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贾逸” 相关资源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仁寿初。见之安陆。言论诡诞。服饰屡变。缁素或固疑之。而未察也。一日人有遇之此者。顾一人又遇之彼。如是数十人。皆与遇。然而所遇之时同。所遇之地则不同。于是相会合推考。而知其为分身矣。乃大加敬服。然尤善谶未来事。方等寺慧皓法师。学富行脩士也。逸过之遗以纸五十幅。皓初莫测也。后有诬讼之者。有司引问辩对。而书疏用纸仅满其数。而后案具。大业五年。天下犹宴安。逸与群儿戏。辄弄桥槛石师子曰。拗羊头捩羊头。旁视者争哗笑为乐。后扬都祸作。而其言始徵。
又有扬师祐出岷洛间。貌年四十馀。古老百岁者云。自初见至今。常不变。寒暑惟服故黄衫。饮啖不异流俗。栖止无常处。乡社大会集。则先至笑谈。曲当合物议。且预记未来事。唐初尚无恙。
贾逸者。不知何人。隋仁寿初游于安陆。言戏出没有逾符谶。形服变改时或缁素。后于一时分身诸县。及至推验方敬其德。行迹不经而为无识所耻。有方等寺沙门慧皓者。学行通博。逸因过之。以纸五十幅施云。法师由此得解耳。初不测其所因也。后有诤起。皓被引禁。官司责问。引辩而答。纸尽事了。如其语焉。故徵应所指。例如此也。末至一家云。承卿有女欲为婚媾。因往市中唱令告乞云。他与我妇须得礼赠。广索钱米剋日成就。数往彼门扬声陈述。女家羞耻。遂密杀之。埋在粪下。经停三日。行游市上。逢人言告被杀之事。大业五年。天下清晏。逸与诸群小戏于水侧。或骑桥槛。手弄之云。拗羊头捩羊头。众人倚看笑其所作。及江都祸乱。咸契前言。不知所终。时蜀郡又有扬祐师者。佯狂岷络。古老百岁者云。初见至今貌常不改。可年四十。著故黄衫。食啖同俗。栖止无定。每有大集身必在先。言笑应变不伤物议。预记来验。时共称美。迄于唐初犹见彼土。后失其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