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宋诗
李昉(九二五~九九六),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后汉乾祐中进士。仕后周,为翰林学士。入宋,加中书舍人。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罢为给事中。四年,知衡州。开宝二年(九六九),复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三年,知贡举;四年,拜翰林学士。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兼承旨。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改文明殿学士,除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都事略》卷三二)。端拱元年(九八八),罢为右仆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淳化二年(九九一),复拜平章事。四年,罢守本官。五年,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正。《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李昉诗,今存《二李唱和集》一卷,见一九一四年罗振玉辑《宸翰楼丛书》。今以丛书本为底本,又从《闻见录》、《诗话总龟》等书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二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补逸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佑中举进士。周显德中仕至翰林学士。入宋,历翰林侍读学士,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太宗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正。补诗三首并句。
全宋文·卷四七
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中进士。历集贤殿修撰。周显德二年擢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四年加史馆修撰。迁屯田郎中翰林学士。入宋。累官中书侍郎平章事。至道二年卒。
主要活动
- 后汉乾祐间,进士
- 944年-945年,河南道汴州开封(河南开封),太庙斋郎,约于本年,居京师,以荫补太庙斋郎
- 946年-948年,河南道汴州开封(河南开封),太子校书,约于本年,居京师,选授太子校书
- 948年-949年,河南道汴州开封(河南开封),秘书郎,十一月,在京为秘书郎,诣翰林学士陶榖
- 950年-956年,河南道汴州开封(河南开封),集贤殿修撰,本年,在京集贤殿修撰
- 957年-958年,河南道汴州开封(河南开封),知制诰,本年,在京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加史馆修撰、判馆事
- 958年-962年,淮南道扬州江都(江苏扬州),翰林学士,三月,随周世宗南征,驻跸于扬州,奉命复试进士
- 963年,河南开封,给事中,四月四日,在京为给事中,奉命祭祀南岳
- 964年,湖南衡阳,知州,春,自衡州代还
- 964年,河南开封,给事中,三月一日,在京为给事中,因陶榖诬其为崔颂所亲求东畿令,出为彰武军行军司马
- 965年-969年,陕西延安,行军司马,本年,在彰武军行军司马任
- 969年-972年,河南开封,中书舍人,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京为中书舍人,受诏与卢多逊分直学士院
- 972年-973年,河南开封,翰林学士,十一月二十四日,在京为翰林学士,受诏与赵孚等分撰岳渎并历代帝王新庙碑
- 973年,河南开封,太常少卿,本年,在京为太常少卿,判国子监
- 973年,河南开封,翰林学士,约于本年,在京为翰林学士,作《黄帝庙碑序》
- 974年,河南开封,太常少卿,五月,在京为太常少卿,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 974年-979年,河南开封,翰林学士,冬,在京为翰林学士,判吏部铨
- 980年-983年,河南开封,翰林学士承旨,九月四日,在京为翰林学士承旨,以《太祖实录》成书,获赐袭衣、金带、锦彩、银器
- 983年,河南开封,文明殿学士,七月,在京为文明殿学士,告王彦超七十致仕典故出处
- 983年,河南开封,参知政事,八月二十八日,在京为参知政事,受诏撰录《时政记》
- 983年-988年,河南开封,宰相,十一月三日,在京为宰相,与宋琪称谢宰相序立在亲王之上
- 988年-991年,河南开封,右仆射,秋,在京为右仆射,有诗寄李至
- 991年-993年,河南开封,宰相,十月,在京为宰相,获赐宋太宗草书一幅
- 993年-994年,河南开封,右仆射,冬,在京为尚书右仆射,上疏乞擢用李璨
- 994年-996年,河南开封,司空,五月二十九日,在京家居,献诗陈情叙感,宋太宗和以赐之,仍别赐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