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吴育” 相关资源
吴育北宋 1004 — 10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4—1058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春卿
吴待问子。
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历知临安诸暨等县。
景祐元年贤良方正,迁通判苏州
知太常礼院,奏定《太常新礼庆历祀仪》。
庆历五年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遇事敢言。
出知数州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
累进资政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
官终知河南府
卒谥正肃
全宋诗
吴育(一○○四~一○五八)字春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大理评事,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四),擢著作佐郎知谏院知制诰修起居注
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庆历五年(一○四五),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复为枢密副使
出知许州,历知蔡州河南府陕州永兴军汝州,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判尚书都省,不久出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改知河中府,徙河南
嘉祐三年,以疾卒于位,年五十五。
谥正肃
有文集五十卷,已佚。
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二《吴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一有传。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六一五
吴育(一○○四——一○五八)字春卿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天圣五年进士及第,历知襄城等县。
景祐元年贤良方正,擢直集贤院通判苏州
知太常礼院,改右正言知制诰
庆历初,进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五年,拜枢密副使,寻改参知政事
七年罢,历知河南永兴、陜、延等州军府
嘉祐初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知河中府,徙河南
三年,卒,年五十五,谥正肃
著有《吴正肃制科文集》十卷、文集五十卷。
欧阳修《吴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二),《宋史》卷二九一本传。
主要活动
  • 1027年,进士
  • 1034年,贤良方正科
  • 1036年-103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礼院
  • 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
  • 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38年-103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谏院
  • 104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流内铨
  • 104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寺
  • 1040年-104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
  • 1040年-104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1042年10月拜翰林学士1045年1月除枢密副使
  • 1041年-104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 1041年-104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大理寺
  • 1042年-104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43年9月权至开封府1045年1月以右谏议大夫除枢密副使
  • 104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045年-104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46年8月改枢密副使
  • 1045年-104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4月除参知政事1046年8月改枢密副使
  • 1047年-1048年,京西北路许州(许昌),许州知州
  • 1047年-1048年,京西北路蔡州(河南上蔡县),蔡州知州
  • 1048年-1055年,永兴军路陕州(陕县),陕州知州,8月在任言事1050年7改任河南府,未赴
  • 1048年-1058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50年-1051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
  • 1051年-1052年,京西北路汝州(汝州市),汝州知州
  • 1054年-105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尚书都省
  • 1055年-1056年,永兴军路延州(延安),延州知州
  • 1056年-1057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