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法度” 相关资源
释法度南齐 437 — 500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黄龙人
史失其氏。
少为沙门
解经论。
以严苦自将。
京师
齐郡明僧绍隐。
琅邪之𭗵山。
师事
舍所居为栖霞精舍。
以居之。
岁馀忽旌旗造门。
通谒曰。
靳尚仪止甚伟。
拜起称弟子。
且以为王有此山已七百年。
神物所在。
理不可干。
唯师道德崇大。
愿施居之演法。
以福此邦。
盖其地。
人之居者辄死。
而始无他云。
神请受五戒。
曰。
檀越血食世祀。
最佛戒所先柰何。
神曰。
傥蒙摄受。
先当去之。
黎明送钱一万。
香烛刀子。
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
十五日为设会。
乃至同众行道。
受戒而去。
于是庙祝梦。
神告曰。
吾以受戒于度法师
祭祀止月蔬食。
尝卧疾。
来摩头足。
以琉璃瓯勺水。
使呷之。
觉大甘凉。
所苦遂宁
时有沙门法绍。
议论相上下。
号北山二圣
巴西人
汝南周颙。
成都迎至于山。
茨精舍与
并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所师礼度。
永元二年没。
寿六十四。
弟子僧朗
解华严三论。
彭城慧开
馀杭法开
皆有讲学。
与绍齐名。
释法度
黄龙人也。
南齐初游于金陵。
高士齐郡名僧绍。
隐居琅邪摄山
清真待以师友。
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寺
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为观。
住者辄死。
后为寺犹多恐动。
自度居之群妖皆息。
经岁馀忽闻人马鼓角之声。
俄见一人投刺于靳尚
命前之。
形甚都雅羽卫亦众。
致敬毕乃言。
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矣。
神道有法物不得。
于前后栖托或非真直。
故死病继之。
亦其命也。
法师道德所归。
谨舍以奉给。
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
曰。
人神道殊无容相屈。
且檀越血食世祀。
此最五戒所禁。
曰。
若备门徒辄先去杀。
于是辞去。
明日一人送钱一万并香烛等。
疏云。
弟子靳尚奉供。
至其月十五日为设会。
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
既而摄山庙巫梦神告曰。
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矣。
今后祠祭勿得杀戮。
由是庙中荐献菜饭而已。
尝动散寝于地。
从外来以手摩头足而去。
顷之复来持一琉璃。
瓯中如水以奉
味甘而冷。
所苦即间。
其徵感如此。
释法度
黄龙人
少出家。
游学北土备综众经。
而专以苦节成务。
宋末游于京师
高士齐郡明僧绍抗迹人外。
隐居琅琊之𭗵山。
清徽待以师友之敬。
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精舍。
居之。
先有道士欲以寺地为馆。
住者辄死。
及后为寺。
犹多恐动。
自度居之群妖皆息。
住经岁许。
忽闻人马鼓角之声。
俄见一人持名纸通靳尚
前之。
形甚都雅羽卫亦严。
致敬已乃言。
弟子。
王有此山七百馀年。
神道有法物不得干。
前诸栖托或非真正。
故死病继之。
亦其命也。
法师道德所归。
谨舍以奉给。
并愿受五戒。
永结来缘。
曰。
人神道殊无容相屈。
且檀越血食世祀。
此最五戒所禁。
曰。
若备门徒辄先去杀。
于是辞去。
明旦见一人送钱一万香烛刀子。
疏云。
弟子靳尚奉供。
至月十五日为设会。
又来同众。
礼拜行道受戒而去。
𭗵山庙巫梦神告曰。
吾已受戒于度法师
祠祀勿得杀戮。
由是庙用荐止菜脯而已。
尝动散寝于地。
从外而来以手摩头足而去。
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
瓯中如水以奉味甘而冷。
所苦即间。
其徵感若此。
时有沙门法绍。
业行清苦誉齐于
而学解优之。
故时人号曰北山二圣
绍本巴西人
汝南周颙去成都
招共同下止于山茨精舍。
与绍并为齐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
恭以师礼。
资给四事。
常愿生安养
故偏讲无量寿经。
积有遍数。
齐永元二年卒于山中。
春秋六十有四矣。
有弟子僧朗
继踵先师复纲山寺。
辽东人
为性广学思力该普。
凡厥经律皆能讲说。
华严三论最所命家。
今上深见器重。
敕诸义士受业于山。
时有彭城寺慧开
幼而神气高朗。
志学渊深。
故早令誉。
立年便讲。
馀杭县法开者。
亦清爽俊发善为谈论。
出京止禅冈寺。
与同寺僧绍有闻当时。