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答陈登 东汉 · 袁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
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蜀志·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
魏氏春秋异同评 其七 孙策谋袭许未发为许贡客所杀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四
凡此数书,各有所失。孙策虽威行江外,略有六郡。然黄祖乘其上流,陈登间其心腹,且深险强宗,未尽归复,曹、袁虎争,势倾山海。策岂暇远师汝、颍,而迁帝于吴、越哉?斯盖庸人之所鉴见,况策达于事势者乎?又按袁绍以建安五年至黎阳,而策以四月遇害,而《志》云策闻曹公与绍相拒于官渡,谬矣。伐登之言,为有证也。
又《江表传》说策悉识韩当军士,疑此为诈,便射杀一人。夫三军将士或有新附,策为大将,何能悉识?以所不识,便射杀之,非其论也。又策见杀在五年,柳城之役在十二年,《九州春秋》乖错尤甚矣(《吴志·孙破虏传》注)。
拟采桑曲 唐 · 吴兢
罗敷十五六,采桑城南道。
按:(见宋陈元龙《片玉集注》卷十《早梅芳》之二注引)。
通爱敬陂水门记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九
岁在戊辰。扬州牧杜公命新作西门。所以通水庸。致人利也。冬十有二月。土木之工告毕。从事徵其始。请刻石以为记云。书载浚畎浍距川。传称为川者决之使导。然道与政损益。政举则道举。政污则道污。污则革。革则久。贤哲之治也。当开元以前。京江岸于扬子。海潮内于邗沟。过茱萸湾。北至邵伯堰。汤汤涣涣。无隘滞之患。其后江派南徙。波不及远。河流浸恶。日淤月填。若岁不雨。则鞠为泥涂。舟楫陆沈。困于牛车。积臭含败。人中其气。为疾为瘵。长民者时兴人徒。以事开凿。既费累钜万。或妨夺农功。殚财竭力。随导随塞。人不宽息。物不滋殖。百有馀年矣。贞元初。公由秋官之贰。出镇兹土。既下车。乃验图考地。谋新革故。相川原。度水势。自江都而西。循蜀冈之右。得其浸曰句城湖。又得其浸曰爱敬陂。方圆百里。支辅四集。盈而不流。决而可注。图以上闻。帝用嘉允。乃召工徒。修利旧防。节以斗门。酾为长源。直截城隅。以灌河渠。水无羡溢。道不回远。于是变浊为清。激浅为深。洁清澹澄。可灌可鉴。然后漕挽以兴。商旅以通。自北自南。泰然欢康。其夹堤之田。旱暵得其溉。霖潦得其归。化硗薄为膏腴者。不知几千万亩。野人诵曰。膴膴原田。自今以始。岁其丰年。都人诵曰。沔彼流水。我邦是纪。钟美不知。向非我公有先物之知。移俗之才。则曷能运可大之谋。蠲累世之弊。繇旬朔之劳。致无疆之逸。宜乎人之永叹也如此。按陂塘本魏广陵守陈登所设。时人爱其功而敬其事。故以名之。谢文静成堰。又以召公之德为称。有魏以还五百馀载。不朽之绩。及公而三。皆在斯邦。不其盛欤。水门之作。将以重成功。示长利。非登临游宴之为。嘻。后之人抑可以知。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李深源、元克已也。) 中唐 · 柳宗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引用典故:元龙 景钟功名 九原 若堂封 悬磬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祗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礼记》:“夫子曰:‘吾见封之有若堂者矣。’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崔徽歌 其三 中唐 · 元稹
押队韵
凤凰宝钗为郎戴。
按:(见陈元龙《片玉集注》卷二《秋蕊香》注引元微之诗)。
无双歌 其一 唐 · 无名氏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庭下梨花雪四垂(见宋陈元龙《片玉集注》卷二《浪淘沙》注引。)。
霍小玉歌 其三 唐 · 李惟
押灰韵
西北槛前挂鹦鹉,笼中报道李郎来。
(见宋陈元龙《片玉集注》卷一《荔枝香》注引《丽情集》引《小玉歌》)(按:此诗作者之推定,与本书卷二十二崔珏《灼灼歌》相类,可参看。《新唐书》卷七二《宰相世系表》载李义琛孙、李绾子名惟,约为盛君时人,当非此诗作者。
灼灼歌 其二 唐 · 崔珏
押质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人心亦似春心逸(见陈元龙《片玉集注》卷七《玉烛新》注引崔珏诗。)。
几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事类赋》卷一四
几,庪也,所以庪物者也。故吉事变几,凶事仍几。或以见祭祀之典,或以供飨射之礼。丧偶既传于南郭,不言仍闻于孟子。若乃鹄膝狐蹯之饰,白玉青石之奇,既拂以献矣,亦操而从之。或以致幽冥之召,或以纪训诵之词。《内则》尝闻于敛席,时令攸称其养衰。观夫黄金之质,云纨之覆,学重麟士,名推卓茂。抚之惊刘毅之亡,抵之见朱君之怒。至于黄帝垂法,张华著铭,荀罃投之而怒士丐,吕布斫之而责陈登。尔其虎附两头,花攒五色,或斫棐以备用,或加绨以为饰。戴胜既见于王母,草文仍传于阮籍。别有毛玠古风,杨彪旧德,魏舒逊位,吴王称疾。灵产以止足荷赐,王冲以尊大蒙锡。斯所以表王泽之褒崇,优耆年于闲适也。
度支苏员外才翁挽歌二首 其一 北宋 · 刘敞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湖海青云士,元龙如古人。
草书到圣地,词学洎天伦。
零落风流尽,平生意气亲。
空存华屋处,寂寞已埃尘。
陈元龙 北宋 · 刘敞
押词韵第三部
元龙湖海士,固有湖海气。
自卧百尺楼,群儿仆诸地。
大贤资远到,高节迈一世。
四野为户庭,九河乃衣带。
灵机有时屈,英识岂独闭。
蛟龙随波游,耻与鱼鳖计。
击剑歌商声,捐书谢俗议。
功名留当年,异代见君意。
寄杨忱明叔 北宋 · 刘敞
押尤韵
君有湖海气,沆砀凌斗牛。
远持一卷书,濯我千岁忧。
大音不众合,至宝非暗投。
感激移人心,汍澜使涕流。
俗讥陈元龙,世乏刘豫州。
安得排群儿,卧君百尺楼。
高顺(庆历五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一、《司马公文集》卷七三
或问:陈登、高顺皆有过人之才;俱事吕布,而登输心魏祖,亲为反间,顺尽力于布,与之偕死。意者,顺贤登欤?应之曰:不然。古者,列国并立,同事王室,故先王制礼,诸侯有王,大夫有君,君臣始终,有死无二。汉氏平一海内,万国一君,天下之君,惟帝室耳。顺于吕布,虽备将佐,无委质之分。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證。登知几轻举,以存易亡,豫、徐克清,百姓苏息。顺托身失所,迷远不复,以陷大戮。《易》称「比之匪人」,岂谓顺耶?其才虽美,未能及登。自兹观智,优劣见焉。
永遇乐 章史君席上 宋 · 黄机
押词韵第三部
别院春深,华堂昼永,嘉宴初启。
翠玉樽罍,红牙丝管,睡鸭沈烟里。
弄晴云态,行空絮影,漠漠似飞如坠。
最多情,紫绵团就,错落乱星流地。
史君自有,元龙豪气,唤客且休辞醉。
蝶困蜂酣,燕娇莺姹,欢意浓如此。
侃其笑语,止乎礼义,衣佩细纫兰芷。
遥归去,残更欲尽,晓鸦又起。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 北宋 · 王安石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
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
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次(张本作和)杨乐道韵六首 其三 幕次忆汉上旧居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平甫如通州寄之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北山摇落水峥嵘,想见扬帆出广陵。
平世自无忧国事,求田应不忤陈登。
次韵约之谢惠诗 北宋 · 王安石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
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
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
开亭捐百金,于此扫尘迹。
地偏人罕至,心远境常寂。
我行西州旋,税驾候颜色。
相随望南山,水际因一息。
公时指岸木,谓(原作谒,据张本改)此可寻尺。
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怿。
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
春风檐(原作栏,据张本改)楹新,坐久膝前席。
翛然忘故约,北郭疑有适。
长淫舒永怀,伫想对以臆。
摛辞甚有理,窃比书石鹢。
知公不欺我(张本作我欺),把玩果心恻。
嘉肴既夙设,丽藻仍虚掷。
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闻说芼羹臛,芬香出邻壁。
妇休机杼事,儿失刀椠职。
何胶胶扰扰,而纷纷籍籍。
携持欲一往,继此方如织。
元龙但高眠(张本作卧),司马勿亲涤。
几能孩童旧,握手皆鬓白。
有兴即联𩍶(张本作扳联),东阡与南陌。
寄陈和叔内翰 北宋 · 刘攽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六十衰迟祇自宽,读书无味细书难。
一麾已愧腰银印,百选何由及治官。
潮过石城如雪白,山从钟岭似虬蟠。
元龙豪气逾坚壮,投辖能同客醉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