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道判” 相关资源
僧道判南北朝末隋初 532 — 6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615 【介绍】: 僧。
曹州承氏人,俗姓何
十五岁游学,略综儒道。
十九岁出家。
北齐废帝时,自邺都出关塞。
北周武帝保定二年,抵长安,诏住大乘寺
四年,表请西行,至高昌国,往突厥
复归长安,住乾宗寺
灭佛时,奔太白山,寻往华山
隋初复为菩萨僧,住大兴善寺
文帝开皇初,于终南山结草为寺以居,敕额为龙池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姓郭氏
曹州承氏人。
三岁丧亲。
十五年
始知读书。
十九年投外兄落染。
既具戒。
即誓结朋西游。
以观灵迹。
齐乾明初
二十一人。
出邺行迈。
才臻周塞。
夜为逻卒所得。
执见武帝而释之。
仍令于大乘寺安置。
即周之保定二年也。
明年上表。
乞如所志。
许之且给国书资粮诸物度石碛千五百里四顾绝无水草。
饥行七夕
高昌国
盖突厥附庸也。
益西抵可寒所。
可寒怪其非类。
将杀之。
而未也。
徒增防卫。
而禁其饮食。
势必使之饿死尔。
周使者谏。
以为此佛弟子也。
所在之处。
羊马且繁盛。
可寒喜。
敕日给四羊充食。
等纵之。
而蔬茹如故。
未几。
遣骑乘。
送还长安
住乾宗寺
五年
遇静霭法师
慧业冲𨗉。
事之又五年
大法寻废。
等二十六人。
逃难岩居太白山中。
不忌讲授。
依承德。
始终一十五年。
舍身。
护法风烈遐被。
有力焉。
元嗣历。
创立百二十人。
为菩萨僧。
预其数。
住陟岵寺。
隋开佛法。
大兴善寺
诏摄僧务。
开皇初
结庵终南交谷东领池。
七年示微疾。
度支侍郎李世思。
天竺医工
就庵视疾。
遂改庵龙池寺
大将军云定兴
为檀越。
侍郎独孤机。
别筑斋宇于宅之后园。
请时栖息。
薛国公及其夫人。
风奉训诰。
间或至山。
咨承疑义。
大业十一年。
五月四日。
卒于山寺。
寿八十四。
释道判
姓郭氏
曹州承氏人也。
三岁丧亲十五游学。
般涉史籍略综儒道。
十九发心出家。
投于外兄而剃落焉。
具戒已后历求善友。
深厌俗累绝心再往。
每阅像教东传。
慨面不睹灵迹。
委根归叶未之或闻。
遂勇心佛境誓尚瞻敬。
齐乾明元年
结伴二十一人。
发趾邺都将经周塞。
关逻严设又照月光。
踟蹰回互义无踰越。
忽值云奔月隐。
乘暗度栈。
遇逢游兵。
特蒙释放。
周保定二年达于京邑
武帝赏接崇重。
仍令于大乘寺厚供享之。
经逾两载。
上表乞循先志。
又蒙开许。
敕给国书并资行调。
西度砂碛千五百里。
四顾茫然绝无水草。
乘饥急行。
止经七夕便至高昌国
是小蕃附庸突厥
又请国书。
至西面可汗所(此云天子治也)彼土不识众僧。
将欲加害。
增人防卫不给粮食。
又不许出拾掇薪菜。
但令饿死。
有周国使人谏云。
此佛弟子也。
本国天子大臣敬重供养。
所行之处能令羊马孳多。
可汗欢喜。
日给羊四口以充恒食。
等放之而自煮菜进啖。
既见不杀众生不食酒肉所行既殊。
不令西过。
乃给其马乘遣人送还。
达于长安住乾宗寺
以先在穷险无人造食。
遂舍具戒今返京室。
后乃更受之停止五年
静蔼法师
咨询道务。
慧业冲邃淹历五周朝夕闻问。
方登阶渐。
武帝灭法。
西奔于太白山
同侣二十六人。
逃难岩居不忘讲授。
中百四论日夜研寻恂恂奉诲。
虽有国诛靡顾其死。
东引寻山岠于华岳
凡所游遁者望日参焉。
遂离考山室二十馀所。
依承德。
为入室之元宗。
始末一十五年。
随逐不舍。
舍身穷谷用陈护法。
含酸茹毒奉接遗骸。
建塔树铭勒于岩壁。
元嗣历寻改邪风。
创立百二十人为菩萨僧。
当其数。
初住陟岵寺。
大隋受命广开佛法。
改为大兴善焉。
道穆僧徒历总纲任。
部摄彝伦有光先范。
开皇之肇。
终南山交谷东岭。
池号野猪。
迥出云端俯临原陆。
躬自案行可为栖心之场也。
结草为庵集众说法。
开皇七年
敕遣度支侍郎李世师。
天竺监工。
就造院舍常拟供奉。
道业修旷。
给额为龙池寺焉。
大将军云定兴
以为檀越。
四事供给无爽二时。
侍郎独孤机。
餐奉音猷于宅后园别立斋宇。
请来栖息。
终日将事禀其法戒。
薛国公及夫人郑氏。
夙奉清训年别至此。
咨承戒诰决通疑议。
大业十一年五月四日平旦卒于山寺。
春秋八十有四。
释蒙启法性狎林泉。
少欲无竞乐居俭摄。
行慈济乏偏所留心。
履苦登危弥其本意。
故每至二熟。
行乞贮之至厚。
雪弥山则遗诸飞走。
所以山侣游僧
蒙其奖济者殷矣。
又食不择味生无患苦。
僧事鞅掌身先令之。
而弘道终朝虔虔无怠。
虽暂游世恒归山室。
斯亦岩岫之学观矣。
姓郭
曹州承氏人。
三岁丧亲。
十五游学。
略综儒道。
十九发心出家。
投于外兄而剃落焉。
具戒已后。
历求善友。
每阅像教东传。
慨面不睹灵迹。
遂勇心佛境。
誓当瞻敬。
齐乾明元年
结伴二十一人。
发趾邺都
将经开塞。
关逻严设。
又照月光。
踟蹰回首。
义无踰越。
忽值云奔月隐。
乘闇度栈。
周保定二年
达于京邑
武帝赏接崇重。
仍令于大乘寺
厚供享之。
经逾两载。
上表乞循初志。
蒙敕给图书。
并资行调。
西度石碛千五百里。
四顾茫然。
绝无水草。
乘饥急行。
上经七夕
便至高昌国
是小蕃附庸突厥
又请国书。
至西面可寒所。
彼土不识众僧。
将欲加害。
增人防卫。
不给粮食。
又不许出拾掇薪菜。
但令饿死。
有周国使人。
谏可寒云。
此佛弟子也。
本国天子大臣。
敬重供养。
所行之处。
能令羊马滋多。
可寒欢喜。
日给羊四口。
以充恒食。
等放之。
而自煮菜进啖。
既见不杀众生。
不食酒肉。
所行既殊。
不令西过。
乃给其马乘。
遣人送还。
达于长安
住乾宗寺
静蔼法师
咨询道务。
慧业冲𨗉。
淹历五周。
武帝灭法。
西奔于太白山
同侣二十六人。
逃难岩居。
不忘讲授。
中百四论。
日夜研寻。
恂恂奉诲。
虽有国诛。
靡顾其死。
东引寻山。
岠于华岳
凡所游遁者。
望日参焉。
遂依承德。
为入室之元宗。
始末一十五年。
随逐不舍。
舍身穷谷。
用陈护法。
含酸茹毒。
奉接遗骸。
建塔树铭。
勒于岩壁。
元嗣历。
寻改邪风。
创立百二十人为菩萨僧。
当其数。
初住陟岵寺。
大隋受命。
广开佛法。
改为大兴善焉。
道穆僧徒
历总纲任。
开皇初
终南山
交谷东岭。
池号野䐗。
迥出云端。
俯临原陆。
躬自案行。
可以栖心。
结草为庵。
集众讲说。
开皇七年
敕遣度支侍郎李世师。
天竺医工
就造精舍。
常拟供奉。
道业修旷。
给额为龙池寺
大将军云定兴以为檀越。
四事供给。
侍郎独孤机。
餐奉音猷。
于宅后园。
别立斋宇。
请来栖息。
禀其法戒。
薛国公及夫人郑氏。
夙奉清训。
年别至山。
咨承戒诰。
决通疑议。
大业十一年五月四日平旦。
卒于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