剑浦山。) 北宋 · 齐唐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白石洞间路,吾家在其中。
琴窗与书阁,一半是云封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一)
宋 · 任布
 押庚韵
田曹郎吏何多幸,亲见池中墨水生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 《嘉泰会稽志》:(王右军墨池)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兰亭桥东。华镇记云:池不甚深广,引溪为源。每朝廷恩命至,池墨必先见。任屯田布罢任游山,以香酒祭池,倏忽墨见,留诗云云。)
诗一首 北宋 · 林希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川图写几时休,再过萧山岁已周。
客枕梦中南又北,此身大似一虚舟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八)
玉京洞 宋 · 吴处厚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秉烛携筇步步前,玉京迢递访神仙。
四时自有壶中景,一罅都迷物外天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一)
其三 北宋 · 华镇
 押支韵
谢公白首乘轩地,长记沧波洗屐时(考古)
以上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 《嘉泰会稽志》:谢公洗屐池在县西三十里东山傍,俗传康乐遗迹,以其登山蹑屐也。然华安仁《考古》诗云云,又指言谢文靖尔。
睡香花(一作张景脩诗) 北宋 · 张耒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占断世间春。
窃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窗半梦人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张洖《续志》卷四)
其一 宋 · 李光
 押先韵
此日开轩怀谢傅,直缘谈笑破苻坚(怀谢轩)
按: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八
其七 宋 · 曾几
手自栽培千个,身常枕籍一床书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七)
戒珠寺雪轩 宋 · 李邴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四山环绕翠岧峣,想见凌晨雪未消。
八万四千修月手,不知何处琢琼瑶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七)
其三 宋 · 王铚
 押灰韵
杜宇啼时花正开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七)
南宋 · 释广勤
笔端造化如东君,著物不简亦不繁(答廉宜仲布赠墨梅诗)
按: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九
南宋 · 毛幵
 押灰韵
欲雪尽时携酒去,无人知处得花开(游昌园赏梅
按: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八
宋 · 释彦强
一间茅屋元无主,付与山头野火烧(临终作)
按: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九
施武子通判1202年1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初入修门鬓未秋,安期千里接英游。
退归久散前三众,迈往欣逢第一流。
只道升沉方异趣,岂知气类肯相求。
龙钟不得临江别,目断西陵烟雨舟。
施武子所藏杨补之1201年3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绝句 押遇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补之写生,至简亦半树。
此幅独不然,岂画横斜句。
施司谏东坡诗序嘉泰二年正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三、《渭南文集》卷一五、《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一○、《诗林广记》后集卷三、《永乐大典》卷九○七、《东坡事类》卷一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古诗唐虞赓歌,述禹戒作歌。
商周之诗,皆以列于经,故有训释。
汉以后诗,见于萧统《文选》者,及高帝项羽韦孟杨恽梁鸿赵壹之流歌诗见于史者,亦皆有注。
唐诗人最盛,名家者以百数,惟杜诗注者数家,然概不为识者所取。
近世有蜀人任渊,尝注宋子京黄鲁直陈无己三家诗,颇称详赡
东坡先生之诗,则援据闳博,指趣深远,独不敢为之说。
某顷与范公至能会于蜀,因相与论东坡诗,慨然谓予:「足下当作一书,发明东坡之意,以遗学者」。
某谢不能。
他日,又言之。
因举二三事以质之曰:「『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当若为解」?
至能曰:「东坡黄州,自度不复收用。
故曰『新扫旧巢痕』,建中初,复召元祐诸人,故曰『已致鲁诸生』,恐不过如此耳」。
某曰:「此某之所以不敢承命也。
昔祖宗以三馆养士,储将相材。
及官制行,罢三馆,而东坡盖尝直史馆,然自谪为散官,削去史馆之职久矣,至是史馆亦废,故云『新扫旧巢痕』。
其用字之严如此。
而『凤巢西隔九重门』,则又李义山诗也。
建中初韩曾二相得政,尽收用元祐人,其不召者亦补大藩。
东坡兄弟犹领宫祠
此句盖寓所谓不能致者二人,意深语缓,尤未易窥测。
至如『车中有布乎』,指当时用事者,则犹近而易见。
『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乃以侍妾朝云尝叹黄师是仕不进,故此句之意,戏言其上僭。
则非得于故老,殆不可知。
必皆能知此,然后无憾」。
至能亦太息曰:「如此,诚难矣」。
后二十五六年,某告老居山阴泽中,吴兴施宿武子出其先人司谏公所注数十大编,属某作序。
司谏公以绝识博学名天下,且用工深,历岁久,又助之以顾君景蕃之该洽,则于东坡之意,盖几可以无憾矣。
某虽不能如至能所托,而得序斯文,岂非幸哉!
嘉泰二年正月五日山阴老民陆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