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潜真” 相关资源
僧潜真唐 718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88 【介绍】: 唐僧。
太原人俗姓王字义璋
弱冠投迹空门,住京师兴善寺。
学通内外,性相融朗。
有《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疏》、《菩提心义》、《发菩提心戒》、《十善法戒》。
潜真字义璋
俗姓王氏
太原人
后徙为夏县朔方崇道乡人。
开元二十六年灵觉寺
代宗朝预翻译新经。
贞元四年卒于兴善寺
年七十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字义璋
姓王氏
太原人也。
后徙夏州
朔方崇道乡。
考珍。
生二子。
其仲也。
弱冠投迹空门。
开元二十六年
隶名薙染于乡里之灵觉寺
明年纳具。
探讨律藏。
经章论句。
无不研究。
代宗朝。
新出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
诏造疏。
大历八年十一月
疏成三卷。
以进。
述菩提心义。
发菩提心戒。
各一卷。
三聚净戒。
十善法戒。
共一卷。
且复禀承不空三藏秘密教法。
入曼拿罗。
受成佛印。
显密二部。
于是兼焉。
贞元二年五月十四日
属疾。
寻集门人。
遗戒切至。
二十一日
右胁累足。
诵弥陀佛号。
终于兴善寺
寿七十一。
夏四十九。
释潜真
字义璋
姓王氏
太原华族。
后徙为夏州朔方崇道乡人也。
考珍即仲子也。
年在学数业尚典坟。
幼好佛书抑从天性。
甫及弱冠投迹空门。
开元二十六年隶名于本城灵觉寺
明年纳具戒。
自此听习律乘涉游论海。
凡曰讲筵无不探赜。
代宗朝。
新译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
造疏。
奏云。
此经凡有三译。
西晋太熙中
法护翻名佛土严净经。
文势多古语简理幽。
天后久视中
实叉难陀于清禅寺翻名文殊受记经。
三即今大历六年所译也。
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
天垂帝箓。
人归宝图。
德厚乾坤。
明侔日月。
仁恕滋物。
夷狄仰德。
而输诚慈惠。
利生正教。
承风而演化。
顷者鄜坊节度使御史中丞杜冕
奏为国请诸大乘经。
明诏下于祇园。
梵旨开于贝叶。
因请三藏不空译此经等数十部
续有敕下天下梵宇。
各置文殊菩萨像。
以旌圣功也。
又诏以文殊菩萨为上座。
皆三藏所请。
三藏学究瑜伽解穷法印。
身口意业秘密修持。
戒定慧学显通宣畅。
唐梵文字声韵具知。
传译此经善符圣旨。
文质相兼璨然可观。
潜真识智愚昧学艺庸浅。
幸陪清众谬在翻传。
虚空藏经课虚润色。
猥蒙驱策述疏赞扬。
虽文义荒芜已传京邑
今之所作盖有由焉。
金阁寺大德道超禅师
学尽法源行契心本。
亲睹灵境密承圣慈。
故久在清凉属兴净业。
仍于现处建窣堵波。
寻觐法缘来诣京国。
以此经为大事。
以大圣为本师。
显扬圣德无过此者。
乃稽首三藏誓传大圣法门。
不以潜真庸虚。
转祈和尚邀令述作。
和尚不念前之鄙陋。
又令赞释此经。
窃恐难契诠。
敢不尽其愚讷。
大历八年十一月疏成奏过。
学通内外性相融明。
考覆幽玄研精教理。
探赜今古比校亲疏。
分别异同归于一义。
辩犹泉涌思入虚凝。
直笔而书记于绝唱。
结成三卷。
以作准绳。
现在未来永无疑网矣。
又述菩提心义发菩提心戒各一卷三聚净戒及十善法戒共一卷。
兼禀承不空秘教
入曼拿罗。
登灌顶坛。
受成佛印。
显密二教皆闻博赡。
关内河东代历四朝阐扬妙旨弟子繁多。
加复纲纪兴善保寿二处伽蓝。
惩劝僧尼有力也以贞乾四年戊辰五月十四日
遗诫门人以疾而卧。
二十一日右胁累足。
口诵弥陀佛号。
终于兴善寺本院。
春秋七十一。
僧夏四十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